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為何難救國?甲午一戰給答案

甲午戰爭尾聲時,日本海軍圍攻劉公島,海軍統帥伊東佑亨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勸降書,一語道出了中國清流不能救國的根本原因。請欣賞本人新作《東林沉浮》選35——

清流為何難救國?甲午一戰給答案

大明亡國後,中國清流沒有消失,他們至少從形式沒有亡,前清和晚清,中國都有清流黨。尤其晚清,清流甚至再次成為中國政壇重要力量。

譬如張佩綸、翁同龢,就是晚清清流的兩個代表人物,也可謂封建中國最後一股清流勢力。那麼,他們挽救了暮氣沉沉的大清國嗎?

且看二人的末世出演——

十九世紀中葉,英法聯軍洗劫清國都城後,愛新覺羅的子孫們終於有了痛感,萌生了一點改革之念,1861年,他們授意開明官僚搞起洋務運動,東亞第一支海軍——福建水師就此建立。

這支水師讓誰統帥呢?清廷大佬們選擇的是張佩倫。

這是朝野上下眾望所歸的一個人物,一名響噹噹的清流。

張佩綸,河北豐潤人,從小以神童著稱。一般小時聰明的人長大後多恃才傲物,張佩綸也不例外。同治九年即公元1870年,22歲的張佩綸參加鄉試,賦詩一首鋒芒畢露——「十三通文史,二十謁天子。」說自己十三歲就博覽文史,二十齣頭就要陪王伴駕,其志實在不小。

張佩倫這麼說,還真不是吹。鄉試第二年,他便在全國統考會試中連戰連捷,23歲便高中二甲進士,被授翰林侍講,還真成了皇家的師爺。青年得志的他,於是更引人矚目。

張佩綸究竟有怎樣的才品?與他同時代的晚清名臣陳寶琛如是評價——「君才十倍我,而氣亦倍之。」

說張佩綸的才華超我十倍,而張佩倫的氣節,更是強我數倍。

陳寶琛所言不虛。從才華而論,張佩綸的文學才華詩詞功夫在晚清獨步一時。他曾因給皇帝上奏摺,針砭時弊,因字字珠磯而在京城名聲大振。

從品性而言,張佩綸更令人欽佩。他潔身自好,無城府、無雜念、無派系,無論是對洋務派還是保守派,他口無遮攔,想說就說,背後不做小動作,不趨炎附勢,堪稱真性情真忠臣之清流士表。

但是,作為清流士大夫,他也有無法克服的短板。當直隸總督李鴻章要重用他時,史稱他以「不知兵」自謙,其實那哪裡是什麼自謙,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

他越是這樣「謙虛」,越博得大佬的欣賞。光緒五年,李鴻章招張佩綸進入幕僚班子,光緒八年調張佩綸入津,後來還把小女兒嫁給了他,招他做了養老女婿。在李鴻章的力薦下,連清國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都對張佩綸刮目相看。三十五歲的張佩綸,不久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這個職位晚明東林六君之首楊漣曾做過,正三品大員,可見其時張佩綸聲望如日中天。

但是一場戰爭很快驗出這位士表的成色。

1883年,西洋國法蘭西侵佔中國傳統藩屬國越南,並以越南為跳板入侵中國福建,法艦進駐閩江馬尾港。中法戰爭一觸即發。1884年7月,張佩綸被朝廷授以重任,以會辦海疆事宜大臣身份,到福建指揮作戰。

真正檢驗張佩倫身手的時刻到了。

此戰就是著名的馬尾海戰,又稱馬江海戰。

馬尾海戰是晚清洋務運動之後,發生在中國海域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交戰雙方就是清國福建水師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遠征軍艦隊。

應該說,福建水師的運氣並不太差,它遇到的對手,不是當時世界最強海軍力量。其時在世界無敵的海上力量,是英國皇家海軍。而在東方,日本尚在崛起中,並未完成海上強軍。所謂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遠征軍,其戰鬥力前不如英國,後不如日本。

但即使這樣,也出現了令人瞠目的較量結果。

1884年8月23日下午1點3刻。半小時之前,這世界上有一支中國艦隊叫福建水師,半小時之後,這支艦隊消失于海洋世界。馬尾一戰,福建水師11艘戰艘沉沒,官兵殉國760人,基本全軍覆沒。而法軍僅5人死亡,15人受傷,無一艘戰艦被擊沉。兩軍死傷比例超過100:1。

談及馬尾海戰的失敗原因,史學家與軍事學家各種分析不一而足。晚清君臣「沒主張」、戰場「指揮失當」是為公認的失敗原因。

作為中方總指揮官,張佩綸在此次海戰中的表現,有據可查。《清史稿》載:「十年(光緒十年,即1884年),法人內犯,令(佩綸)以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疆事。佩綸至船廠,環十一艘自衛,各管帶白非計,斥之。法艦集,戰書至,眾聞警,謁佩綸亟請備,仍叱出。比見法艦升火,始大怖,遣學生魏瀚往乞緩,夫至而炮聲作,所部五營潰,其三營殲焉。佩綸遁鼓山麓,鄉人拒之,曰:『我會辦大臣也!』拒如初。翌日,逃至彭田鄉。」

這段《清史稿》,說張佩綸到前線,已經看到法國軍艦開進內海,卻不積極備戰,而是反覆請示朝廷,貽誤戰機。在形勢危及,大戰一觸即發之際,各艦管帶請求出戰先發制人,但卻遭到他的訓斥,按兵不動。讓屬下尊從朝廷「彼若不動,我亦不發」指令,決不先開第一槍。張佩綸一再強調「無旨不得先行開炮,必待敵船開火,始准還擊,違者雖勝尤斬」。

就這樣,終於等到法艦先開炮了,但清軍卻幾乎沒機會開炮還擊了。張佩綸被法艦一陣炮火打蒙,手足無措,想派人去講和,法艦未予理睬,繼續猛攻,張佩綸見大勢已去,率先倉皇出逃陣地,周邊人攔都攔不住。主帥棄艦,福建水師各艦群龍無首,倉促應戰,有的艦隻還沒來得及起錨,即被法艦的炮彈重創擊沉。結果,僅用時半小時,整個福建水師就被法艦圍殲。清史稿作者認為,馬尾之敗完全是張佩綸剛愎自用、玩忽職守所致。

面對史書對自己的「醜化」,張佩綸當然無法自證清白。身為海軍統帥,他戰前六神無主,戰時臨陣脫逃,應該都是事實。

馬尾海戰創造了中國海軍失敗時間最短紀錄。號稱中國第一支「萌芽的海軍」,沒想到一出世就逝世,留給世界的,是「清國海戰必敗」的輕賤。

中法戰前,風頭最健的清流人物是張佩綸;而戰後境遇最慘的,無疑也是張佩綸。

馬尾海戰失敗後,張佩綸受到京中言官的嚴詞抨擊,朝廷將張佩綸革職,流放張家口。從李鴻章慈禧太后倚重的紅人,到萬人唾棄的罪臣,一夜之間,清流士表張佩綸身敗名裂。

「朝是青雲暮逐臣」,這是流放中的張佩綸對自己戲劇性官宦命運的總結,滿腔無奈,無限悲涼。造成這一悲劇的,既在於張佩綸的清流特質,更在於時代的氛圍。作為才子詩人的張佩綸,試圖以高風亮節振興國家,恰恰反映了清流士大夫應對新政崛起的西方世界不得要領的失敗。

在一個世界潮流浩浩湯湯的時代,停留於宮廷綱常的理念和政見,不堪現實的輕輕一擊,尤其是在戰爭面前。那個時代並非不需要真情和氣節,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張佩綸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清流悲劇,而這樣的悲劇,在張佩綸之後,並沒停止重演。

張佩綸倒下後,翁同龢接踵而至。他為官清廉,做過兩朝帝師,「立朝數十年,矢誠矢敬,有古大臣風」,頗有明代東林黨風範。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根據自己與翁同龢直接交往的經驗,對翁同龢這樣評價——

「一位守舊的中國政治家最優美的典型」。這樣的「古大臣」,能夠救國嗎?

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再次檢驗了中國清流的成色。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前,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對日本也進行了評估,翁同龢還寫出《倭事雜記》。積極主張對日作戰,而且應該「早戰」「速戰」,認為憑北洋之力可以一舉掃平日本艦。

戰爭的結果,說明晚清清流對於中日戰爭的認識相當膚淺。

甲午戰爭尾聲時,大清國敗局已定。日本海軍圍攻劉公島,海軍統帥伊東佑亨致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勸降書,一語道出了中國清流不能救國的根本原因:

至清國而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通變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試,考試必由文藝,於是乎執政之大臣,當道之達憲,必由文藝以相升擢。文藝乃為顯榮之梯階耳,豈足濟夫實效?當今之時,猶如古昔,雖亦非不美,然使清國果能獨立孤往,無復能行於今日乎?

伊東佑亨這封信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伊東佑亨說,大清國之所以今天敗給我們,不是君臣某一個人的罪過,而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結果。你們招攬人才必經過考試,而科舉考試考的是什麼呢,作文,文藝。當文藝成為陞官晉級的台階,那麼這種才華這種人物救國實用嗎?今天中國,如果不去舊迎新,在政治上革新圖變,可能屹立於世界強林嗎?

常言道,旁觀者者清,而有時對手看對手更清。伊東佑亨一語道破中國在近代蒙受恥辱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所選拔的人才,都是些坐而論道的文藝青年!他們只想道德救世,不懂政治救國根本。

這樣的文藝青年,當然是古代科舉制度下的人才,但卻經不起近代文明的檢驗。

推薦閱讀:

晚清清軍最風光的一戰,大敗英法聯軍,打出1:14的傷亡比
馬門列夫:沒有革命對象,哪有『統一戰線』?
林高遠4:1輕取張本智和,為張繼科完美復仇,如何看待這一戰?
日本與唐朝一戰後,老實近千年;日本與明朝一戰後,安分了數百年
朝鮮半島這一戰如何打?

TAG:答案 | 一戰 | 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