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的用量,細辛的功效與副作用

細辛的用量

細辛作用廣泛,走頭面,可醫頭痛、口瘡、喉痹、牙痛、眼目諸病;入少陰,通督脈,可治寒疝、陽萎、小便不利;走四肢,達皮毛,可療風水咳嗽、風濕痹痛;入臟腑,上能開肺,中能暖胃、潤肝燥、益膽氣,下能溫腎通關。具有良好的鎮痛、止咳、強心等功效,臨床應用比較廣泛,但由於受「細辛不過錢」劑量的束縛,從而限制了它的用量,限制了其高療效的發揮。

一、文獻考辨 細辛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君葯120種內,「細辛,性溫、味辛。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竅,輕身長年。」功效。雖未言用量,但可「久服」。

自《本經》至北宋陳承的《本草別說》之前,皆認為細辛為無毒之品,漢張仲景等醫家均廣泛應用於臨床。《傷寒雜病論》入煎劑用細辛的有13方,其中用三兩的有8方,用二兩的有5方,每方所用細辛均超過3g。

北宋陳承《本草別說》則載謂:「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半錢匕,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

而「細辛不過錢」說的提出,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他引北宋陳承語:「承曰,細辛非華陰者不得為真。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由是觀之,則「不可過一錢」實為「不可過半錢匕」之誤,而且此劑量僅指「單用末」。

清汪昂《本草備要》細辛條亦載「不可過一錢」。清陳士鐸《本草新編》指出,細辛「只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只可共用,而不能獨用。多則氣耗而病增,獨用則氣盡而命喪。」自此,「細辛不過錢,過錢賽人言」、「細辛不過錢,過錢命相連」等說得以廣泛流傳至今,混淆了獨用少用與共用多用的區別。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與各大專院校教材《中藥學》等中藥書籍,對細辛用量亦都規定為1~3g。

二、藥材考證 傳統藥用細辛在初春二月或仲秋八月採挖,此時其根部的營養物質最為豐富,通常其藥用化學成分的含量也比較高;同時在細辛的傳統加工方法中,要除去非藥用部位地上部分和根頭部根莖,只留根部作為藥用。自1950年後,藥材收購部門對細辛要求收購全草,而挖全細辛的地下鬚根比采全其地上部分及根頭部根莖要困難一點,因此葯農大都在細辛地上部分生長茂盛的「夏季果熟期或初秋」季節採集,所采細辛多數葉全根殘。據研究,全草細辛中根部和葉的比例大約是55%和45%[1]。而根所含揮髮油成分遠大於葉所含揮髮油成分,其揮髮油成份必然比傳統細辛根明顯偏低

三、服用反應 後世沿用此說,近醫亦多證實細辛確可引起毒性反應。如用散劑吞服治療寒性疼痛[2],從1g開始,每日增加1g,至4~5g時,發現有胸悶噁心等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在對呼吸中樞的抑制,與歷代醫藥學家所描述的「多即氣悶塞,不通者死」是基本吻合的。而目前有不少臨床報道,在煎劑煎煮服湯中重用細辛10~30g,最多者用到180 g,卻未發生毒副作用。

又有動物實驗表明,北細辛揮髮油對蛙、小鼠、家兔等均呈先興奮,繼而抑制,使隨意運動和呼吸減慢,反射消失,最後致死。而細辛大劑量煎劑應用9~60g,動物實驗連服10日,卻無明顯毒性反應。表明細辛入煎劑後所含揮髮油揮發後毒性減低。細辛的酒精浸出液毒性明顯,水煎劑的毒性較小,前者超過後者一倍以上。可見,細辛有毒是肯定的,用法、服法是正確細辛使用的關鍵。

四、實驗證明  我國藥學研究者先後對31種國產細辛屬植物揮髮油進行了分析, 共檢出75種化合物[3]。其中甲基丁香酚、欖香素、黃樟醚三者存在於所有細辛品種中, 被認為是中國細辛揮髮油的特徵性成分[4]。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揮髮油中的甲基丁香酚為其主要有效成分, 黃樟醚是其毒性成分。有研究表明[5],在相同劑量下,細辛根末中的揮髮油含量約為細辛全草煎煮10min後的3倍;又在相同劑量下,根中所含揮髮油中有毒成分黃樟醚的含量分別是全草煎煮10、20、30min的4、12、50倍。因為細辛中有毒成分黃樟醚揮發性比甲基丁香酚快,在高溫下易被破壞,所以細辛全草煎煮時間越短,其煎液中的黃樟醚含量越高。細辛在煎煮30分鐘後,其毒性成分黃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僅存原藥材的2%,不足以引起中毒,並且煎汁中還保存了一定量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

五、使用方法 明確地講:「細辛不過一錢」僅適應於單味和散劑,而煎劑可適當增加用量。

1、細辛的有毒成分主要是揮髮油,過量可致死亡。因此,細辛「單用末」,特別是單用其根部時,應遵循「細辛不過錢」之說。進一步,細辛服用散末不論是根還是全草,都不可用大量。

2、入湯劑可適當加大劑量。但必須加入復方湯劑中,並煎煮30min以上。現代臨床大量報道,用細辛10g、15g、20g,甚至60g或更多,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屢起沉痾,並以此證明細辛可以大量使用,是安全有效的。3、大量的事實說明[6],在現實條件下,以細辛3g入復方,實為「隔靴搔癢」,葯不能盡病而反令細辛倍受責難,一般多用至10~15g。

總之,細辛是一味良藥,其良好的藥理治療作用是十分肯定的。隨著對細辛臨床應用和用量的進一步研究,中藥細辛一定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臨床效用。

細辛的功效與副作用

細辛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解熱、利尿、鎮痛、鎮靜葯。治頭痛,有發汗、祛痰之效

   細辛的作用:

1、鎮靜、鎮痛作用細辛揮髮油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小劑量可使動物安靜、馴服、自主活動減少;大劑量可使動物睡眠,並有明顯的抗驚厥作用。細辛煎劑灌服也有鎮痛作用。其較強的鎮痛作用為其治療頭身痛、牙痛等的重要藥理學基礎。

2、解熱作用細辛揮髮油灌服對多種原因如溫刺法、四氫β-萘胺、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實驗性發熱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發熱也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還能降低正常大鼠的體溫。

 3、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變態反應細辛揮髮油灌服或注射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如細辛對致炎劑角叉菜膠、酵母、蛋清、甲醛等所致的大鼠關節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對抗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腫脹,抑制抗血清引起的大鼠皮膚浮腫、由組織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抑制塑料環和棉球肉芽增生。對去腎上腺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細辛的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N-異丁基十二烷四烯醯胺和去甲烏葯鹼均可明顯抑制組織胺所引起的脈鼠離體迴腸收縮。細辛水或醇提取物均能使速髮型變態反應總過敏介質釋放量減少40%以上,說明其有抗變態反應作用。

 4、提高機體的代謝功能從細辛中分離的消旋去甲烏葯鹼具有β-受體激動劑樣的廣泛藥理效應,有強心、擴張血管、鬆弛平滑肌、增強脂質代謝和升高血糖等作用。現知去甲烏葯鹼含於多種藥性溫熱的中藥內,如細辛、附子、吳茱萸等,其呈現的藥理作用與中藥散寒或祛寒功效相吻合,因此可將其視為散寒藥效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

 5、平喘、祛痰作用細辛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而呈現平喘作用。離體實驗證明,細辛揮髮油對組胺和乙醯膽鹼所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其揮髮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對脈鼠氣管亦有明顯的鬆弛作用。細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痰作用。此外,其醇浸劑靜注,可對抗嗎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6、強心、抗心肌缺血、升高血壓作用細辛具有強心、抗心肌缺血和升高血壓的作用。離體實驗表明,細辛揮髮油對兔、脈鼠心臟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為正性肌力,正性頻率作用,並能增加冠脈流量。對犬實驗性心源性休克,細辛能提高其平均動脈壓、左室壓峰值和冠狀血竇流量等作用,其作用強度與多巴胺相似,但其不加快心率。  細辛揮髮油給麻醉犬、貓靜脈注射,可見降壓作用,但其煎劑卻有明顯的升壓作用,其升壓作用可能與去甲烏葯鹼有關。

 7、抗菌、抗病毒作用細辛醇浸劑、揮髮油等對革蘭陽性菌、枯草桿菌和傷寒桿菌有一定的體外抑制作用,煎劑對結核桿菌和傷寒桿菌亦有抑制作用。細辛揮髮油對多種真菌如黃曲霉菌、黑麴黴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為黃樟醚。α-細辛醚有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增殖的作用。

 8、局麻作用50%細辛煎劑能阻滯蟾蜍坐骨神經衝動傳導,作用可逆。其麻醉效果與1%普魯卡因接近。揮髮油有表面麻醉、浸潤麻醉作用。50%細辛酊塗於人舌也有局麻作用。

北細辛屬於馬兜鈴科細辛屬,無馬兜鈴酸。 其化學成分屬於揮髮油類,主要成分有甲基丁香油酚、細辛醚、黃樟醚等,另含N-異丁基十二碳四烯胺、消旋去甲烏葯鹼等。 其副作用是由於大劑量細辛揮髮油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是隨意運動和呼吸減慢,反射消失,最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另外,細辛對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過量使用可引起心率失常。


推薦閱讀:

[轉載]秘密副作用
注意大麥茶的副作用
? 高麗參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
綠藻(小球藻)的副作用 
愛和被愛的副作用

TAG:副作用 | 作用 | 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