標籤:

楚霸王項羽最後悔的三件事:錯放一人,錯殺一人,錯逐一人

文/格瓦拉同志

在楚漢相爭4年時間裡,本來擁有絕對優勢的楚霸王項羽,卻因為一連串的戰略失策,變主動為被動、優勢變劣勢,宛若「小二黑過年」,一步步走向失敗的結局。在項羽所犯的種種失誤中,最讓他後悔的莫過三件事,即錯放劉邦、錯殺義帝、錯逐范增,如果不犯這三個致命的錯誤,他絕不會驟興驟亡。那麼,這三件錯事都給項羽帶來哪些危害呢?

西楚霸王項羽劇照(馮紹峰飾演)

1.錯放劉邦。楚懷王熊心當年為快速滅秦,曾向項羽、劉邦許諾先入關中者封王,結果讓後者捷足先登。劉邦入關滅秦後,但凡有點見識的人都清楚,項羽想要做天下的霸主,最大的對手就是劉邦。所以為剷除劉邦,謀士范增建議項羽在鴻門設宴,借犒勞劉邦的名義,派人在席間將其刺殺,以絕後患。

可惜項羽有婦人之仁,不肯背上「違約」、「濫殺功臣」的罵名,在「謀聖」張良和叔父項伯的勸諫下,最終竟然將劉邦放走,無異於放虎歸山。劉邦成功地躲過一劫,在隱忍、磨礪多日後,終於趁著項羽東返的機會起兵,並在四年時間後擊敗項羽,並奪取天下。

項羽不肯在鴻門宴上殺死劉邦,給自己留下隱患

范增在項羽釋放劉邦後,曾氣憤地說:「唉!你這小子不值得共謀大事!將來奪取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事後看來,真是極有遠見(「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2.錯殺義帝。項羽隨叔父項梁起兵之初,在范增的建議下,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也稱楚懷王),並在他的名義下征伐攻討、西進滅秦。不管項羽內心怎樣想,懷王至少在名義上是他的主公,也是他獲取權威與合法性的來源,是他要「誓死效忠」的對象。項羽入關後,在沒有獲得懷王允許的情況下,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大封天下諸侯,擺明沒把主公放在眼裡,犯了為臣者的大忌。

項羽弒殺義帝,讓他道義盡失

更要命的是,項羽覺得義帝「礙眼」(此時項羽已「尊奉」懷王為義帝),竟然將他流放到郴縣,稍後又指使九江王英布將其擊殺,犯下大逆不道的弒君重罪。項羽弒殺義帝行為讓天下人切齒,也給劉邦起兵提供了絕佳的借口,後者正是在討伐「逆賊」的名義下佔領道義高地,並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持。從這點來看,項羽此舉無異於替劉邦「助攻」,實在是生平最愚蠢的舉動。

3.錯逐范增。項羽剛愎自用、固執己見,輕易不會聽取謀士們的建議,唯獨對范增還算客氣。范增在項梁、項羽叔侄起兵之初投靠,替他們剖析天下的形勢,主張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然後在他的名義下,聯合其他諸侯共同伐秦。范增的一連串建議給項氏叔侄指明前進的方向,從後續進展來看,一切都在范增的預料之中。項羽因為范增輩分高、年紀大,加之足智多謀,便尊稱其為「亞父」,視為心腹謀士。

范增是項羽的心腹謀士,但最終還是被他驅逐

然而過早的功成名就讓項羽迷失了自己,加之對於武力的過度崇拜,使得項羽堅信只要有強大的軍隊,自己便可以稱霸天下,永遠制約諸侯的生死。在這種心理變化下,項羽不再聽從范增的任何建議,兩者間漸生隔閡。君臣不睦的事實給劉邦提供實行反間計的機會,竟然真的使項羽將范增趕走。

范增被驅逐後,項羽的境況真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沒多久便被劉邦消滅。等到消滅對手後,劉邦曾一針見血的評論項羽說,他連一個范增都不能信用,憑什麼跟我奪天下?可謂一語中的(「高祖曰:『...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

項羽失誤連連,最終兵敗身死

項羽入關後,本來有大把的機會剷除、壓制劉邦,坐穩霸王的位子,卻因為以上三招「臭棋」屢屢犯錯,最終落得兵敗身死的境地,實在是可悲。

推薦閱讀:

自從放了太公和呂雉,項羽便丟棄了楚漢爭雄的最後籌碼
張明揚 : 亡楚必秦:誰殺死了項羽?
項羽自殺後,他手下的主要將領結局如何?
秦始皇手下大將蒙恬和項羽誰更厲害
項羽為何落得個自刎下場 12

TAG:項羽 | 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