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好的關係就是好的教育

好的關係就是好的教育(2007-08-24 13:25:23)

標籤:教育雜談親子關係家庭教育 分類:教育與互聯網

  家長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  現在的家長都熱衷於把孩子送往名校,但王秋英(中學輔導老師)認為,在一個人的受教育經歷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其實是父母,而非學校。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往往是學校無法給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無法替代。 「因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設計師,學校能給孩子知識、技能、能力,而家庭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視野、生涯規劃等,這些比前者更能決定孩子將來是否成功。」

  王秋英建議,父母要從小為孩子設計成長線路,讓學校教育為家庭教育服務,同時不要讓學校教育干擾了家庭教育,不必過於計較考試時的幾分之差。

  家長該為孩子選擇普通小學,還是重點小學?王秋英認為,普通小學學業壓力相對輕,孩子會有充足的時間和,獲取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喜歡的事情,有更好的自我發展的機會。

  她認為,做父母是最具有挑戰性的事業。「在人的一生中,父母是最特殊最重要的身份,有人說要像做事業一樣來做父母,但這遠遠不夠,因為父母這個身份不像事業,既不能退休,又不能下崗,更不能替代。『父母』是需要一生來學習的。」

  做輕鬆的父母並不難  人的幸福感最本質的來源在於家庭,親子關係是人生中最華美、最豐富的內容,但做家長真難、做家長好累,成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感慨,王秋英稱之為「普遍性的育兒焦慮」。

  這是因為社會越來越多元與複雜,使孩子得到更豐富資源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危險。「最明顯的表現是,現在青少年的問題變化很快,花樣很多。過去孩子的問題多為早戀、偶像崇拜、打架,現在則出現網路成癮、手機依賴、賭球、性安全、惡搞玩具、網路婚姻等眾多花樣。這使得家庭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變得開放,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因此不斷下降。」

  再則,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有問題。為時刻提防社會不良的影響,家長採取「堵」的方式,一回家就檢查電視、電腦是否,給孩子帶上定位器、監控孩子的手機簡訊。另外還有「壓」,升學壓力是父母、孩子永遠的痛,在「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一錯誤觀念的影響下,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在補課,拼成績、拼名校,由此產生家長普遍的育兒焦慮。管多了怕孩子煩,管少了怕孩子走錯路,真是難啊!

  「事實上,做一個輕鬆的父母並不特別難,關鍵要掌握家庭教育中幾個重要的環節。」以下是王老師與孩子與家長打交道的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心得體會。

  1,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王秋英認為,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不要做一個永遠正確的媽媽。」她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我們過於重視教育的正確性,而忽視了有效性,忽略了親子關係的溫暖與激勵作用。「從小到大,我們給予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確』的,但有效嗎?當我們說教的時候,孩子是否聽進去了?還是把頭扭到一邊,或者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門關起來?要知道,一個永遠正確的媽媽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營造溫暖的親子關係。」

  現在的父母與孩子普遍缺乏溝通,她注意到生活中的「關門現象」:「孩子回家就把門關上,關門其實是孩子的一個表情,表達的是『別理我,我不願意跟你說話』。因此,孩子成了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雖天天見面,卻不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關門?「因為在家庭的對話中,家長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評判者、喋喋不休的說教者、永遠正確的建議者,這使家庭對話充滿說服、威脅、控制與建議,其實它們都是溝通的絆腳石,阻礙了孩子表達內心感受,孩子會感到,家長的反應是對他們感受的不接納,他們只好閉嘴、或為自己辯護、或充滿憤怒。」

  事實上,孩子在遇到問題、情緒出現困擾時,最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關懷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願意將在外面受到的困擾告訴我們,最可能的原因是:我們曾在聽過孩子的訴說之後,並沒有表現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納,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撫,甚至會加深創傷。

  「傾聽與接納更具有建設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為傾聽與接納讓孩子感覺到我是重要的、受尊重、有價值,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去改變自己,因此獲得成長。」

  王老師舉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例。女兒3歲時,著不願意去,她怎麼說服都沒用,一天孩子又在幼兒園門口哭著不願進,她也煩了,乾脆蹲下來聽孩子說話,孩子說幼兒園這不好那不好,說完之後,做了個讓她非常驚訝的舉動:「孩子把眼淚一抹,書包一背,跟我說媽媽再見,我要進去了。其實孩子已經有了足夠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傾聽與接納。」

  2,洞察需求比看見問題更重要。  孩子出現各種狀況時,家長很容易只看見孩子的問題,卻看不見背後的需求,事實上,「問題行為」是孩子表達需求的另類方式,孩子借「問題行為」釋放出被壓抑的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因此,出問題的永遠是隱藏在表面背後的「需求」,而不是行為本身。

  3歲的女孩跟媽媽說:「長大後我要跟石頭結婚,生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對此,有的家長會說小小年紀怎麼想這些,但王秋英卻給予孩子支持:「因為這話的背後,是孩子對自己的認可與愛,是一種自我價值感。」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處理需求的過程,與一些本質情感相連的需求的滿足與否,就會產生成長喜悅、或成長創傷,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經驗,都可能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即使他長大成年,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經驗的再現。」

  3,管和放,哪個更重要?  在權威與民主、管束與放縱之間,家長無時無刻不在選擇:它們的平衡在哪裡?市場上出現一本書《千萬別管孩子》,但馬上又新出一本《孩子是管出來的》,讓家長無所適從。

  王秋英指出,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務,是有階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點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兒和小學階段,家長的目標是:建立安全感,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遵守規則,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她解釋:讓孩子小的時候就去上寄宿學校,其實有不小風險,因為安全感來源於孩子對看護者(一般是媽媽)的依戀,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礎,因為母親就是世界,這個世界是否溫暖、可以依靠,決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與世界互動、是否信任世界,並有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後,就能夠開始學習。

  權威是否會損害孩子的自尊與安全感?王秋英認為,孩子如果沒有規則,就會用各種方式去觸摸世界的底線、並用各種方式去突破所謂的底線,因此出現各種任性的行為。比方說,他們伸著小手去拉燈繩,雙眼卻嚴肅地盯著你,這搗亂的行為其實是非常理智的,他嚴肅地看著你,因為你和你的反應(而非燈繩)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規則與權威有助於安全感的建立,一個放縱任性的孩子往往沒有安全感,所以才會用各種行為去試探。

  要讓孩子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給孩子打開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並讓他們學習承擔責任,接受並反省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通過這種方式,孩子也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進入中學、尤其是高中後,是一個「做自己」的時期,孩子獨立的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並建立起大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開始觀察社會,渴望了解人生,所有的理想與對未來的憧憬只有一個核心:我在社會的位置。這時,父母的教育重點在於:如何理解自我與社會的關係,給孩子社會性的引導。

  不要做「最好的家長」  有些人有種「最好」情結: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師、做最好的家長,王秋英認為,「什麼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長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剛剛好』就可以了。」因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這樣一些錯誤:以孩子為中心,犧牲了自己的需求、興趣;為孩子包辦一切,剝奪了孩子應該體驗、承擔的。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培養出的往往是放縱的、自我的、沒有責任心的孩子。

  因此,我們要做「真實的父母」:堅持自己的獨立性,重視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承擔家庭一部分責任和義務。「只有父母這隻『杯子』是滿的,才可能是健康、愉快的父母,才可能與孩子分享杯中的資源、能量與關懷。這樣做父母會更有成就感和價值感,孩子也成長得更好。如果犧牲自己的一切,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孩子也會備受壓力。」


推薦閱讀:

郵票與「副票」究竟是什麼關係?
『走進道教』九月初九和道教的關係
(郝雷傑) 八字年月日時關係與一組合
在關係中如此痛苦,可能因為那不是健康的關係 | 3招教你辨別你的關係好么?

TAG:教育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