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避免七過度
糖尿病人群日益龐大,糖友們在醫生指導下用盡渾身解數與糖尿病作鬥爭。許多糖友都聽說過「管住嘴、邁開腿」及「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等經典方法,但是如果不能充分理解和運用這些方法,糖友自我管理時就容易走向極端。例如,血糖控制得過低,過於節制飲食,或運動過量、過於劇烈等,結果弄巧成拙。總結起來有以下七個方面需要避免。
1. 避免節食過度。有些糖友過分控制飲食,甚至不進主食。其實主食是人體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而碳水化合物提供人體每日所需55%的能量,如果不能保證每日最基本的需要,盲目不進主食,極易造成低血糖,同時還會促進體內脂肪、蛋白質大量消耗,長期如此便會出現營養不良,更易導致飢餓性酮症。還有的糖友因此出現頑固的厭食症,十分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研究顯示,人體過於消瘦跟過於肥胖一樣會大幅升高死亡率。
2. 避免運動過度。運動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方法,大家都聽說過運動可以降糖,但應適度進行。運動過於劇烈、時間過長,可能誘發低血糖,並促進機體分泌較多升糖激素,引起血糖升高。如果患者為糾正低血糖而快速進食甜食,血糖又會飆升而出現高血糖。血糖若是如此大幅度波動,極易造成患者血管損傷,增加心腦血管併發症風險。同時,運動強度應該和年齡相匹配,盲目進行高強度運動,超過個人承受能力則可能導致顱內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甚至誘發心源性猝死。所以建議糖友們每天運動大約40分鐘左右,運動強度以自己微微出汗為宜。
3. 避免降糖過度。有的患者認為血糖降得低就說明治療有效果,但其實血糖控制過低會增加低血糖風險,進食、用藥、運動量稍微有一點偏頗,低血糖就會立即來襲。尤其老年人(或其他特殊人群)血糖過低會十分危險,而一次低血糖帶來的傷害可以抵消患者多年嚴格控制血糖的獲益。通常專科醫師會囑咐老年糖友較年輕糖友適當放寬血糖控制目標1~2毫摩爾/升,以減少低血糖風險。
4. 避免焦慮過度。有的糖友對病情過分擔憂和懼怕;有的因糖尿病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經濟負擔而著急;有的認為糖尿病無法治癒,萬千美味都不能享用,終日抑鬱。然而,焦慮、抑鬱一方面會影響飲食、睡眠,加重病情;另一方面,過於焦慮也會引起升糖激素分泌過多、血糖升高,有害無利。長期以來,多數糖友的心因性疾病都沒有得到治療,而關愛糖友的精神健康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5.避免「自信」過度。有的糖友總覺得糖尿病算不了什麼,不吃藥、不打針、飲食也不節制,也沒啥不適,自我感覺良好;有的對胰島素有抵觸心理,需要應用胰島素時卻只願服口服降糖葯;有的聽信降糖保健品廣告,盲從食療偏方,花了不少錢,就是不願意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師診治,堅持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還有些糖友長期不監測血糖,憑自己感覺判斷血糖高低,隨意更改治療用藥。這些過於「自信」的糖友最終都面臨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的折磨,花冤枉錢、吃冤枉虧。
6. 避免過度依賴藥物。不少糖友認為用藥物控制就能降糖,而忽略飲食、運動等方面的作用,甚至認為吃多了多吃點葯就行了,這都影響血糖控制。其實糖友應該常規檢查胰島素分泌功能,再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藥物,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而且糖尿病治療應該在控制飲食、合理運動的基礎上進行藥物治療。
7. 避免過度依賴醫生。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但也是一種可以自我管理的疾病,且病情控制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我管理。研究顯示,經過短時間培訓學會自我監測血糖和調整藥物劑量的糖友,和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的糖友血糖控制水平相當。因此,糖友不要過於依賴醫生,而應及早學會自行監測血糖、合理調整藥物、制訂並遵守適合自己的飲食運動方案等。▲ (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丁 勝)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生命時報」的所有作品,均為《生命時報》合法擁有 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報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獲取授權。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家裝增項那些鬼?
※令馬伊琍懊悔的錯誤育兒方法,咱可得避免!
※女人避免這些小嗜好,讓男人更加欣賞你(轉載)
※如何避免在愛情中喪失自我
※人突然死去的三個原因,有兩個原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TAG: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