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改變了世界?為此我和主編大吵了一架
大家好!我就是和主編撕X的新小編,來不及自我介紹了,先上馬~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馬鐙!
風和日麗的某天,編輯部在討論國博大英展,我突然靈光一現,覺得也可以找出100件文物來講述中國史,正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主編忽然也靈光一閃,要求本小編寫一篇:影響世界史的馬鐙。
其實對於這個很肯定的選題,我是拒絕的,於是,我們就「馬鐙,到底重不重要?」進行了激(wen)烈(ming)的辯(si)論(bi)。
雖然我是新來的,但是耿直如我,堅決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了這篇文章,嗯……還好沒做自我介紹,可能這篇發出來之後,我就被主編趕走了……
言歸正傳,那麼,什麼是馬鐙?馬鐙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耿直的小編這就藉此機會,好好和大家聊一聊「馬鐙」。
馬鐙是什麼?
在這裡我們先要明確一下「馬鐙」的定義,馬鐙往往指的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有人認為包括了馬腳扣、趾鐙、單鐙和硬質雙馬鐙等多種形式。
但嚴格來說,真正意義上的馬鐙是指
硬質雙馬鐙
即懸系在馬鞍兩側,以方便騎馬者上馬和在騎乘時支持騎馬者雙腳的馬具。
趾鐙不是馬鐙,趾鐙就是將大腳趾放在馬鞍垂下的皮條或者繩索中,可見於晉寧石寨山的貯貝器上。但趾鐙讓騎者在騎乘時很難借力,無法把人和馬結為一體。如果使用趾鐙,騎者的雙腳很容易因血液不暢而麻木,這是相當危險的。此外,趾鐙還要求騎手光著腳,在北方嚴寒地區的話……你試試?
腳扣不是馬鐙,腳扣應該算是馬鐙的前身,一般是用皮革製成。腳扣主要是用來固定的騎手的,但是有個致命的缺陷:一旦騎手墜鞍的時候不能抽出腳來,就會頭朝下被馬拖著跑。這場面我不敢想像!
單蹬不是馬鐙,甘肅武威魏晉墓曾出土一個單件的鐵馬鐙,但是其用途也僅僅是為了方便騎手上馬,功能類似於隨身攜帶的上馬石。
相信很多人都在古裝電視劇里見過自家偶像縱馬馳騁的帥氣身姿。但事實上,《大秦帝國》《漢王劉邦》《漢武大帝》《羋月傳》等電視劇里出現的馬鐙,都是不符合史實的。
電視劇大秦帝國中人物足踏馬鐙
歷史學者推測,最早的馬鐙應出現於兩漢時代。根據《史記》《漢書》等史料的記載,西漢騎兵已經取代步兵成為戰鬥主力,且曾屢次長途奔襲、穿插到匈奴的後方。這似乎從側面反映了兩漢時期可能已經出現了馬鐙並已運用于軍事。
但這僅僅是歷史學者的推測,硬質雙馬鐙出現的具體年代,仍然還不明確。
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曾出土過大量的陶馬。但這些陶馬上沒有配備馬鐙。
兩漢時期出土的陶馬,造型精美,其中很多都裝備有乘具,有些陶馬的馬背上有鞍韉。然而,也沒有配備馬鐙。
在曹魏時期的石墓的墓壁上,發現一幅反映馬夫在馬廄中喂馬的石刻畫像。馬廄中掛著各種各樣的馬具,包括鞍韉、革靷、絡頭、革帶和裝飾用的纓絡等,但沒有馬鐙。從出土的同時期的馬具實物看,也往往只見銜轡靷勒等,而沒有馬鐙。
根據考古資料,最早的硬質雙馬鐙實物——鎏金桑木芯銅馬鐙,是發掘於十六國時期北燕馮素甫墓。墓主人馮素弗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北燕漢族貴族。
鎏金桑木芯銅馬鐙
此時的硬質雙馬鐙兼具上馬和馭馬的作用。有了硬質馬鐙,人在騎馬時雙腳有了支撐,可以更好的協調身體控制平衡,即使長時間騎乘也不會太勞累。因此,小編推測,一些電視劇出現馬鐙,也是考慮到演員的騎馬技術和安全問題。
但是,僅僅有馬鐙是不夠的!
馬鐙只有配合黃金搭檔高橋馬鞍,才能安全而有效地發揮作用。
高橋馬鞍是一種固定騎手的裝置,可以把騎手牢牢的兜住,加上馬鐙的輔助支撐,騎手很難掉下馬去。高橋馬鞍最早見於甘肅武威市雷台漢墓,即東漢晚期的「守張掖長張君」之墓。墓內出土的武士俑裝備的均為高橋馬鞍。
配備有高橋馬鞍的武士俑 甘肅博物館藏
眾所周知,在戰爭中,騎兵擁有步兵無法比擬的機動性,可以憑藉速度優勢圍殲敵軍。但騎軍的組建在古代是有很大難度的。因為馬匹是稀缺資源,而且訓練馬匹和騎馬的士兵需要長時間的訓練,耗費大量的精力。一名優秀的騎手不僅需要高超的馭馬技術,還要保證在實戰中能在馬背上穩定地完成劈,砍,刺甚至射箭這些複雜的動作。
非游牧民族憑藉硬質馬鐙和高橋馬鞍這兩樣裝備,大大提高了騎射的訓練效率,因此只要有足夠的馬匹,就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組建大量的騎兵。同時,騎兵衝刺的威力更為顯著,因此創新了騎兵衝擊戰術,戰場形勢和戰爭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催生了騎兵向高度重裝方向發展的趨勢。
此外,在冷兵器時代,馬匹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除了提升騎兵戰鬥力外,更重要的就是提供強大的後勤支持。一方面,馬鐙緩解了騎馬的疲累,長途奔襲的能力大大增強,另一方面,後勤的保障使軍隊擁有了主動向外擴張的優勢。
有了馬鐙,就像玩遊戲開了掛,你說重要不重要?難怪英國科技史學者懷特這樣說:「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
但是!這裡還有個「但是」哦~
但馬鐙的作用在很多時候被「神化」了。尤其是一些西方學者的「馬鐙技術決定論」,做出了這樣的推論:馬鐙帶來了騎士制度,影響了戰爭結果,改變了世界歷史。
其中一些觀點認為:沒有馬鐙,在馬上無法完成穿刺動作。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事實上,在硬質馬鐙出現之前就有配有長槍長矛的重騎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波斯的鐵甲騎兵。
波斯的鐵甲騎兵
雖然馬鐙對戰爭形態的變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影響戰爭的因素是多樣的。很多人在論述馬鐙重要性的時候,其實是在論述騎兵的重要作用。
事實上,騎兵部隊的建立需要國家生產發展的支持,其中,馬匹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馬鐙的重要性從某程度上依附於馬匹的重要性。如果只有馬鐙卻沒有馬匹,就好比大英只有航海指南針卻沒有帝國的船隊。
在馬匹資源掌握方面,中原農耕民族對於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一直處於劣勢,這種劣勢在宋朝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遼和西夏阻斷了馬匹的進口,由此帶來的馬匹的匱乏,使宋朝難以形成戰略機動和實施大迂迴戰略的奔襲能力,因此失去了進攻能力和戰略優勢。由此可見馬在冷兵器時代的巨大作用。
歸根結底,馬鐙的產生是社會需求與生產技術碰撞的結果。馬鐙作為一個小小的發明,在衝突和交流中產生、傳播,成為了今天博物館中蘊含歷史意義的文物。
那麼,你們心中是否有一件特別的文物呢?或在歷史進程中展現了非凡的影響力,或折射出深刻的文化內涵,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吧。
此時的主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