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原:百年大學教育的得與失
作者 | 陳平原
辦大學和辦企業不一樣,不可能立竿見影。辦學要有長遠的眼光。用辦企業的思路來辦大學,導致在中國的大學教育中,普遍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傾向。給教授和學生們留點讀書的時間, 給大學留點成長的空間,這比拚命地拔苗助長要好。
廢除科舉的影響
1905年袁世凱等奏請「立停科舉以廣學校」,清政府詔准自丙午(1906年)起停辦科舉,至此,自隋代開始,實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壽終正寢」。撇開意識形態的紛爭,20世紀中國教育的大格局,其實是在晚清一代手中奠定的。
最近十年學界風氣有所變化,頗有為科舉制度鳴冤叫屈的。談論科舉的貢獻,不能說過頭話,尤其是不該否定晚清廢除科舉的意義。沒有廢除科舉制度,就沒有20世紀中國大學的輝煌。所以,廢科舉才促使中國的高等教育走上正軌。為什麼晚清的政治及教育改革,必須落實在廢除科舉?請看袁世凱、張之洞1903年《奏請遞減科舉折》:「科舉一日不廢,即學校一日不能大興;將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遠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能進於富強,即永遠不能爭衡於各國。」
廢除科舉不久之後,嚴復在環球中國學生會演說,這篇初刊1906年1月10日《中外日報》的《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稱:「不佞嘗謂此事乃吾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言其重要,直無異古者之廢封建、開阡陌。造因如此,結果何如,非吾黨淺學微識者所敢妄道。」嚴復還在《救亡決論》(1895年)和《擬上皇帝書》(1898年)中痛批科考。章太炎和林紓也談及科舉,其核心思想是,學術是民間的事情,政府過度干預會對學術造成傷害。
科舉的作用是取士,至於育才的工作,主要由書院或學校承擔。我對20世紀中國教育成功移植西洋制度表示欣賞,但對其拋棄悠久的書院傳統則深表遺憾。不知不覺,中國兩千多年教育沿革的這條線被掐斷了。
五四運動的意義所謂的「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包括思想啟蒙、文學革命與政治抗爭。除了其在文學史、思想史、政治史上的意義,我還希望強調其在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作用——確立我所理解的「大學精神」。1917年1月4日,新任北大校長蔡元培到校視事,五天後發表公開演講,稱「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希望學生摒棄「做官發財思想」。大學以文理為中心在今天還有很多爭論, 大學以什麼為中心?商學院是不是中心?商學院不可能成為大學的中心,如果以商學院為中心,大學的發展是不正常的。
至於蔡先生的「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一般人可能會注重思想自由,我卻更看重兼容並包。大學恰好就是要包容人,讓各種不同的思想學說在大學裡面自由發展。蔡先生沒有刻意鼓吹哪一種思想學說。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以北京大學學生為首的學生運動一時興起。理想的大學,不僅僅追求學問與養育人才,還探索精神、服務公眾、參與政治,乃至直接影響社會進程。現代中國大學,不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科技)人才、創造科研成果的場所,它已深深介入了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建設。讀書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參與實際政治運作中的複雜性需要關注。學生群體易受鼓動,實際效果值得注意,並非每一個都如五四運動值得表彰。
五四之後,新教育、新文化與新政治在北大等大學互相激蕩。傳統觀點歷來將學生運動作為北大校史的主線。而蔡元培等極力網羅的眾多當年全國第一流學者,其「傳道授業解惑」, 以及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研究方面的貢獻,在校史中只能「退居二線」。「研究所國學門」的大名,對於今日的北大人來說,已經不再是「耳熟能詳」。
大學內遷之壯舉
八年抗戰,漫天烽火中,中國大學大規模內遷。對比十年「文革」的荒廢學業,或近二十年的急起直追, 抗戰八年中國大學的教學狀態可圈可點。著眼於對當下中國大學的啟示,我特彆強調以下三點:第一,以教學為主;第二,注重師生關係;第三,堅持學術標準。抗戰中中國大學大批內遷具有重要意義:保存學術實力,賡續文化命脈,培養急需人才,開拓內陸空間,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一種民族精神以及抗戰必勝的堅強信念。
具體說來,戰時中國大學的內遷有如下特點:第一,不是個人逃難,而是集體行動,且一路上弦歌不輟;第二,教學上,不是應急,而是有長遠打算,所謂「戰時如平時」,更多著眼於戰後的建國大業,保證了戰時培養的大學生的質量;第三,學術上,不是倉促行文,而是沉潛把玩,出有思想的學問,有情懷的大學者,這在人文學尤其明顯;第四,廣大師生因大學西遷而見識中國的遼闊與貧困,於流徙中讀書,人生憂患與書本知識合一,精神境界得以提升;第五,大後方傳出的朗朗讀書聲,代表某種文化自信與道德優勢,召喚無數淪陷區的青年學生,穿越重重封鎖線前來求學;第六,除了具體的學術成果,大學內遷為西南西北播下良好的學術種子,此舉對於中國教育平衡發展意義重大。
談及西南聯大等內遷大學的貢獻,容易說的是有形的,如培養人才、推動科研以及投身戰場;不太好說的是無形的,那就是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如何凸顯某種高貴的精神氣質。在中國大學日漸富有、也日漸世俗化的今日,談論那些已經隱入歷史深處的、「破破爛爛但卻精神抖擻」的西南聯大等,也算是「別有幽懷」。
「院系調整」的功過
1949年12月,馬敘倫在《在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開幕詞》中指出:「中國的舊教育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統治下的產物,是舊政治舊經濟的一種反映,是舊政治舊經濟藉以持續的一種工具。」 一場院系改革在五十年代蔓延全國,主要包括:政治課建設如新民主主義論等課程的增加,否定民國教育體制及課程設計如接管公立大學,聘請蘇聯專家指導,走專業化道路,要求大學直接服務於經濟建設。從1950年醞釀,1951年開始,1952年全面展開,至1953年這場浩蕩的院系改革基本完成。《關於1953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計劃》顯示,當時的大學由205所減少到182所;綜合大學13所,高等工業學校39所,高等師範學校31所,高等農業學校29所,高等醫藥學校29所,高等政法學校4所,高等財經學校7所,高等藝術學校15所,高等語文學校8所,高等體育學校5所,少數民族高等學校2所。
五十年代的院系調整,對各大學的影響不同,有的得益很多,有的則損失慘重……最受詬病的是大學都以專業為中心,專業面太窄,致使以文理為中心的傳統受到挑戰。近十年來,專科性的大學有意識地進行填補,比如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的一些大學對於文科、 理科、 法科的引進。相信再過五十年,中國大學會調整到比較合適的位置。
恢復高考的故事
1977年冬天,中國五百七十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餘年的高考考場。當年全國大專院校錄取新生二十七點三萬人;1978年夏天,六百一十萬人報考,錄取四十點二萬人。史稱「七七、七八級大學生」。七七、七八級大學生踩著時代的鼓點,「走進新時代」,因此,恢復高考制度與思想解放運動,二者可以合論。
我在《永遠的1977》的序言中寫道:「本書的作者,儘管境遇和立場不太一樣,但基本都是『恢復高考』這一決策的直接受益者。這就決定了其敘述策略以及自我反省的力度。說全書瀰漫著某種『成功人士』的『躊躇滿志』,不算太刻薄。可這主要不是作者的問題,而是文體的特性決定的——三十年後『追憶逝水年華』,很容易就走到這一步。」
「五四」一代和七七、七八級大學生不一樣,前者的「光榮和夢想」是自己爭來的;我們的「幸運」,則很大程度是時代給予的。日後被提及,人家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則是大轉折時代的受益者。也正因此,在隨後漫長的歲月里,「五四」一代有能力在一次次飽含激情與深情的追懷與敘述中,或多或少地延續了其青年時代的夢想與追求,或強或弱地挑戰著當時的主流思想,他們是歷史的創作者。而七七、七八級大學生的幸運很大程度是時代給予的,是大轉折時代的受益者。某種意義上七七、七八級大學生不如「五四」一代,後者的前途和成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前者得益於時代轉變。
「世界一流」與「大學擴招」之張力
理解當下的中國大學,必須關注一個特殊的年份——1998年。那一年有兩件大事,對當下的中國高等教育影響巨大。一是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由此產生了一個我們今天都熟悉的名詞——985大學。二是制定了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為目標的大學擴招計劃,第二年開始正式實施。此後連年擴招,到2012年錄取六百八十五萬人後,才基本保持穩定。也就是說,最近這十六年,中國的高等教育其實是兩條腿走路,一是努力做強,追趕世界一流;一是盡量做大,擴大辦學規模。應該說,兩條腿都在用力,也都很有成效,可惜努力的方向不一樣。
「大學」在變化,這並非中國所特有,某種意義上,這是世界性現象。密西根大學原校長詹姆斯·杜德斯達在《21世紀的大學》一書中提到:「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高等教育出現重大變革的時期,大學努力回應它們所面臨的挑戰、機遇和責任。」一千多年來,大學為我們的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進入21世紀,沒人懷疑,大學還會繼續發揮類似的作用。但是,各種改革的努力,將使「大學」的形式及內容發生很大變化。而當代中國大學的諸多變革,必須放在這個大背景下來談論,才能有比較清晰的思路。
其實,中國的大學只要認準目標,找准方向,不要走太多的彎路,步步為營,就一定能辦好。辦大學和辦企業不一樣,不可能立竿見影。辦學要有長遠的眼光。用辦企業的思路來辦大學,導致在中國的大學教育中,普遍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傾向。給教授和學生們留點讀書的時間, 給大學留點成長的空間,這比拚命地拔苗助長要好。學現代史的都知道,五四運動中,蔡元培曾引《風俗通》中的一句話「殺君馬者道旁兒」,作為辭職時的理由。以目前中國大學的水平,很難承受政府及公眾希望其迅速變成「世界一流」的期待與厚愛。還不如把腳步放緩,把路走正,那樣的話,中國大學或許還能走出自己獨特的風采。
來源:《社會科學報》2015年12月31日
推薦閱讀:
※陳平的權變之道
※陳平「六大奇計」建奇功,最後一計救了劉邦一命
※陳平傳(附王陵傳)
※為了保命,陳平在呂雉面前嚎啕大哭
※陳平「奇計」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