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紀錄片里的台灣 · 中國民俗學網

「台灣生命力──台灣本土紀錄片觀摩季」活動海報

  沒有《賽德克·巴萊》,有多少人會留意到台灣賽德克這樣一個民族?沒有《海角七號》,有多少人會關注戰爭期間來不及說出的愛與思念?一直以來,台灣電影對人的感情刻畫細膩,對時代的描繪見微知著,以其特有的人文氛圍受到很多文藝片愛好者的追捧。而台灣紀錄片亦然,其製作理念、水平之高,數量之多,近幾年頗有凌駕電影的趨勢,不僅記錄台灣在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圖像,也反映出台灣的生命力、創造力、開放以及多元的社會面向。

  5月13日開始,「台灣生命力──台灣本土紀錄片觀摩季」在北京啟幕。在一個月的展映時間裡,精選的13部台灣紀錄片和若干部台灣電影,陸續與觀眾見面。這些紀錄片見證了台灣的歷史,鐫刻著台灣本土文化的烙印,也就此成為外界了解台灣的一個重要窗口。

  作為歷史的見證

  2011年6月,台灣自由行之門開啟,台灣不再僅僅是書中帶著墨香的文字,也不是和著吉他的淺吟低唱,很多去過台灣的遊客都感受到,真正的台灣和我們之前的想像不一樣。

  「儘管現在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密切了,但目前大部分大陸人去台灣,能夠逗留的時間都不太長,僅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左右,很多時候是去一些觀光景點吃美食,對於台灣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層。」此次活動的總顧問、台灣紀錄片人張釗維告訴記者,「只有通過紀錄片才能更進一步地了解台灣老百姓內在生活的樣貌,從中理出線索,在過去的50年,台灣是怎麼走過來的。」

  這次的展映分為4個單元。「生命·台灣」單元除了《尋找台灣生命力》這部帶有強烈的批判態度、聚焦社會變革中的台灣與台灣民眾的片子,還有《翻滾吧,男孩》與《不老騎士》這樣關注普通人的片子;「環境邊陲」單元關注邊緣族群面對商業社會步步緊逼的衝撞;「狂飆的世代」著眼歷史,以4部影片記錄台灣上世紀50年代和六七十年代;而「裂痕與彌合」聚焦「九·二一」大地震後,台灣社會面對災難的反應與思考。

  活動期間,還舉辦4次主題沙龍,史航、王銘義、張典婉等嘉賓和北京的影像愛好者一起觀摩研討。

  「希望兩岸導演有更多的交流,可以嘗試讓台灣導演拍大陸、大陸導演拍台灣的方式增進了解,也期望能介紹大陸獨立紀錄片到台灣。」張釗維說。

  作為藝術的表徵

  曾幾何時,對於每一個大陸人來說,寶島台灣神秘而遙遠,記憶中小學課本那篇《日月潭》是台灣第一次闖進我們的視線。青春的記憶里,三毛略帶憂傷的文字、羅大佑微微沙啞的聲音、余光中「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的鄉愁……構成了對台灣的全部遐想。

  張釗維介紹,在參展影片中既有上一輩導演吳念真等人的關懷,也有同一輩導演魏德聖的思考,始自1970年代台灣鄉土文化運動的靈魂貫穿其中,類型多樣,旨在通過本土導演和演員的視角,呈現一個真實、鮮活、有靈魂的台灣。

  「作品涵蓋老中青三代,橫跨台灣60多年的歷史,這是這次展映的兩大特色所在。」張釗維告訴記者,這兩年無論對於大陸還是台灣來講,都是紀錄片創作的黃金上升階段,「我們需要做的是將這些藝術特色歸納抽象出來,傳播給更多的人所知。」

  在此次展映中,也集中展示了張釗維創作的三部紀錄片。其中,《築之夢》敘述了「九·二一」地震後的第三年,台灣通過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方法進行重建,但在過程中遭遇許多價值觀和現實的衝突,在多方激蕩之中,突顯了大家對於此活動的不同想法。《消失的左眼》以白描手法記敘了50到6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兩岸的事情,自始至終貫穿了「最鎮壓不住的就是青年人的思想」.《向左走向右走》則關注六七十年代「保釣運動」蔓延的野火,知識青年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實踐理想。「四集紀錄長片《尋找台灣生命力》當年在台灣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其對社會現實的強烈批判態度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創作風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張釗維說。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2年6月7日【本文責編:CFNEditor】

推薦閱讀:

Darwin:方紹偉,腐敗跟國民性無關!
台灣島上的國民黨完敗了嗎?
試析我國民間借貸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之我見
普京授旗,俄羅斯國民近衛軍來頭有多大?
特朗普獲勝與否都是美國民主的失敗 特約

TAG:中國 | 台灣 | 紀錄片 | 民俗 | 民俗學 | 國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