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卻的紀念——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六十載記

1958年2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大會。這個大會的召開,是我國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從此以後,我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有了全面規劃和統一部署,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創造了一個古籍出版高峰,不但制訂了我國第一部古籍出版規劃,還大力培養古籍人才,在古籍圖書出版方面,更是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成立背景

黨和國家對出版工作非常重視,新中國成立之際專門成立出版總署開展工作。幾年的時間,我國的出版事業初具規模,完成了對私營出版業的改造,成立了一批公營出版單位。圖書出版隨之有序開展,但古籍圖書僅有幾家出版社零散整理出版,編輯力量嚴重不足,出版也沒有計劃性。1956年,為了集中優勢人才和出版資源,更好地開展古籍圖書的出版工作,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的成立提上了議事日程,成立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

1956年5月15日,文化部向中央宣傳部呈送《關於我國古籍出版工作規劃的請示報告》(《文化部黨組關於我國古籍出版工作規劃的請示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8》,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2001年,第94頁)。報告中提出要加強對古籍出版工作的統一領導,並要與學術研究工作密切結合,擬成立古籍編審委員會,吸收科學院、北京大學、文化行政部門、出版機構的負責人等各方面學術專家和出版專家參加。統一掌握古籍的出版方針,審定選題計劃和重要稿件,並建議「由齊燕銘同志擔任主任委員」。報告中還提出,將文學古籍刊行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財政經濟出版社的古籍資源,併入剛成立的古籍出版社。

書房中工作的齊燕銘

1957年,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開始著手抓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這一年,他專門向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呈送了《關於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報告》,並將1956年報告中擬成立的「古籍編審委員會」修改落實為「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12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批准了齊燕銘的報告後,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思路也基本成形。1958年1月,齊燕銘將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的具體方案,包括古籍小組工作方針、任務,古籍小組成員19人名單,確定古籍小組辦事機構事宜,以及古籍圖書出版計劃等,呈送給中宣部和中共中央書記處。黨和國家領導對此非常重視,很快批複了這個報告。

正式成立

1958年2月9日至11日,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大會,中宣部副部長周揚、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齊燕銘、古籍小組辦公室主任金燦然、部分古籍小組成員,以及各地專家和出版單位代表共百餘人參加大會。

中宣部副部長周揚作了關於古籍整理出版的方針和作法的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對古籍整理出版的方針、對象、方法問題提出了五點希望:「一、按輕重緩急,針對不同對象,採取不同方法,定出合乎需要的規範。二、從古代典籍中整理出一套基本名著叢書。三、出版幾套選本,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選。四、編寫辭書和一般讀者需要的辭典。五、培養整理古籍的青年隊伍。」(《康生、周揚在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會上的講話〔摘要〕》《光明日報》,1958年2月22日)。齊燕銘在大會上說:「幾年來,各方面對中國古籍的整理出版,已經做出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出版重複、質量不高和與讀者需要不符合的缺點。因此,亟須加強領導,根據黨的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遺產的政策,按照學術研究、教學工作以及社會讀者的需要,制定比較長遠的規劃。」(《康生、周揚在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會上的講話〔摘要〕》《光明日報》,1958年2月22日)。

古籍小組成員鄭振鐸、翦伯贊、潘梓年在大會上分別就文學、歷史、哲學的古籍整理出版草目計劃作了說明,會上對規劃草案展開了討論。發言的有與會代表馮友蘭、杜國庠、徐森玉、吳晗、邢贊亭、嵇文甫、金兆梓、章行嚴等人,他們對加強整理古籍出版工作表示一致擁護,並分別對規劃中的書籍分類、書目編選,以及培養人才、組織專家等問題發表了意見。成立大會上,明確提出「在規劃小組的領導下,應該動員和組織有關力量,在十年至十五年之內,分期分批地把我國古代和近代以至『五四』以前的主要學術著作有計劃有系統地整理和出版」的目標。

第一屆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共有19人:葉聖陶、齊燕銘、何其芳、吳晗、杜國庠、陳垣、陳寅恪、羅常培、范文瀾、鄭振鐸、金兆梓、金燦然、趙萬里、徐森玉、張元濟、馮友蘭、黃松齡、潘梓年、翦伯贊。小組組長齊燕銘,金燦然為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辦公室主任。古籍小組成員均為當時中國文史哲、出版各界著名專家學者。小組成員中,金燦然時年45歲,是最年輕的一位,年齡最長者為張元濟,時年91歲,其他專家大都在50至70歲之間。

古籍整理出版小組下設文學、歷史、哲學三個分組,其成員集中了這三個專業方面的一大批一流專家學者。茲照錄如下:

文學組:召集人鄭振鐸、何其芳,成員有:王任叔、王伯祥、王瑤、余冠英、邢贊亭、吳曉鈴、林庚、阿英、孫楷第、徐嘉瑞、徐調孚、章行嚴、陳翔鶴、馮至、馮沅君、游國恩、楊晦、葉聖陶、隋樹森、趙萬里、錢鍾書、魏建功、羅常培、譚丕謨。

歷史組:召集人翦伯贊,成員有:於省吾、尹達、白壽彝、吳晗、吳澤、汪篯、周予同、周雲青、周谷城、邵循正、金兆梓、金毓黻、范文瀾、徐中舒、徐炳昶、徐森玉、翁獨健、夏鼐、宿白、張政烺、陳垣、曾次亮、賀昌群、傅樂煥、齊思和、鄧廣銘、鄧拓、顧頡剛、閻文儒、聶崇岐。

哲學組:召集人潘梓年、馮友蘭,成員有:王維庭、石峻、朱謙之、李達、李儼、吳則虞、吳澤炎、杜國庠、汪奠基、林宰平、林澗青、侯外廬、胡曲園、孫人和、唐鋮、容肇祖、陳乃乾、嵇文甫、楊榮國、趙紀彬、劉盼遂、謝無量。

成立古籍小組及設立小組成員,這種模式開風氣之先,在出版單位和古籍整理專家之間搭建了一架橋樑,密切了二者的關係,在推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後六十年的時間,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古籍小組的成立,為我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立下了規則。

會議進一步明確了當年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六個重點:一是整理和出版中國古代名著基本讀物,二是出版重要古籍的集解,三是整理和出版總集或叢書,四是出版古籍的今譯本,五是重印、影印古籍,六是整理和出版閱讀和研究古籍的工具書(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編:《功在千秋的事業——新中國古籍整理出版成就》,中華書局,2003年,第38頁)。

開展活動

古籍小組成立後,工作有序、全面推進,在制訂規劃、培養人才、整理出版古籍圖書方面,取得了開創性成績。

由小組成員鄭振鐸、翦伯贊和潘梓年擔任召集人,主持文學、歷史、哲學三個組分頭起草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專家們從浩瀚的古籍中選出有價值的古籍項目,並列出擬採用的版本,1958年6月,《整理和出版古籍計劃草案》完成,共計收入6791種古籍整理項目,其中文學部分3383種,歷史部分2095種,哲學部分1313種。這個規劃因為規模過於龐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古籍小組將其調整為《三至八年(1960—1967)整理和出版古籍的重點規劃》(草案),「三至八年」規劃草案共有500種古籍整理出版項目,分為「幹部和學生讀物」、「科學研究工作者和教學工作者的參考書」兩部分,面向著兩類不同的讀者群,這個規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更易為讀者所接受。

規劃的制訂,對摸清我國保存的古籍家底、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整理出版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部規劃雖然因為項目過多沒有得到全部落實,但因其搜羅完備,並列出詳細版本,在頒布多年後仍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第二部規劃,因為明確了讀者群,所收古籍項目更有針對性,且規模適中,在實施過程中完成率較高。

《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

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在成立之初,將培養古籍整理出版人才作為工作重點。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古籍人才嚴重不足,這制約了我國古籍出版事業的發展,系統培訓專業人才很快被古籍小組提到議事日程上來。1959年3月,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第二次會議上,正式決定委請北京大學開設古典文獻專業,為新中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培養專門人才,專業學制5年,畢業生優先輸入到中華書局工作。同年9月,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開始招生,古籍小組成員齊燕銘、吳晗、金燦然等,中華書局的編輯宋雲彬等人都多次到北京大學為古典文獻專業學生進行授課、座談。1964年,第一批古典文獻專業的學生畢業,為專業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局輸送人才11人,到1968年,共有三十餘位古典文獻專業學生畢業分配到中華書局。

發展歷程

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成立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從1958年至1966年,具體開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隨著「文革」的爆發,古籍小組工作陷入停頓。直到1981年,古籍出版工作才再次迎來轉機,這一年9月,中共中央下發《關於整理我國古籍的指示》,明確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繼承下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工作。以此為契機,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重新組建,12月10日,《關於恢復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通知》發布,明確了古籍小組組長為李一氓,副組長為周林、王子野,小組成員共53人。1982年3月,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討論制訂了《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

1982年3月,李一氓與參加第二次古籍整理出版規劃會議的部分專家學者合影。這次會議制訂了1982—1990年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

此後,古籍小組先後隸屬於國務院、文化部、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現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小組組長由李一氓、匡亞明、陳豈之、於友先、石宗源、龍新民、柳斌傑等人擔任,小組成員、顧問也經過了若干次調整。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名稱也轉變為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

在古籍小組的發展歷程中,齊燕銘和金燦然的名字是不能忘記的,他們有著開創之功,不計名不計利,為我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奠定了發展的基礎。值此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六十周年、齊燕銘去世四十周年、金燦然誕生一百零五年之際,謹以此文向他們致敬。


推薦閱讀:

明朝大型百科全書——古籍《永樂大典》
三合派地理古籍《天機貫止紅囊經》選登(二)
讀影印古籍和點校本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人和妖能在一起嗎?
竹書紀年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對上古史有什麼顛覆?

TAG:規劃 | 出版 | 古籍 | 整理 | 紀念 | 古籍整理 | 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