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民收入構成看玉溪農民持續增收的難點和重點

從農民收入構成看玉溪農民持續增收的難點和重點

發布時間:2010-04-16 來源:玉溪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率:443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玉溪市農民收入逐年增長,特別是2004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實施「農業穩市」的經濟發展戰略,把抓好「三農」工作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狠抓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有力促進了全市農民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先後於2004年、2007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三千元、四千元大關,2009年突破五千元大關,達到5119元,位居全省首位。但從玉溪市農民收入的來源構成看,與全國、全省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收入渠道不寬,來源單一,是影響玉溪農民持續增收的難點。   一、近年來玉溪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全省的比較   (一)農民人均純收入絕對額比較   2000年以來玉溪市同全國、全省一樣,農民收入逐年增長,但與全國、全省相比還是存在差距。2001年至2009年玉溪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9.1%,比全國、全省年均遞增9.6%低0.5個百分點。   從收入的絕對數看,與全國相比:2001年至2005年間除2003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全國34元外,均高於全國水平。2006年至2009年除2008年與全國持平外,低於全國水平。與全省相比:玉溪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全省水平,但是除2004年、2005年和2008年與全省水平距離拉大外,其他年份是差距縮小。   從收入的增長速度看,與全國相比:2001年至2009年間除2004年和2008年增速快於全國4.3和3.8個百分點外,其他年份均慢於全國增速。與全省相比:除2004、2005年和2008年增速快於全省外,其他年份均慢於全省增速。(詳見表一)

  (二)農民人均純收入構成比較   從玉溪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來源看,家庭經營純收入占其主導地位,2009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3465元,佔67.7%,其中,第一產業純收入佔57.8%。與全國相比家庭經營純收入比重高於全國18.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高19.2個百分點。與2000年相比,玉溪是增加趨勢,而全國是呈下降趨勢。與全省相比:家庭經營純收入比重與全省一至,但全省從2000年以來也是下降趨勢。   2009年玉溪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83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為23.1%,比2000年所佔比重下降5.8個百分點。與全國相比:絕對額相差878元,比重低於全國16.9個百分點。與全省相比,雖然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全省比重也是上升趨勢。從增長速度看,2001年至2009年玉溪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年均遞增6.4%,全國年均遞增12.7%,全省年均遞增11.2%,玉溪低於全國6.3個百分點,低於全省4.8個百分點。財產性收入、轉移性入相差不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詳見表二)

玉溪市、全國及雲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構成情況表(表二) 單位:元

玉溪市 全 國 雲南省
2000年 2009年 比重(%) 2000年 2009年 比重(%) 2000年 2009年 比重(%)
2000年 2009年 2000年 2009年 2000年 2009年
農民人均純收入 2337 5119 100 100 2253 5153 100 100 1479 3369 100 100
一、工資性收入 677 1183 28.9 23.1 702 2061 31.2 40.0 264 685 17.8 20.3
二、家庭經營純收入 1324 3465 56.7 67.7 1427 2527 63.3 49.0 1116 2279 75.5 67.7
1、第一產業純收入 1138 2958 48.7 57.8 1091 1988 48.4 38.6 2084 61.9
2、二、三產業純收入 186 507 8.0 9.9 336 539 14.9 10.4 195 5.8
三、財產性純收入 82 166 3.5 3.2 45 167 2.0 3.3 48 128 3.2 3.8
四、轉移性純收入 254 305 10.9 6.0 79 398 3.5 7.7 51 277 3.5 8.2

  二、影響農民持續增收的難點   (一)依靠第一產業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   玉溪市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家庭經營收入,而家庭經營收入中又以農業為主。2009年,農民人均經營農業(第一產業)得到的純收入2958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總量的比重為57.8%,占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的比重為85.4%。2000年以來,玉溪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超過10%的四個年份(見表一),有三個年份是在農業收入快速增長的拉動下形成的。2004年農民從農業得到的人均純收入增長22.1%,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6個百分點;2007年增長15.3%,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9個百分點;2008年增長20.8%,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2個百分點。   由於農業生產受自然氣候、市場需求,特別是農產品價格波動等不確定因素的制約,加之有限的土地資源,對農民持續增收將形成較大的影響,單純依靠第一產業持續增收的難度加大。2008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753元,增長18.8%,而增收的753元中有60.3%的收入是在價格上漲的推動下形成的。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市場因素的影響,以生豬、油料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下跌,烤煙生產又受宏觀調控的影響,生產量和收購量減少,農民從烤煙生產中得到的收入減少,使全市農民增收速度減緩。據農產品價格調查資料顯示,2009年全市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為95.3%,比上年下降4.7%,其中:豬生產價格指數為74.06%,比上年下降25.94%;油料生產價格指數為78.51%,比上年下降21.49%。200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5%,比上年增速下降11.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僅增長4.0%,增速比上年下降16.8個百分點。從影響增收的幾項不利因素看,主要也是來自於農業:   1、生豬價格大幅下跌,使農民來自畜牧業的收入減少。2009年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畜產品產量穩定增加,全市肉豬出欄205.66萬頭,比上年增加10.35萬頭,增長5.3%;肉羊出欄22.43萬隻,增長1.2%;肉牛出欄13.28萬頭,增長4.4%;家禽出欄2473.76萬隻,增長10.7%,禽蛋產量達6.48萬噸,增長17.6%。全市肉蛋奶總產量達到31.42萬噸,比上年增長10.6%。但由於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帶動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減少31元。   2、油料價格大幅下跌,使農民來自油料生產的收入增量較小。2009年全市油料種植面積36.3萬畝,比上年增加16萬畝,油料總產量達到5423.96萬公斤,比上年增加2180.14萬公斤,增長67.2%。但由於油料價格下降21.49%,產量的大幅增長僅使農民人均來自油料生產的純收入增加2元。   3、受宏觀調控的影響,烤煙生產量和收購量減少,使農民從烤煙生產中得到的收入減少。2009年,全市烤煙種植面積69萬畝,比上年減少6.1萬畝。烤煙收購量10100萬公斤,比上年減少407.92萬公斤,減3.9%。雖然平均收購價格比上年提高0.04元/公斤達到15.51元/公斤,但由於收購量減少,收購金額只達15.66億元,比上年減少5948萬元,使農民人均純收入減少25元,減3.4%。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程度不高,農民增收渠道過窄   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是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目前玉溪市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程度還不高,農民來自工資性的收入也不高。據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8年玉溪市農民工為31.78萬人,佔全市農村勞動適齡人口的比重為29.0%。其中:在本市轄區內務工人數為26.6萬人,佔86.4%,在市外務工的為5.18萬人,佔16.3%。2009年玉溪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83元比全國平均水2061元低878元。   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點   自去年秋冬以來,我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幹旱災害,給全市農業生產和農村群眾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小春農作物減產已成定局。由於農業收入在玉溪農民收入中佔有主導地位,特大幹旱災害給全市農民增收帶來了極大困難。從2010年一季度農村住戶調查情況看,全市農民來自農業的純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9.3%,全年農民增收難度進一步加大。針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要結合玉溪實際,突出重點,很抓薄弱環節,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一)繼續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進一步優化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確保農民從農業得到的收入穩定增長。一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力度,大力扶持以糧食、烤煙、蔬菜、水果和畜牧業為重點的農業生產,建設高效生態農業。全市烤煙、蔬菜和畜牧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佔有較大的比重,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2009年全市農民人均來自烤煙、蔬菜和畜牧業的純收入達到2118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總量的41.4%,其中,烤煙收入佔14.2%,蔬菜收入佔17.3%。在小春損失較大的情況下,要抓好烤煙、畜牧業和大春蔬菜生產,使其成為今年農民增收的亮點。   (二)把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從農民收入的構成看,農民收入較高的經濟發達地區,工資性收入佔有較高的比重,如浙江、北京、上海、江蘇等省份,工資性收入所佔比重高達50%以上。因此,玉溪要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要把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作為一項長期的重點工作來抓。一是要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既能拉動全市經濟的較快發展,又能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促進農民收入增長。二是要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城鎮建設既能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提高城市化水平,又能提高農村居民經營第三產業或工資性收入。三是要加強勞務輸出工作,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培訓力度,加強技能培訓和思想觀念的培訓,同時,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確保農民工的權益保障,真正讓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取得成效,促進農民增收。四是要建立規範有序的土地流轉制度,按照市場機制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充分實現農民來源於土地的權益和收入。

推薦閱讀:

村莊與人一起老去——玉溪新聞網
【新聞】玉溪—小密羅山地自行車公園
睹八方珍寶風采品玉溪青花神韻
民間收藏與官方收藏相得益彰 ——文化和市戰略下的玉溪藝術品收藏觀察

TAG:農民 | 收入 | 玉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