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五章 感覺

第一節:感覺的概述一、什麼是感覺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例如,面前有一隻蘋果,鼻子聞到了蘋果的香味,眼睛看到了蘋果的紅顏色的外觀,手觸摸到了蘋果的光滑的果皮等等。物體的這些個別屬性通過感覺器官作用於人腦,在人腦中引起的心理活動就是感覺。人的認識活動是從感覺開始的,通過感覺,我們不僅能夠了解客觀事物的各種司性,如物體的顏色、氣味、軟硬、光滑或粗糙等,而且也能知道身體內部的狀況和變化,如飢餓、疼痛等。在心理學研究上,感覺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是意識和心理活動的重要依據,是意識對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也是人腦與外部世界的直接聯繫,割斷了這種聯繫,大腦就無法反映客觀存在,意識也就無從產生。人們理解周圍世界的過程始於感覺。正如列寧所說的,感覺是運動著的物質的映象。不通過感覺,我們就不能知道實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運動的任何形式。感覺具有以下特點:1、感覺反映的是當前直接接觸到的客觀事物,而不是過去的或間接的事物。由於感覺是對當前事物的反映,因此,記憶中再現的事物屬性的映象,幻覺中各種類似於感覺的體驗等都不是感覺。2、感覺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而不是事物的整體。通過感覺我們只能知道事物的聲、形、色等個別屬性,還不能把這些屬例起來整體地反映客觀,也還不知道事物的意義。對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以及對其意義的揭露是比感覺更高級的心理過程的機能,然而一切較高級、較複雜的心理現象都必須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感覺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開端。3、感覺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一。從感覺的對象和內容來看,它是客觀的,即反映著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事物。從感覺的形式和表面來看,它又是主觀的,即在一定的主體身上形成、表現和存在著,人的任何感覺,都受到了個性、經驗、知識及身體狀況等主體因素的影響。由此可見,感覺是以客觀事物為源泉,以主觀解釋為方式和結果,是主、客觀聯繫的重要渠道,是客觀事物的主觀現象。二、感覺的生理機制感覺的生理機制主要考察刺激的物理能量是怎樣被轉換成神經過程和心理活動的。任務感覺遙產生,首先要作用於感覺器官表面而產生的客觀事物的刺激模式,如視網膜象,這是信息的傳遞者。其次是由刺激引起的神經系統和腦內的神經生理活動,即信息加工活動,最後產生感覺體驗。各種感覺過程的完成均以相應的感覺器官作基礎的。感覺的產生是分析器活動的結果。分析器是感覺器官、傳入神經和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所組成的統一的形態機能結構整體。感覺的產生,必須具有分析器所有部分的完整性。首先是感受器能把外界刺激的物理能量轉化為神經衝動,故又把它稱為「換能器」,即將感覺器官接受的各種適宜刺激,轉換為生物電能。其次是傳入神經把神經衝動通過神經系統傳遞至大腦皮層,並在複雜的神經網路的傳遞過程中,對傳入的信息在不同階段上進行有選擇的加工。最後,在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區哉,傳入的刺激信息被加工為人們所體驗到的具有各種不同性質和強度等維量的感覺。從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覺主要是大腦皮層感覺中樞對由感覺器官提供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工的過程和結果。主要感覺的分類及分析器和信息加工的結果。根據感覺的性質可把感覺分為兩大類: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外部感覺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個別屬性的感覺。外部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膚覺。膚覺又可細分為溫覺、冷覺、觸覺和痛覺。內部感覺是指接受機體本身的刺激,反映機體的位置、運動和內部器官不同狀態的感覺,包括運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對感覺生理機制的說明有助於認識感覺乃至心理活動的本質。例如,人的感覺器官(感受器)具有不同的形態構造,執行著各自不盡相同的職能,它們各自具有特定的適宜刺激物,即只對各自的適宜刺激產生最大的感受能力(眼睛接收可見光小波,耳朵接收一定頻率和振幅的可聽聲波等),從而產生清晰、有一定意義的感覺。這種不同感覺器官只接受特定的、適宜的刺激而產生的感覺的現象稱之為感覺器官專門化。19世紀中葉德車生理學家繆勒(J。P。MULLER)提出「神經特殊能量」說。他認為,每種感覺神經都具有特殊的能量,即各種感覺神經的性質互不相同,每種感覺神經只能產生一種感覺,而不能產生另外的感覺。例如,光、電、機械刺激作用於眼睛,都產生視覺。聲波、電、機械作用於耳朵,都產生聽覺。繆勒根據不同刺激作用於同一感覺神經產生相同的感覺;同一刺激作用於不同的感覺神經產生不同的感覺這一事實得出結論:感覺的性質不決定於外界物體的性質,而決定於感覺神經的特殊能量,即人的任何一種感覺器官在接受任何刺激物作用時都釋放出一種該感覺器官所特有的能量,「我們感官認識的直接對象只是在神經內引起而被神經自身或感覺中樞認為是感覺的特種狀態」。換句話說,人所直接感知的不是客觀事物的屬性,而是人的感覺神經自身的狀態,客觀事物是不可知的。這就否定了感覺是客觀世界的映象,過分誇大了感覺對感覺器官的依賴性,把感覺同客觀事物相分離。因此,繆勒根據生理學上的事實而得出的神經特殊能量學說的結論是不科學的。三、感覺的意義感覺是人的認識過程的初給階段,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開端,也是意識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萬分。通過感覺,人們從外界獲得信息,這些信息在感覺系統的不同水平上經過加工,並與已經存貯的信息進行對照、補充,從而產生了對外界事物基本屬性的反映。因此,在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感覺擔負著對複雜事物的簡單要素進行分析的任務。感覺是認識的入口,通過感覺,人才能認識和分辨事物的各種基本屬性,才能知道自己身體的運動,姿勢和內部器官的工作狀況。只有在感覺所獲得的信息基礎上,其他高級的、複雜的心理活動才能得到產生和發展。對於每個正常人來說,沒有感覺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赫布(D。O。HEBB)和貝克斯頓(W。H。BEXTON)等人進行的「感覺剝奪」實驗是說明感覺重要性的一個例證。「感覺剝奪是把被試置於極少有刺激作用的實驗環境中,使其極少有可能產生感覺,並要求被試呆的時間盡量長久。實驗結果表明,很少有被試願意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一周,在被剝奪感覺的實驗期間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不連貫、條理不清、邏輯混亂,反應遲鈍煩躁,甚至還會出現幻覺、神經癥狀或恐怖症。以後的許多實驗重複得到了類似甚至更為嚴重的實驗結果。感覺剝奪實驗說明感覺的喪失會嚴重地影響人的認識過程,特別是思維過程,並波及到人的情緒和意志,贊成心理上的紊亂乃至病態。可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漫不經心「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覺是多麼重要,它既能提供人類生存的重要線索或依據,也為人們及時把握客觀環境產生新的認識,維持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證。第二節:感覺的測量感覺的測量是說明心理量與物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這種對心理內容的量的說明,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一、感受性心理量與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是用感受性的大小來說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對刺激物的感覺能力。不同的人對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反之,同一個人對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盡相同。人的感覺系統只是對刺激作用邊疆過程中的一段發生反映,產生感覺。為了產生感覺,刺激的強度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隨著刺激的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感覺系統會停滯其正常狀態。任何在強度上超過某種限度的刺激作用會引起疼痛,並破壞感覺系統的正常活動。因此,從最小到最大的感覺量的全距確定了人的感覺系統的感受性的範圍。感受性是人的感覺系統機能的基本指標。感受性是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的。閾限是指界限或臨界值。感覺閾限是人感到某個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變化的強度或強度變化所需的量的臨界值。二、感覺閾限感覺閾限是測量人的感覺系統感受性大小的指標,是用剛能引起感覺或差別感覺的刺激量的大小來表示。感覺閾限分為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兩類。(一)絕對感覺閾限絕對感覺閾限簡稱絕對菩限,是指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通過絕對感覺閾限的測量來了解感覺系統的絕對感覺性。絕對閾媽又分為感覺的下絕對閾限和上絕對閾限。例如用某一極輕佩的刺激物刺激被試的皮膚,他不會有感覺,但是如果逐漸嗇這個刺激量就會引起被試的感覺反應。這個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稱為感覺的下絕對閾限(RL,德文REIZ-LIME)。如果引起感覺的刺激量繼續不斷地增加而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引起痛覺。這個能夠引起感覺的最大刺激量稱為上絕對閾限。從下絕對閾限到上絕對閾限之間的距離,即是人的有關感受性的整個範圍。因此,絕對感覺閾限並不是僅靠一次被試的判斷為根據,而是以被試多次判斷中的50%點為根據,即當50%的機率被感覺到的最小的刺激量為絕對閾限。當然,各種感覺的絕對閾限。當然,各種感覺的絕對閾限彼此是各不相同的。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類重要感覺絕對閾限的近似。絕對閾限與絕對感受性之間成反比關係。絕對閾限越低,即能引起感覺所需的刺激量越小,絕對感受性就越高,即對刺激越敏感。用字母S代表絕對感受性,有R代表絕對閾限,則兩者之間的數學關係可表示為:S=1/R。絕對感覺閾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質和有機體的狀況而有所不同。例如,活動性質、刺激強度、刺激持續時間、個體的自身狀態等都會影響絕對感覺閾限。(二)差別感覺閾限能覺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異量稱為差別感覺閾限,與之相應的感受性稱為差別感受性。刺激物引起感覺後,刺激數量的變化並不一定都能引起感覺的變化。例如,100克的重量,再加上1在,人並不感覺到重量有所增加,但增加3克以上時,就能感覺到重量的變化。顯然,差別感覺閾限是被試辨別兩種刺激強度不同時所需要的最小差異值。這一量值又稱為量小可覺差(JUSTNOTICEABLE-DIFFERENCE,簡稱JND)差別感受性的大小是用差別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一的,兩者成反比關係。判別感覺閾限越小,則差別感受性越大,反之,差別感覺閾限越大,差別感受性越小。在廣泛的範圍內,差別感覺閾限與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常數,用公式表示:ΔI/I=K其中I為原刺激量,ΔI為差別感覺閾限(即用I+ΔI來表示感覺到差別所需要的刺激量)。當I不同時,ΔI來表示感覺到差別所需要的刺激量)。當I不同時,ΔI也不同,但是與I的比值卻是一個相對固定的常數,記為K。K又稱之為韋伯分數。上述公式也稱為韋伯定律,表明了差別感覺閾限與刺激量之間近似為恆定的正比關係。儘管韋伯定律提示了引起差別感覺的一些規律,但是,它只適用于于中等強度的刺激。在刺激過強或過弱時,韋伯定律就不再適用,其K值就會發生變化。驗證性實驗表明,當重量刺激低於100克或超過500克時,韋伯分數就會發生變化,但在不同感覺中,韋伯分數的差別是很大的。因此,韋伯分數成為不同感覺通道的辨別能力的指標,韋伯分數越小,辨別越靈敏。三、心理物理定律心理物理定律是表明物理刺激的強度與它所引起的感覺量之間的關係的定律,它是由19世紀中期德國物理學家費希納(G。T。FECHNER)創立的。費希納認為,主觀感覺量不能直接測量,但不同的感覺是可以相互比較的。當刺激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即達到差別感覺的閾限時,就在心理上引起一個最小可覺差(JND),其大小可以由相應的物理刺激量來表示。(一)費希納定律費希納定律又稱對數定律或韋伯一費希納定律,是費希納在韋伯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假定:把最小可覺差(即邊疆的差別感覺閾限)作為感覺的單位,即每增加一個差別閾限,心理量增加一個單位。這樣,從刺激閾限開始,就可以測量為了向上前進一個最小可覺差所必須增加的刺激量,邊疆測試下去,就可把全部刺激範圍分成若干個差別閾限的單位。費希納運用積分進行推導,得出下列公式:S=KlgI+C公式中S為感覺量,K和C為常數,I為刺激強度(物理量)。由此可見,刺激強度的變化和它所引起的感覺變化之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感覺的變化要比刺激強度的增長慢,即心理感覺量與物理刺激量的對數值成正比。用費希納的話來描述:當刺激強度按幾何級數增加時,感覺強度只按算術級數增加。費希納定律在許多感覺領域的研究中得到了驗證,然而它只適用於中等強度的刺激範圍。(二)史蒂文斯定律本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史蒂文斯(S。S。STEVENS)提出了心理量並不隨刺激量的對數的上升而上升,而是隨刺激量的乘方函數而變化,即感覺到的大小是與刺激量的乘方式成正比的。其公式為:Φ=KIbΦ表示心理量,I表示物理量,K為常數,B表示由感覺道的刺激強度決定的冪指數。這個指數因不同的感覺而異。這就是史蒂文斯的冪定律。例如,史蒂文斯給被試呈現一個中等強度的標準光刺激,要求被試直接用數值表述自己的主觀感覺。如疾先呈現一個標準光刺激,並告訴被試其明度為100,然後呈現不同強度的光刺激。如果被試感到某種光看上去只有標準光刺激的一半明度,則定其明度為50;如果某種光看上去比標準光刺激高2倍,則定其明度為200。這樣就得到了不同刺激強度與(估計的)感覺大小之間的關係,提示了心理量隨刺激量的乘方函數變化的情況。史蒂文斯冪定律具體地指出了心理量與物理量的關係的兩類形式:一是當冪指數b小於1時,心理量的增長慢於物理量的增長,這與費希納的對數定律相似。二是當冪指數b大於1時,心理量的增長會快於物理量的增長,它與費希納的對數定律相反,但卻具有實際的心理意義,即人對有害刺激感覺敏感性的增長快於物理量的增長,因此,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並起適應生存的作用。四、感覺閾限的測量方法經典心理物理學測定感覺閾限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一)最小變化法院最小變化法又稱極限法、系列探索法或最小可覺差法。其基本特點是刺激按強度的遞增序列和遞減序列並替的方法呈現,名序列的刺激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以小步階梯變化,探索從一類反應到別一類反應的轉折點或閾限值。在測定絕對感覺閾限時,首先須確定刺激的範圍,安排弟增或遞減的實驗程序。其結果是弟守系列的絕對閾限值和遞減系列的絕對閾限值的算術平均數:T=(T↑+T↓)/2。如果遞增和遞減系列各測定n次,則:T=Σ(T↑+T↓)/2n。最小變化法測定差別感覺閾限時,給被試呈現一個標準刺激(Sr),然後呈現比較刺激(Sv),按遞增及遞減系列呈現,讓被試判斷比較刺激比標準刺激「大些」「小些」還是「相等」,最後得出被試的判別感覺閾限。採用最小變化法時,會產生由習慣和期望所引起的誤差,也會產生由練習及疲勞引起的誤差,通過改善實驗程序要以減少誤差,但不會完全消除。(二)恆定刺激法恆定刺激法又稱次數法或正誤法。其特點是,在整個實驗中始終應用若干恆定的刺激量,並以隨機順序反覆呈現這些刺激來測定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一般選用5~7個恆定的、從被試感覺不到至感覺到了的等距刺激。每種強度的刺激隨機呈現,被試報告感覺到與否,然後根據各個刺激所引起的正、負反應的次數,運用一定的統計方法求出有50%次被感覺到的刺激值作為絕對感覺閾限值。在測定差別感覺閾限時,首先確定一個標準刺激和5~7比較刺激,要求被試報告比較刺激比標準刺激「大」「小」或「相等」,然後根據被試所做的各種反應次數,運用一定的統計方法求得差別感覺閾限。(三)平均誤差法平均誤差法又稱為再造法、調整法或均等法,其基本特點是讓被試自己來高速刺激,使之與標準刺激相等,其基本特點是讓被試自己來調整刺激,使之與標準刺激相等,然後根據被試多次調整好的刺激與標準刺激的誤差的平均值來確定閾限值。(四)信號偵察論信號偵察論(SIGNALDETECTIONTHEORY)又稱為信號檢測論、信號覺察論,是一種測量感受性的理論,但它與用感覺閾限來測定感受性的理論不同,在以感覺閾限作為測量感受性指標時,除感受性外,被試的主觀判定標準對感覺閾限是有影響作用的。信號偵察論則是要將兩者加以區分,用一條「接受者的操作特點曲線」代替閾限來測量感受性。信號偵察論認為,在感覺刺激時,其實存在著兩個過程,一個是感覺過程,其反映了刺激的強度;另一個是隨之而來的獨立的判斷過程,其反映了被試的反應偏差。信號偵察論的測量,是將所要覺察的刺激或刺激的差別視為信號,將可能與信號相混淆的刺激視為噪音,將信號出現時報告說有信號時稱為擊中,將信號出現而報告無信號時稱為漏報,將信號未出現而報告無信號時稱為正確否定,將信號未出現而將噪音報告有信號稱為虛報,錯報比正確否定愈少,表明判斷力愈高。信號偵察論就是通過將被試者的辯別力,即感覺分辨力(d)和被試的反應偏差(β)的測定,把被試者的主觀態度、動機因素等所產生的干擾作用從感受性中排隊從而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第三節:視覺一、視覺的刺激視覺的適宜刺激是光,光是電磁波,人所能接受的光波只佔整個電磁波譜中的很小部分。波長在380~760毫微米的範圍,人可以看到的光稱為可見光波,它約佔整個光波的1/70,在此波長範圍之外的電磁波射線,人眼則無法看到。在真空中,光速為每秒30萬里,當它通過液體、氣體等物質時,速度下降。由於介質的疏密不同,光由一種介質進入別一介質時就會產生折射。人眼接受的光主要來自光源及其照射在物體上而被物體反射出來的光。太陽是最主要的光源。光源指能夠產生光的物體,除了太陽外,燈、蠟燭等都是光源。通過三稜鏡可將太陽光折射產生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波。在正常情況下,人眼所接受的光線大多是物體表面反射的太陽光。二、視覺的生理機制(一)眼睛的構造及其折光系統視覺的感受器是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光線須經過一系列的聚光器官,最後才能折射並聚焦在視網膜上。眼球是這一系列的聚光器官。眼球形狀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內容物構成。眼球壁分三層。外層為鞏膜和角膜,光線通過角膜發生折射進入眼內。雖層為虹膜、睫狀肌等。虹膜中間有一個孔稱為瞳孔,它隨光線的強弱而調節其大小。內層為視網膜和部分視神經。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包拓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以及雙檢細胞和神經節細胞。在眼底視網膜中央有一小塊碟形區域叫中央窩,春間含有密集的錐體細胞,具有敏銳的視覺、顏色和空間細節辯別力。在離中央窩15度附近,神經節細胞在此聚集成束形成視神經而進入大腦,這個地方叫盲點。眼球內容物有水晶體、房水和玻璃體,它們都是屈光介質。當注視外物時,由於角膜、虹膜以及這些屈光介質的調節作用,物像才得以聚集在視網膜的適當部位上。(二)視網膜的構造和感覺機制光線透過角膜穿入瞳孔經過水晶體折射,最後聚焦在視同多膜上。光線到達視網膜後,首先穿過視神經纖維的節狀細胞、雙極細胞,再引起感光細胞(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兩者在數目、功能、形態和分布上都有不同。棒體細胞較錐體細胞多。錐體細胞為粗短錐形,棒體細胞為細長棒形。錐體細胞多分布於視網膜中央窩,在視網膜邊緣很少。視網膜中央窩處無棒體細胞,離開中央窩的地方,棒體細胞數目爭劇增加。在功能上,棒體細胞暗視覺感受器,主要感受物體的明暗,在暗視環境中起作用。錐體細胞是明視覺感受器,主要感受物體的細節和顏色,在明視環境中起作用。當光線作用於視感受器時,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中的化學物質的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即感覺光物質視紫紅質的分解和合成。視紫紅質由維生素A醛和視蛋白結合而成。當視紫工質感光後分解為視黃醛和視蛋白;在暗處視紫紅質又重新合成。分解和合成時所釋放的能量,激起感受細胞發放視神經衝動,從而引起相應的視覺。(三)視覺的傳導機制由於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中某些化學物質分子結構的變化而釋放的能量,激起感光細胞發放了神經衝動,光能便轉換為神經信息,這種信息經由三給神經元傳遞至大腦的視覺中樞而產生視覺。按光結傳入的方向,它們依次是神經節細胞層、雙極細胞層和感光細胞層,當光透過神經節細胞、雙極細胞到達感光細胞後,引起感光細胞中色素(視紫紅質和視紫質)的變化而引起光化學反應,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光化學反應引起神經細胞的興奮,化學能轉化為神經電能,產生神經電脈衝,經雙極細胞到達神經節細胞,並沿著神經節細胞形成的視神經,離開眼睛上行傳入大腦的枕葉這一視覺中樞。兩眼各自的視神經離開眼睛後,分為兩支。來自眼睛鼻內側的部分交叉到腦的另一側,形成視交叉,然後仍形成兩條分離的上行通道。另一部分上行神經進入丘腦的外側膝狀體,然後形成視放射投身到大腦皮層兩側的枕葉區,在視覺中樞區域對來自兩眼的信息進行加工,從而產生豐富多彩的視覺。(四)特徵覺察器在本世紀60年代以來龍去脈,休伯和威塞爾(D。H。HUBELANDT。N。WIESEL)關於感受野的研究,對視覺中樞機制的了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休伯等人通過實驗研究後指出,視網膜上一定區域的感光細胞轉換的神經能量能激活與這個區域有聯繫的視覺系統各層神經細胞的活動,也就是處於某一層次的神經細胞只接受來自一定區域的感光細胞傳遞的信息。視網膜上的這個感光細胞區域稱為相應神經細胞的感受野。這樣,視網膜上的某些細胞就成為視覺中樞中某些細胞的感受野,不同的感受野感受不同的刺激,如感受線條、面積、角度、運動方向等等。休伯認為人的視覺皮層上存在著能對視網膜上具有某種特性的刺激進行反應的高級神經元一特徵覺察器,這樣人類得以對環境刺激和視覺信息作出選擇性的反應。三、視覺現象及其規律光有三個物理特徵:波長、振幅及純度。波長決定了光的色調,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顏色。振幅表示光的強度,它所引起的視覺的心理量是明度。純度表示光波成分的複雜程度,它引起視覺的心理量是飽和度。由於光的這些物理特性,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視覺現象。(一)視覺的絕對感覺閾限與差別感覺閾限1、明度的絕對感覺閾限與差別感覺閾限在正常情況下,人眼對光的強度具有極高的感受性,感覺閾限很低。據測定,人眼對對7~8個光量子起反應,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對2個光量子就能發生反應。在大氣完全透明,能見度很好的條件下,人眼能感知1公里遠處1/4燭光的光源,人眼對光的感受範圍。明度的絕對感覺閾限與差別感覺閾限的大小,與光刺激作用在視網膜的部位有關。棒體細胞多分布在距中央窩16度~20度處。據棒體細胞的特性,因而明度的絕對感覺閾限值低;反之,錐體細胞聚集在中央窩部位,對光強的差別感受性較高。明度的感受性與光刺激作用的時間、面積以及個體的年齡、營養情況等因素有關。2、波長的絕對感覺閾限與差別感覺閾限在整個光波中,人眼只能看見全部波長中的很小一部分。在可見光波範圍內,人對不同波長的感受性有判別在明視覺條件下,人眼對550毫微米的光(黃綠色)感受性最高。但在暗視覺條件下,人眼對511毫微米波長的光(藍綠色)感受性最高,也就是說,當強度相同時,最第三的光長向偏短波方向移動,這個現象由捷克物理學家浦肯野(J。PURKINJE)於1824年發現,因此又稱為」浦肯野現象「。在可見光波的不同區域,人眼對不同色調的光波,辨別能力不同。(二)視覺適應適應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所發生的感受性的變化。適應即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使感受性降低。」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對適應的一種描述。視覺的適應最常見的有明適應和暗適應。1、明適應明適應又稱光適應。由暗處到光亮處,特別是在強光下,最初一瞬間會感到光線刺眼發眩,幾乎看不清外界物體,幾秒鐘之後逐漸看清物體。這種對光的感受性下降的變化現象稱為明適應。明適應的時間很短,最初約30秒內,感受性急劇下降,被稱之為α適應部分,之後感受性下降逐漸緩慢,稱之為β適應部分,大約在1分鐘左右明適應就全部完成。眼睛在光適應時,一方面瞳孔相應縮小以減少落在視網膜上的光量,另一方面,由暗適應時棒體細胞的作用轉到錐體細胞發生作用。2、暗適應從亮處到暗處,人眼開始看不見周圍東西,經過一段時間後才逐漸區分出物體,人眼這種感受性逐漸增高的過程叫暗適應。暗適應所需要時間較長,感受性的變化也較大。暗適應主要是棒體細胞的功能,但在暗視覺中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起作用的大小和階段不同。在暗視覺中,中央視覺轉變成了邊緣視覺。由實驗可得到暗適應曲線,在暗適應的最初5~7分鐘里,感受性提高很快,之後,出現棒、錐裂,但感受性仍上升,方向發生了變化。在實驗中,如果將只使錐體細胞活動的紅光投身在網膜上,使得只有錐體細胞參與暗適應過程,會發現棒錐裂消失。可見,暗適應的頭一階段是錐體細胞與棒體細胞共同參與的;之後,只有棒體細胞繼續起作用。暗適應包括兩種基本過程:瞳孔大小的變化及視網膜感光化學物質的變化。從光亮到黑暗的過程中,瞳孔直徑可由2毫米擴大8毫米,使進入眼球的光線增加10~20倍,這個適應範圍是很有限的,瞳孔的變化並不是暗適應的主要機制。暗適應的主要機制是視網膜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的恢復。人眼接受光線後,錐體細胞和棒體細胞內的一種光化學物質——視黃醛完全脫離視蛋白,產生漂白過程;當光線停止作用後,視黃醛與視蛋白重新結合,產生還原過程。由於漂白過程而產生明適應,由於還原過程使感受性升高而產生暗適應。視覺的暗適應程度是與視紫紅質的合成程度相應的視覺適應有其特殊的意義。在工程心理學中,對視覺適應現象進行了更具體的研究,如改善工作環境的照明條件以提高工作效率等。(三)顏色視覺顏色是光波作用於人眼所引起的視覺經驗。光波的強度、波長和純度的3種屬性,分別決定了人的視覺的明度、色調和飽和度。明度是指光刺激的強度作用於眼所產生的視覺結果。彩色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率愈高,明度就愈大。例如,同樣是700毫微米的紅光,強度大的就要比強度小的看上去明亮;同樣是反射510毫微米的綠色紙,皺紋紙就不如蠟光紙看上去明亮。色調是區別不同色彩的特性。顏色是由於不同波長的光波作用於眼睛而產生的視覺屬性,不同波長的光產生的顏色感覺不同。飽和度是指顏色的純度,光譜上的各單色光的飽和度最大,其摻入的白色愈多,就愈不飽和。由白經灰至黑這一系列是無彩色,因此它們沒有色調和飽和度,只有明度一種屬性,稱為黑白系列。明度、色調、飽和度三者之間的關係可用三維空間紡錘體。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看到的大多數色光都是由不同波長的光線混合而得到的。人眼對色光混合而產生的視覺現象有以下三個定律:1、互補律每一種色光都有另一種同它相混合而產生白色或灰色,這兩種色光稱為互補色。例如藍色和黃色、綠色和紫色、紅色和青色混合都能產生白色,因此它們都為互補色。2、間色律混合兩種非互補色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混合色或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間色。例如紅與綠混合,根據混合的比例不同,可以得到介於它們之間的橙、黃黃橙等各種顏色。取光譜上的紅、綠、藍三原色,按一定比例的波長混合可以產生各種顏色。3、代替律不同顏色混合後可以產生感覺上相似的顏色,可以互相代替,而不受原來被混合顏色所具有的光譜成分的影響。假如:顏色A=顏色B,顏色C=顏色D,則A+C=B+D;又如A+B=C,假設X+Y=B,則A+(X+Y)=C。這就是代替律,現代色度學就是以它為基礎而建立的。色光混合的三個定律可以用色三角表示,其顏色方程為:(C)=R(R)+G(G)+B(B)公式表示,為了匹配某一特定顏色(C)所需的三原色數量(叫三刺激值),分別以R(紅)、G(綠)、B(藍)標示。國際照明委員會(CIE)I依據色光混合原則,制定了一個顏色規範的CIE系統,並畫出一個CIE色度圖。可以確定一種顏色的主波長、飽和度及由兩種顏色混合所得的中間色。需要提及的是,色光的混合不同一顏色的混合,兩種混合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一種加色法,後者是一種減色法。前者混合後明度增加,後者則明度減弱。(四)色覺理論解釋色覺現象的理論很多,其中楊-赫爾姆霍茨的三色說和黑林的四色說影響最大。1、楊-赫三色說英國物理學家楊(T。YOUNG)於1807年左右首先提出三原色假設,1860年由赫爾姆霍茨(H。HELMHOLTZ)在其基礎上發展的三色說被後人合稱為楊-赫三色說。三色說假設在視網膜上存在著三種不同的顏色感受器,它們分別含有對紅、綠、藍敏感的視色素。每種感受器只對光譜上的特定波長最敏感,紅色感受器對長波最敏感,綠色感受器對中波最敏感,藍色感受器對短波最敏感,當某種光刺激作用於感受器時,它所引起的興奮程度不同,從而產生相應的顏色感覺。各種顏色感覺就是各感受器相應的有比例活動的結果,如紅色感受器的興奮活動佔優勢,則產生紅色感覺等。當三個感受器興奮程度相同時,則產生白色光的感覺。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採用顯微分光光度法及單細胞電生理學等方法,可以證明人的視網膜上確實存在著三種感色的錐體細胞,每種錐體細胞的色素在光照射下吸收某些波長而反射另一些波長的光,這是對三色說有力支持。另外,三色說可以羅好地解釋顏色混合現象與負後象現象。但是,三色說無法解釋色盲現象。因為根據三色說理論,只有紅、綠錐體細胞同時興奮才能產生黃色感覺,所以紅-綠色盲者不應具備黃色感覺。但實際上,紅綠色盲者卻具有黃色感覺。三色說也不能解釋色覺信息的傳遞與加工過程。2、黑林四色說四色說又稱拮抗說,由德國生理學家黑林(E。HERING)於1874年提出。他假設視網膜上存在著三對感光視素,即黑-白視素、紅-綠視素、黃-藍視素。在光刺激下每對視素產生分解或合成的過程。光刺激時,黑-白視素分解,產生白色感覺,無光刺激時,黑-白視素合成,產生黑色感覺。同樣,紅光刺激時,紅-綠視素分解,產生紅色感覺;綠光刺激時,紅-綠視素合成,產生綠色感覺。現代神經生理學研究發現,視網膜中存在著三種錐體細胞,它們分別對紅、綠、藍三色敏感。另外,在視覺傳導通路上也發現對白-黑、紅-綠、黃-藍三類反應起拮抗作用的感光細胞。四色說可以較好地解釋色盲以及正負後象等現象,但卻無法解釋三原色混合可以獨得光譜上眾多相似顏色視覺的現象。可見,人的生產、心理活動方式是複雜的和多形式化的。近年來色覺研究的進展所獲得的認識是:兩個學說是可以相互補充的。(五)色覺缺失色覺缺失包括色弱和色盲。據統計,8%的男性和0.5%的女性有某種形式的色盲或色弱。色弱是指對光譜中的紅色和綠色區的顏色感受性很低。色盲是指喪失顏色的辨別能力。色盲有部分色盲和全色盲之分。常見的部分色盲是紅綠色盲,紅綠色盲對紅光和綠光反應不敏感,不能區分紅光與黃光或綠光。黃-藍色盲則較少見,他們只有紅、綠感覺,而沒有黃-藍顏色感覺。全色盲指喪失了對整個可見光譜上各種光的顏色視覺,而都把它們看成為灰白,即無彩色系列。全色盲極罕見,主要是視網膜上缺少視錐細胞或視錐細胞功能喪失所致。色盲常為先天的,也有後天的。先天色盲與遺傳因子有關,一般是隔代遺傳,目前尚無法醫治。後天色盲往往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如視網膜疾病、視神經障礙、藥物中毒以及維生素缺乏等。(六)視敏度視敏度是指人的視覺器官分辨物體細節的能力。一個人能辨認物體細節的尺寸越小,視敏度越高,反之視敏度就越低。在醫學上把視敏度稱為視力。視敏度由物體的視角決定,它等於視覺所能分辨的以角度分為單位的視角的倒數。視角是指物體最邊沿兩點與眼睛的角膜所形成的夾角。按照透視原理,細小的或遠處的物體構成的視角小,反之則視角大,公式如下:α=A/D*57.3度。α為視角,A為物體高度,D為物體離眼睛的距離。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眼睛能分辨物體的視角越小,視覺的每銳度就越大。在臨床醫學上是以視標(E型或C型)來確定視力的。讓受測者在5米遠標準距離處分辨一個在5米時形成1分視角的視標開口,則其視力為1.0,並將其定為正常視力的標準。如果視力低於0.6則不允許開車(我國標準),視力低於0.05者被診斷為盲人。影響視敏度的因素很多,如視網膜受刺激的部位、背景照明的強度、物體與背景之間的對比度等都會影響視敏度。(七)閃光融合當外界有一光刺激時,視網膜需要一定的時間把光能量轉換為神經反應,在光消失時,視風膜的反應並不立即消失。也就是說,視網膜上的反應,在時間上有一遲滯,從而產生視覺後象。後象所保留的時間約0.1秒。假如有多次閃光刺激,並且間隔時間足夠短,也就是說每分鐘閃光的次數增加到一定程度,人眼則不再分辨為單個閃光,而將其感覺為一個穩定的邊疆的光,這種現象叫做閃光融合(FICKERFUSION),產生閃光融合時的閃光頻率叫做臨界閃光融合頻率(CRITICALFLICKERFREQUENCY,CFF)。一個人能看到的閃光頻率越高,其視覺分辨能力就越強。閃光臨力界頻率受被試的年齡、練習、注意程度以及閃光波形、波長、所刺激的視網膜部位、眼的適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它可以作為了解一個人生理和心理機能狀態的手段。(八)視覺後象刺激停止作用於視覺感受器後,感覺現象並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從而產生後象。但這種暫存的後象在性質上與原刺激並不總是相同的。與原刺激性質相同的後象稱為正後象,例如注視打開的電燈幾分鐘後閉上眼睛,眼前會產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間還有一電燈形狀的光亮形狀,這就是正後象。與原刺激性質相反的後象叫負後象,在前面的例子中,看到正後象後眼睛不睜開,再過一會兒發現暗背景的光亮形狀變成暗色形態,這就是負後象。顏色視覺中也存在著後象現象,一般均為負後象。在顏色上與原顏色互補,在明度上與原顏色相反。例如,眼睛注視一個紅色光圈幾分鐘後,把視線移向一白色背景時,會見到一藍綠色光圈出現在白色的背景上,這就產生了顏色視覺的負後象。(九)視覺對比視覺對比分為無彩色對比和彩色對比。無彩色對比的結果是明度感覺的變化,例如同樣的兩個灰色正方形,一個放在白色背景上,一個放在黑色背景上,結果在白色背景上的正方形看起來比黑色背景上的正方形要暗得多。彩以對比是指在視野中相鄰區域的不同顏色的相互影響的現象。彩色對比的結果是引起顏色感覺的變化,它使顏色向其背景顏色的補色變化。例如,兩塊綠色紙片,一塊放在藍色背景上,一塊放在黃色背景上,在黃色背景上的帶上了藍,在藍色背景上的帶上了黃,這是色調對比的結果。一種顏色與背景色之間的對比,會從背景中誘導出一種補色。由於黃和藍是互補色,因此當綠紙片放在藍色背景上時它會帶上黃色。視覺對比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由於視覺對比的存在,人類才能分辨出物體的輪廓和細節、識別物體的形狀和顏色。第四節:聽覺聽覺是人通過聽覺器官對外界聲音刺激的反映,是僅次於視覺的重要感覺.一、聽覺的刺激聽覺的刺激是聲音,它產生於物體的振動。物體振動時能量通過媒質傳遞到人耳,從而產生聽覺。聲波在不同媒體(空氣、水或其他媒體)中傳遞的速度不同。當聲波的振動頻率為20~20000Hz(赫茲)時,便引起聽覺,通常把這段頻率範圍稱為可聽聲譜。低於每秒20次的聲波和高於每秒20000次的聲波人都聽不到。聲波有三種物理屬性:頻率(波長)、強度和純度,它們分別引起聽覺的三種心理感覺,即音高、音響和音色。聲波的頻率是指在單位時間裡周期性振動的次數,它決定音高聽覺屬性。聲波的強度是指振動的幅度,它決定音響聽覺屬性。聲波的屯度是指波形是否由單一的頻率的周期振動構成,它決定音色聽覺屬性。一般把聲音分為純音和複合音。純音是單一的正弦振動波,是最簡單的志波。複合音是由若干正弦聲波合成的複合聲波。複合音中各純音的頻率複合音的振動無周期性規律,稱為噪音。在聽覺上,樂音感覺和諧,噪音則感覺不和諧。二、聽覺的生理機制在聽覺系統中,耳既是一個接受器,又是一個分析器,它把外界複雜的聲音信號轉變成內在的神經信息的編碼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耳的構造和功能耳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外耳搜集聲音刺激,中耳將聲音的振動傳送到內耳,內耳的感受器將振動的機械能轉化為神經能。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它們主要起收集聲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聽小骨系統和卵圓窗。聲波從耳道傳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鼓膜與錘骨、砧骨和鐙骨組成的聽小骨系統相連,它們再將聲波傳到卵圓窗。由於耳膜的面積比卵圓窗大20倍,振動傳到卵圓窗時,聲壓約提高了20~30倍,這條聲波傳導途徑為生理傳導。另外還有空氣傳導和骨傳導。空氣傳導是鼓膜振動引起中耳內空氣振動,再經卵圓窗傳至內耳。骨傳導是振動由顱骨傳入內耳。內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蝸構成。耳蝸又分三部分:鼓階、中階和前庭階。基底膜在鼓階和中階之間,它在卵圓窗的一端最窄,在蝸頂一端最寬。基底膜上分布大量聽覺感受器-科蒂氏器官,它由支持細胞和末端有細毛的毛細胞組成,聽神經便由此發出。聽神經的興奮是由基底膜的位移刺激了毛細胞而產生動作電位,引起神經衝動,由傳入神經傳導至大腦皮層顳葉的聽覺中樞而產生聽覺。三、聽覺現象(一)聽覺有音高、音響和音色三種屬性。1、音高音高是由聲波頻率引起的心理量。頻率高,聲音聽起來尖高,頻率低,聲音聽起來低沉。但除頻率之外,聲音強度即振動的振幅大小也影響音高。人所能感覺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是20~2000Hz(赫茲),對1000Hz左右頻率的聲音感受性最高,對5000Hz以下的聲音和5000Hz以上的聲音則需據頻率的不同相應地增加強度才能被感覺到。所以,音高不等於聲音的物理頻率,它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量。年齡對音高的感受性有較大影響。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感受性降低。對不同頻率的聲音,人的差別感受性不同,一般來說頻率越低,差別感受性越高。例如40分貝2000Hz的聲音,差別感覺閾限為3Hz。同樣40分貝,但是1000Hz的聲音,差別感覺閾限則為30Hz。2、音響音響是由聲波振動的幅度(強度)引起的心理量。聲波振動的幅度大,聲音聽起來就響;振動的幅度小,聲音聽起來就弱。人耳能接受相當大範圍的音強差,既能聽到手錶秒鐘的嘀嗒聲,也能隨飛機掠過頭頂的轟鳴聲,兩者之間的強度相差懸殊。除聲波的振幅影響音響外,頻率對音響也有作用。音響的感受範圍是0~120分貝。120分貝以上的聲音引起的不再是聽覺而是壓痛覺。關於聽覺中對聲波振幅的感受性。人們剛剛能聽到的1000Hz的聲波的最小聲音強度為零分貝,記為0dB(1分貝為十分之一貝爾。貝爾為聲壓單位)。換句話說,0dB以1000Hz聲音的絕對閾限為基準,1000Hz的絕對閾限為0dB。當聲壓超過120dB時,引起的是痛覺而不是正常的聽覺。3、音色音色是反映聲波混合特性的心理量。人們根據它把具有相同的音高和音響的聲音區分開來。例如,不同樂器演奏同一音符,人仍然能把它們區分開來,其原因在於它們的音色不同。音色主要取決聲能在不同頻率上的分配模式。當不同聲音混合在一起時,人仍然可以聽出組成該混合聲的各種聲音的音色,而不會產生一種新的合成的音色,除非它們的基頻是相同的。因此,在有其他聲音存在時,對聲音的音色的鑒別,與在一複合聲中一組諧波的共同的周期性有關。(二)聲音的混和與掩蔽1、共鳴由聲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現象叫共鳴。產生共鳴的物體的振動叫受迫振動。產生共鳴的條件是振動物體的振動頻率與鄰近物體的固有頻率相同,這樣才會產生共鳴。例如,將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鄰近而置,敲擊其中一個,另一個也會振動發音。2、強化與干涉當兩個聲波振動頻率相同相位相反時,它們的相互作用使得合成聲波振幅減小,音響減弱。當兩個聲波振動頻率相同相位相同時,它們的相互作用使人感覺音響增強了。如果兩個頻率相近的聲波相互作用,其結果是交替地發生強化與干涉,合成波的振幅產生周期性的變化,人將聽到一種音響有起伏的拍音。3、差音與和音當振幅大致相同、頻率相差30Hz以上的兩個聲波進行相互作用時,可以聽到差音與和音,也可以聽到拍音。差音是兩個聲波頻率之差的音調,和音是兩個聲波頻率之和的音調。辨別差音與和音需經一定的訓練。4、聲音的掩蔽兩個聲音同時到達耳朵相混合時,人只能感覺到其中一個聲音的現象叫聲音的掩蔽。起干擾作用的叫掩蔽音,想要聽到的叫被掩蔽音。聲音的掩蔽分三類:一是純音對純音的掩蔽。研究發現,掩蔽音強度高,掩蔽效果好;掩蔽音的頻率與被掩蔽音頻率接近時,掩蔽效果好。二是噪音對純音的掩蔽。研究發現,噪音強度低時,掩蔽效果好,噪音強度高時,掩蔽效果下降。三是噪音和純音對語言音的掩蔽。研究發現,噪音的掩蔽效果比純音的好,並且噪音強度愈大掩蔽效果愈好。(三)聽覺的疲勞與聽力喪失在聲音刺激長時間邊疆作用之後,聽覺感受性會顯著降低,這一現象稱為聽覺的疲勞。感受性的降低在刺激停止作用後仍將持續一段時間。聽覺疲勞表現為聽覺閾限的暫時性的提高。一般把聲音刺激停止後2分鐘可測得的聽閾作為聽覺疲勞的指標。聽覺疲勞的大小與聲刺激的強度、持續的時間、刺激的頻率以及聲音刺激停止後測量聽閾的時間等多種因素有關。長期的聽覺疲勞,由於累加作用而得不到聽覺恢復,最終會導致聽力降低或永久性聽力喪失。聽辦喪失主要有傳導性耳聾和神經性耳聾兩種。聽覺傳導機制發生障礙將造成傳導性耳聾,如耳膜穿孔等。內耳功能失常則會造成神經性耳聾。長期過度的噪音刺激、鏈黴素的過量使用都可引起神經性耳聾。老年性耳聾是神經性耳聾的一處,它對高頻音的感受性逐年下降,但它是一處正常的生理現象。四、聽覺理論聲波是聽覺器官的適宜刺激,但聲波如何產生聽覺?人耳怎樣分辨不同頻率的聲音?等等,對此學者們提出了各種不同學說,其中影響較大的理論有:(一)頻率學說以W·盧瑟福(W。RUTHERFORD)為代表的頻率學說認為,基底膜的工作與電話的機制相類似。當有刺激時,整個基底膜產生振動,所有的毛細胞對每個聲音都有反應,將機械振動轉換為相應頻率、振幅與相位的神經電位活動。聲波頻率決定神經衝動的頻率形成音調感覺。興奮的毛細胞數量多少決定音響的大小,振動的不同形式決定音色。(二)行波學說生理學家G·V·貝凱西(G。VON。BEKESY)於20世紀40年代提出了行波學說。他認為聲波傳到人耳,引起了整個基底膜的振動,振動從耳蝸底端向頂端移動。基底膜上各部位的振幅並不相同。頻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蝸底;頻率越低,最大振幅越接近蝸頂。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決定了音高。貝凱西曾在一系列實驗中觀察到與上述假設相似的現象。但用損毀法實驗,部分地切斷動物不同部位的聽神經,並沒有發現聽覺缺失。另外,行波學說無法解釋500Hz以下的聲音對基底膜的影響。500Hz以下的聲音在基底膜的各個部位均引起了相同的反應。(三)共鳴學說1857年,赫爾姆霍茨提出耳蝸是一排在空間上對不同頻率調諧的分析器,在基底膜上每一根長短不同的纖維都與不同的頻率相調諧。他認為基底膜的纖維在感受聲波振動時,由於其長短不同,蝸底端較窄,蝸頂端較寬,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產生共鳴。對高頻率聲音,短纖維與之發生共鳴作出反應;對低頻率聲音,長纖維與之發生共鳴作出反應。基底膜上24000條纖維,分別對應不同頻率的聲音。但是,以後的科學研究發現,基底膜是由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纖維組成的,因此每一根橫纖維作為一種共鳴器對不同的頻率單獨發生反應看來是不可能的。(四)齊射說20世紀40年代末,E·G·韋弗(E。G。WEVER)提出了齊射說。他認為對於低頻的聲音即400Hz以下的聲音,單個聽神經纖維可以發放相應頻率的衝動。對於400Hz以上的聲音,單個神經纖維就無法反應,於是聽神經內具有不同興奮時相的許多神經纖維協同活動,以輪班或接力的形式聯合齊射,對高頻聲音作出反應。但當聲波頻率超過5000Hz時,聽神經就不再產生同步放電。因此,齊射說只能對5000Hz以下的聲音的聽覺進行解釋。第五節:其它感覺人的感覺通道除視、聽之外,還有皮膚感覺、嗅覺、味覺以及機體內部感覺。人通過這些感覺,不斷獲昨有機體內外環境的信息,以適應環境。一、皮膚感覺刺激物作用於皮膚引起的各種感覺叫皮膚感覺,簡稱膚覺。它包括觸覺、冷覺、溫覺和痛覺。膚覺感受器在皮膚上呈點狀分布。(一)觸壓覺觸壓覺即觸覺和壓覺。刺激物接觸到皮膚表面時的感覺為觸覺。當刺激加強,使皮膚引起明顯形變,就引起壓覺。觸覺感受器分布於真皮之中,是邁斯納觸覺小體和巴西尼氏環層小體。觸覺傳導通路由神經元組成。觸覺感受器發出的神經纖維進入到脊髓後柱的薄束和楔狀束;由薄束和楔狀束再發出纖維到丘腦腹側核;再由丘腦腹側核發生纖維至皮層中央後回。身體不同部位的觸壓覺感受性相差很大。一般以活動性高的部位感受性高。額頭、眼皮、舌尖、指尖等的感受性高,軀幹、胸腹部感受性低。觸壓覺的適應性相當迅速。(二)溫度覺溫度覺包括冷覺與熱覺。低於皮膚溫度即生理零度的溫度刺激作用於皮膚即產生冷覺,高於生理零度的溫度刺激作用於皮膚即產生熱覺。與生理零度相同的溫度刺激皮膚不產生溫度覺。溫度感受器為羅佛尼氏小體——熱感受器和克勞斯氏球——冷感受器。它們在受機體內部熱量作用時,也同時受到環境溫度的刺激。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溫和冷的刺激同時作用時會引起熱的感覺。身體的不同部位,溫度覺的感受性不同。如用熱水洗臉時,手試水溫合適的,但洗到臉上時卻覺得燙。一般面部皮膚感受性高,下肢皮膚感受性低。(三)痛覺痛覺有不同於其它感覺的特點,不論機械的、化學的、電的等等刺激,只要達到一定的強度,即產生痛覺。它沒有一定的適宜的刺激。也正是由於這一點它才能對有機體起保護作用。痛覺的感受性在身體上的各個部位各不相同,背部的面頰感受性最高,手的感受性較差。痛覺常常不能精確定位,痛覺的適應也很差。關於痛覺的產生機制,較有影響的是痛覺的閥門說。痛覺閥門說由羅納德·梅扎克(RONALDMEZACK)和帕瑞克·活爾(PATRICKWALL)於1965年提出。據此理論,小的感覺纖維傳遞痛覺,並能使處在脊髓中的T細胞興奮。T細胞傳遞的衝動在皮層被感覺為痛。但大的感覺纖維抑制T細胞的活動。當小纖維的衝動微弱而大纖維的衝動強時,則T細胞被抑制。反之,當小纖維的衝動強時,T細胞則被興奮,衝動則可通過T細胞傳向中樞,從而產生痛覺。這個學說可以解釋幻肢痛覺。二、嗅覺和味覺(一)嗅覺嗅覺是由揮發性物質的分子作用於嗅覺器官的感受細胞而引起的一種感覺。作為嗅覺感受器的嗅細胞位於鼻腔上部兩側的粘膜中。一般嗅覺的感受性很高,對不同刺激物嗅覺的感受性不同,環境條件如空氣的清潔度、濕度以及機體健康狀況(如感冒)都對嗅覺感受性有較大影響。嗅覺的適應很快。幾種氣味同時出現,產生氣味的混合,會產生幾種不同的情況,或產生新的氣味;或兩種氣味交替出現;或一種氣味掩蔽另一種氣味;或兩種氣味同時出現。關於嗅覺的產生機制,有人提出嗅覺的立體化學說,認為氣味主要有七種:樟腦氣味,麝香氣味,花香氣味,胡椒氣味,腐爛氣味,醚樣氣味和煙氣味。這些不同氣味的分子的立體形狀不同,分別感受這些不同氣味分子的嗅覺細胞有相應的立體形狀的槽模,從而能夠一一對應激發出神經衝動。(二)味覺味覺的適宜刺激是能溶於水的化學物質。其感受器是分布在舌表面、咽喉粘膜以及軟齶等處的味蕾。味覺常常和其它感覺相混合,如嗅覺和味覺就常常混亂合在一起。現在一般認為,基本味覺只有酸、甜、苦、咸四種。它們按不同比例混合可產生其它味覺。這四種基本味覺有各自的感受器味蕾,並且在舌上的頒也不同。舌尖上甜感受器頒最豐富,所以對甜味最敏感,第三舌中、舌兩側及舌後部分別對咸、酸、苦最敏感。味覺感受性受溫度影響較大,另外對食物的需求狀態和飢餓與否都會影響味覺的感受性。味覺的適應很憐惜。味覺的傳導機制是味蕾中的味覺細胞興奮後,衝動沿顏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經弧束核、丘腦弓狀核至皮層後回的底部,產生味覺。可見味覺沒有單獨專用的味神經。味覺在大腦皮層上變無精確的定位。三、內部感覺內部感覺又稱機體覺,對相對於視覺、聽覺等這些反映外部環境的感覺而言的,指反映機體內部狀態和內部變化的感覺,包括運動感覺、平衡感覺和內臟感覺。(一)運動感覺運動感覺又稱動覺,是對身體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對運動進行反應的感覺。其感受器為肌梭、腱梭和關節小體,位於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中。當機體運動時,肌梭、腱梭和關節小體興奮,衝動沿脊後索上傳,經丘腦至中央皮層前回,產生動覺。人在活動時,不斷有衝動傳至中央前回產生動覺。皮層對所有衝動進行分析綜合,再下傳衝動對肌肉進行控制調節。正是由於這樣的過程,人的活動才能動作協調,精密準確,完成複雜的動作。動覺常常是和其它感覺聯合行動的,其它的感覺器官如眼等都離不開運動器官的配合。特別是觸覺,經常和動覺一起發生,形成觸摸覺。在昏暗的地方,人們常會伸出手摸索前進,以觸摸覺補償視覺。語言動覺是一種很重要的動覺。大量動覺感受器分布在舌和嘴辱上,以幫助完成大量而又精細的言語運動。如果沒有唇、舌、聲帶的精確的運動,就不可能想像人的言語活動。(二)平衡感覺平衡感覺又稱靜覺,是對人體作直線的加速或減速運動或作旋轉運運動進行反映的感覺。平衡覺的感受器是位於內耳的半規客和前庭。半規管反映人的旋轉運動,前庭反映人的直線加速或減速運動。前庭與小腦關係密切,對保持身體平衡有重要作用。前庭感受性高的人易產生眩暈。但平衡覺常常與視覺、內臟感覺有聯繫。經過練習可以改變前庭器官的感受性。對於從事航海或航空工作的人需進行這方面的檢查,以便發現個體前庭感受性特點,通過練習去適應工作條件。(三)內臟感覺內臟感覺又稱機體覺,是對機體飢、渴、痛、溫等狀態的感覺。其感受器處於臟器壁上。它們將內髒的活動及變化信息傳入中樞。當人體各內部器官工作正常時,各種感覺便融合形成所謂人的自我感覺。一般情況下,內部感受器的衝動傳至大腦皮層,即被外部感受器的衝動掩蔽了,沒有能夠在言語系統中得以反映。只有當內部器官受到特彆強烈的刺激,內部感受器發放的衝動很強,機體覺才變得鮮明,處於優勢。第六節: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一、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對其它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響,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這種現象叫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現實生活中草藥,人接受環境的信息常常是多通道同時進行的,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時有發生。經實驗發現,微痛刺激、某些嗅覺刺激,都可使視覺感受性有所提高。微光刺激則能提高聽覺的感受性,而強光刺激會降低聽覺感受性。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其一般規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種感覺的感受性;強刺激則會使另一種感覺的感受性降低。相同感覺間也存在著相互作用。如視覺的正後象、負後象等即為相同感覺間發生的作用。感覺的相互作用現象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應價值。加德納(W。J。GARDNER)等人曾報告以呈現音樂的方法可以減輕牙科手術中病人的疼痛。二、聯覺聯覺是指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它是感覺相互作用的另一種表現。如在音樂上有一定造詣的人,聽到一定的音樂會產生相應的視覺。這就是一種視聽聯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產生聯覺的。聯覺的形式很多,最突出的是顏色的聯覺。色覺可以引起溫度覺。所謂的暖色調和冷色調即由此而來。生活中常據此原理來達到一些特定的效果。色覺還可以引起輕重覺,如淡而鮮艷的顏色的傢具,給人以輕巧的感覺。三、不同感覺的補償當某種感覺受損或缺失後,其它感覺會予以補償。這即為不同感覺的補償現象。不同感覺之間之所以能夠相互補償,是因為在一定條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換。感覺的相互作用說明,人的感覺系統是一個整體,各種感覺是相互聯繫的,它對客觀世界進行全面的反映
推薦閱讀:

喜歡一個人的感覺(轉)
人生感悟:世界上最好的感覺就是,知道有人在想你。
世界上那些驚人的國界線——感覺酷酷噠
淡淡的感覺·真好
____[浮夢亂生_仙本純良]<你有感覺到、我對你得思念嗎>_

TAG: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