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中的陶瓷精品欣賞(3)
「元代 雙龍耳青花瓶」 8 X 15cm。也是美籍華裔收藏家黃金源的「瓦趣軒」藏品。目前已發現的雙重底、底部有長方孔的元代官窯出品的青花瓶僅三件,其中兩件分別藏於故宮及江西高安博物館,最後一件就是這件元青花雙龍耳瓶,乃罕見的小巧陳設品。元青花瓷以玉壺春瓶、大罐、香爐、文房用品、杯碗碟等日常用品居多,至於這種玲瓏小巧的陳設品則極為罕見。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尤以大器居多。從青花瓷發展的歷史看,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但多為小器,如碗、罐等。元代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從仁兄的帖子中也知道了酷愛陶瓷的瓦趣軒主人黃金源,據說黃老收藏的唐宋元明清瓷器已達數百件,並陸續帶回故國家園。老人希望在海外的中國人在條件允許下,盡量買迴流失的國寶,無論是在國家博物館還是私人手上,始終是在國內流傳,所謂「楚王失弓,楚人拾弓,是亦在也。」讓國內廣大民眾欣賞到中國的古文化。其赤子之情值得稱讚。
磁州窯
宋代磁州窯瓷器的產量很大,造型也十分豐富,主要生產民間日常用瓷,還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娛樂用品及各種瓷塑等。常見的器型有:各式的盤、碗、碟、盞、盞托、渣斗、瓶(玉壺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壺、罐、缽、洗、盆、缸、水盂、筆洗、硯滴、鎮紙、爐、香薰、唾盂、燈、蓋盒,仿古銅器式樣的樽、奩等,當然,也有多種多樣的瓷枕,這也是磁州窯最具代表性的實用器。磁州窯最突出特點是淳樸、粗獷,大件器皿豪放雄偉,神態端莊古樸,有氣魄。小件器皿製作精美,盤、碗、碟類注重靈巧實用,形體比例,輕重適度,線條幹凈利落,造型與裝飾能夠達到完美的和諧統一。磁州窯的裝飾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繪,即用毛筆醮釉料在胎體上繪製花紋。這時期的紋飾題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鮮明的時代性,大部分是來源於民間生活,取材於自然界中的植物、動物和人物故事,生動親切,情趣濃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現了當時人民群眾傳統的審美觀念。布局上以傳統的中國畫寫意手法結合圖案變化特點,畫面既簡潔又生動。同時還借鑒其它姐妹藝術的有益經驗來豐富自身的裝飾,尤其是金銀器、漆器和織綉工藝對磁州窯的彩繪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花卉紋行筆舒暢流利,花形描繪普遍肥大飽滿,活潑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間藝術風格。動物紋、人物紋及常見的嬰戲圖紋畫意格調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繪,生動傳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如馬戲、熊戲、童子釣魚、池塘趕鴨,踢蹴球等,線條流暢,風格豪放,情趣盎然。
清代青花釉里紅龍紋背壺。
青花釉里紅龍紋背壺系清代乾隆(1736~1795年)年製作。尺寸:口徑3.4厘米,底徑5.9×8.2厘米,高31厘米。由故宮博物院收藏。此物為受西亞文化影響而出現的器形。此式瓶始見於明洪武御窯器,盛行於永樂、宣德兩朝,時稱抱月瓶,至明末不復出現。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窯有仿製品或略加變化,據《清檔記載》,此壺已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通體以青花繪朵雲與海水江崖為襯,以釉里紅繪正面龍戲珠紋為主。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這是乾隆時景德鎮督窯官唐英奉旨精心燒造的貢御之作,傳旨中特別要求「花紋清真,釉水肥潤,顏色鮮明。」
青花釉里紅俗稱「青花加紫」,在青花間用釉里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繪圖案花紋,然後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釉里紅,是指用銅的氧化物(銅花)為著色劑配製的彩料,在坯體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繪紋樣,再蓋一層青白釉,然後裝匣入窯,經1250C~1280C的強還原焰氣氛,使高價銅還原成低價銅,呈現嬌妍而沉著的紅色花紋。青花釉里紅瓷器的工藝複雜,並且要求嚴格,在明朝中晚期官窯和民窯作坊都生產很少。到清朝康熙時代,釉里紅工藝得到極大提高,尤其對銅元素成色機理有比較科學的了解,運用在瓷器的製作工藝上,把握比較準確,繪畫線條靈活,燒成後在釉下顯色很清楚。釉里紅和青花相結合共同組成畫面,甚至可以畫出大幅的山川景色和人物活動場面。釉里紅顯色老到,紅中泛褐,層次分明,不混濁,不浸漫。使人感到清代釉里紅工藝經過三四百年的發展真正成熟了。但釉里紅產品不多,往往畫面不佔主要地位。雍正時期釉里紅工藝得到全面發展,工藝技巧達到中國制瓷上的最高水平。繪畫風格也發生極大的變化,由康熙時期的粗獷放達,用色用彩講究濃艷強烈,從造型到裝飾畫面都由剛硬刺激轉向用彩淡雅,色調溫和。釉里紅可以和青花一樣運用自如地表現畫意內容。
釉里紅瓷的發展過程大致是這樣:釉里紅是元代景德鎮窯創燒的一種釉下彩繪。釉里紅即釉下的紅色,它以氧化銅在瓷坯上著彩,然後施透明釉,1300℃還原焰燒成。但真正色彩鮮艷的極為罕見,這是因為它的製作過程複雜。這一工藝始於元代,明代達到成熟階段,清代以後,更有所發展。元代釉里紅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裝飾簡單,有纏枝蓮、纏枝牡丹、草葉紋等。洪武年釉里紅較為盛行,呈色淺紅而帶灰色。當時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紋片。除了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及口徑在20厘米的大碗為釉底外,其它均為糙底。裝飾以線描為主,紋飾有纏枝菊紋、纏枝牡丹、纏枝蓮等,與元代的人物故事、動物、魚藻等圖案相比,就顯得簡單了。器型除了瓶、壺外,還有盤、碗、罐等。清雍正時的釉里紅呈色鮮紅且有層次,燒造得極為成功,可謂歷史高峰。當時器型有盤、碗、瓶等,紋飾以三魚、五蝠為多見。釉里紅瓷是指用銅紅料在胎上著彩,然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現有的出土資料和傳世實物表明釉里紅瓷器首創於元代景德鎮。由於釉里紅以銅紅料為呈色劑,銅紅釉在燒造技術上難度很大,正常顯色不僅與彩料中的銅含量和基釉的成分有關,並且對燒造的氣氛和窯溫的要求都十分敏感,配方和燒成條件的任何細小變化都會導致色調不正,因此發色純正的釉里紅瓷在元代很少見,大多是灰紅色。明代洪武時期釉里紅仍然較少,發色多是比較淡的紅色或偏灰的紅色,但較之元代有了很大提高,永樂宣德時期的釉里紅髮色極佳,濃厚鮮艷似寶石,也有淡紅色的,這與當時的透明白釉提煉已達到極高水平有關。宣德以後釉里紅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復甦,這時的釉里紅髮色較為純正艷美。釉里紅的最大特點是燒制難度大,成品率極低。它是以銅為著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案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銅在高溫還原焰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里紅」。釉里紅瓷創燒於元代,但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里紅產量一直很小。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紅瓷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實物遺存量上比較,甚至比青花瓷還多。洪武早期的製品多呈黑紅,不夠鮮艷,甚至有些燒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類品種貫穿洪武朝始終,堅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較純正紅色。風格古樸、厚重,器型碩大,紋飾豐滿,氣勢奪人。充分展示了明朝開國之君的胸懷與氣度。
清代青花桃蝠紋梅瓶。
清代青花桃蝠紋梅瓶系清代雍正(1723~1735年)年製作。尺寸:高39.3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12.3厘米。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瓶身紋飾以桃樹為主題,樹上結桃實9個,桃花20朵,樹下繪靈芝、竹子,空間繪蝙蝠5隻。口、足際各繪雙弦紋一周。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雍正朝官窯瓷器以造型端莊、做工精細著稱。此瓶造型秀麗,構圖疏密得當,工藝精巧。青花畫風仿明永樂、宣德風格,以點染的重筆模仿鐵結晶斑點,於清秀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圖案中的桃實、桃花、桃枝、蝙蝠、靈芝、竹子等在傳統文化中均屬於吉祥圖案,寓意福壽吉祥。此瓶為雍正官窯青花瓷器的傑出之作。
琺琅彩
漂亮的琺琅彩瓷碗,而且還是「康熙御制」底款,這樣的精品確實是難得一見!因此,要感謝青梅兄上傳的這幅照片。琺琅彩是瓷器裝飾手法之一,源於畫琺琅技法。使用琺琅彩裝飾手法的瓷器也常簡稱為琺琅彩。琺琅彩是將畫琺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裝飾手法,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琺琅彩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時,琺琅彩得到進一步發展。琺琅彩之所以被稱為是「古月軒」,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歷史上在我國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產胡姓人家,世代燒瓷為生。他家的瓷製品因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歡迎,也就驚動了官府。乾隆南巡時他的臣子將胡姓制瓷獻給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讚美。大臣想讓胡姓人進宮專為皇上和皇宮制瓷。因為種種原因姓胡的不願意進宮,於是大臣們在宮裡特設一個窯,按照胡姓人的燒制方法燒制出了精美的琺琅彩瓷器。為了表宮裡與民間的不同,也為了顯示這種瓷器的出處,有人就將「胡」字拆開,將專為宮中燒的這種琺琅彩瓷器叫做 「古月軒」。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情況並不一定是這樣。
瓷胎畫琺琅,即琺琅彩瓷,是將畫琺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瓷。琺琅彩瓷的裝飾工藝,即琺琅彩,也稱為瓷胎畫琺琅。瓷胎畫琺琅是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琅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琺琅彩盛於雍正、乾隆年間,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琺琅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清代後期仍有少量燒制,但燒造場所已不在清宮中而移至景德鎮。初期琺琅彩是在胎體未上釉處先作地色,後畫花卉,有花無鳥是一特徵。康熙朝琺琅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琅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於當時的銅胎畫琺琅。
琺琅彩瓷器沒有大的器物造型,絕大多數是盤、碗、杯、瓶、盒、壺,其中碗、盤最多,只是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變化。另外還有一個品種是宜興紫砂陶胎外繪琺琅料彩,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琺琅彩瓷器在胎質的製作方面是非常講究的。胎壁極薄,均勻規整,結合緊密。在如此的胎質上又施釉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澤沒有桔皮釉、浪蕩釉,更沒有棕眼的現象,確可用「白璧無瑕」來讚譽。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艷靚麗,畫工精緻。製作琺琅彩瓷極度費工,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康熙的琺琅彩瓷大多作規矩寫生的西番蓮和纏枝牡丹,有花無鳥,顯得單調。而雍正以花卉圖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當時尤為突出的是畫面上配以相呼應的題詩。雍正時這些題詩的書法極佳,並於題詩的引首、句後配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紅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與畫面及題詩內容相配合,如畫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畫山水的用「山高」、「水長」章;畫梅花的用「先春章等。琺琅彩瓷器可以說秉承了歷史上中國陶瓷發展以來的各種優點,從拉胚、成型、畫工、用料、施釉、色彩、燒制的技術上幾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時期出現了很多極其優秀的陶瓷作品,但琺琅彩在製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眾多品種無法比擬的。畫工也不是一般的窯工,而是皇宮裡面頂尖的專業畫師,所以這些器物可以代表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最高的工藝水準。
嬰戲圖
粉彩蝴蝶碗
清粉彩百蝶罐
清康熙青花開光人物將軍罐。該罐據說是目前市場上最高的將軍罐。罐高達81厘米,寬為49.5 厘米,全罐通景,墨分五色。罐身呈現的「蘭亭勝跡」景象,其上所繪五十多個人物各具神態,所繪山巒、溪澗亦是栩栩如生,畫工極為精細,是康熙青花中的絕妙珍品。關於這件珍品有著一段曲折的收藏之路。據介紹,這個將軍罐最初是由一個日本的收藏家帶到美國的,二戰後日本戰敗,在美國的日本人沒有美國護照的都被遣返回國,而持有美國護照的日本人要被集中安置。由於集中安置,很多東西無法帶走,很多在美的日本人就要變賣家產財物,而這個將軍罐當時就被一個猶太婦女買下來了,並一直保存直到其離世。不過她的兒子並不喜歡這個將軍罐,覺得它沒用又礙事,於是就要賣了它,而在機緣巧合之下,黃金源買到了它。幾經周折,這件難得的寶物終回祖國的懷抱。
康熙朝雖然五彩瓷器以及各種色釉瓷也很著名,但瓷業生產仍以青花為主流,顯示出青花瓷器蓬勃發展的盛況。康熙青花瓷素以其胎、釉精細,青花鮮艷,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是繼明代永、宣青花之後,我國青花瓷器的又一個黃金時代。甚至有人認為與永、宣青花相比有過之無不及。清《陶雅》謂: 「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膿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飲流齋說瓷》謂:「硬彩,青花均以康窯為極軌」。從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康熙青花來看,數量多,品種全,紋飾豐富,除官窯青花外,民窯青花占的比重很大,其中不乏大量精美之作。康熙青花由於燒造時間長,前後變化大,按照傳統的劃分方法,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具魅力。綜合歸納,康熙青花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胎釉。早期青花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粘砂,不光滑現象,器物底足內常見放射狀的跳刀痕,許多大盤及琢器的底足出現台階的形狀,俗稱「二層台」。雙圈足也在這—時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盤居多,里圈都較外圈矮,兩圈間無釉。中期青花胎體潔白堅硬,很少有雜質,胎體薄厚適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疏鬆,偶有小開片,還有一種亮白釉。底足露胎處光滑細緻,多呈泥鰍背狀,少見火石紅,瓷器的質量明顯提高,胎釉結合緊密,器內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當時還出現用精細淘洗的漿泥製成的瓷胎,俗稱「漿胎」,胎體偏輕。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體比中期要輕,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齊。二、色料。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藍,個別發色較灰暗,與順治青花特點相近。中期青花使用雲南省的「珠明料」,這種青花色料提煉精純,呈色鮮藍青翠,明凈艷麗,清朗不渾,艷而不俗。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它與明嘉靖青花藍中泛紫的特徵有很大的區別。人們往往稱康熙青花為「康熙五彩」、「墨分五彩」。這種色彩變化主要在於分色的熟練掌握。康熙青花有五個層次的色階,有「頭濃、正濃、二濃、匯淡、影淡」之分。古人對康熙青花評價甚高,謂「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之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器物畫面濃淡深淺,不同層次的渲染,完全是由於工匠們運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其裝飾效果富有層次的節奏感、立體感,結合暈染法的使用,使青花更接近和達到國畫題材的表現手法,這也是康熙青花備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晚期青花,呈色趨於淡雅,有的泛暈散。康熙朝除了燒造傳統的白地青花外,還有漿胎青花、哥釉青花、郎窯青花、藍釉青花、藍地白花、豆青釉青花、青花釉里紅、青花加黃、青花加紫、青花戧金、青花鏤雕等派生品種,雖燒造不是很多,但別有情趣。三、造型。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以人們的現實生活需要和條件為依據,採取概括、誇張、抽象手法進行創作,千姿百態,仿古創新,式樣繁多。既有陳設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種文具、茶具及祭器,外銷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窯燒制,儘管體積較大,但極少變形,風格挺拔向上,渾厚樸實、有力,粗獷豪放,製作規範,絲毫沒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獨創性,嚴謹大方,講究整體效果,不刻板,端莊中透出靈秀的美姿,表現出當時工匠們造型設計與成型工藝的高超水平。主要品種有:盤(高足盤、花門盤、方盤、折沿盤),碗(高足碗、蓋碗、合碗、花瓣口碗),碟,杯(套杯、鈴鐺杯、高足杯、撇口杯、十二月花卉杯),盒(蓋盒、四節圓盒、印泥盒、串鈴盒、棋子盒),瓶(直頸瓶、觀音瓶、棒槌瓶、玉壺春瓶、長頸瓶、葫蘆瓶、雉把瓶、洗口瓶、梅瓶、膽瓶、天球瓶、直頸弦紋瓶、八方瓶、綬帶耳扁腹葫蘆瓶),尊(馬蹄尊、觀音尊、鳳尾尊、撇口尊、雙陸尊、雙耳尊、獸面唧環尊、筒式尊),壺(鼻煙壺、各式茶壺、執壺、壽字壺、賁巴壺),罐(將軍罐、瓜棱罐、鼓式蓋罐、粥罐),三足爐,撇口爐,缽缸,渣斗,折沿盆,貓式香熏,筆筒,水丞,葵花式洗,硯,漏斗,掛鐘等。雖然有些器物承襲明代式樣,但已在原來造型基礎卜又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和發展。四、紋飾。康熙青花裝飾題材廣泛,包羅萬象,圖案布局巧妙合理,與造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窯青花在紋飾方面,完全突破了歷代官窯圖案規格化的束縛,自由地發揮民間大眾化特點的藝術風格,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這種自然、純樸、流利、富於藝術氣質的民窯青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官窯青花一絲不苟則代表著當時工藝的最高水平。康熙青花在繪畫技法上,改變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紋輪廓線,然後塗色的傳統方法,即單線平塗,而是採用渲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在瓷壞上繪畫,一種顏色即能表現出濃淡深淺多種不同的色調。所謂「分水皴」就是用筆梢蘸濃淡不同的料水滴在胎上描繪,技術上要求高,最多能分出八九種色階。《陶雅》所云:「其青花一色,見深見淺,有一瓶一罐,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嬌翠欲滴」。
青花瓷在雍正時期儘管不是官窯的主流產品,但其質量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水準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雍正時期的青花瓷,無論造型和裝飾,都可以用一個「秀」字來概括,與康熙青花挺拔、遒勁的風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風格。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規定瓷器的造型、花紋圖案,不僅要求燒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適度,而且重視氣勢和神韻,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美,對於要燒造的御用瓷器必須經雍正皇帝審定,方可燒造。為此,景德鎮御窯廠的督陶官年希堯、唐英根據旨意,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盡全力地燒制,以博取皇帝的歡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應該說,雍正皇帝的審美情趣,對這時期瓷器的造型、繪畫藝術風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雍正官窯青花的胎骨晶瑩潔白,在20倍放大下呈糯米飯狀。胎壁薄而堅硬,瓷化程度很高,用手指輕叩,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音。修胎一絲不苟,看不見旋削痕。民窯高檔瓷與官窯瓷胎基本接近,很難發現未粉碎的瓷石顆粒,即使有也是很微小的。雍正青花呈色有純藍、灰藍和青紫三種。灰藍色是典型的民窯粗器,青紫色的多屬民窯仿明作品,標準的雍正官窯青花呈色極為純正,潔凈無瑕,有深淺不同色階,略見暈散。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結構精巧,器型圓柔纖麗,修長俊秀,陳設與實用保持完美的結合,形成高雅而樸實的藝術風格。雍正青花紋飾風格高雅細膩,內容以翎毛花卉為主,山水次之,人物較少。用筆精細纖柔,構圖清晰,色彩雅麗,層次分明,紋飾簡潔清晰,強調主題突出,圖案整體感強,規矩中富於變化。不少畫面配有詩句、印章,使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完整地移植到瓷器紋飾中來。畫面疏朗,留白較多,既不同於康熙的恢宏大度,又不同於乾隆的縟麗繁華,以清新淡雅為特徵。與康熙紋飾比較,雍正紋飾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人物故事畫面減少,刀馬人則更為少見。雍正紋飾除傳統的纏枝蓮、雲龍、龍鳳紋之外,多以優雅嫻靜的花卉、花蝶、花鳥、花籃、博古、竹石、石榴、三果、八寶、八仙、梵文及各種吉祥紋樣為主題畫,即使是人物紋也多是四妃十六子、嬰戲圖等。在畫美女時,突出人物的修長、小腳,給人以弱不禁風的感覺。其中梵文裝飾,有時一器全用排列整齊的瘦體梵文布滿整個器面,為一大特點。
清代青花花卉紋貫耳瓶.
清代青花花卉紋貫耳瓶系清代雍正(1723~1735年)年製做,尺寸:高55.4厘米,口徑12.1厘米。由南京博物院收藏此瓶乃雍正官窯青花大器。貫耳瓶器形原仿漢代投壺式樣,因頸部兩側對稱貼豎直的管狀貫耳得名,流行於宋代,清代多有仿製。此瓶的雙耳下設至瓶頸的中部,纏枝石竹、牡丹、菊、茶花、蓮花紋集於一器,以簡潔、洗鍊的手法來增強其清秀的表現力。紋飾繁縟,圖案裝飾性很強,釉面光亮瑩潤,玻璃純凈無瑕,質感強,是一件精緻的宮廷陳設瓷器。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年號)時期為時雖然短暫,但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府財力雄厚,國內外市場活躍,制瓷工藝突飛猛進,在繼承康熙朝制瓷工藝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創新、變化和提高,不僅品種多、題材廣泛、造型多樣,而且原料的選擇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講究。青花瓷在雍正時期儘管不是官窯的主流產品,但其質量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水準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
清 嘉慶 百花極地 碗
清代嘉慶朝的百花極地碗。雍正時期在仿古方面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體現了高超的制瓷技巧。景德鎮御窯廠受雍正皇帝的影響,仿燒前朝作品達到高潮,尤以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及明代永樂、宣德、成化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準。從仿燒的青花來看,有的不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紋飾色彩描繪逼真,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雍正仿明代早、中期青花作品,追求形神俱似;仿明代後期青花則比原作更精雅;沿襲康熙青花作品幾乎完全一致,如不註明年款,無法區別。雍正仿明代永樂、宣德青花尤其精美,某些方面已經明顯超過了永宣的水平,帶有雍正朝特徵。雍正仿永樂、宣德青花與真品相比較,真品圈足未經打磨,雍正仿品圈足多經過打磨而呈滾圓的泥鰍背狀;真品因淘洗不精底部見火石紅,雍正仿品淘洗精細底部無火石紅;真品胎較厚重,雍正仿品胎較輕薄;真品青花中有分布自然、深入釉底的鐵鏽斑,雍正仿品青花中無鐵鏽斑而有重筆點染、分布規則的藏青點;真品青花中可見小筆繪畫的痕迹,雍正仿品青花中無此筆痕。雍正仿古瓷不是刻意模仿,而是在自身條件的基礎上模仿,對於古瓷的缺陷,則是利用新的技術去克服。例如,宣德時期的玉壺春瓶是拉坯製作的,雍正時期的玉壺春瓶則是利用模具倒出來的;宣德時期的青料採取的是水洗法提煉青料,鐵鏽斑無法完全清除,雍正時期對青料採用的是火鍛法提煉,可以完全清除青料中的鐵鏽斑。然而,為了達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工匠沒有刻意使用含鐵鏽的青料,而是在繪畫時,在畫中使用青料點染,同樣可以達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又在青花中不見鐵鏽斑。
雍正時期的青花瓷,無論造型和裝飾,都可以用一個「秀」字來概括,與康熙青花挺拔、遒勁的風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風格。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規定瓷器的造型、花紋圖案,不僅要求燒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適度,而且重視氣勢和神韻,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美,對於要燒造的御用瓷器必須經雍正皇帝審定,方可燒造。為此,景德鎮御窯廠的督陶官年希堯、唐英根據旨意,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盡全力地燒制,以博取皇帝的歡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應該說,雍正皇帝的審美情趣,對這時期瓷器的造型、繪畫藝術風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雍正民窯青花瓷有高中低三檔。民窯的高檔瓷與官窯瓷比較接近,民窯中檔瓷有相當一部分是出口的外銷瓷,低檔瓷主要是日用瓷。高檔瓷中又包括三種類型的瓷器:仿古瓷,主要仿永樂、宣德、成化、嘉靖的風格;具有康熙朝風格的瓷器,由於康熙朝瓷器生產時間長,影響大,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所以雍正早期青花沿襲康熙朝風格的較多;本朝風格瓷,雍正朝,上自皇帝下至督陶官對瓷器製作都有著精益求精、銳意進取的意識,這種意識對民窯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雍正官窯青花的胎骨晶瑩潔白,在20倍放大下呈糯米飯狀。胎壁薄而堅硬,瓷化程度很高,用手指輕叩,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音。修胎一絲不苟,看不見旋削痕。民窯高檔瓷與官窯瓷胎基本接近,很難發現未粉碎的瓷石顆粒,即使有也是很微小的。典型的官窯青花釉呈青白色,純凈潤澤。釉薄而精純,釉中密含氣泡,且大小氣泡混雜套疊,有的釉表見細橘皮紋。有些民窯青花為粉白釉,胎釉結合處無火石紅。部分民窯青花的圈足上塗抹一層黃色護胎釉,與純凈潤澤的青白釉交映成輝。雍正青花呈色有純藍、灰藍和青紫三種。灰藍色是典型的民窯粗器,青紫色的多屬民窯仿明作品,標準的雍正官窯青花呈色極為純正,潔凈無瑕,有深淺不同色階,略見暈散。青料發色有三種。使用浙料的呈色基本與康熙時期使用浙料的瓷器相同,藍中帶紫,多採用上等浙料繪製官窯青花;仿宣德青花發色青中有黑褐色疵點,略有暈散,官窯仿宣德青花瓷發色幽靜而勻潤,雍正早期有康熙時期的指捺紋特徵,中後期比康熙時期發色更加淡雅,藍中帶有藏青色點;深沉的淡藍色澤,色沉釉底,發色穩定雅麗,具有典型的雍正特點。
雍正時期除了傳統的白地青花外,還有青花胭脂紅、琺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紅、藍地白花、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種。其中青花釉里紅燒制很多,尤為精美,以青花繪輔助紋飾,釉里紅繪主題紋飾,既保持了青花幽靜雅緻、沉靜安定的特點,又增添了釉里紅渾厚壯麗、鮮艷奪目的色調。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結構精巧,器型圓柔纖麗,修長俊秀,陳設與實用保持完美的結合,形成高雅而樸實的藝術風格。雍正青花善於博採眾長,無論是仿古銅器式樣,還是對於自然界的花果形態,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單純機械的模仿,而是以簡潔、洗鍊的手法來增強其清秀的表現力。雍正官窯中期開始基本不再製作康熙時期的觀音尊、棒槌瓶、馬蹄尊、鳳尾尊等器物,瓷器足部處理也沒有前期常見的台階痕、雙圈足,均為滾圓的「泥鰍背」,用手撫摸十分潤滑,俗稱「燈草根」。除了日常生活用的盤、碗、碟、杯、盅及各種小件文房用具外,還有許多大件琢器及創新式樣。創新器型如琵琶尊、燈籠尊、牛頭尊、四聯瓶、貫耳斜肩大瓶、貫耳六方大瓶、八方扁瓶、如意耳瓶和海棠式果瓶等。仿永樂、宣德、成化作品,如一束蓮大盤、雞心碗、纏枝蓮碗、執壺、天字罐、十六子小罐等,仿品製作規整,造型細巧,打磨精緻。其中纏枝蓮大盤、一束蓮大盤是雍正時期仿得最多的,質量超過永宣時期。雍正青花紋飾風格高雅細膩,內容以翎毛花卉為主,山水次之,人物較少。用筆精細纖柔,構圖清晰,色彩雅麗,層次分明,紋飾簡潔清晰,強調主題突出,圖案整體感強,規矩中富於變化。不少畫面配有詩句、印章,使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完整地移植到瓷器紋飾中來。畫面疏朗,留白較多,既不同於康熙的恢宏大度,又不同於乾隆的縟麗繁華,以清新淡雅為特徵。與康熙紋飾比較,雍正紋飾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人物故事畫面減少,刀馬人則更為少見。雍正紋飾除傳統的纏枝蓮、雲龍、龍鳳紋之外,多以優雅嫻靜的花卉、花蝶、花鳥、花籃、博古、竹石、石榴、三果、八寶、八仙、梵文及各種吉祥紋樣為主題畫,即使是人物紋也多是四妃十六子、嬰戲圖等。在畫美女時,突出人物的修長、小腳,給人以弱不禁風的感覺。其中梵文裝飾,有時一器全用排列整齊的瘦體梵文布滿整個器面,為一大特點。
雍正款識多而雜。有本朝官窯款,有民窯款,有仿款,每一類款識又有許多種寫法。官窯款有專人題寫,因此各類瓷器上的字體大致相同。常見的官窯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三種題款。楷書款早期為三行雙圈,晚期為雙行雙圈或雙框。楷書款筆法挺拔峻峭,結構方正均勻。早期款略帶宋體字風格,橫平豎直,橫細豎粗。中後期的橫豎粗細大體一致,字體極為工整漂亮,成為雍正楷書的自有風格。清代官窯篆書款大量出現是自雍正朝開始的。篆書款也有雙行六字、三行六字、雙行四字的。字體筆畫粗細大體一致、工整漂亮。總體來看,雍正官窯款主要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書款。其次是六字篆書款和四字篆書款。四字楷書款少。一般大件琢器普遍是六字篆書款,中小件器物又多是寫楷書款,個別也寫篆書款。仿明代款識有「永樂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但也有仿明代器物寫本朝官款,有的寫仿款,有的不寫款。另外比較特殊的是青花四聯瓶,在每一個瓶底分寫一字,加在一起正好是「雍正年制」四字款。青花六聯瓶是在中間小瓶的足內寫「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民窯「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篆書款皆有。字體明顯不如官窯工整,筆力欠佳。仿宣德、成化、嘉靖、萬曆等官窯款不少,但與真款相比形神皆相差甚遠。花押款不僅在粗瓷上有,在細瓷上也大量出現。還有鼎、爐、靈芝、如意等實物款。雍正青花中的堂名款,與康熙青花相比要少得多,主要有「郎吟閣制」、「敬恩堂」、「椒聲館」、「慶宜堂」、「養和堂」、「燕喜堂」、「立本堂」等。
南宋青白瓷六棱執壺。
南宋(1127-1279年)時製作,2003年廣東陽江「南海一號」 出水。壺雖高大,但細長的流,頸顯示出宋代輕盈秀美的時代風格,與唐代的渾圓飽滿有明顯區別。附蓋,蓋面及執手上部各有一系,以便穿繩將蓋與壺系在一起。腹部六棱是仿金銀器造型。如此高大的壺在國內罕見,可能是為外銷特訂製。這件壺焙燒時有些變形,壺身有點歪,蓋亦不易打開,可能是海外訂貨時訂下整窯燒制的產品。「南海1號」為南宋時期商船,沉沒於珠江口以西,距廣東省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里處。南海一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木質古沉船,沉沒於廣東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20海里處。1987年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初步推算,「南海一號」古船是尖頭船,整艘商船長30.4米、寬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隻。專家從船頭位置推測,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駛出,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國。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敲起來鐺鐺作響。這艘沉船的出現對我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研究以及木質文物長久保存的科學規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標本。同時,它也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
「南海一號」現已出水許多完整瓷器,彙集了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品種超過30種,多數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出水瓷器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格,被認為是宋代接受海外訂貨「來樣加工」的產品。國內專家對著「南海I號」上出水的瓷器連呼驚嘆:「搞了一輩子的瓷器研究,卻從未見過如此多的瓷類珍寶,很多連聽都沒聽說過!」
宋代是中國瓷器第一個鼎盛時代,出現了定、鈞、官、哥、汝五大名窯。對比明清時期華麗的琺琅彩,宋瓷以優雅的單色釉著稱,被不少瓷器愛好者們奉為中華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宋代各地燒瓷名窯迭出,官窯首屈一指。宋徽宗登基在河南禹州神垕鎮建立鈞瓷官窯,專門為皇宮燒造花盆、盆奩等陳設貢瓷。在他的主持下,鈞瓷表面燒制出異常奇麗、變幻無常的線條,由於後人難以仿製,故有「鈞瓷無雙」之說。 宋景德年間,宋真宗趙恆命昌南進御瓷,底書「景德年制」四字,因其精美絕倫,遂以「景德鎮」之名久久風行。隨著宋室的南渡,北方許多著名窯場能工巧匠紛紛趕赴景德鎮,帶來了當時北方先進的制瓷工藝,使景德鎮的制瓷技術迅速發展。宋代,景德鎮因出產「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聞名於世,並通過泉州、廣州兩大商港通達海外,成為當時風靡世界的名牌貨。據說,荷蘭、葡萄牙商人最早將瓷器販運到歐洲時,瓷的賣價幾乎與黃金相等。據趙汝適《諸蕃志》記載,宋代的瓷器被運往全球50多個國家,最遠的包括非洲的坦尚尼亞等地。
宋 官窯
宋朝官窯的器物可是很難見到,不知青梅兄是從哪兒拍到的這個寶物?可惜只能看到這件東西的底部,還難的一睹全貌!在青梅兄的照片集里看到過許多很漂亮的瓷器,但願能夠多多的傳上來,讓我們見識到更多更好的寶物!
「官窯」 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由官府直接營建。有北宋官窯、南宋官窯之分。宋顧文薦《負喧雜錄》記「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據此可知,北宋後期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官窯,現稱「汴京官窯」,亦稱「北宋官窯」。具體窯址至今尚未發現。宋高宗南渡後,在臨安(今杭州)另立新窯,為南宋官窯。宋葉《坦齋筆衡》載「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宛,號邵局,襲故宮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緻,油色瑩澈,為古所珍。後效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營建的「官窯」有二:一是「修內司官窯」,亦稱「內窯」,明高濂《遵生八箋》說,修內司官窯的地點在杭州鳳凰山下,但確切的窯址尚未發現;二是「郊壇官窯」,位於杭州市南郊烏龜山一帶,亦稱「烏龜山官窯」。1930年發現窯址,1956、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先後進行兩次考古發掘,發掘出龍窯與作坊遺迹,並獲得大量標本。 官窯產品專供宮廷。以宮廷生活用瓷與陳設瓷為主。流傳至今的官窯瓷器有碗、盤、碟、盞托、洗、瓶、爐、尊等,樣式多種。以瓶為例,有弦紋瓶、直頸瓶、瓜棱瓶、貫耳瓶、膽式瓶、八方瓶、盤口瓶等,造型各有特點。官窯傳世品今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台灣故宮博物院,有少數的精美作品,已於早年流失國外。官窯青瓷聞名於世,北宋汴京官窯青瓷繼汝窯燒造,其形制、釉色、工藝與汝窯有共同之處。《格古要論》說汴京官窯器「色好者與汝窯相類」器多仿古,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種色調,釉質勻潤瑩亮,大紋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滿釉裹足支燒,器底有支釘痕。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官窯圓洗中,有洗身近直微外撇,平底,里外滿釉裹足支燒,底有支釘痕,造型、釉色與汝窯器相近,裝燒工藝亦與汝窯支燒法相同者,應是北宋汴京官窯製品。南宋官窯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郊壇官窯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南宋早期的青瓷產品,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質細,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為主,兼有青灰、青黃和炒米黃等色調,釉層薄而潤澤,有紋片,滿釉支釘裝燒,器底有圓形支釘痕,工精質高。青瓷的形制、胎、釉和支燒工藝都與北宋汝、官窯青瓷特點相類,確為「襲故宮遺制」。南宋後期官窯青瓷的燒造追求玉石質感,改變制瓷工藝,創用素燒胎多次上釉二次燒成的厚釉工藝,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質如玉石般的光亮瑩潤,釉面上顯露橫豎交織的蟹爪紋片或層層疊錯的冰裂紋片,有說不盡的奧妙。厚釉工藝的具體做法是先低溫素燒坯,後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經高溫成器,一般釉層厚在 2毫米以上。厚釉易粘接支燒工具,造成廢品,厚釉工藝的使用導致裝燒工藝的改良,變滿釉支釘裝燒為刮釉墊餅裝燒,即將碗、盤、洗、瓶等圈足器的底端釉刮掉露胎,以墊餅墊燒。由於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達3.5~5%,致使製品的口緣釉薄處露灰或灰紫色與圈足底端刮釉露胎處呈黑褐或深灰色,形成「紫口鐵足」的特徵。再上一幅北宋官窯青釉三足爐。
來張磁州窯吧,上面寫著歲在康定,是宋仁宗的年號。
非常漂亮的磁州窯器物。宋仁宗(1010-1063),名趙禎,真宗之子。1022-1063年在位,1033年親政。共使用了九個年號:天聖、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曆、皇祐、至和、嘉祐。其中,康定年號使用了兩年(1040年2月-1041年11月),紀年只有康定一年,第二年即改元,稱為慶曆元年。磁州窯的歷史非常悠久,位於磁州地區的先民們,早在7500年前便開始了燒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的夾砂褐陶和紅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其命名為「磁山文化」。從而確定了這個地區作為古老陶器發祥地的歷史地位。 兩晉南北朝時期,彭城、臨水地處中原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成為京師鄴城西郊的名勝之地。陶冶技術也趨於成熟,已經燒制出了青瓷和化妝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飛躍。在過去的考古調查中曾發現臨水窯窯址,出土百餘件青瓷碗,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開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妝土,上罩以青黃色透明釉,化妝部分顯現出黃白色,這是磁州窯釉陶向化妝白瓷過渡的初級階段。1975年又在臨水發現了一處唐代古窯址及化妝白瓷器殘片。說明此時磁州窯化妝白瓷的燒制已經步入成熟時期,窯器也由支燒改為籠(匣缽)缽裝燒。 到了宋代,磁州窯開始步入興盛時期。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典範,無論在造型或裝飾上都著眼於實用、美觀和經濟。在長期的陶與瓷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與特徵(即白化妝技法),多用統一的造型、獨特的裝飾技藝構成了磁州窯產品的風格體貌,體現出地方特點、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它的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盤、碗、罐、瓶、盆、盒之類的用具,線條流利、自由奔放,表現出民間藝術所共有的豪放樸實的風格。宋代的磁州窯汲取題材廣泛,形成多樣,寓意豐富。並將陶瓷技藝和美術揉融在一起,將陶瓷器物提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境界,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紀元。在磁州窯的諸多品種中,尤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官)窯(汝、官、鈞、哥、定)的單色釉局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我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它那一氣呵成的嫻熟畫藝,令許多藝術大師嘆為觀止。磁州窯由於目前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的歷代產品都成為國內外珍惜的藏品。 金代磁州窯的裝飾風格趨於簡化。 到了元代,彭城地區的磁州窯又掀起了一個制瓷高潮,除繼承宋金時期傳統品種外,又擴大了生產規模,大型器物的生產也增多。產品趨向厚重,器型碩大、圓渾,紋飾主要有雲龍、雲風、雲雁和魚藻紋等。1973年,在彭城大路溝曾出土有「大元國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並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魚藻盆殘片。其型制、裝飾風格與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魚藻盆極為相似。近年來,在彭城的舊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規模地發現和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窯仍保持著相當大的產量,並在彭城設置了官窯,在磁州南關設立了存放官家酒罈的倉庫——「官壇廠」,以備順滏陽河舟運入京。彭城作為磁州窯的中心,也隨之而成為北方瓷都。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窯又進入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窯場增多,窯型改大,品種增多,產量增大,日用瓷覆蓋民間市場。《磁州志》記載,「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屬,舟車絡繹,售於他郡」。民間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清未由於「洋瓷」的大批調入,致使磁州窯生產下降,品種銳減,傳統的藝術風格漸趨沒落,彭城鎮僅剩缸磁窯130等座,瓷業工人千餘名。
唐三彩都是冥器,是陪葬用品,
唐三彩在當時(即唐代時)確實是作為冥器來使用的。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唐三彩用於隨葬,做為明器,因為它的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青瓷和白瓷。其實,嚴格說來,不僅唐三彩是「冥器」,就是許多的青銅製品、玉製品開始的時候許多都是作為陪葬物出現的,也可以說這些物件都是「冥器」。冥器,也稱明器,就是陪葬器。中國人以物陪葬的習俗古已有之。夏商時代的墓穴就有陪葬的人、獸、日用器物及金銀玉器出土。戰國至漢代早期厚葬之風大盛,許多王公貴族死後往往將大批他們生前所用之奴僕、器物帶同下葬。此時所用的冥器嚴格來講沒有專門的特指,一般均是主人生前所用器具之實物。到了漢代後期,厚葬之風較衰,這時已有採用替代品陪葬的例子了,如漢代墓出土的各種陶狗、陶羊、陶壺、陶豬舍等等,這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明器。到了隋唐時更有專門的廠家生產各類明器,通過專門的店鋪銷售給有此需要者。這種店鋪當時稱之為「凶肆」。現今我們看見眾多的各類唐三彩鎮墓獸、三彩馬、杯盤相連體的三彩套盤等等就是這些「凶肆」出售的商品。現代人對所謂的「冥器」已經沒有那麼多的忌諱了,現在商店裡出售的唐三彩基本上都是作為擺設物出售的。
上幾張大英博物館的片子吧。大維德基金會喜歡瓷器的人想必都知道,這次去倫敦正巧看到瓷器展,彙報一下,實在大開眼界。好,就從「大維德瓶」開始,一進門就是這對大瓶。
多角度2
引用馬未都先生的話「感謝張文進吶」
從宋瓷開始,汝窯集合
換個角度
弦紋樽,確實比故宮的大一圈
換一個
小碟子
一堆小碟子
官窯
小的哥窯洗,真漂亮
大哥窯,還有字,可惜看不全
細節
鈞窯就太多了,各個朝代都有,記不清那個是哪個朝代的了。
其他瓷器,色彩明麗,都像新的一樣。1
那個大號的真的好大,比蘭州拉麵的碗還大,懷疑是用來喝粥的。不過好像唐宋的茶也就跟粥差不多,還加姜和鹽等佐料呢!
爐均?
擺了一牆的寶貝
可惜時間不夠,只看了一部分,這是出門的最後一張,留個紀念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