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劉懷山畫山水

  劉棣,字懷山,以字行。1948年生,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先後任黑龍江美術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創作室主任。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特邀碩士生導師,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美協創作培訓中心教授。中國美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書畫交流分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展,深受畫壇、藏界推重,出版有《劉懷山畫集》(人美版)多種,著作有《名家畫范、劉懷山畫山水》《名家畫范、劉懷山畫駱駝》(人美版)等。劉懷山先生的業績已錄入《中國美術家大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錄》、《中國美術年鑒》、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撰的《有成就者》、《世界名人錄》、以及美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五百名領先人物》等。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多件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人民大會堂、中國畫研究院、釣魚台國賓館、法國華僑總會、以及日本、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等諸多國家私人及博物館收藏。在當代中國畫界,建樹卓絕,為深具傳統文脈的代表名家。

 

《野溪釣庭》40x30cm

  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展,深受畫壇、藏界推重,出版有《劉懷山畫集》(人美版)多種,著作有《名家畫范——劉懷山畫山水》、《名家畫范——劉懷山畫駱駝》(人美版)等。劉懷山先生的業績已錄入《中國美術家大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名人錄》、《中國美術年鑒》、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撰的《有成就者》、《世界名人錄》、以及美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五百名領先人物》等。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多件被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人民大會堂、中國畫研究院、釣魚台國賓館、法國華僑總會,以及日本、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等諸多國家私人及博物館收藏。在當代中國畫界,建樹卓絕,為深具傳統文脈的代表名家。

《溪灣小艇》 40x30cm

蘊深植厚 意趣天成

作者:子峰

  在六十歲的這代畫家中,劉懷山以人物畫的精湛表現而卓立於畫壇的。從早年創作連環畫,到用中國畫形式進行大型人物畫創作,及至進入對筆墨表現的深究,劉懷山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而令人嘆慕的是,他不僅在人物畫上達到很高的境界,在山水、花鳥、走獸各科他都有超乎常人的深厚造詣。在中國畫繪畫本體上行走如此寬博,卻又能彰顯出傳統筆墨功力與韻致,可謂難矣。可以想見,若不是天賦異稟,或幾十年的潛沉磨鍊,是難有今天在繪畫上的全面修為的。

《山房觀瀑》 40x30cm

  上世紀六十年代,劉懷山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學院藝術系。他接受了學院派科學造型的嚴格訓練,儘管這種教育與中國畫的理念迥異。但在當時,他極其勤奮地掌握了這些繪畫技巧。這種科學觀察物象的方法,使他在畢業後的連環畫和主題性繪畫創作中,在狀物造型上,可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70年代中,他的創作,因具有北國邊塞的濃郁地方特色而被頻頻出版發表。二十幾歲的他名頭已初顯畫壇。當然,這一時期,他的作品帶有明顯的那個時代的印痕。如從繪畫本體來考量也多屬內容決定形式、造型勝於筆墨之類。但對於人物、鞍馬、山川、樹木的精準刻畫,並且是用毛筆寫意造型,做到練達通暢,他已是同代人中的佼佼者,其在繪畫上的天賦已不可小覷。

《唐人詩意》40x30cm

  對劉懷山來講,真正使他貼近中國繪畫精神,走進中國畫學文脈正途的是他而立之年的一次際遇。由於他創作成績突出,1978年,他被推薦到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參與創作。作為創作組中最年輕的一位,這並非一般的機會。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由於意識形態對中國畫的干擾,中國畫之傳統文脈已至徹底切斷。院校出身,而且已歷多年創作的劉懷山,雖崇慕中國畫,但似乎尚未窺其堂奧。而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彙集了當時尚在的一流中國畫家,如黃胄、李苦禪、陸儼少、何海霞等、皆一時耆宿。可以說,中國畫的精要,就在他們身上,在他們的筆下。劉懷山此時可謂大開眼界,對於一個有高遠追求的青年畫家來講,朝夕與這些大師相處是難得的機緣。他不敢懈怠,恭敬地向諸老討教,常有觀其一筆、聞其一言,勝讀十年書之感。這一時段的耳濡目染,劉懷山遂對中國畫之理解發生了質的變化,也漸漸明白了,真正的中國畫藝術是什麼。顯然狀物寫實並非中國畫之高境,承載著中國文化精神的中國畫應是一個素養高深的文化人,在長期筆墨修為下的一種情感表達,是一種文化的高標行為,而非以寫形為能事。隨著認識的轉變,由此也開始了他在中國文化精神導向下的探索之路。

《紅樹秋雲》 69x47cm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中國改革開放已全面展開,畫界也迎來了最繁榮與活躍的新時期。劉懷山則徜徉於傳統繪畫的探究與學習中,為了扭轉自己形勝於筆、筆勝於墨的積習,他悉心揣摩梁楷、石恪之筆墨意蘊,風神氣象,體會古人作畫之心境胸臆以及放筆抒寫之疾迅舒緩。他還於黃慎、任伯年的畫中,感會其用筆寫意之情態神趣,遂漸使自己的人物畫走出了韁鎖的以素描造型為要的繪畫狀態。從而向著中國畫重氣韻、重神採的境界邁進。在山水、花鳥的探索上,劉懷山更多地吸收了八大山人、石濤的筆意形質,從筆墨本體提高內斂的功夫。他也結合李可染所講之「慢」的道理,體味中國畫筆墨的內涵,體味筆墨作為中國畫的語言形式,它荷載的文化精神,它的獨立審美價值,以及內斂與外放,沉實與張狂的種種審美意趣。

《泛舟圖》 69x45cm

  中國畫至宋元以來,文人畫漸興,尺幅縑素,詩書添彩、文氣充溢。士人作畫,無不從體格品調上著眼,而格調的提升則有賴於讀書修養。劉懷山深明此理,幾十年來他不斷加強對文史、詩詞諸方面的修養,以求蒙養品操,澄明胸次,從而立定中國文化精神。當上世紀80年代中期,西風東漸,中國畫壇紛擾繁雜、標新獵奇、以趕風潮為時尚的時候,劉懷山卻潛心傳統畫學,在浮躁的世風下,漸次行進在師古人,師造化的漫長修鍊中。劉懷山不為時風所動,以續接傳統文化精神為畫學之要的信念,當然是來自他對藝術史的理解,對民族文化精神的自信,也源自他內質的懷靈之稟。所以,他在創作上有了一種堅守,而沒有去追風求異。數十年後,當風潮吹過,畫壇重提「貼近文脈」時,劉懷山這樣的畫家則以其作品純正的東方氣息而彰顯畫壇。

《舟泛江湖遠》 83x57cm

  劉懷山的畫不僅得傳統畫學精神之正脈,生活積累也是極為紮實豐厚的。早在他剛走出院校的青年時期,他曾在呼倫貝爾的文化館有過一段工作經歷。那時他常下去採風寫生,他曾縱馬廣闊的草原,與粗獷的蒙古漢子豪飲,醉卧於蒙包氈席。面對著無限生機的大漠風光,他將身邊的一切都收於筆下,蒼茫壯闊的邊塞草原,樸厚豪爽的蒙古同胞,賓士的駿馬,雲朵般的羊群,蒼鷹與獵犬,都是他表現的對象。由於造型的精準,他畫起來,駕輕就熟,往往是在不經意間一揮而就。待筆墨修習這二三十年後,他放筆寫來,更是隨心所動,不拘不隔,通脫爽健,形意兼得,筆墨著處,神趣自生。

《溪山深處》 68x44cm

  劉懷山作畫取資廣博,題材多樣,但都能恰到好處地去進行筆墨表現,彰顯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在他眾多的作品中,山水、人物、花鳥可說是異彩紛呈。但筆者以為其人物、鞍馬仍是最能代表他功力和水準一類。這類作品大多以邊塞的蒙族風情為主要表現對象,人物刻畫風神洒脫,筆意練達精美,駿馬、駱駝、獵犬等形態萬象,用筆舒放,施墨濃重。與人物配在一起,濃淡相宜,收放相諧,使畫面的韻致氣象,既具有傳統審美意趣,又有新的時代精神。近年劉懷山還常作古風高士之圖及先賢名家故事,他們或林泉舒嘯,或竹舍雅集,或獨杖吟詠,或田園撫琴,涵泳淘淑間,無非山泉松壑,流風雲水。吾揣其意在寫天人自然之和諧,文化精神之承繼。如其所作詩曰:「追攀愈賞前賢高,轉益多師賴冶陶,古道照人昭日月,吾誰歸歟接風騷。」

《平安大吉》 68x43cm

  由精微至疏放,由寫形至寫意,由物象至筆墨,劉懷山在潛沉傳統,擴展學養的過程中梳理著自己的繪畫,繼續探求著中國畫的精奧。可以說青少年的「取資已富,別擇已精」,已奠定了他高標達遠的基礎。況劉懷山先生目前正值壯歲已達筆墨通會,其四十餘年累積的深蘊厚植一俟風神浚發,未來的發展高度,自是不可限量的。

推薦閱讀:

【王維詩歌中的山水畫意與禪趣境界】
中式家居裝飾畫選什麼?藝術山水國畫美景秀麗財運旺!
如情似夢丨沉浸在桂林的山水中
宋唐的精品書畫欣賞!品味自然山水中的美麗!
安禪何須勞山水

TAG: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