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哲學形態分析]
嚴春友
古今中外,有各種不同的哲學形態。這些形態看起來似乎水火不相容,它們之間非要爭一個你錯我對不可。作為當事者誠然是可以理解的,從當時各自的境遇出發,他們這樣做定然有其充足的理由。可是,我們作為後來者或旁觀者,則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來,那些對立的或差異巨大的哲學形態之間並不像它們當時所表現的那樣非此即彼,相反,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過渡的,甚至就包含著看似對立著的對方。而且,既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過渡的,那麼為什麼哲學形態之間不能夠相互過渡呢?
唯物主義哲學是以物質這個環節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哲學。它把世間一切現象都歸結為物質,都用物質來進行解釋,而精神僅僅是物質的附屬現象。但是,一種唯物主義無論多麼徹底,它都不能不走向精神這個層次,因為物質只是世界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全部。按照唯物主義的理解,精神與物質有著根本不同的性質,不能把精神與物質混同起來,這樣,在唯物主義的體系和世界中實際上存在著兩個基本的東西,這就是物質和精神。既然精神是世界的一個構成環節,而且是一個高級的環節,那麼,從物質出發就一定會走向精神,無論怎樣論證說精神來源於物質,這個精神都是無法逃避的。即使有些極端的唯物主義者把精神完全歸結為一種純物質現象,試圖把精神統一到物質中去,他也難以用物質消解掉精神現象,他的哲學思維本身就是對於他的這種消解活動的一種再消解:「物質」這個範疇所指向的那個世界、那個對象,實質上是那個無名之域,然而任何的命名活動都是對於這個無名之域的遠離,因此,當唯物主義者說「這個世界是物質的」的時候,它就已經不是「物質的」了,因為「物質」不過是一個概念,而概念是精神活動的產物,物質本身是不可能產生出「物質」這個概念、也不可能產生出這個判斷的,這個判斷是以判斷者的存在為前提的,也就是說,唯物主義的哲學,如同其它任何哲學一樣,是這種哲學的建立者的特殊視角的產物,是從特定的判斷者的特殊視野所看到的東西,因而不可能是客觀的判斷。「物質」這個概念及其整個唯物主義哲學都是以心的存在為前提的,是心的產物。因此,在唯物主義哲學中隱含著走向唯心主義的可能性,至少存在著唯心主義所強調的那個環節——精神。
仔細考察唯物主義哲學所闡述的基本觀點,可以發現,其所說的物質大體上相當於「存在」,而「精神」或「意識」相當於「認識」,當他們特彆強調精神與物質的區別的時候,意思是說,認識本身不等於存在本身,不能把認識看作是存在,或者由認識不能推論出存在。這樣說誠然有其道理,比如,我們腦子中的一些胡思亂想,就不能等同於存在;當我說到「西瓜」的時候,並不等於就有了一個西瓜在這裡。在這個意義上,存在可延伸為客體,而認識可延伸為主體,主體與客體有著根本的區別,一個是認識者,一個是認識的對象,不可混同。這就是精神與物質之區別的實質。認識與存在,是兩個不同的視角和層次,應當在它們之間劃定一條界限。
不過,換一個角度看,這種劃分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認識,要在它們之間劃定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認識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存在,儘管與通常所說的「物質存在」不同。認識本身有其獨立的存在過程,至少可以說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而且它也影響著具有這一精神的那個人的存在方式。因此,認識本身也可以說就具有存在的意義。當然,這些「存在」的具體含義是不同的,是隨著角度的轉換而變化的,不能把它們混同。
唯物主義追求一種客觀的認識,力圖克服主觀偏見,從而達到客觀存在。人在認識活動中容易出現偏差,總不能如其所是地把握存在。從這個角度說,唯物主義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客觀認識之不可能。如果說「客觀認識」一詞僅是指比較正確的把握了對象的認識,則無可非議;但若是指一種與主體無關的純粹客觀的真理,則不恰當:與主體無關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因為主體已經存在著了;退一步說,即使存在,我們也無法知道,因為凡是我們知道的,就已經不是純粹的客觀之物。
唯物主義,就其精神實質而言,是一種科學主義,或者說與科學精神最接近,是科學精神在哲學上的表現形態。科學所追求的就是客觀真理、普遍真理,這些真理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不會隨著人們的不同理解而有所變化。不過,即使這樣的科學真理,我們仍然不能說就是客觀真理,依然是主體對於其所遇之存在的理解,既是理解,就不可避免主觀性。客觀真理的實質,也就是述說這種真理的那些人或那個人的一種理解。
與之相對的唯心主義哲學則是以心為基礎、以精神為主原則建立起來的哲學。它把精神看作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據,看作是本質性的東西,而物質則是被動的,質料性的東西,其意義僅在於表達內在的精神性。但不管物質是如何的被動,也不管精神是如何的能動,唯心主義哲學都無法迴避物質的存在,它不能、也無法跳過物質這一環節。精神本身只是一種內在的、無形的東西,它要實現自身,就必須物質化,如果不經過這一環節,精神就只能是虛無飄渺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試圖消解掉物質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們,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繞來繞去,也不能從他的世界裡把物質排除出去。因此可以說,從唯心主義出發,也一定會走向唯物主義,起碼會走向唯物主義所堅持的那個「物質」環節。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多麼什麼樣的唯心主義哲學家,也都承認內在的精神必須「外化」,必須表現出來,也即物質化,只有經過物質化的過程,精神才能夠證明自己的存在。
唯心主義哲學主要強調了精神的能動性這個原則。在這些哲學家看來,物質本身是沒有能動性的,只有精神具有這種能力。於是,他們無法理解沒有精神的世界是如何造就萬物的。因而客觀唯心主義者就設想在物質世界中存在著類似於精神的力量,走向極端者,則設定了一個萬能的神,他可以創造出一切;而主觀唯心主義者則強調,對象是自我創造出來的。
永恆的世界永恆地運動著,永恆地創造著,這巨大得難以想像的力量來自何處?這是唯心主義哲學所追問的問題,追問的結果,便是找到了精神,在我們所知的世界中,唯有精神具有能動性。於是,他們就把精神性的實體看作是萬物存在的根本動力。
當我們觀察萬物時,的確似乎只有精神才具有超越的力量,就這一點而言,唯心主義哲學所言並不錯:如果沒有一種永恆的能動力量,任何事物都無從產生;或者說,事物一定是能動的力量創造出來的。那種永恆的創造力量的確是存在著,否則,這個宇宙便不會如此永恆地運動著。這便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合理之處。而主觀唯心主義的道理在於:我們的認識對象的確取決於我們的認識能力,當我們不具備某種認識能力的時候,相應的對象就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比如基因,自地球上有生物以來就存在了,但是,直到20世紀才有了真正的認識。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以前人類還不具有這樣的認識能力。這樣,從主觀的角度講,不妨可以說認識的對象是由認識者建立起來的;而從客體方面說,只有當主體具備了某認識能力的時候,它才出現在主體的視野中。
這就是唯心主義哲學的真實含義。我們過去對於唯心主義存在著種種誤解,把人類所有的錯誤都加到唯心主義身上,以至於人們所說的唯心主義者簡直就是一個瘋子或神經病,這無疑是誇大和想像的結果。哲學家都是大智者,怎麼會是這樣的呢?這是由於人們沒有仔細、認真地去領會哲學家的言論、命題和論證而造成的;其次便是由於人們從某種預設的政治教條出發去進行判斷。那些哲學家所說的,都是從某個角度出發得出的結論,從那個角度看,一定有它的道理,否則,智者們是不會去說的。人們沒有真正理解那些話的含義,就妄加議論,就扣帽子。
唯物主義哲學原則,是強調了可見和有形這個環節,但從可見一定會走向不可見,從有形則必定要走向無形;唯心主義哲學則相反,強調了不可見和無形這個思維環節,但它必須走向可見和有形這個層次。唯物主義走向了質料、可見這一極,唯心主義走向了無形和不可見這一極,前者具有「硬」的特徵,正如其所重視的物質的性質;後者具有「軟」的特徵,與精神的無形和富於變化的特點相關聯。如果說唯物主義所說的物質是一種「實在」,那麼唯心主義所說的就是一種「虛在」。這兩者都是存在著的,只有形態的不同。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各自的性質是複雜的,用對和錯來進行判斷,是太簡單化了。唯物主義強調客觀認識、客觀真理,這作為一種理想狀態,誠然不錯;可是,理想狀態是難以達到的,甚至永遠不可能達到。世界是無限的,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也都具有無限的性質,因為它與無限相關聯,是無限鏈條上的一環。這樣,要絕對客觀地、完全地把握其性質,就必須具有無限的能力,也就是「上帝」那樣的全知全能,否則就不可能具有這樣的認識。
所以,這種客觀認識、客觀真理之不可能,在於不存在一個「客觀的」感知者、認識者,凡是認識者,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主觀性。無論是什麼主義,無論怎麼強調從事物本身出發,都不可能是事物本身,其實質只是從認識者所認為的事物自身出發,也即依然是從認識者的視角出發。既然人是有主觀性的,就難以避免主觀性,任何主義都不可能避免主觀性,那些主張避免主觀性的人也有著自己的主觀性。
兩者的區別只是從哪個角度出發、從哪一極出發的問題。但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最終都會過渡到對方:從物質必定走向精神,從精神也必定走向物質。這意味著,雙方都必須容納對方於自身之內,兩者的不同在於對方的原則在自身中只是一個次原則。作為一種思維現象,雙方都以對方的原則為不可逾越的前提:唯物主義者之所以能夠得出那樣的觀點,是由於他具有正常的精神活動,有關物質的命題和認識是以其精神的存在為前提的,否則便不會有任何物質的觀點存在;唯心主義者之所以能夠思維,是因為他有一個正常的物質的大腦,有一個物質的身體,同時,也由於他能夠活生生地感受到一個實在著的物質世界。可見,對方的原則是雙方都不可超越的。因而要在兩者之間划出一個界限,是困難的,正如無法在磁鐵的兩極之間划出一個界限一樣。
可以說,兩者都犯了同樣的錯誤:這就是把精神與物質對立起來。唯物主義試圖把精神消解於物質之中,唯心主義則試圖將物質消融於精神之中。這是人類兩極性思維的體現,這尤其是西方哲學的特質。在中國哲學裡,這個問題不明顯。中國哲學家並沒有對於物質與精神嚴格意義上的劃分,心物一體,是較為普遍的觀點,儘管這個觀點也是一種視角,而非存在自身。既然沒有「分」,也就沒有合的問題。而西方哲學家們首先把兩者分開,然後就產生了統一問題,可是,既然已經分開了,再統一起來就困難了。可以看到,西方哲學家們總難以擺脫二元對立的糾纏,或多或少地都有二元論的影子。這種兩極性的對立,是思維的特點,至於世界本身是否如此,我們不知道。世界不是線性的,故而看不出有什麼極性。
兩者的另一個共同錯誤,就是所謂「第一性」的問題。當然,這也不僅僅是這兩種觀點的問題,而是人類的一個普遍問題。這個「第一性」僅僅是人的問題,而世界不存在「第一性」的問題。對於這一點,一條簡單的理由就足夠了:既然世界是無限的,怎麼會有第一性呢?如果有所謂第一性的東西,那麼世界就不是無限的了。在一個無限的世界裡,永遠沒有第一。第一性,是人的心理需求的產物,毋寧說,是一種信仰。
最後,我們還應該看到,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是人的一種認識,一種命名。這種命名是相對於命名者而存在的。當我們這樣說的時候,並不意味著這是命名者的隨意想像,而是確實有所指,這名稱的含義是在指者與所指者之間存在的,是有確定性的。那個所指的確存在著,但它是這個所指者的所指。離開了指者或所指者中的任何一個,名稱就喪失了意義,就不存在了。
【原載嚴春友:《哲學的魅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推薦閱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流地位不容撼動
※極簡主義攝影作品
※中國女權主義太過激進了?
※(16)「文化東亞」的傳統?價值、現代化、民族主義和文化主體性
※百年諾貝爾文學獎漫話(17)拓展自由主義的空間
TAG: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