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風雲人物21  項羽:四面楚歌

演講人:王立群

講師簡介:畢業於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現代〈文選〉學史》、《〈文選〉成書研究》等。

內容簡介:垓下,西楚霸王項羽和劉邦軍團進行了最後的較量,這是一場兵力懸殊的決戰,善打硬仗的項羽,在最後的決戰中,還能發揮他以少勝多的軍事天才嗎?他和劉邦在垓下的決戰,誰是最後的大贏家呢?

全文:

四面楚歌是項羽最後敗亡之際發生的一件事情,這個背景就是從鴻溝議和開始,然後項羽就一路上,向安徽這一帶退,在退的過程中間,劉邦就一直追,當時項羽的退兵他帶領的撤退的軍隊只有十萬,劉邦的追兵是二十萬,但是劉邦這次追擊,韓信沒有來,彭越沒有來,實際上是劉邦孤軍在追,所以追到固陵,就是今天河南的太康,項羽打了一個小反擊,劉邦就架不住了,就縮在固陵城中不敢出戰,然後劉邦就發愁了,因為靠他自己,他即使有二十萬軍隊也打不到項羽的十萬軍隊,他還得依仗當時天下的諸侯是韓信跟彭越兩個人,這兩個人叫誰誰不來,他就向張良求計。張良這個人確實是很高明,張良的高明就在於他能夠洞察人情,其實我們說張良是當時天下第一流的謀士,所謂他是第一流的謀士,就是他把當時每一個人的心思都看透了,他就成為第一流的謀士了。

他就給劉邦講,講什麼呢?他說你想一想,韓信跟彭越為什麼不來?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怎麼辦了?當時韓信把整個的黃河以北,魏國、趙國、代國、燕國、齊國全平定了,可以說佔據了整個北中國,但是齊王這個位置,劉邦封他為齊王封的很勉強,現在眼看著西楚國的項羽氣數已盡,你對他沒有加封他怎麼能來,這是韓信不來。彭越呢?彭越也不來,彭越早就在那兒等著封他為梁王,等了這麼長時間你就是不封,我們前面講過,項羽之所以在入關以後不能夠當皇帝,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整個社會存在著一股強大的裂土封王的思潮,韓信跟彭越就是代表,他們要封王,你不給他封他就不來,所以,張良給他提出來了一個重要的主張。

張良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君王能與共天下,可立致也」。說大王如果能夠和韓信、彭越共同享有天下,他們兩個立馬可到,這個「共天下」我們想一想,按我們今天的說法,什麼叫共天下,「共天下就是雙贏,就是多贏,「共天下」的對立面是「家天下」,劉邦要的是他一家姓劉的坐天下,這在當時劉邦的軍事實力是達不到的,他不可能成為「家天下」,所以張良給他提出來要「共天下」。你要能夠和韓信、彭越這些人共同享有天下,他們立馬就回來,這就是所謂的「共天下」,「共天下」按我們今天的說法就是雙贏,就是你劉邦要引也要讓你的功臣,韓信跟彭越也要贏,或者說多贏,換句話說,滅了項羽以後,不但你自己是受益者,你也讓人家韓信,讓彭越他們也成為受益者,他們才可能出這個力,如果你不能達到這個多贏,雙贏的局面,你光想建立一個家天下,他們不可能來。

張良這個計謀,這個點子確實是個金點子,點到要害上,因為有利益的驅動,他們會來的,會馬上就來。當然,劉邦在這個時候還是無可奈何的接受了張良的意見,採納了,採納了以後加封韓信,加封彭越,彭越正式封為梁王,而且許給他,從現在的商丘睢陽那一帶,一直到山東的谷城,就是定陶那一帶,全部給梁王彭越,從陳,也就是今天河南的淮陽以東到海邊,全部給韓信,兩個人得到了實際的封地以後,立即帶兵來了,韓信帶領三十萬大軍,從北邊合圍垓下,所以韓信的到來是決定性的因素,垓下之戰雙方的兵力,我們可以考慮一下,項羽這邊只有十萬軍隊,而且是打了多年來的比較疲勞的軍隊,劉邦帶了二十萬,韓信帶了三十萬,這加起來是五十萬,彭越在彭城大戰的時候已經有了三萬人馬,經過這兩年多,彭越的軍隊至少在三萬以上,這就是五十三萬多人,南邊有劉賈的軍隊,劉賈是劉邦同族的一個人,有剛剛被策反的黥布的軍隊,這樣加起來劉邦和諸侯聯軍的總兵數大概在六十萬左右,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打起來這個垓下之戰。

劉邦聽從張良的計謀後,形勢立刻改觀,韓信、彭越等幾路大軍合圍上,劉邦的重兵開始在垓下雲集,從數量上說,漢軍六十萬,楚軍十萬,懸殊巨大,從士氣上來說,漢軍有很多增援部隊,士氣高傲,而楚軍卻是長期打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在這種不利情況下,項羽的軍事天才還能夠表現出來嗎,這場決定楚漢命運的戰鬥,是怎樣打起來的呢?

垓下之戰,打的過程比較簡單,它實際上就是韓信給項羽的一場對決,楚漢戰爭中間兩個一流的軍事家,就在這個時候,也就是漢五年十二月,兩個人第一次正面交鋒,也就是他們最後一次交鋒,這次交鋒韓信帶的是三十萬軍隊,他首先帶領他的中軍跟項羽打,打的不利他退回來,然後他兩邊的軍隊包抄上去,項羽打敗了。這個歷史記載,韓信跟項羽的交戰過程就是這麼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後人有很多說法,說韓信跟項羽這麼一打,打的不順利撤回來了,說這是一種策略,叫示人以弱,就是把我表現出來弱一點,然後讓兩邊的軍隊包抄過去,所以項羽戰敗了,這些說法都是後人的分析,我們姑妄聽之,我覺得垓下之戰,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韓信的三十萬軍隊和項羽的十萬軍隊相比,項羽的軍隊的數量實在是太少,所以他這個失敗,主要還是敗在兵力的懸殊之上,所以垓下之戰,項羽的失敗第一個原因應當是軍力懸殊,六十萬對十萬。

第二個原因軍糧匱乏,項羽之所以在漢五年十月同意鴻溝議和,就是因為他軍糧不多了,到了被圍垓下的時候,他這個軍隊的軍糧更困難,兵力又少,軍糧又斷了,這是他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項羽不是不會打仗,而是兵力的懸殊和軍糧的斷絕,使他這個仗打不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史書中間記載了這麼幾句話,說「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這裡面有一句叫「夜聞漢軍皆四面楚歌」這就是四面楚歌的來源,楚歌是用楚地方言唱的一種歌,四面楚歌為的是給項羽造成一種錯覺,就是漢軍中間的楚地非常多,漢軍已經把真箇楚地佔有了,實際上是達到一個造成錯覺,擾亂項羽軍心的目的,而且這個目的是達到了。

聽到四面楚歌之聲,項羽的反應是大驚,非常吃驚,這才有下面他決定要出逃,當然項羽出逃在軍事上來說,他這一仗打敗是肯定了,但是這個出逃非常倉促,我們前面講過,「三個沒有」,沒有軍事會議,沒有出逃計劃,沒有後續安排,什麼都沒有,就這樣倉皇出逃,而且項羽帶領八百個壯士出逃以後,只和一個人告了別,就是虞姬,其他人誰都沒有講,這樣以來導致項羽的十萬大軍成了群龍無首的烏合之眾,所以才被斬殺了八萬,項羽在這個問題上是負有很大責任的,他不是組織一個有組織的,有計劃的突圍,而是一個人帶領幾百個壯士盲目出逃,所以這個出逃的本身,也是一種很粗放的軍事行動。

項羽為的突出重圍,捨棄了他的十萬大軍,率領八百騎兵連夜逃跑,這顯示出他有向列的逃生願望,而包圍垓下的劉邦軍隊,直到天亮的時候才發現項羽已經逃跑,於是,立刻用騎兵追趕,出發相差了半天時間,一樣的快馬加鞭,他們能夠追上項羽嗎,項羽能夠擺脫追兵嗎?

項羽出逃以後,帶了八百名士兵,渡過淮河,掉隊的人很多,只剩下一百多個隨從,他後來逃到陰陵,也就是今天安徽的定遠縣,逃到陰陵迷了路,向一個老農問路,這個老農就騙了他,告訴他向左,結果一向左是一大片沼澤地,一百多個騎兵全陷在沼澤里跑不動,這才知道上了當,然後再撤出來再向東逃,後面的追兵到了,本來項羽和他後面的追兵相差了從夜半出逃到漢兵拚命追擊,這個應當有半天左右的時間,由於他這一迷路,導致追兵追過來了,所以等他逃到東城的時候,東城就是安徽定遠縣的東南,項羽手下只剩下二十八個隨從了,項羽知道,逃不出去了,後面是幾千追兵,他剩了二十八個人,剩了這二十八個人,項羽還打了一場有聲有色的戰鬥,按照一般的人,二十八個人加上項羽是二十九個人,二十九個人面對幾千個追兵,要是叫膽小的,恐怕這早就馬都騎不成了,但是項羽很會打,他先跑到山上,把這二十八個人分為四個方向,一個方向七個人,四七二十八個人,然後從這四個方向同時向山下沖,目的是讓漢軍的追兵不知道東西南北哪個方向裡面有項羽,所以漢軍分成四面來圍堵,到了山下以後,項羽約定這二十八個人不要匯合到一處,匯合成三處,漢軍又把這三處團團包圍了,就是項羽用這種辦法讓漢軍始終不知道他自己在哪一塊,他這二十八個人的這一場仗,他能指揮的這麼有聲有色,項羽的軍事天才,他那種不畏強敵的勇氣,可以說在這東城之戰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項羽在從山上往下沖的時候,定了三個目標。

潰圍、斬將、刈旗。潰圍就是衝破他的包圍,斬將就是衝下去要殺這個漢軍的將領,刈旗就是要把他的軍旗,大旗給砍倒,結果三個目的全達到了,打了幾個回合,他把他的士兵再聚集到一塊,二十八個人只損失了兩個,還有二十六個隨從,項羽打這一仗他有一個目的,在打這一仗之前,他給他的二十八個隨從講了一番話,他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了,「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我從來沒有打過敗仗,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今天最終被困到東城,這是老天要我亡,而不是我不會打仗,所以我們今天要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他提出了一個詞叫快戰,就像我剛才敘述的,他打這個快仗目的是想證明一點,不是我項羽不會打,而是老天要我滅亡,你說我怎麼辦,所以他這個仗打完,把這騎兵重新聚集起來,二十八個人只損失了兩個,他就問他手下的人,「何如」,怎麼樣,他手下的二十八個人說了一句話「果如大王言」,果然像大王所說那樣的,你的確會打,不是你打不贏,而是上天要你亡。所以這個東城快戰是很有名的一場戰鬥,司馬遷這場戰鬥寫得非常出色,司馬遷想通過東城快戰揭示,表達一個什麼意思呢?司馬遷想用東城快戰來表明項羽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戰敗了,是上天要他滅亡,不是他不會打,這個目的達到了。

東城快戰結束以後,項羽就繼續向東逃,逃到了烏江邊上,到了烏江邊上,烏江亭長划了一隻小船在那兒等著他,烏江亭長就告訴他,大王趕快上船,江東之地雖然很小,但是人口、土地足夠你稱王的,漢兵沒有船,追過來也沒有辦法,只有我有船,項羽本來是打算東渡烏江的,但是亭長這麼一番善意之言說過以後,項羽反倒感到很慚愧了,項羽說「我帶江東子兵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江東父老還愛我,還讓我稱王,「籍不獨愧於心乎」我內心裡能不感到慚愧嗎?所以項羽,我不願意過去了,我騎這匹馬跟著我八年,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了它,這個戰馬就贈送給亭長了,然後他讓他隨從的二十六個騎兵全部下馬,以步兵和騎兵對陣,項羽一個人殺了將近一百個漢軍,然後突然中間他看見對方陣營中間有一個人,這個人叫呂馬童,呂馬童過去是項羽的部下,後來投降劉邦了,現在又來追殺項羽,項羽看見他就說了一句話「若非吾故人乎」,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我聽說漢王懸賞我這個頭賞千金,封一萬戶,你既然是我的老朋友,我就把這個人情送給你吧,說完以後項羽就自殺了。

等到項羽自殺以後,我們看灌嬰的傳,項羽自殺以後灌嬰又帶著士兵打過長江,佔領了吳郡,豫章郡,會稽郡,佔領了這三個郡,還有那個周勃帶領軍隊佔領了東海郡、泗水郡,那就是說項羽在聽到四面楚歌出逃的時候,至少還有五個郡在他的手中,他西楚國總共的領土是九個郡,他自殺以後還有五個郡在他的手中,所以項羽該不該自殺,還要不要烏江自刎,所以後人有很多爭議,這是後話。項羽自殺以後,呂馬童、王翳五個人上來,王翳是把項羽的頭砍下來了,呂馬童這四個人各砍到項羽的四肢,五個人對到一塊是一個項羽完整的遺體,這樣這五個人同一天被劉邦封了侯,因為他們算是最後追殺項羽的成功者。

每一次讀《項羽本紀》,讀到這裡面,很多人就會想到一個問題,項羽為什麼不願意東渡烏江?說法很多,有很多種說法,我覺得要考察這個問題,首先要想項羽有沒有逃生的願望,應當說是有,他帶領八百騎從夜半突圍,為的什麼?逃生呀,說明項羽原來有逃生的願望,他是馬不停蹄地走,他的隨從跟不上他,還是要一路狂奔,最後逃到身邊只有二十八個人,實在是逃不了了,他才要打快仗,他確實有逃亡的願望,但是在剩了二十八個人面對幾千追兵的時候,他知道逃不掉的時候,確實也有戰死的想法,但是東城快戰的勝利,再一次激發了項羽逃生的想法,到了烏江亭長的一番話說完以後,他決定不再逃了,他最後是寶馬贈亭長,頭顱送故人,死得很瀟洒,他為什麼最後寧可自刎,也不願意東渡烏江呢?

渡過烏江意味著生,不渡烏江意味著死,在生和死之間,霸王項羽毅然選擇了烏江自刎,項羽從二十四歲起兵,歷時八年征戰,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從無敵手,但由於他性格上的弱點,再加上戰略上的疏忽,使他最終兵敗垓下,但項羽逃到烏江,江邊上有小船可以渡過烏江,他已經能夠逃生,但是項羽為什麼又不渡江了呢?

我覺得這裡面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天之亡我」,這是項羽自刎的天命觀,項羽那個時代的人,很多人相信天命,老天的安排,人,你是鬥不過天的,天要你死,你不死怎麼辦,「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這個天命觀,這是項羽烏江自刎的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恥於起兵,你看他對烏江亭長說那番話,他說我帶著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今我一人還,八千子弟兵跟我一塊渡江,現在就我一個人活著回來了,即使是「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他們,這就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話,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知道,如果我再要去起兵的話,那是恥辱,與其屈辱的活著,不如我就這麼悲壯地自刎,所以恥於起兵,是他甘願自刎的第二個原因,因為項羽烏江自刎引發了後人很多的討論,其中有三首詩非常有名,一首詩是晚唐一個著名的詩人叫杜牧,人們稱之為小李杜的杜牧,杜牧寫過一首詩叫《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是什麼意思呢?說一個人不但要經得起勝利,也要經得起挫折,能夠忍辱負重的活下來,那才是真英雄,而打仗呢,本來勝敗是兵家常事,江東又有那麼多子弟兵,如果你渡過烏江東山再起,和劉邦爭奪天下的話,將來鹿死誰手難以預料,這是杜牧的觀點,所以杜牧是批評項羽,為什麼不渡江。

針對杜牧的觀點,北宋有一個大文學家,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針鋒相對的也寫了一首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王安石的意思說,項羽的這一敗已經是大勢已去,江東子弟即使還在的話,誰願意跟你捲土重來呢?他們兩個,杜牧跟王安石其實打了一個官司,杜牧說你應當東渡烏江,東山再起,王安石說東渡烏江也是白渡,渡也是白搭,這是他們兩個的觀點,這個事我們就不提了,但是這兩首詩很有名。

唐代還有一個人,叫胡曾,他寫了一首詩題目就叫《烏江》「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胡曾認為,說烏江並不是沒有船可以渡,項羽之所以不東渡烏江,是因為他恥於起兵,胡曾這個恥於起兵的觀點是說對了,但是胡曾前面一句詩說的不對,「爭帝圖王勢已傾」,「爭帝」是當皇帝,「圖王」是做國君,其實我們在分析西楚霸王的那一節中已經講過了,項羽面前面臨著三種政治制度的選擇,一個選擇周天子的王業當王,第二個選擇秦始皇的帝業當皇帝,第三個選擇春秋戰國時期的霸業做霸主,他實際上選擇的是霸業,胡曾在這兒說「爭帝圖王」,其實項羽既不爭帝也不圖王,他爭的是霸,這是項羽敗亡的第二個原因。

項羽敗亡的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懺悔意識,因為項羽跟劉邦曾經有過這麼一段對話,就是他們在滎陽交戰了好幾年以後,項羽曾經說過一番話,說「天下匈匈數歲」,天下這麼鬧鬧騰騰幾年,為的什麼,為的都是你我兩個人在爭這個霸權,他說既然如此的話,不如咱們兩個出來單打獨鬥,來決鬥一番,這說明項羽已經認識到造福百姓為榮,禍國擾民為辱,項羽已經對這個榮和辱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他才有這麼一個懺悔意識,劉邦不會懺悔呀,劉邦別說老百姓死了,他爹死了他也無所謂,他老婆死了他還在打,他兒子死了,他女兒死了他還在打,但是項羽有這樣一個懺悔意識,所以項羽的烏江自刎是由這三個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所以他最後是自刎而死,而不是東渡烏江東山再起。

不管是處於哪一種想法,項羽最後都沒有東渡烏江,而是選擇了烏江自刎,楚漢戰爭終於以劉邦的勝利而結束了,垓下也因為承載了諸多的歷史典故而名聞天下,霸王別姬,四面楚歌,都和這裡息息相關,而據民間流傳,垓下之戰還有十面埋伏的故事,十面埋伏真的發生過嗎,歷史上有十面埋伏的記載嗎?

當然在項羽敗亡的故事中間,有一個流傳非常廣的故事,就叫十面埋伏,可是我們上面介紹沒有提到十面埋伏,到底有沒有十面埋伏打敗項羽之計,《史記》沒有記載,《漢書》沒有記載,我們下面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從文獻的來源上看,最早寫到用十面埋伏打敗項羽的是有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前漢書平話》,這個書是元代的人寫的,他寫了這麼幾句話:「垓下聚兵百萬,會天下諸侯,困羽九里山前,信定十面埋伏,逼羽烏江自刎」。《前漢書平話》有這一段記載,第一次韓信定了十面埋伏之計。

另一個從文獻來源上記載十面埋伏的,就是明代的琵琶曲,明確地記載了有十面埋伏之曲,但是歷史的記載上沒有,所以我認為十面埋伏打敗項羽,只是後人的一種附會,它是根據什麼來的呢?根據《史記》中間「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根據這個「圍之數重」發揮了一個十面埋伏,所以十面埋伏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項羽在現實的政治鬥爭中間,他是敗給劉邦的,但是中國的老百姓並沒有按照成者王侯敗者賊的觀點看待項羽,人們今天談到項羽,要麼說他是個悲劇英雄,要麼說他是失敗的英雄,總而言之還承認項羽是個英雄,這就是項羽的不朽,這就是項羽是一個不朽的藝術典型,項羽的悲劇在於什麼呢?項羽的悲劇在於他不是一個用人之人,但他卻錯居用人之位,他是一個可用之人,但是卻佔據了一個用人之位,這是項羽的一個悲劇,也是歷史的一個悲劇,但是項羽,破釜沉舟的勇氣,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懺悔意識,霸王別姬的悲壯,自刎之前寶馬贈亭長,頭顱送故人的豪爽,也就是說項羽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一直為後人所傳送,項羽在反秦滅秦鬥爭中,建立的功勛我們應當給予肯定,項羽失敗中間所犯的錯誤,包括政治、軍事、性格上的弱點,值得我們永遠記取,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本記
項羽自負痛失江山,他為何自負?
項羽死後嫡系部將冰火兩重天
項羽「出賣」曹無傷:價值決定待遇!

TAG:人物 | 項羽 | 風雲 | 風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