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故事:孔子之夢想與失敗
孔子,儒家創始人,是中國社會的精神象徵。 他在世時,說不上有多顯赫。他是一個活潑潑的生命,一個偉大的靈魂。他的失敗是因為他把夢想當成了現實。也許,這正是他的偉大和可愛之處,知其不可而為之,不鄉愿,不滑頭。 1.夾谷會盟。 魯國國君的車隊緩緩而來,前方儀仗已經到達谷口。谷口周邊的農田裡,一排排的黍子在夏天的清風裡搖曳。高粱已經抽出了穗兒。 齊魯兩國便在這夾谷的高台上會盟。 鏡頭慢慢地搖到魯國國君旁邊一位大個子,給他來了個特寫。這人據目測超過了兩米。他哈著腰,兩手當心,微向前傾,腰間那柄佩劍便顯得格外突出。 對面齊國的相犁彌正在對齊侯竊竊私語: 「孔丘不過是個只懂得禮儀的無用之人,要是我們指使那些野蠻人萊夷劫持了魯侯,不就可以隨心所欲了嗎?」 「好主意!」齊侯不禁叫出聲來。台下萊夷武士們開始緩慢移動。 那大個子手一揮,魯國的武士們上前簇擁著嚇白了臉的魯侯。他按劍上前,不卑不亢地對齊侯說:「兩國國君既然會盟和好,為什麼又用東夷俘虜以武力脅迫?這難道便是齊國號令諸侯的方式嗎!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這樣做,於神為不敬。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想來您堂堂齊國國君不會這麼干吧!」 「退下!統統退下!」齊侯訕訕地喝退萊夷。 「十幾年前,可沒發現你有這一手啊。」齊景公不免心裡嘀咕。 兩國要盟誓了,齊國人在盟書上加上一句話說:「如果齊軍出境,而魯國不派三百輛甲車跟隨我們的話,有盟誓為證!」怎麼辦?直接拒絕的話,這次會盟就失敗了,可也不能吃眼前這個大虧啊。大個子讓魯國大夫茲無還敬齊人說:「你們不歸還我們汶陽的土田,讓我們用來供應齊國的需要,也有盟誓為證!」 齊侯景公興沖沖準備設享禮招待魯定公。大個子又和齊國大夫梁丘據聊上了:「齊國、魯國舊有的典禮,您為什麼沒有聽說過呢?事情已經完成了,而又設享禮,這是麻煩了執事。而且犧尊、象尊不出國門,鍾磐不在野外合奏。」一句話,就是不合傳統, 齊景公想顯示一下齊國實力的小算盤泡湯了。 此番兩位國君會盟,魯國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三桓和齊國最大的兩大政治勢力領袖晏子和田乞都沒有出現。事實上,這只是一場政治秀。此時的國際形勢對齊國有利。晉國因公卿作亂失掉了盟主之位,齊景公背晉爭霸,鄭國和衛國已與齊國結盟,齊、魯打了和,和了打,中原又陷入了戰亂。 夾谷之會裡大出風頭、很替魯國爭回些面子的大個子,便是魯國著名的孔丘。他以懂得當時現行的一切禮聞名於諸侯。對當時貴族們的「非禮」行為,他痛心疾首,五十一歲出仕,就是要推行禮樂之道。 當此之時,王室大亂,天子蒙塵,公卿主政,家臣作亂,禮崩樂壞,堪稱前現代時中國社會組織變遷得最厲害的時候。孔子從小「陳俎豆,設禮容」,全心全意地奉獻給核心價值「禮」,忠於一直以來維繫社會的生活方式。然而「一切非禮,逐漸從貴族之奢僭中產生」(錢穆:《國史大綱》),尊崇「禮」的精神基礎都動搖了,君不君,臣不臣。可以說,他的敵人,差不多是整個貴族階層。 2.墮三都 這時候,孔子和三桓里勢力最大的季氏正處於蜜月期,「孔子行乎季孫,三月不違」(《公羊傳》),一年之中,孔子由中都宰坐火箭升到大司寇,名義上是魯國國君的任命,實際上是季氏主張。 夾谷之會,孔子用他的彪悍和通曉禮儀為魯國加分,很快齊國歸還了鄆地、讙地、龜陽的土地。這些土地因季氏家臣陽虎叛亂被齊國所佔,如今失而復得,更顯珍貴。魯定公一興奮,就同意了孔子「墮三都」的提議。「墮三都」,就是墮毀、拆除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三桓」家的采邑費、郈、成三邑。 孔子這不是「扛著紅旗反紅旗」嗎? 他這招,被清末李鴻章學了去,他奉行「以夷治夷」的外交政策。可惜,他們兩位都失敗了,其原因也很一致:公室太弱,想在兩強中挑事兒搞平衡,正所謂與虎謀皮。 一開始三桓也舉雙手贊成──因為四年前季氏的家臣陽虎叛亂,打著維護國君權威的旗號,差點囚禁了季桓子。陽虎的同夥公山弗擾召孔子出仕,也是陽虎的意思,希望利用孔子的名聲,壯大反季勢力。孔子還真的動了心。三桓被家臣們據邑叛亂,搞得無比煩惱,如今力挺孔子墮三都。叔孫氏首先墮毀了郈邑。費邑的公山弗擾聽聞要墮費,搶先發難,偷襲魯國國都。魯定公和季桓子匆匆忙忙逃奔到季氏家中。孔子組織人馬擊退費人,乘勝平亂,墮了費邑。 在他的一生中,孔子唯一一次離他的理想如此之近,也許只有0.1米。有個聰明人跳了出來。孟懿子的手下公斂處父目光如炬地指出,「墮三都」旨在抑三家,強公室。孟懿子一聽,出了一身冷汗,任由公斂處父據成抗墮。直到這年十二月,魯定公親自帥師圍城,無功而返。 恰好齊國送來了一批美女良駒。溫柔不住住何鄉?魯定公和季桓子君臣展開了一場競賽。「墮三都」再無人喝彩。據說是齊國在夾谷會盟中見識了孔子的厲害,害怕魯國重用他之後威脅到齊國,遂用了一招「美人計」分化魯國君臣。孔子的一個弟子公伯寮也向季孫氏打子路的小報告。更要命的是,接下來的魯國春祭中,季桓子沒有給孔子送祭肉。這是一個信號,表示季氏心裡搖惑了,開始冷淡孔子了。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孔子帶著一幫弟子們離開魯國,以五十五歲高齡出去闖天下。「不知者以為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為無禮也」,後世的孟子如是解釋孔子的去意。 在孔子,他五十而知天命,「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魯國大勢如此,挺身出仕,有所為,有所不為。 3.隱士的疑問 離開魯國,孔子帶著弟子們來到了衛國,住在一個廉租房裡。 流亡羈旅,他常常擊磬遣懷。他說過:「天下有道,丘不與易」,要是天下有道,他孔子就不出來摻乎了。他要保護以往聖人們開創的人類文化,還要努力改變一切背道而馳的流俗。然而,處處又是堅硬冰冷的現實。他常常和弟子們說,國君要靠譜,就出來做官,國家亂糟糟的,就乾脆躲進小樓成一統算了。 仕,還是不仕?莎士比亞式的這個問題不是沒有困擾著孔夫子那強壯的心靈。 罄聲繚繞不絕。孔子似乎正沉浸其中。門外,一個老人擔著草器,也駐足凝聽。 「這個擊磬的是有深意的呀!」過一會他又說道:「磬聲硜硜的,可鄙呀!(它好像在說,沒有人知道我呀!)沒有人知道自己,這就罷休好了。水深,索性連衣裳走過去;水淺,無妨撩起衣裳走過去。」 這人如此堅決地避世忘世。孔子對身旁的子貢感慨,這樣的人,他是無法說服他們出來服務大眾的了。 子貢忍不住問:「有一塊美玉,放在盒子里藏起來,是要等著賣個好價錢嗎?」 「懷抱理想,猶如美玉,我只是要等著識貨的人啊。」 在孔子長達十四年的遊歷生涯中,他碰到過不少奇人異人,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人。這些隱士要麼冷嘲熱諷,說他忙著跑官;要麼就說點風涼話,譏笑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一個理想主義者,必然會面對三種敵對勢力:一種是他反對的人;一種是不理解他的人,一種是他自己的深深的疲倦和失望。「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對此無能為力;但是,明道,然後行道,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的天職嗎? 「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 4.子見南子 讀書,擊磬,授課,在衛國的日子像風一樣吹過。世上無如吃飯難,他那些正在青壯年的弟子們,個個都能吃的很。沒有祿養,難道都當葫蘆掛起來嗎?京城居大不易,房租是筆大開支,後來他藉助在子路的妻兄家裡。終於衛靈公願意接見這位知名人士。 衛靈公問:你在魯國的俸祿是多少呢? 「俸粟六萬。」 衛靈公作慷慨狀,那麼,寡人也給你俸粟六萬。 衛靈公讓孔子做什麼職務,如今已不可考。總之,孔子長舒了一口氣,一眾弟子的吃飯問題是解決了。 接著便有人來見孔子,說衛靈公夫人南子傾慕孔子的風度和學識,想要見見他。最難消受美人恩,尤其是又美麗又淫蕩的女人。孔子推辭不掉,見就見吧。依照司馬遷的描述:「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兩人說了些什麼,只有天知道。 至於南子的觀感如何,我們可以借鑒一個鄭國人對子貢形容他偉大的老師:城門外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堯,脖子像皋淘,肩膀像子產,但從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狽不堪的喪家犬模樣。 子見南子,這事引起了多方面的懷疑。學生子路就不高興,搞得孔子賭咒發誓。衛國的大夫王孫賈則認為他是要走「夫人路線」。兩千多年之後,還有個叫林語堂的人寫了齣戲劇,引發了一場官司。孔子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慾,然而,透過司馬遷過分簡約的記錄,我們相信一個固執地堅守古代典範的君子,不大可能和一位眾所周知的蕩婦發生點什麼。不過這位孤獨的戰士忘記了「永遠不要沾上緋聞」這一金科玉律,也就給自己的敵人們留下了永遠的話柄。 面對嗖嗖飛來的謊言和冷箭,他有沒有為自己的命運感到灰心呢?越過他那種安靜矜持的態度、對人溫和折衷的看法,我們能感到其中的謹慎和猶豫。 如果你是孔子,對南子,你選擇見,還是不見? 0人
人人網
白社會
Yahoo Buzz
列印 意見與反饋
上一篇:1910,紫禁城的黃昏
下一篇:商人西門慶的幸福生活
- 網友評論:所發表點評僅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
- 評論(4) 我要評論
身無半畝: 2010-01-27 12:46:57 寫得很好呵。中國人要嘗試去跨越孔子。
mocca17: 2010-01-27 08:46:31 孔子之偉大,在於其能棄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GFENG: 2010-01-27 07:56:16 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但是在政治上基本上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一切都要合禮,不就是要維護貴族的統治地位嗎?他說的禮,和印度的種姓制度沒有本質區別。結果是老百姓要守禮被禮管死,統治階級不用守禮而其創造出種種合禮的理由。所以,對於孔子的思想必須要批評,要去糟粕,取精華。
許鐸: 2010-01-25 22:37:34 功利主義橫行的當今中國,偉大的,只有功名。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面對紅塵功名,孔子,耶蘇、釋迦牟尼,含笑而過。
推薦閱讀:
※蘇聯解體源於失敗的民族政策
※抗清中鄭成功兩次圍城失敗的戰略失誤是什麼?
※美國的越戰失敗之因
※黃巢起義為何失敗:不思進取 無根據地只能做流寇
※不要讓知乎綁架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