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雪崩!再不行動,中國年出生人口將每年30萬到80萬的速度下滑

生活成本高+老齡化+福利=負重前行=理論上人口出生率會下降

年輕的人口+慾望=理論上一個國家的蒸蒸日上

而一國或地方的GDP=人口數量*每個人口的產出

這也就是說,對一國來說,比GDP下滑更可怕的,莫過於整個國家的年輕人口開始下滑。

--商道君

剛剛踏進2018年,去年的人口數據也隨之而來,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比2016年整整減少了6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同比下降0.52%。

不得不說,這個數據還是挺出人意料的,畢竟在2016年,我們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理論上由於前期生育的堆積釋放,應該對新生人口有一個向上的助推作用。

正如國家統計局所說的,本來預計2017年的出生人口最低值為2023.2萬,會比2016年增加140萬左右,而公布的數據盡然比最低值還整整少了200萬。

更讓人覺得問題嚴重的,是國家衛計委的預計,「在未來10年,處於育齡高峰期的女性將減少40%左右,如果不大力鼓勵生育,中國的年出生人口將以每年減少30萬到80萬的速度雪崩。」

這也就是說,二胎的全面放開,並沒有解決新生人口下滑的問題,每年的出生人口還在以幾十萬的速度減少。

2

早在2016年的時候,大家對二胎的全面放開還充滿了想像,更有很多人預測,這個歷史創舉或將扭轉出生率下滑。

那麼出生人口的持續減少,是不是二胎不及預期呢?

數據顯示,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的第一年,也就是2016年,整個二孩佔比超過45%,而2017年二孩數量也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都實現了正增長。

真正拖後腿的不是二胎的問題,而是一胎數據下滑得太快,缺口太大,導致整體數據不理想。

相較於二胎的增加,一胎的減少簡直觸目驚心,2013年為1056萬;2014年972萬;2015年886萬;2016年803萬,2017年僅僅724萬。

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一胎出生人口下滑如此之快呢?

我們從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端倪,在2017年,我們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就比2016年減少了400萬,其中20歲到29歲的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了近600萬。

這也就是說,即使是在全國生育率(育齡婦女的生育水平)不改變的情況下,新生人口的數量也是大幅下降的。

其次,就是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生活壓力的加大,導致初婚初育年齡都在推遲。

一方面,因為大多數人在一二線奮鬥,到30歲才結婚的現象也很普遍,生育年齡自然推遲。

另一方面,現在的生育主體是80後和90後,這個群體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很多都面臨著4:2的家庭結構以及定居的高昂成本,生活壓力普遍非常高,很多人也變得不敢生,延後生。

在目前的大城市,一個孩子從出生到上大學,平均每年需要花費兩萬到三萬不等的費用,這還不包括時間成本的投入。

面對新的支出,正如有些南漂北漂們感慨的,連父母都還贍養不好,自己也自顧不暇,還拿什麼來養孩子。

本身育齡人口的減少,再加上大家不想生和延後生,致使目前的出生人口逐年下滑。

3

早在2010年,我國的人口結構就開始逐漸惡化,老齡化愈發嚴重,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首先,不管我們生還是不生,截止到本世紀中葉,我國老齡人口都將從現狀的2.4億增加到5億左右。

如果不想辦法增加新生人口,讓這代80後和90後多生育子女,我們到時的人口結構將更加尷尬,將變成8:4:2。

雖然80後及90後未來普遍都有社保,但對當時的社會來說,下一代並不會因為上一代有社保,就輕鬆很多,養老問題只是從個人轉移到了國家,而國家又分攤給個人。

生活成本高+老齡化+福利=子孫負重前行=理論上人口出生率會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家庭結構不同的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都會陷入出生率低迷的原因。

而在所有影響經濟的因素中,人口結構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人口是蓬勃發展的又不發生動亂,經濟增長只分快慢。

我們當下不僅僅是要放開二胎,還應該像很多國家一樣,鼓勵家庭生育更多的子女。

比如法國,政府就長期按孩子實行累進位的補貼,還對生育八個以上孩子的母親頒發共和國家庭勳章。而實際上,法國的生育率遠遠高於我國。

比如日本,日本的最新領導人更是提議給新生育家庭每月發放補貼,每年總計發放3300美元左右,直至孩子年滿15歲。還包括國家承擔費用的日間嬰兒照顧服務,學費減免等。

除了實行補貼之外,還要從最根本的問題上著力,減輕每個家庭的負擔,讓大家敢生,多生。讓我們的出生率至少增加到2.1(一對夫妻平均是2.1個孩子)的合理水平。

剛剛踏進2018年,去年的人口數據也隨之而來,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比2016年整整減少了6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同比下降0.52%。

不得不說,這個數據還是挺出人意料的,畢竟在2016年,我們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理論上由於前期生育的堆積釋放,應該對新生人口有一個向上的助推作用。

正如國家統計局所說的,本來預計2017年的出生人口最低值為2023.2萬,會比2016年增加140萬左右,而公布的數據盡然比最低值還整整少了200萬。

更讓人覺得問題嚴重的,是國家衛計委的預計,「在未來10年,處於育齡高峰期的女性將減少40%左右,如果不大力鼓勵生育,中國的年出生人口將以每年減少30萬到80萬的速度雪崩。」

這也就是說,二胎的全面放開,並沒有解決新生人口下滑的問題,每年的出生人口還在以幾十萬的速度減少。

2

早在2016年的時候,大家對二胎的全面放開還充滿了想像,更有很多人預測,這個歷史創舉或將扭轉出生率下滑。

那麼出生人口的持續減少,是不是二胎不及預期呢?

數據顯示,在二胎政策全面放開的第一年,也就是2016年,整個二孩佔比超過45%,而2017年二孩數量也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都實現了正增長。

真正拖後腿的不是二胎的問題,而是一胎數據下滑得太快,缺口太大,導致整體數據不理想。

相較於二胎的增加,一胎的減少簡直觸目驚心,2013年為1056萬;2014年972萬;2015年886萬;2016年803萬,2017年僅僅724萬。

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一胎出生人口下滑如此之快呢?

我們從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司司長李希如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端倪,在2017年,我們15歲到49歲的育齡婦女就比2016年減少了400萬,其中20歲到29歲的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了近600萬。

這也就是說,即使是在全國生育率(育齡婦女的生育水平)不改變的情況下,新生人口的數量也是大幅下降的。

其次,就是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生活壓力的加大,導致初婚初育年齡都在推遲。

一方面,因為大多數人在一二線奮鬥,到30歲才結婚的現象也很普遍,生育年齡自然推遲。

另一方面,現在的生育主體是80後和90後,這個群體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很多都面臨著4:2的家庭結構以及定居的高昂成本,生活壓力普遍非常高,很多人也變得不敢生,延後生。

在目前的大城市,一個孩子從出生到上大學,平均每年需要花費兩萬到三萬不等的費用,這還不包括時間成本的投入。

面對新的支出,正如有些南漂北漂們感慨的,連父母都還贍養不好,自己也自顧不暇,還拿什麼來養孩子。

本身育齡人口的減少,再加上大家不想生和延後生,致使目前的出生人口逐年下滑。

3

早在2010年,我國的人口結構就開始逐漸惡化,老齡化愈發嚴重,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首先,不管我們生還是不生,截止到本世紀中葉,我國老齡人口都將從現狀的2.4億增加到5億左右。

如果不想辦法增加新生人口,讓這代80後和90後多生育子女,我們到時的人口結構將更加尷尬,將變成8:4:2。

雖然80後及90後未來普遍都有社保,但對當時的社會來說,下一代並不會因為上一代有社保,就輕鬆很多,養老問題只是從個人轉移到了國家,而國家又分攤給個人。

生活成本高+老齡化+福利=子孫負重前行=理論上人口出生率會下降

這也是為什麼家庭結構不同的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都會陷入出生率低迷的原因。

而在所有影響經濟的因素中,人口結構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人口是蓬勃發展的又不發生動亂,經濟增長只分快慢。

我們當下不僅僅是要放開二胎,還應該像很多國家一樣,鼓勵家庭生育更多的子女。

比如法國,政府就長期按孩子實行累進位的補貼,還對生育八個以上孩子的母親頒發共和國家庭勳章。而實際上,法國的生育率遠遠高於我國。

比如日本,日本的最新領導人更是提議給新生育家庭每月發放補貼,每年總計發放3300美元左右,直至孩子年滿15歲。還包括國家承擔費用的日間嬰兒照顧服務,學費減免等。

除了實行補貼之外,還要從最根本的問題上著力,減輕每個家庭的負擔,讓大家敢生,多生。讓我們的出生率至少增加到2.1(一對夫妻平均是2.1個孩子)的合理水平。

推薦閱讀:

中國歷代皇陵(二)
《中國古代生活叢書》
畫中「德禽」 ——中國雞圖中的美意
中國上古、古代帝王年代表
中國龍脈:天地龍骨出崑崙

TAG:中國 | 人口 | 速度 | 行動 | 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