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脾胃功能的認識
中醫對脾胃功能的認識
脾主消化和吸收,胃主受納和傳導,共同完成納運水谷的功能。脾胃納運的水谷精微,是化生氣血津精的基本原料,是供給五臟功能活動基本動力的營養來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唯此是依賴。所以說:脾胃為後天之本,營衛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與生俱來,與死俱終,故必須愛惜脾腎,才能保持其健運而百歲不衰。
脾胃的受納功能是通過升清降濁來實現的。飲食從口攝入後,經食管下輸至胃和小腸消化吸收,現經太腸將糟粕排出體外,這自上而下的傳導過程,需靠胃氣的肅降,故胃氣降濁。水谷精微消化後,需脾的運輸到心肺,再經心肺輸布到各臟,生化成氣血津液,這一自下而上的輸傳需賴脾氣的上升而上升,故謂脾主升清。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飲食的攝納和傳導,運化和輸布到各臟,反應了整個納運過程的兩個方面。升清與降濁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在病理狀態,往往脾的清陽不升,胃的濁陰不降則脾的清陽不升,二者相因為病。
脾胃的升清降濁功能,不僅與本髒的氣機升降有關,又與肝、心、腎的氣機升降是協調的。但脾腎的升降則起樞紐的作用,脾腎的升降傳輸才能維持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的升降運動。若升降失調,常見中氣下行,胃氣上逆的癥狀。
血液行於經脈之中,不溢出經脈之外,有賴於脾氣的統攝,故有脾統血之說。若脾虛血無所統,氣虛血無所攝而致出血症,乃因脾虛氣弱及中焦虛寒有關。
1、脾不統血表現為
或便血,或尿血,或肌衄(皮膚出血形成紫斑),或齒衄,鼻衄,或月經過多,崩漏等,伴見全身氣虛癥狀。出血部位越多,氣虛見症越重,說明病情越重。
2、脾陽虛
一般是由脾氣虛逐漸逐漸發展而成,可先由腎陽虛,腎之命門火不足,不能溫煦脾陽所致。所以它一方面仍表現為脾失健運,一方面表現有機體失於陽氣溫煦的虛寒癥狀。脾失健運就表現出脾氣一樣的水谷不化,流於腸中,則大便溏薄,水濕不化,泛力,水泛溢肌膚則周身浮腫,水濕趨於下,使婦女帶脈不固,見於白帶量多清稀。
3、寒濕困脾
由外感寒濕,或脾虛內生寒濕之邪,困遏脾之正常運化功能所產生的癥狀。寒濕一旦困脾,運化功能受阻。因脾性喜燥惡濕,若寒濕內盛,脾氣,脾陽之正常功能發生障礙,則脘腹痞悶脹痛,食少便溏;脾氣壞失健運,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則泛口惡欲吐;陰寒內盛,必口淡不渴;寒濕內停漫溢肢體經絡,阻遏氣機,則肢體沉重;清陽之氣失展則頭重如裹;濕阻循常道而隨之外泄,故肌膚面目黃染,甚則黃色晦暗如煙熏;陽虛致寒濕內生,寒濕又致陽虛,以致出現水濕不得正常溫化而泛溢肌膚,使肢體浮腫;若寒濕內盛,影響膀胱氣化失司,則小便短少。溫熱
4、濕熱蘊脾
由於外感濕熱之邪及中焦內生之濕熱蘊結於脾,使脾之功能受阻,正常運化之功能鍵失司而脘部痞悶,納呆嘔吐,便溏;脾氣不展,經絡之氣阻遏則肢體困重。濕熱熏蒸致膽汁不循常道,外溢則肌膚黃染,皮膚瘙癢;濕熱下注則尿黃;濕熱鬱蒸,可致發熱起伏,身熱雖不高,而汗出熱不解,此為濕遏熱伏的常見現象。
5、脾與心
脾陰不足,生化之源不足,水谷不能化為精微供奉心脾,可致心脾陰血虧虛,而見納食減少,食後腹脹,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
6、脾與腎
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先天與後天相互滋生,相互為用,一旦脾陰不足則腎陰必虛衰,形成脾腎陰虛之候,故腰膝軟,頭目眩暈,手足煩熱,口乾不飲等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