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昭陵文物看初唐婦女著裝的前衛性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具影響力的時代,「貞觀一朝」則更是唐時的鼎盛時期,國力強盛,文化昌盛,政策開放,對外來事物能廣泛包容,擇其精華而汲取。

  唐代女裝擺脫了袍服的影響,接受了一些外來因素,形成了一整套新較為前衛的式樣,出現爭奇鬥豔的繁榮局面。除了基本的上衫下裙搭配外,著男裝或胡服也成了當時女性追逐的一種時尚。

  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女俑形象,是初唐婦女生活的真實寫照,其女性豐富多變、前衛講究的著裝特點,更是反映出唐代是一個開發的社會,封建禮教對婦女生活干預較少。昭陵陪葬墓所出土的女子著男裝或穿胡服就能說明這一點。

  婦女穿男裝,在《新唐書·五行志》中也有記載:「高宗尚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於帝前。帝與武后笑曰:『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在唐代,給使內廷的宮人或著男裝,稱「裹頭內人」。《通鑒》唐德宗興元元年條胡三省註:「裹頭內人在宮中,給使令者也。內人給使令者皆冠巾,故謂之裹頭內人。」其所謂裹頭,即裹襆頭。陪葬昭陵的段簡璧墓出土壁畫《麗人行》中繪有三女侍形象。其前邊一人戴黑色襆頭,上穿圓領白色窄袖袍,下著紅綠相間條紋波斯褲,足蹬高筒靴,束腰佩囊,女扮男裝,雙手拱於胸前,施以男子禮。鄭仁泰墓出土《彩繪釉陶男裝女俑》:俑頭戴黑色襆頭,臉圓潤豐滿,闊眉細目,朱紅點唇,嘴角兩邊點有黑色面靨。上穿紅色圓領窄袖袍,下著紅、白相間條紋波斯褲,腰束黑帶,雙手袖於胸前,淡定自然,立於踏板之上。

  女著男裝,體現了唐代婦女性情曠達,不受約束的個性特徵和剛強自信不讓鬚眉的豪邁氣概。傳統的漢族服裝,「褒衣博帶,革履高冠」(《舊唐書·輿服志》),適宜於乘輿。但在唐代前期,婦女對服式審美的角度並不傾向於褒博,反而比較欣賞胡服。

  唐太宗貞觀年間,政策開明,經濟繁榮,吸引了不同的民族、邦國的使者、僧侶、留學生接踵來到唐土,他們沿著絲綢之路千里迢迢把異國文明帶到中國,「貞觀」文明也隨之遠播域外。在此期間,胡人(漢人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泛稱)的文化特別是胡服,使唐朝婦女耳目一新,紛紛效仿。自南北朝起,由於戰亂不息,漢人為了便於行軍作戰,就特別重視對西方、北方少數民族服裝文化的吸收,形成了「雜以戎夷之制」(《舊唐書·輿服志》)的官員服裝現象。特別是唐代,朝廷廢除了官員出外乘車的制度,要求騎馬,這樣一來,傳統的漢式服裝勢必跟不上時代的要求,所以,唐自建國始,官員在一般場合下的服裝都比較簡潔,其中又更多了一些「胡化」的成分。在朝廷官員服裝胡化的直接影響下,婦女著胡服胡帽,自然而然,不過婦女更大膽開放,基本上都是直接拿來我用,因此,當代的詩人和史學家,才把她們當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大加渲染。

  胡服的特點是:領袖窄小,腰間系革帶,頭戴氈帽或皮帽,腳蹬靴,穿小口褲,適宜於騎射。唐時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對婦女束縛較少,女子常騎馬出外郊遊,所以喜著胡服胡帽。唐時婦女的這種裝束在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畫和陶俑中比比皆是。如李貞墓出土《三彩女騎馬俑》:通高35 .5 厘米 ,長28 厘米 ,1972 年出土。俑頭戴「山」字形寶相花紋翻沿胡帽,面龐圓潤,細眉朱唇,額上貼有四個黑色花鈿。內穿淡黃色窄袖襦,外套圓領半臂,左臂微曲,手置腿上,右手置胸前做持韁狀。系淡綠色長裙,足著圓頭履踩馬蹬。

  《舊唐書·輿服志》載「中宗即位,宮禁寬馳,公私婦人,無復羃蘺之制。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形用。鋨又露髻馳騁,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慣矣。」這條史料,說從駕宮人戴胡帽、露髻馳騁和著丈夫衣服靴衫的情形。依此,部分學者誤以為唐時婦女戴胡帽、露髻馳騁和著丈夫衣服靴衫的情形肇自開元。從昭陵陪葬墓出土的文物來看,這些現象,初唐既有。這說明,出土文物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文獻。

  唐代婦女豐富多彩的服飾在昭陵文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真實生動地記錄著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精神狀態,這正是昭陵文物令人嘆為觀止的完美體現,也是對大唐經濟繁榮、國泰民安的進一步肯定。

相遇是美的開始,人民瓷壇與您一起品瓷賞畫、識人知物。  

歡迎關注「人民瓷壇」微信訂閱號。

  方法1:點擊手機右上角「...」,選擇「查看公共賬號」,選擇「關注此公共賬號」

  方法2:掃描本訂閱號二維碼


推薦閱讀:

修復青銅器時為什麼不還原其本來的顏色?
為何漢代雕塑比秦朝退步了?
襄陽發掘出69座秦漢古墓 出土大量青銅器文物
冷知識 | 為什麼青銅鼎有圓有方?
國保文物化身「塔堅強」 傾斜開裂屢遭盜掘

TAG:文物 | 婦女 | 前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