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考核告別「唯GDP論」將給百姓帶來什麼?
央視網(記者張雷、王磊 報道)經中共中央批准,中組部日前印發《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強調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各類考核考察,不能僅僅把GDP作為考核評價政績的主要指標,要看全面工作水平,根據實際設置各有側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標,把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社會和諧進步、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等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強化約束性指標考核。
「這一新政既是落實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的重大舉措,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舉措。」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房寧這樣評價。
理性認識重視GDP的理念
不過,在告別「唯GDP論」的同時,我們不必把GDP一棍子打死。必須承認,改革開放以來,對GDP的高度重視,曾為中國快速發展做出過歷史貢獻。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國內生產總值」,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和諾德豪斯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因為GDP能夠提供經濟狀況的完整圖像。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曾在《學習時報》上撰文指出:「不論現在學術界怎樣批判發展的『唯GDP論』,但GDP總量和人均GDP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的最核心的指標,它代表著一國發展的生產力水平,而且是一個國家一切社會、政治、文化、國防等等事業的物質和財富基礎,沒有GDP持續和有效的增長,其他方面的發展便無從談起。」
建國後到改革開放初,由於「左」的思潮干擾經濟建設,中國對GDP概念缺乏全面認識,GDP總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國的位次不斷後移,與許多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1952年,中國GDP總量佔世界GDP的比例為5.2%,1978年下降為5.0%。1948年,中國人均GDP排世界第40位,到了1978年滑落至倒數第2位,僅是印度人均GDP的2/3。據世界權威的經濟增長學家麥迪森研究計算,1952年到1978年,中國GDP的實際平均增長率只有4.7%。
改革開放後,中國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而推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無疑是巨大進步。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GDP多年來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對中國的騰飛居功至偉。
然而,隨著中國社會和各級政府對GDP的重視不斷強化,逐步形成了「唯GDP論」的片面發展觀和政績觀。時至今日,這種發展觀和政績觀的弊端愈發凸顯。
「從近年的情況看,一些地方的領導幹部政績行為存在扭曲現象。」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表示,有的地方單純以GDP論英雄,不計投資和債務成本,不講資源和環境代價,不注重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務,這樣的GDP不是老百姓所需要的GDP;有的盲目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嘴上說的是為了群眾,心裡想的是自己的帽子;有的一上任就換藍圖,對前任的發展藍圖全部推倒重來,追求「功成必須在我」,把領導崗位作為追求功名的平台。這套做法的後果是:經濟指標高了,環境污染了;標誌性工程建起來了,地方負債纍纍了;大拆大建多了,社會矛盾激化了;GDP上去了,政府公信度下去了……
在這一背景下,中組部印發的《通知》可謂對症下藥。新規的出台,對於糾正這些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盲目追求GDP、以GDP論英雄的做法,無疑將起到重要作用。
新政督促幹部對生態環境負責
近年來,全國範圍頻繁出現的霧霾天氣,讓每個人都感受到環境破壞之痛。環保部公布的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狀況顯示,在今年前10個月的月度排行和季度排行中,全國1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超半數來自河北。這與長期片面追求GDP的做法有很大關係。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辦公室主任陳新良介紹,從2001年開始,河北連續12年蟬聯「全國第一產鋼大省」稱號,2012年的產量接近1.8億噸,佔全國鋼產量的24.6%。全省GDP總量從2001年到2011年也穩居全國前六,從數據上講相當漂亮。可是,鋼鐵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讓這份成績單蒙上了厚厚的灰塵。
除了霧霾,全國各地因急功近利的生產建設,造成江河湖海污染、土地荒漠化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等生態環境問題,比比皆是。
正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中共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今年6月,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改進幹部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GDP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在9月27日的治污動員大會上,河北省省長張慶偉提出,到2017年全省煤炭銷費量在2012年基礎上要凈削減4000萬噸,鋼鐵產能壓減6000萬噸。河北省及各地區政府領導決心很大,表示寧可犧牲GDP,也要抓好行動方案的落實。
如今,中組部的《通知》再次強調要跟「唯GDP論」說再見。《通知》規定,對限制開發區域等,不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這就從考核制度上,給在這些區域工作的幹部鬆了綁,讓他們真正對生態環境負起責任來。」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表示。
各級政府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無疑會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歡迎,大家熱切盼望藍天白雲的回歸,盼望經濟發展不再以犧牲人們的健康為代價。同時,重視環境也是各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讓政府更加註重民生建設
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長,還體現在將精力主要放在最能體現政績、最能擴展自己提拔空間的「形象工程」上,而對教育、醫療、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社會保障等與人民生活幸福相關的公共項目關注不夠。
北京大學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認為,在各地GDP增長的同時,人民的幸福感卻越來越低。他發現,一些危險的信號已經出現。比如,企業家的安全感越來越脆弱,不少精英人群移居海外,以及不斷滋生的腐敗問題。
打破「唯GDP論」,可以讓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到民生問題上來。比如山西介休市,預算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用錢的地方又很多。如果把錢用在經濟建設上就是效益,用在城市建設上就是形象,但決心打破「唯GDP論」的市政府決定將錢用在校舍改造上,投入5.5億新建了37座抗震級別為8級的框架式結構的校舍。
實際上,在不少地方,追求「幸福指數」而不是追求「GDP指數」,已經成了政府努力的方向。廣東、浙江等省份先後提出「幸福廣東」、「浙江民生指數」等,均是向「唯GDP論」告別,實實在在地從「國民幸福指數」這一基礎上來構建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促進社會和諧,縮小貧富差距
2010年,社科文獻出版社推出《當代中國社會結構》一書。書中警示了「唯GDP論」將衝擊社會和諧。編寫該書的專家組分析認為,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和部門仍單純地強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結果是經濟更加迅速發展,同時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持續擴大,出現了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的癥狀。
在我國屢見不鮮的強拆現象,就是「唯GDP論」的一個縮影。很多地方政府需要通過土地拉動GDP、拍賣出高價彌補財政不足。
打破「唯GDP論」,還有助於地方政府放緩賣地蓋樓的步伐,把錢投入到縮小貧富差距的富民政策上來。比如,內蒙古自治區是較早提出「富民優先」概念的地區。「富民優先」是指通過弱化「GDP指標」、強化「民生指標」,圍繞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嘗試建立群眾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考核機制。
正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說:「如果我們的GDP無法讓人民群眾的收入增長,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
理念轉變,還有三大難點
不過,要想轉變「唯GDP論」的理念,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這項工作註定充滿挑戰和風險。
首先,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理念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持續了30多年,貫穿中國整個改革開放時期,已經形成一套穩固的體制、觀念和行為方式。想要改變整個體制進行轉軌,需要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和高度的思想統一。如果沒有理念先行和上層規劃,就不可能轉化為行動。
其次,在舊的發展模式中,已經形成了多種利益集團,它們「依附」在舊的發展模式中,從中獲益。如今要打破「唯GDP論」,勢必會觸及他們的相關利益,必定會遭其一定程度的抗拒。
最後,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將考驗各級決策者的智慧。比如,污染問題得到遏制了,但經濟發展出現停滯,老百姓同樣不會滿意。河北的一些幹部坦承,治污會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很大壓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也強調,「不要一邊倒,過去GDP是唯一,現在連GDP也不要了」,要防止出現這種傾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