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瑩版《精準教練》學習心得

文/李尚峰

2016.2.24-28濟南

透過之前「簡快」學問的系統學習和輕鬆教與學的杭州結緣,我自己對李中瑩老師的學問已經有比較深刻的認知和應用,但透過四天聆聽李中瑩老師「精準教練」的解讀和演繹,對李老師的學問有了更廣泛的學習,同時對教練也有了更多的認識。

二期11組李尚峰 第一天分享:

今天作為5天學習的第1天,李老師重點講解了精準教練的核心概念,這對於我之前未系統學習教練技術的學員來說,受益匪淺:

1、學習了精準教練的定義,李老師特彆強調了「優雅」一詞,這是一個非常感性的詞語,它體現了一種和諧,一種氣質,非先天而生,而是從文化的陶冶中產生,李老師說,精準教練是「走心」的學問,所以,我的感悟就是,精準教練的優雅來自身心合一的狀態。

2、在今天上午的學習中,有一個關鍵點是李老師對「精準」兩字的解讀,讓我一下子對這麼學問有了一個立體的認知,李老師認為,精準的來源有三個方面:1)所有目標的前提是價值需求,2)每個人只被他本人的價值需求所驅動,3)每個人都有相同的終極價值需求。

精準,是因為你撥動的對方的心弦,對方因此而產生一份良好的感覺,進而有了改變的意願或動力,故產生了教練的效果。

3、在精準教練的技術守則中,李老師從自身修鍊的4個守則、面對學員的4個原則,以及30條精準指引,特別是在解讀過程中,讓我感受到李中瑩老師對本學問秉持著一份系統性和嚴謹性,同時透露出李老師的一種開拓精神。這對我個人而言,有一份很大的鞭策與啟發。

4、在下午學習中,李老師重點講了目標。有兩點受啟發:1)目標與我,誰是主人?目標是為誰服務的?我們常常把目標凌駕在自己之上,成為生活的主人,為誰辛苦為誰忙?忽略自己才是主人,忽略輕鬆滿足成功快樂才是人生追求的終極價值。2)要辛苦才能賺到的錢就不是應該賺的錢,我們從不允許自己用更輕鬆的方法去賺錢。這裡面有一個思維的誤區,我們常常陷入其中而不知。

5、在TED的分享中,我也從李珂老師、王敏老師的分享中收穫良多,對軟培訓、氣場的核心理念有了一個接觸,感謝兩位老師的分享。

二期11組李尚峰 第二天分享:

今天李老師基本上都在講授「目標」,這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李老師演繹開來,又有另一番的味道:

1、很多人有了目標,就把焦點放在「做」上,把「達到」目標作為最重要的,因為不注重效果,而忘記了「達到」是為了目標而服務的,同時目標又是為了「我」而服務的。這一點,與昨天關於「目標VS我」誰是主人的討論又更深入一層。

比如,對於我們很多人而言,人們活著就是為了賺錢。金錢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上帝。人們從小開始,就被培養成如何成為成功者,而成功者的唯一標誌就是金錢。人們完全忘記了:賺錢本來是為了你需要的東西,一旦你獲得了你需要的,金錢就變得毫無意義。人們為金錢而金錢。手段成為了目的。賺多少錢,成了目的,而人的一生,真正的目的是要達成什麼樣的人。為了達成什麼樣的人,當然需要金錢,需要別的什麼,然而,都是手段,都是為了要達成你那個終極的目的,而不是反過來:為了要賺錢,你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可是,很多人顛倒了這種關係,就像我們常常從社會新聞里看到的悲劇:遭遇搶劫時,為了保護自己口袋裡的幾百塊錢甚至幾塊錢,不惜以死相拼。

2、在小組討論中,我也對「誰是主人」這一話題有了新的體悟,其實,我們討論的「目標」只是一個泛指,可以具體到生存目標、生活目標、生命目標,就「誰是主人」而言,我覺得,

1)生存目標,我為之服務,為了活下去,被迫無奈;-本我

2)生活目標,為我服務,為了活的更好,有所選擇;-自我

3)生命目標,我為之服務,活的意義,使命必達;-超我

李中瑩老師的核心弟子全仁教育創辦人宋洋老師曾經分享過一個觀點:內修生命,外修使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精闢的總結,整合了人生的三層目標。

3、關於解困三句話中,在一條時間線中,演繹人生的恩怨情仇,立足現在,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於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李老師分析到,很多人總想搞清楚、搞明白過去,把過往的創傷、家庭的問題梳理清楚,才能往前走。李老師點評道:你有這麼多創傷,這麼多問題,但明天你還想活嗎?還能活下去嗎?顯然,帶著傷、帶著痛,也依然可以活著,把籌碼放在未來吧。我覺得,很多人,之所以聚焦過去,是因為TA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反正閑著也閑著,不如給自己整點事吧?!

生為人,必有痛。如何面對痛,確是每個人的課題。有些人,痛不欲生,有些人,痛並快樂著。其中的一個轉換就是:覺知。所謂的修行,不是逃避痛、消除痛,而是帶著覺知去體驗痛,穿越痛,並從中獲得一份自在,正如《心經》所言「觀自在……度一切苦厄」。

二期11組李尚峰 第三天分享:

今天上午,李中瑩老師透過個人的經歷,引導出我們學習的主題:人生的意義。

1、回答人生的意義,如果從哲學層面來回答,肯定會形而上,高大上,李老師透過三個層面:家族系統的有效延續、人生的成功快樂、每天每件事更多的輕鬆滿足,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這種回答,不談玄不談空,讓人感覺非常落地和務實,這是讓人感到非常貼心的話。之前,我總是站在出世間的角度來看李老師的學問,覺得李老師的學問還不夠究竟,因為在世俗的層面,「輕鬆滿足成功快樂」的雖然可以稱作成功的人生,然而從出世間的角度看,這種人生仍然隱藏著巨大的缺陷,並沒有得到最終的解脫,因為在目標實現之後,快樂非常短暫,很快就有新的目標出現,然後又是在手段的征途上,如此循環,看似前進,實乃原地打轉。這也就是佛家所講:諸行無常!

但是此刻,我忽然覺得,對於99%的普羅大眾而言,他們根本不考慮什麼出世間,他們覺得過好今生就非常不錯了,所謂的今生來世、因果輪迴,很多人寧可信其無,也不願信其有。隨順眾生吧!因此,李老師學問的口號「輕鬆滿足成功快樂」對於99%的人而言,就是他們的人生追求。足矣,畢竟眾生難度。能幫助人有成功快樂的人生,李老師的學問已經是功德無量了。

同時,李老師又從系統的層面——有效延續,填補了個體追求的片面性、自私性。從這個角度而言,李老師所說的「天法」是為「人法」服務的,換句話說,李老師的學問是立足於「人法」的,當「人法」不足夠解決現實問題時,才會從「天法」尋求支持。

2、什麼是「天法」,李老師引入一個「系統動力」的概念,並做了一些解讀,事實上,系統動力是一個非常複雜龐大的、不可思議的自然規律,是道的層面,可以用《周易》的「易」來解讀系統動力:不易、簡易、變易,可以用佛家的「因果報應」來解釋系統動力,可以用心理學的「集體潛意識」來解釋系統動力,或肯威爾伯的「法界」來解釋系統動力……其實用什麼來解釋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人從現象的背後,看到未知的領域,並能謙卑與臣服,從而獲得輕鬆滿足,這才是關鍵。學問的價值和意義在於,為人生服務,為成功快樂而服務。

3、對於人法,李中瑩老師同時演繹了「生命的傳承」,李老師認為,人生最重要的關係順序是:與本人的關係→與伴侶的關係→與父母的關係。照顧好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照顧好他人,也從另一個角度來孝順父母,也更有力量支持系統的有效延續(孩子),李老師的解讀引發了我們對「慈」「孝」的深刻反思。何謂「孝」,真正的孝是光宗耀祖,讓父母安心;何謂「慈」,真正的慈是幫助孩子培養出來能照顧自己人生的能力!雖然慈孝的道理,歷代古大德也有非常精闢的論述,但李中瑩老師用超現代、通俗的方式說出來,作為普羅大眾,就非常容易接受和被觸動。

4、今天的學習中,還有一點比較落地的就是輔導練習。李老師分享到,人生的一切煩惱皆來自於「我執」,我執,小乘佛法認為這是痛苦的根源,是輪迴的原因。什麼是我執呢,李老師用通俗的方式說,就是「不願改變」,而所有的改變都是來自與關於人事物關係的改變!那麼人為什麼不願改變呢,因為有扭曲的三觀,為此李老師引導大家做了長大長高+借歷代父母法,讓我們獲益良多。這進一步驗證了30條指引中所說「內心改變,世界就會改變」,佛曰,一切唯心造!

5、在下午,李老師還講授了在教練輔導工作中碰到的3種常見的心理問題:與父母關係、成長的創傷和扭曲的三觀,並對此做了精彩的演繹,道理深奧,技法簡快,名副其實!

由於時間關係,先分享到這裡,感謝李中瑩老師精彩演繹!同時也感謝羅秋蘭老師、池海老師的精彩分享。

二期11組李尚峰 第四天分享:

今天在早餐廳與李中瑩老師偶遇,老師說起了我昨天晚上分享的對老師學問的一份體會,特別提到道與術的問題、如何落地的問題,並在今天課堂上和大家分享了老師對學問的一種立場和態度,讓我有了一份新的體悟。

道與術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道就是道理,就是規律,術就是技術,就是方法。有道無術,魂不附體,只能坐而論道,束手無策,無法行動;有術無道,體不附魂,只能手忙腳亂,亂創亂試,事倍功半。所以,當昨天李老師講授「系統動力」的時候,我感覺,在一定意義,李老師當前的學問是「有方法的道和能夠承載道的術」。

當然,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就真的是大道理嗎?真的有道無術嗎?否也!以《論語》為例,它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言行錄,情景化、故事化、理論化,其中暗藏為人處事的千萬哲學,古大德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絕非虛言。但由於文言文的限制,加上批林批孔的影響,以及當代教育理念的局限,導致今天的人們對「儒釋道」產生了嚴重的偏見。

因此,從當下的現實角度而言,李中瑩老師的學問理念和體系對於當前彷徨的普羅大眾而言,確是非常及時和有效的,因為它通俗易懂、簡單快捷,為當今忙碌的人們所必須。李老師說他是「信差」,傳播好學問,在這次的學習中,讓我清楚的看到了李老師對自己清晰的定位。

在李老師看來,好學問的標準有三:1、能幫助人輕鬆滿足成功快樂,2、必須符合三贏(你好我好大家好),3、必須易學、易懂,易取得效果。

在前三天的課程中,李老師其實也講授了其學問中的「道」,今天,就開始了「術」的傳授。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術」絕對的必須的,很多人來學習就是為了「術」,包括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期待,希望能學會一招半式,以後走江湖時,能有幾招防身。

今天李老師給我們介紹的術,可以說是做教練走江湖的殺手鐧,一是理解層次,二是先跟後帶。對於我而言,這兩招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技巧:熟悉是因為它太常見了,翻開NLP書籍、簡快課程等,都可以看到這兩個技巧,陌生是因為聽完李老師講解,並親自做練習的時候,發現自己在理解上存在諸多盲點,在練習中存在諸多障礙。

為什麼會是這樣?我的覺察是,自己對這兩個技巧一是沒有深刻理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運用起來肯定會瞻前不顧後;二是沒有經常運用,術,無它,熟練耳!經過無數次的練習,自然熟能生巧,暗含道妙,術與道,本是一體,何來對立?看看李中瑩老師的個案PK,李老師為什麼能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呢?因為是以不變應萬變,看似在演示技巧,其實是以道馭術。

李老師常說,希望學員能夠超越自己。我們從中能感受到李老師的一份謙卑,同時我們也能從中獲取一份自信,因為在道的層面,已經無所謂超越。

今天還有一份收穫就是吳文君老師的分享——孩子,我拿什麼留給你?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咋一聽,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房子、車子、票子,可是仔細一回味,答案會決然不同。在近古,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是「家書」,比如著名的《了凡四訓》《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這是一筆難以估量的精神財富。而我們現代人,卻是注重物質財富,但最多也富不過三代。所以,吳文君老師的呼籲「孩子,我拿什麼留給你?」從心理、關係、家庭等角度,喚醒了我們對自己的一種深刻反思,非常感恩吳老師的分享。

二期11組李尚峰 第五天分享:

五天的學習,今天已是尾聲。

在今天早上的答疑中,李老師分享了他的答疑三板斧:1)你說呢?2)我不知道。3)你還沒有回答我問題,你不回答,我也不回答。

我的解讀是:

你說呢?——把問題回彈給學員,引發學員的思考,同時從中也能看到學員更深層次的信念。答疑,不是把學員的疑問接過來,老師必須時刻保持鏡子的角色,不做「爸爸」,也不做「洗衣機」,否則,答疑不僅幫助不了學員,反而增加學員的困惑,畢竟照顧好本人的人生,是一個人的權利和責任。

我不知道——這個回答,除了體現老師的謙卑外,至少還有兩種種可能:1)學員的問題超出老師的學問領域,畢竟物理的問題,化學老師是回答不了的。2)學員的問題沒有任何假設或背景信息,老師通過「不知道」的回答引發學員深入思考自己的問題。

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你不回答我也不回答。——說不出來拿不到,說不清楚做不好,對於內在混亂的人而言,會常常跑題,不去面對自己的關鍵問題,這種回答,緊扣核心,不依不饒,有時會有力的打破學員的固有模式。

當然,要想運用好以上三種答疑模式,是需要足夠的力量和自信的。今天李老師說「有力量才能做到優雅」,是的,有力量,不僅僅是技巧和能力,而是內在的合一!

今天的學習內容主要是突破限制性信念和語言技巧,也是教練技術最表層的技巧,因為教練的本質是溝通,溝通的本質是關係,關係的核心是連接,連接的方式有語言與非語言。

李老師說,人生本來很簡單的,是人把自己搞複雜了。我覺得,人把自己搞複雜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複雜了,想複雜的原因就是有限制性信念。為此,李老師讓我們做一個練習,思考一下:自己人生中有任何不滿意、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在其背後都有限制性信念。

是的,念頭一轉天地寬。

善與惡、好與壞、成功與失敗、黑與白,貌似對立的事物之間,其本質是合一的,所謂的對立,是人想法的對立、信念的局限。

快樂的根源是想法,痛苦的根源還是想法。人就是自己想法的奴隸,除非你帶著覺知。《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實在妙哉。這是悟的層面,小悟、大悟、大徹大悟,每個人的根性不同。

李老師很少在信念層面引導我們體悟,更多的是在技法層面讓我們體驗,從體驗去改變。今天上午,李老師在課間回應了我對他學問的觀察與評論,講了一個詞「快速」!這一點我是認同的,與「儒釋道」等傳統文化相比,李老師的學問可以體現為三個詞「通俗、實用、快速」,所以,對很多人而言,你無須有多少的知識儲備,無須有多高的理解能力,無須有多深的慧根,就可以快速拿到效果。換句話說,必須要從世間法的角度,才能有效掌握李老師的學問核心。

當然,有緣的你,看到我這樣長篇分享自己的感悟,一定會感覺到我是一個很理性的人。對此,我自己也是有所覺察的。我在敲打這個字時,我在問自己,再幹什麼,想表達什麼,有什麼動機嗎?……無它……寫這麼多,是想把當下的想法留下來,給自己的一個交待,同時也想向老師彙報自己的學習心得。

寫文章,必須是有感覺,才有味道。在學習過程中的感覺與體悟,稍縱即逝,如果不及時寫下來,再去捕捉就很難很難了。所以,非常感謝各位同學在微信群的分享,感謝各位同學在課堂上與老師的各種對話,這些都給我無限的感覺,謝謝各位同學。

在這五天的學習中,非常感謝李中瑩老師,李老師雖然70歲了,但每天依然精神抖擻,非常職業、專業的為近200位同學傳道、授業、解惑,不厭其煩地引導我們覺悟,這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尊重、敬佩與感恩。

再一次感恩李中瑩老師的分享!


推薦閱讀:

精準預測:你什麼時候結婚,對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命局的精準論斷,要注重細枝末節
互聯網行業如何精準地找到候選人?
腫瘤精準醫學:二代基因測序帶來的新契機
朴槿惠八字精準度駭人

TAG:學習 | 心得 | 教練 | 精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