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盆景欣賞及製作技藝(三)
洮河人收藏(四)盆景的「大」 盆景要「大」,不是高大數丈,而是雖小亦像大,即「盈尺大如山谷中」之意。它要象天然的古老大樹,有山林的氣魄。 盆景植物不論高矮,甚至是蔓生木本,都要塑造到象數丈大喬木的樣子。一般立式的呈雄偉挺拔;或高聳入雲,樹高蔭大可乘涼;屈曲盤橫者則其勢如龍如虎,而不是如蛇如蟲。
這些作品所表現的景觀都很大。 |
(五)盆景的「難」 盆景的「難」體現在製作上的難度,難度高首先要有一定的姿勢,不可孤立,否則必流於怪誕。盆景的難度除了表現在塑造技巧方面,有時也表現在盆景的樹齡上。
作品的製作上都有很大的難度,需要較高的技術。 |
(六)盆景的「韻」 神韻寓於形之中,形態既好,即神韻外溢。盆景秀麗者即娉婷婀娜,文質淡朴者即瀟洒飄逸,粗壯挺拔者即氣勢奇偉。各種體式的盆景有各自不同的神韻,直立式有高聳入雲之勢,曲立式如龍飛鳳舞,懸崖式有急流奔瀉之驚險或流觴曲水之幽情,卧乾式有蛟龍戲水之曲調,這些就是其神韻所現。 盆景的神韻可通過命題更好地體現出來。
寒江獨釣 | 夜歸圖 |
盆景的美與丑,有兩種不同的欣賞法:一種是真正能夠得其佳趣;另一種是僅以奇形怪狀或一時流行的作品為有趣。 不同植物的生長特點不一樣,其處理的手法、難度也不一樣;不同流派的處理方法也不一樣,因此對盆景的欣賞要從各個方面綜合地看。盆景的命題是畫龍點眼的作用,命題更能突出盆景的意境,但同一盆景不同的命題,其意境也不一樣。欣賞盆景既看輪廓,又看細部,既看形態,又塑造方法,還要看其塑造的難度。盆景被譽為「無聲的詩」,對盆景既要欣賞其形,還要探計其意境。好的盆景,從題材深入欣賞其深邃奧妙的藝術技巧、幽趣詩境、雅緻神韻。首先看其對植株處理是否得當,坐落方位是否正確,培育塑造是否得法,疏密安排是否恰當,變化是否有獨到之處,創新精神;另外,欣賞其造型品級。[作品欣賞] 1、飛越雲崖 2、楓林晚醉 3、紫霞垂照4、欺霜傲雪 5、兩地情 6、飛 龍 第三章 盆景的創作原理 盆景有別於詩畫,它們是有生命的藝術品,這就決定了盆景創作的連續性。盆景的生命過程就是盆景的連續創作過程。一幅國畫,創作一經完成,就不再變更。而盆景中的植物,歲序不同,四時多變。盆景作品在初步完成其立意、構圖之後,作品的藝術價值還會發生很大變化,或因「再加工」、再創作」而日臻完美;或因創作離譜,管理不善,而降低,破壞,以至完全喪失其藝術價值。盆景作品的立意、構圖,往往不是三五年所能完成的。 盆景的生命過程,隨著春夏秋冬的交替變化而變化,具有現實的時間性;同時,又因盆景體量較小,可人工控制環境條件,或加上修剪、摘葉、催延花期,以及其他手段,在夏季或表現冬景,冬季可表現春色等,可以創造特定的藝術時間,給人以特定的藝術感染。 盆景是活的藝術品,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盆景創作不僅需要一定的藝術修養,還要通過選材修剪,蟠扎和雕刻鏤鑿等藝術加工手段來造型,而且必需具備一定的科學基礎知識的園藝技藝。所以,盆景又是藝術和技術的結晶。 盆景是造型藝術品。是立體空間的實體,不像圖畫那樣,是在平畫紙上構圖。盆景創作研究空間構圖,不僅要努力創造最佳視點的構圖,而且還要兼顧不同視點、視距的構圖。 不論嶺南派、海派盆景,還是揚派、蘇派盆景都十分注意立體空間構圖,兼顧仰視、俯視、平視、正視和側視的觀賞效果。川派的古樁盆景在立體構圖上也是頗費匠心的,如「掉拐法」主幹虯曲多變,正面觀賞,現一彎、二彎,三至五彎不見彎,猶如頓挫之直干,漸至側面,一、二彎逐漸隱匿,三至五彎逐漸顯現,構成不同的畫面,如山水盆景是實體,雖佔有立體空間,但又不像園林那樣,要滿足旅遊休息的功能要求,而要求「藏參天復地之意於盈握間」。所謂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這一峰、一勺要表現千尋萬里,所以貴在小中見大,引人入勝。 第一節 源於自然、巧奪天工 盆景是大自然中奇古老樹,丘壑林泉的藝術再現。創造盆景,首先必須收集素材,使胸有丘壑林泉,而後才有「再現」可言。所以,學習自然是創作的前提。既是創作,就不是照相式的「縮影」,不是大自然的照搬、照抄。在盆景創作中必須運用剪裁、取捨、渲染、誇張等手法,才能更集中更典型地再現大自然。「千里之山豈能盡奇,萬里之水不能盡秀」,所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應用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才能使源於自然的盆景,高於自然,巧奪天工。
自然中的大樹基部形狀--板根現象。 | 桂林的駱駝山。 |
熱帶雨林的「提根式」現象。 | 承德避暑山莊中的「枯樹」。 |
盆景工作者只有通過對景物作仔細觀察、深入研究,捕捉特點才能達到創作時胸有成竹,如探囊取物。春夏秋冬、朝夕晴雨、變化萬千。樹:或遒勁豪放,或瀟洒飄逸,或老態龍鍾,或生意盎然,或婀娜嫵媚;竹的瀟洒,松的剛勁,桂的香韻、海棠的嫵媚;山:或幽、或秀、或險、或雄、或奇。對每一素材,只有體察入微,抓住特徵、神情、態勢,搜盡奇峰打草稿,才能使創作題材豐富多采,形象構圖優美動人。立意新奇,才能「應物象形、隨類傳彩」,使作品不僅「形似」且要達到「神似」,使其生動感人。 第二節 創造意境、突出主題 盆景的最大特點是創造意境。意境如何,是品評盆景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意境高雅新奇,則氣韻生動,耐人尋味。「景無險夷」,刻板老套,就平淡無奇。 中國盆景,自唐、宋以來,十分注意意境創造。每一新作都富於新意,別開生面。這一優良傳統,應很好繼承發揚。 盆景的意境創造,不僅在動手之前要匠心獨運,仔細推敲,蘊釀主題,即所謂「意在筆先」。而且立意還要貫穿於盆景創作的始終,因材取意,即所謂的「筆到意生」。因為盆景材料不能象筆墨那樣,可由畫家隨意揮灑,而必須照顧盆景材料的自然美態,所以,把意境創造貫穿於盆景創作的始終,才能使之達到完美境地。
該作品的主題是「迎客」。 | 作品是以「勁風」為主題。 |
選材是為突出主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以樹樁盆景而論,不僅要注意樹種的生物學特性,而且還要注意個體的「生相」、「體態」。樹種選擇,要求具有樹蔸(指根頸膨大部分)怪異,樹根易蟠易露,樹榦耐蟠耐剪,枝細葉密、花果香艷、適應性強,耐瘠薄,耐移栽等特點。但是,不同主題,要求各別。例如用藤蘿之類表現蒼古雄奇,用松柏之屬表現婀娜嫵媚,就會事倍功半,以至枉費力氣。同樣,為山水盆景選材,也應把握石的質地、色彩、形態、紋理等特點,因材造型。若用鋒芒挺秀的砂片石來作峭拔奇峰,用剔透嵌空的鐘乳石作虎穴龍潭就恰到好處。相反,用太湖石表現巴山蜀水,用廣東蠟黃石表現太湖風光,就會弄巧成拙。 盆景的形式對表現主題有密切關係。如作樹樁,俯仰卧立、懸垂扭曲,或單幹、或雙干、或叢林,可以創造不同的意境。大刀闊斧,隨意揮灑的自然式,精雕細刻,儼如工筆畫意的規則形亦各有意趣,可為不同的主題服務。表現山水,是用旱盆、水盆,還是水旱盆也應圍繞主題來考慮。總之,要能使形式為內容服務,達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品題名:夜歸圖 | 作品題名:寒江獨釣 |
正確應用景名,對盆景進行題名、點景,畫龍點睛是突出主題的又一重要手段。樸素的自然山水花木,經過歷代文人、畫家的反覆吟詠,精心描繪,匾額、對聯、詩詞點景的這種手法,在盆景中也早有應用。 第三節 巧於布局、小中見大 盆景的意境是通過布局來體現的。所謂布局就是布置安頓景物,即構圖、造型。小中見大,咫尺千里是盆景最鮮明的藝術特點。要在小小盆盎中表現參天古樹、千崖萬壑的場面,需要憑籍特殊的藝術手法: 1.利用透視中近大遠小,近濃遠淡,近清晰、遠模糊的原理。 在盆景布局時,在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上安排適當的層次,把狹小的咫尺空間分成若干等級,取得擴大景深的藝術效果。對不同層次的景物作相應的藝術處理。山石輪廊、紋理,近宜細膩,遠宜概括;下宜清晰,上宜模糊;以低矮山石表現遠山,以高瘦山石表現中近山嶽;石材則深色在近,淺色宜遠;近樹宜大,遠樹宜小,或僅用青苔表現遠山森林。所以,在盆景創作中,往往把層次安排概括為「遠中近三重法」。如遠景用模、中景則多豎,近景又當用模。通常遠山用低排橫卧態勢,中景用高聳峭拔之形,而近景或用水景,或以老樹偃卧橫斜,或用卧石鋪作山腳等表現手法。所謂「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下面兩個作品中近、中、遠景很好地表現出來。
盆景中遠處的山峰高度、大小都明確地低於、小於前面的山峰,能更好地突出景深,表現景觀的層次。 |
2.利用對比烘托 也是取得小中見大藝術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法。事物總是有比較才有鑒別的。畫論中的「丈山、尺樹、寸馬、分人」,就是講其間的大小尺度比例,是對比手法的依據。石雖小如拳,若人僅大如豆,則能對比出拳石如山,這是作形的對比。「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講意境的對比烘托,鳥鳴蟬噪的山林,更烘托出其間的幽靜。高低、大小、欹直、明暗、濃淡、疏密、動靜等都因對比而存在,因對比而生色。 盆景中的景物都是通過縮景的手段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的,樹木山石等素材都應按適當比例加以處理。所以在盆景創作中,就要求既考慮不同素材間的恰當比例,又可運用不同的比例互相對比烘托以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運用得當,景物間就能相稱協調,相得益彰,否則就受到破壞,用小型的橋亭舟車人物能托出山水的巍峨,浩瀚,相反山石在過大的人物、亭台前就相形見絀,暗然失色。用盆的大小、深淺與樹石的大小要比例相稱,而運用淺盆又可襯托景物高聳。以低山烘托主峰的峻拔,以卧石托古樹的挺拔。或以低矮古木反襯高山的雄偉,這些都是盆景中常用的手法。 為了使樹木古老蒼勁,往往選用粗大的胚料,通過截縮、修剪、改變樹榦、枝、葉間比例,造成樹榦粗壯,樹枝漸小的老樹體態。或通過剪蟠扎使樹梢結頂,樹枝成片,樹榦虯曲頓挫造成自然老樹的形態。為使形貌更形蒼老雄奇,還可配合採用樹兜膨大、怪異的樹胚或自幼採用挽疙瘩的技法,造成膨大的假樹兜,或採取逐年提根的辦法使其懸根露爪;或通過雕刻,鑿截等手段造成殘樁、樹穴和使干熏斑剝嶙峋。巧妙運用這些手法,方能起到咫尺山林的藝術效果。
小船、小屋與山石、江面形成對比,起到烘托作用,使山顯得更大,江顯得更寬。 |
利用樹下的人物擺件與樹樁形成對比,使樹樁顯得更高大。 |
3.善藏善露 景愈藏景愈大,布置山水,藏得妙時,就會感到山前山後,山左山右無限廣闊。 藏景可以山石竹樹、帆橋亭閣相互掩映,作為主要手段。不僅在平面構圖上,要相互掩映,有藏有露,而且在立體構圖上,也應一層之上更有一層,一層之中還有一層。溪縈迥,洞曲折,路隱現,山掩映,景就深遠。利用山石的相互遮掩,創造一條曲折的江河,在有限的空間表現出很強的層次感。
把江面的後部藏於山石之後,讓人遐想:大江從遠處滾滾而來,沒有盡頭。 |
4.應用特定景物來引來起聯想 使人觸景生情,使有限的景物寓無限的意境。某些景名也能起到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
作品題名:待渡。右邊岸邊站一人物,左邊山石後面有一艘小船,與題名相符,讓人聯想起小河的渡口情境。 |
第四節 賓主分明、變化統一 所謂賓主,就是盆中各物以哪一部分為主體,為中心,以哪些為客體,為陪襯,力求主景突出,賓主分明。盆景中一般山水樹石多作主體,樓閣、船橋、人物只作陪襯。主山要莊重威嚴,群山要恭謹順承,不得各自為政。主山與客山在奔趨向背上要求相互顧盼,主次分明,才能起到眾星扶月的作用。山林樹叢,也要主次分明。如三株一叢,一株為主,其餘為客。主樹的體量、姿態造型要高於客樹,才能使主體突出。 盆景布局,還要求有變化有統一。所謂變化,就是要求一盆景物的安排上,要自然多變,各有異趣,而不呆板雷同。無論風姿神態,紋理輪廊、色彩明暗、疏密虛實、前後高低都能變化多姿。自然景物本身就是群峰有參差,樹木不齊頭,叢林低昂聚散,孤樹俯仰倚斜,水有曲折蜿蜓,地有陡緩平夷,色有濃淡明暗,形有疏密虛實。所以在景物安排上,無論平面立面都忌規則整齊,生硬呆板。山石樹木的配置,都要求前後高低參差錯落,避免整齊對稱和形成規則的幾何形。自然生長而在一起的兩株樹木,就多是有高低、俯仰、向背,所謂「顧盼有情」的數株一叢,就絕少會形成規則等距的三角形、方形、菱形、梅花形,而是各有遠近,有疏有密的,樹冠的高低大小也是參差錯落,千變萬化,活潑多姿的。
主次分明:左峰為附,右峰為主。 | 群峰有參差,樹木不齊頭 |
賓主分明,同時也有造型上也有所區別,使盆景的景色增添幾分生動。 | 樹、人的朝向體現盆景造型中的統一。 |
在強調變化的同時,也應注意統一協調。變化是在統一協調的前提下變化,否則就是雜亂無章。比如,在同一樹種的前提下,求其大小、高低、位點,姿態的變化;在同一石材的前提下,求其輪廊、高低,遠近的變化;在統一基調前提下求樹木枝幹、花果、船橋亭台的色彩變化。 盆中各景物,山與山、樹與樹、樹與石、樹石與擺件之間要顧盼照應,一脈相承,渾為一體。 盆景在變化統一中,同樣要求講究動勢和均衡。所謂動勢,就是賦神於形,使形生動活潑。創作盆景很注重布勢,即布置發自景物內部的力量。這是作者思想、意向、感情的灌注。如果忽略景物的動勢布置,勢必滿盆如死物,毫無生氣。人有坐卧行走,山有偏正倚斜;峰巒樹石,無不各具風姿神態。所以盆景中樹木可有偏正倚斜之形,俯仰懸垂之勢;山有奔趨向背之形,拳曲飛舞之勢;又可配以鳥獸、人物、舟車作點綴,以靜中求動;甚而通過題名、點景寓景物以動勢。 在布置動勢時,當然不能只求動勢而忽略均衡穩定,過於矯柔造作,破壞了整個構圖的均衡,就反給人以不自然,不穩定的感覺。所以構圖上既要求避免並齊,對稱同時也要注意整個畫面的均衡、穩定。 為使景物生動活潑,盆景創作中也很注意布局中的虛實,也就是滿與空、疏與密的關係。塞得太滿、臃腫龐雜、令人窒息。盆中景物要求疏密得當,虛實相宜。如一處密必一處放疏,但過疏過虛,盆中各景又失去聯絡,互不相顧,鬆散單調。不僅在處理一盆景物各局部間關係時,要有疏密虛實,就在某一局部中也要有疏密虛實。如水面過虛則以舟帆、小礁實之、高山過實,則以水泉、洞壑破之。揚州的樹樁盆景「薄如雲」,枝片中密不透風,各枝片間,又空虛無物,「疏可走馬」就頗有意趣。 無論山水盆景或樹樁盆景,均應「寧空勿實」。但是,盆景的意境不同,虛實要求也不一樣。一般發現高遠、深遠、實處可略少於一半,超過一半,多顯臃腫迫塞。但少於三分之一則又顯單調鬆散。通常易犯正視過實,側視過虛的毛病。幾片青石立於盆中,正視迫塞,側視單薄。 上述的一些盆景創作原理與手法,當然不應成為束縛我們手腳的框框。「有法之極,終歸於無法」要靈活掌握,勇於創造。熟能生巧。開始心手相離,景不達意,「熟」就能得心應手,信手拈來,恰到好處。 第四章 樹樁盆景的栽培和管理 樹樁盆景,在栽培方面包括:培養樹壞、加工造型、栽盆配景等過程;在管理方面包括:澆水、施肥、修剪、整姿、冬夏保護、防治病蟲害和換盆等工程。 第一節 工具與材料 樹樁盆景的栽培和管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下列幾種: 1、工具:剪刀、鉗子、鋸子、刀子、小鏟鍬、竹扦、鑿子、鎚子; 2、器皿、用具:水壺、篩子、噴霧器、施肥用具; 3、材料、藥物:攀扎材料(棕絲、銅絲、鐵絲和麻皮等)、各種藥品。 家庭製作盆景不一定要求上述工具樣樣具備,也可用其它的代用工具。 第二節 樹坯的培育 1、繁殖的方法 樹樁盆景的主要材料——樹木,有兩個來源:一是繁殖苗木,進行較長時間的培養;二是向山野掘取樹樁,再作一定的培養加工。當然,也可向花農購買樹坯進行加工;在野外掘取樹樁應該遵守林業部門的有關法規,而且儘可能不破壞生態環境。 樹木的繁殖基本上分兩大類:一是有性繁殖,即用種子形成新個體,這種繁殖所育成的苗木叫做實生苗;另一類是無性繁殖,即利用植物的莖、葉或根來培育成新的個體。有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等方法,這種繁殖是母本階段發育的延續,能保持住母樹的特性。盆景中樹木繁殖大多採用無性繁殖。 每一種繁殖方法其優缺點:如用種子播種形成幼苗,要培育成老態龍鐘的樹樁盆景則很長的時間,甚至經過二、三代人的培育才能完成;但如果用於微型盆景,則可較好地塑造一株微小的「老樹」,用播種的形式較容易獲得大量的樹木材料。用無性繁殖的方式是盆景成型時間短,而且能保持母本的持性(如花色、花香等)。採用扦插的形式也可以獲得大量的樹木材料,廣州常見的福建茶、六月雪都是很容易扦插生根的植物。嫁接可以改造「樹形」,如在樹榦適當的位置嫁接枝條,可以使樹形大大改善。採取哪種繁殖方式主要與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有關,有的植物種子很容易萌發,有的植物枝條很容易扦插生根,有的植物嫁接很容易成活,所以繁殖方式要具體視何種植物而定。 2、山野掘取 山野掘取是指從山野里掘取老樹樁,經過培養加工作為盆景的素材。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縮短盆景的培養時間,並常常能選到形態自然而又古拙的老樹樁。 在林木茂盛的山區,往往很難找到合適的樹樁,反而在荒山瘠地比容易尋找。這些地區的樹木,由於經過多年人工砍伐,留下古老的樹樁,就是很好的採掘對象。特別是懸崖峭壁的石縫中,由地樹木的發育受到阻礙,生長得很慢,年歲愈久則愈顯蒼老。另外,生長在高山風口的樹樁,由於風濤的自然加工,軀幹多遒勁曲折,樹葉多平整並列,姿態比較古怪,不同於凡品,並容易成活。其它生長在田邊,河邊和屋角的樹木,只要經常砍伐,積年累月,也會形成老樁。一般生長在向陽坡處的樹樁,較之陰坡處的生長旺盛健壯,採掘後培育,生長力強。 一般採掘的時間多在二、三月間進行。 在採掘時,把不必要的根枝剪去,並用濕苔包好,或就地用土混水拌成厚泥漿,將根部放在泥漿中浸泡數分鐘,俗稱「打漿」,以保護細根不致失水而枯萎,放在陰暗處或就地假植,以便保存。樹樁要保留副根和鬚根,這是成活的重要關鍵。主根一般可以截斷,但松柏類和直根樹種,則必須保留主根,否則不易成活。運輸過程要注意防止碰傷根枝。 採掘來的樹樁,應選擇一塊陽光充足、土壤疏鬆肥沃和排水便利的地方進行栽種。另一種方法是將挖回來的樹樁栽入泥盆,放在溫室進行催芽發青。注意澆水、噴水,防止失水枯死,但不能過澇以免爛根。 3、養坯 無論用哪一種繁殖方法育出的樹木,或是經過山野掘取獲得的老樹樁,都必須先進行地植,培養一定的時期,叫做「養坯」。在養坯的同時還要進行樹木的造型加工,直至樹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時,才可栽進盆中。這是培養盆景的多、快、好、省的方法。如果不經過養坯,就直接上盆,那麼很難成型。此外,樹木上盆後一般不易長大,因此培養大的樹樁也有困難。 養坯必須根據植物的生理特性、生長特點,選擇適宜的地方和土壤。養坯的主要工作是澆水和施肥。根據樹樁的不同季節進行澆水,既不能少又不能澇。為使樹木生長良好和儘快成型,施肥很重要,但要控制施肥的時間、濃度、次數。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鬆土、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養坯的時間有2、3年,也有10年以上的,要根據樹坯的基礎情況、樹木的種類以及造型要求等而定。如要將一棵樹苗培養成大型的樹樁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類時間更長;而製作小盆景的樹木,以及山取的老樹樁,一般只需3-5年即可成型。 (1)樹樁處理 根部處理:要考慮到成活的需要,又便於以後上盆加工。主根要適當短截,根的底部最好修成水平狀,還要根據自然根繫結構,從而根過渡到側根、鬚根。短截主根應盡量多留側根和鬚根,以保證樹樁的成活生長。根部短截切不可一步到位,可等成活後發出新根,再逐漸修剪短截,以適於上盆時在盆缽中能容納為宜,且使根端與盆缽壁部有一定空隙,以利生長。
根部處理 |
枝幹處理:自然生長的枝幹,往往雜亂無章,必須進行一次初步重修剪。根據樹坯材料的特點,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坯樹榦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來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勻稱協調、線條優美的盆景作品。
截干處理:把多餘的枝條剪去,留下造型需要的枝幹。 | |
倒置處理:巧妙利用樹樁的自然形狀,把斜向處理處理生長的樹樁旋轉90度,塑造成懸崖式樹樁盆景。 |
截口處理:在樹型確定後,要截去多餘的枝幹,其鋸口處理,因樹種習性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有些植物(雀梅),鋸口貼近主幹,很容易炸皮,影響美觀。故鋸截時可稍留一節枝幹,癒合後再截除。對一般傷口易癒合的樹種(如三角楓、黃楊等),則可貼近主幹鋸截。截口應盡量避開正面,要平整光滑,使截口與主幹自然癒合,不致有礙觀賞。截口最好及時塗上防腐劑或蠟質,以防傷口感染病蟲害。
(2)栽植 採掘樹樁大多養坯一年後再進行上盆加工,在此期間,先進行就地栽植。栽植方法有地栽、容器(盆缽或木箱)栽植。要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養坯。 地栽:栽前應深翻土壤,挖好排水溝,最好在栽植時,攙進1/2山土。樹樁宜用干土,根的縫隙易於搗實,澆水後,土和根可緊密融合。利於樹樁成活和生長。在南方雨水多,土質粘性大的地方,應採用壟栽法,以利於排水,防治爛根。栽植樹樁的土壤,如是下山樁,最好選擇素心土,已養坯一年以上的樹樁,可用營養土。
地栽 | 磚圍地栽 |
盆栽:採掘的樹樁除地栽外,也可選用泥盆、木箱、籮筐等栽培。容器的大小視樹樁的大小而定。底部留有排水孔,為了透氣性良好,可在底部墊層粗砂。盆栽有利於結合造型加工和精細管理。為了提高盆栽的成活率,可連盆帶樹埋在泥土裡,可保持盆土濕潤,促進生根和萌發枝葉。
「連盆帶樹」的地栽 |
套栽:野外採掘的老樁,根心枯空,樹齡老化,新陳代謝功能差,成活率較低,冬季易受凍害,可採取套栽法養坯。樹樁栽植地里或泥盆內,用塑料薄膜袋或其他袋狀物將枝幹套住,留出頂部芽點位置,周圍填土,待葉芽萌發後,再將套袋由上往下逐漸拆除。套栽法可以保濕保暖,有利於老樁的萌發更新,提高成活率。
套栽 | |
利用瓦片培養懸崖式盆景樹樁。 |
注意事項:(1)樹樁剛栽時一般培土較高,成活後,生長旺盛期,樹樁基部易萌發新根,如不及時清除周圍壅土,日久新根越長越旺,而原來主根會逐漸被新根替代而死亡。所以栽植成活後,生長正常時,要及時除去培土,逐漸將主根露出,促進原根生長出更多鬚根。(2)一般盆景根樁的培養,要按上盆時的姿態栽植,如斜乾式盆景則枝幹要傾斜栽植;懸崖式則枝幹要下垂,或栽植後利用頂端向上生長的習性,將盆栽樹樁傾斜放置,讓枝冠下垂彎曲。(3)新栽樹樁剛成活時,切不可施肥,待生長正常時,逐漸施肥,促進枝葉生長。(4)防凍防曝晒。
[視頻] 1、樹樁盆景的取材 2、常見的盆景樹木 [拓展閱讀]嶺南盆景的適種植物及來源 第三節 樹樁的造型加工(一)加工的方法 造型加工主要有剪與扎兩種方法。剪的方法為嶺南盆景的主要造型方法,最適於萌發力強的樹種,如福建茶、榆、九里香、六月雪等。 修剪的時期,要分別樹種,加以處理。一般落葉樹宜在落葉後發芽前修剪,常綠樹則宜在生長旺盛時修剪,定期發芽的樹種宜在發芽前修剪,觀花樹種宜在花後修剪。此外,一般春夏季節,宜讓樹木自然生長一段時間後再進行修剪。 金屬絲扎法:即用銅絲或鐵絲卷繞在樹枝上,再將樹枝進行各種彎曲。金屬絲的粗細根據樹枝的大小而定。先將金屬絲的一端固定在枝幹的基部或交叉處,再作螺絲狀的卷繞,必須貼緊枝幹,但不可用力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枝幹的彎曲一定要慢,防止折斷枝幹。 棕絲扎法:即全部用棕絲捻成的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枝條紮成各種彎曲形狀。進行扎時先將棕繩打一個套結,固定在需要彎曲枝的下端,如枝的基部,交叉處或葉柄處的枝條上均可;再將打成套結後的兩根棕繩交叉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的上端,打一活結,使枝條置於其中。然後慢慢彎曲枝條,使成需要的弧度,收緊打死結,即完成一彎。 無論採用金屬絲或棕絲的扎法,到一定的時間,必須即時拆除,如繼續讓其留在枝上,就會因為枝條的生長而陷入皮層,造成「金屬絲傷」或「陷棕」。 (二)加工的標準 自然界的樹木形態是千變萬化的,作為自然界樹木縮影的樹樁盆景造型,當然也應是多種多樣的。各地不同風格和流派,標準也不盡相同欣賞者也各有所好。因此,樹木的造型加工,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定下來。 首先,樹木必須符合自然和富有畫意。符合自然就是要使人感覺到在自然界曾經看到過這種樹木景象,這就必須注意不可矯揉造作,力求保持樹木固有的姿態。但僅僅符合自然是不夠的,還必須富有畫意。富有畫意是指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加工。要通過各種手段達到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目的,這同繪畫的道理是一樣的。 樹木的主幹形態最為重要,其好壞決定整個樹木的造型。主幹一般以粗壯為好,應能表現出大樹的姿態。主幹要自下而上漸細,不宜突然變細,或相反有某一段超過下面的粗度。此外,主幹可直可曲,視造型需要而定,但都必須自然。 樹木的根部形態也很重要,僅次於主幹。根露才能顯出老樹的特徵,但露得太多也未必好,反而失卻自然。最好是有露有藏,露中有藏。根的形態多種多樣,有的形如鋼爪,緊緊抓住土面;有的好似龍蛇,蟠曲奇妙。但都須與主幹配合,渾然成為一體。 乾和根是基礎,有了好的基礎,還須有好的枝葉。一般枝要曲,才有美感。用剪的方法形成的彎曲,比較蒼勁;用扎的方法形成的彎曲,比較柔和,兩者各千秋,可根據造型需要選擇。枝葉要做到疏密有致,應根據不同的式樣、不同的樹種來決定疏密。另外,葉子的大小也有一定關係,如果是中、小型的盆景,應選擇葉子較小的樹木,整體才能顯得較為協調協。 (三)加工造型 1、蓄養 蓄養和養護是不同的概念,養護是指樹木盆景在生長過程中的保養護理,而蓄養是指樹木盆景造型過程中採取蓄養方法結合攀扎、修剪、嫁接、雕刻使根、干、枝的形態按人的意願去發展。一盆好的樹木盆景,它的根、干、枝須比例合理勻稱,在造型過程中其枝幹彎曲、冠型剪裁較容易處理,而粗細協調、勻稱、比例合理必須依賴於蓄養才能完成。蓄養好比「加法」,修剪刻挖好比「減法」,樹木造型須「加」、「減」並用,巧為互補。蓄養能發達根系,利於傷口癒合,使枝、干、根比例合理勻稱,樹型豐滿、自然美觀,彌補攀扎修剪之不足。 (1)蓄根:根是樹木賴於生存的主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決定樹木長勢的優劣。從樹木盆景角度來講,根的造型是表現盆景美的重要部分。蓄養好根,除有利樹木生長外,還能增強樹木盆景造型藝術的感染力,使之更加完美。俗話說:「無根」即為插木,沒有好的根盤,不能稱得上盆景佳作。 山野採掘樹樁一般樹齡較長,根部較大。由於自然生長,枝幹姿態很美,根部往往有不足之處,在養坯時,可採取補根法,誘發新根。樹樁一側無根可採取靠接法,選擇同種樹苗緊貼根部栽植。第二年樹樁及補植樹苗剪去。這種補根法,可使老樁殘缺根系恢復生機,更新生長。利用樹樁蓄根法,可塑造出理想的根型。 此外,在蓄根的技法中,還可採用懸根法、墊根法、盤根法、擠根法、圍套法等,培養各種型式(如平展根、提懸根、盤根、連根等)根系,這對繁殖功的蓄根更為適合。
圖示根樁根部左側缺根,影響造型。 | 取同種植物的小植株,去除右側根部,並用刀修成鍥形,成要補根的樹樁基部缺口吻合,固定培養。 |
嫁接成活一段時間後,可剪去接穗上部,只留與砧木結合的根。 | |
補根法 | |
誘根蓄養。 |
墊根法:選取健壯的盆景樹材,將全部根系掘起,洗掉泥土,剪去所有向下根系,注意保留四周側根,清理成放射型,用扁形物體如木板、瓦片等墊在根部下端,再用棕絲或易腐繩帶將根系均勻地縛扎在墊物上。
墊根法示意圖 |
盤根法:選用根部柔軟易於盤曲的盆景材料,如榕樹、榆樹等,春季挖掘起全部根系,洗去泥土,保留適於盤曲的長根,將錐開榨塞入根部中間,把根沿棕外圍分開,再編排盤曲長根,粗細有別,自然得體,使根型呈喇叭狀,再用易爛繩帶縛扎。將盤曲處理的樹材植於地下,或植於稍大的泥盆中。
盤根法示意圖 |
擠壓法:在樹木生長過程中,不斷採取物理處理方法,對根基部主根進行抑制擠壓,使其形成板根狀。 擠壓應分多法逐漸進行,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對植物根部造成不可癒合的創傷,嚴重引起植物的死亡。
擠壓法示意圖 |
圍套法:用圍套的方法,控制根的擴張,迫使根系向下生長,培養不同形式的懸垂根。 此法可用於培養提根式樹樁盆景。
圍套法示意圖 |
(2)蓄干:干是樹木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樹冠與根連成一個整體,起著養分的輸送和支撐樹冠的作用。從樹木盆景加工來講,乾的粗細、力度、動勢,對整體造型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如要制在一盆樹木盆景佳作,必須根據樹材的自身特點,先蓄好根、干,再蓄分枝、側枝。野外採掘樹樁的蓄干,要根據不同樹種的習性,靈活掌握。凡生長速度慢,截面很難癒合的樹種,如松柏類及雜木類的雀梅、枸杞、六月雪等,採掘時應最大限度保留好根、干、枝,求其完整。而採掘到一些生長較快且傷口易於癒合的樹種,根盤非常好,干形不理想,可下決心將幹部不理想部分截除,重新蓄養主幹。截面大者可養成雙干,截面小者可畜養成單幹。 剖干蓄養法:野外採掘到的雜木樹樁如三角楓、榆樹、福建茶等生長較快樹種,根盤甚好,而上部的干不夠理想,可將其鋸除,並將乾的截面剖切成雙干型或三干型。第二年春,根據發條的情況確定干型。雙干型的將主幹截成一高一矮,一主一次,參差有致。並任其生長,用蓄枝截干法,蓄出主幹。當蓄養的主幹基本理想後,再用金屬絲攀扎分枝、側枝。經過數年蓄干、攀扎,使剖幹部位蓄養的枝幹,日趨豐滿成型。
剖干蓄養法示意圖 |
單幹蓄養法:根部完好的樹材,如上部主幹不理想,可在適當高度截去,重新蓄養枝幹,截面小者可蓄養成單幹。
單幹蓄養法示意圖 |
(3)蓄枝:枝條是樹木盆景造型美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枝則無冠。在樹材加工造型中,往往因為枝與干、枝與枝之間粗細比例,排列位置不合理,而難成佳作。樹木的自然生長規律,是下粗上細,如因造型不當,下部乾瘦弱,而頂端枝條反而粗壯,則失去自然美。所以必須採取抑上養下措施,有足夠營養供給下部枝條,使其長粗,形成豐滿的枝冠。 枝條蓄養應在根、干造型基本完成後,再對枝冠進行製作。但不要急於求成,可由下向上逐步推進,越是接近頂部枝冠,成型越快。所以對頂部枝條進行定位、綁紮,應及時剪除徒長枝、四強枝,蓄養下部枝條,讓其長粗,當下部枝幹蓄養達到一定粗度時,再蓄養側枝,根據造型需要,或以修剪為主,或以攀扎為主,進行不同造型處理,在下部枝幹造型基本成型後,再逐步向上推移。這樣就使得枝與干、枝與枝比例協調、合理,形成優美的枝冠。
蓄枝法示意圖 |
(4)蓄截口:山野挖掘的樹樁,在養坯過程中,需要進行造型剪截,形成大小不等的截口。截口癒合不好,逐漸潰爛,不僅有礙觀賞,而且影響其生長和壽命。因樹種不同,以及截口大小、生長快慢的差異,其癒合能力各有不同。闊葉樹種癒合能力強,松柏類的癒合能力差。截口大的樹材,最好地栽養坯,不急於造型,枝條定位後,任其生長不加束縛,其截口癒合就快得多。 斜鋸後的截口用刀將周圍削去一部分,呈小圓弧形,以利於截口的癒合。留條位置應根據造型的需要,留在截口的一側,不宜對稱留條。蓄截口的枝條應放在需要增粗的位置,當所留枝條長到1.5-2厘米粗時,即可剪去,如截口尚未癒合好,可繼續再留條直至截口癒合為止。 截口過大癒合困難時,可用靠接的方法,運用該樹的枝條靠接截口處。嫁接癒合後,剪去接枝,在截口中間的嫁接枝條上繼續放條蓄養截口。 2.造型 (1)攀扎彎曲:在樹木盆景造型過程中,枝幹彎曲是造型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內容,通過彎曲來改變枝幹原來形式,合理佔有空間方位從而達到形式美。在我國傳統的樹木盆景造型中,多用棕絲、棕皮來攀扎,彎曲調整枝幹。其棕法技巧,仍值得借鑒。 傳統棕法攀扎不易傷害植物,工整秀麗,但技術要求高,工時長。金屬絲攀扎易於操作,可隨時所欲,得心應手,省工省時,且難拆卸。所以彎曲攀扎時,可據制用者的喜好及造型需要,選用棕絲或金屬絲,也可金、棕並用。 對枝幹的彎曲,要了解不同樹種的習性,根據粗細,把握好時間季節,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尤其對主幹的彎曲要做到胸有成竹,能彎到什麼程度,就彎到什麼程度。亦可分階段逐步加大彎曲度,彎曲時注意保護木質部和表皮。對於一些粗干造型可彎可不彎,盡量少彎或不彎。小苗培育的盆樹材應自幼彎曲攀扎,山野採挖大型盆景樹樁,可通過改變種植形式,或巧借樹勢來減少彎曲度。 ①金屬絲攀扎:常用的金屬絲有銅絲、鉛絲、鐵絲,根據攀扎樹材的粗細、韌性、色澤,選擇不同粗細的金屬絲。因金屬絲強度大,易損植物表皮,可用彈性好且質地軟的牛皮紙、棉布、塑料製成帶狀,將金屬絲包纏起來,必要時也可將攀扎的樹榦也包纏起來。注意及時拆卸,以防金屬絲嵌入木質部。 攀扎應先主枝,後次枝,再小枝,由下往上、由里往外、由粗至細。將金屬絲始端固定,可一根,也可兩根並用,貼緊枝幹,按金屬絲和和枝幹的相切45度角向上攀繞,至需要位置時,將金屬絲末端緊靠樹皮,不得翹起。 雜木類在生長季節攀扎,在半木質化時最適宜,此時枝條生命力特別旺盛,即使折裂,也容易癒合。松柏類宜在休眠期攀扎。 ②棕絲攀扎:視被攀扎枝幹粗細,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根據枝幹生長的位置、彎曲形式,找出最佳的攀扎點與打結的位置。開始的攀扎點應盡量選擇分枝、樹節,或粗糙處,以防棕繩滑動。如攀扎點光滑,可用棉織物纏繞。彎曲間距視枝的粗細,硬軟程度,靈活掌握。枝條細軟間距可短一些;硬且粗的,間距可長一些,彎曲部內弧處用鋸拉口,深度小於干徑的1/2,並用麻皮纏住傷口。攀扎時間,除傳統攀扎外,自然式造型的可根據需要適時攀扎。攀扎對樹榦有傷害時,可在早春進行,利於傷口的癒合。攀扎順序,先扎主幹,後扎大枝,再扎小枝。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
點擊:棕絲攀扎示意圖 ③金、棕並用攀扎:金屬絲對小枝的綁紮時間快、效果好、且有力度,但對較粗枝幹的彎曲,較為因難。而棕絲攀扎無論粗細皆可。棕絲攀扎,主要通過兩點的收縮,使枝條彎曲,其彎曲的形式,柔多剛少。因此,把金屬絲和棕絲並用,能取長補短,剛柔相濟。主幹枝的彎曲用棕絲攀扎、牽拉,小枝條的彎曲用金屬絲綁紮。
點擊:金、棕攀扎示意圖 ④其他攀扎方法:枝幹彎曲除用金屬絲、棕繩攀扎外,還可以利用剖干、鋸切、開槽、絞、吊、拉、頂的方法。
點擊 主幹不是太粗,且傷口癒合較為因難的樹種,可在中間部位,按垂直彎曲方向切割與弧長相等。切割完畢後,用棕皮或麻皮將切口包紮緊,將棕絲扣套在乾的基部,把兩股繩絞在一起系在乾的上端打活結,彎曲到位後再打死結固定。 (2)修剪:從造型來講,修剪和攀扎都是為了改變枝幹的彎曲形式,佔有的空間位置,從而達到樹木造型的目的。從養護管理來講,修剪是為了保持和維護已成型的樹木景觀。按造型順序的先後,可分為定位剪、縮剪、疏剪等。 修剪時間:雜木類盆景一年四季均可修剪,松柏類宜在休眠季節修剪。梅雨季節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樹木生長旺盛,應少剪,或不重剪,大量枝葉被剪去會影響正常生長,嚴重時導致死亡。另外,接近秋末不可重剪,強剪後新芽陸續萌發,寒流一來會凍死嫩芽。重剪、強剪的最佳時間為1-2月份樹木處於休眠期。但一些不耐寒樹種不宜在冬季修剪,因傷口較難癒合,易留疤痕。 一般來講,樹木長勢強、生長旺盛的可多剪,生長瘦弱的則少剪。從樹木造型需要,通常要剪去雜亂的交叉枝、重疊枝、平行枝、輪生枝、對生枝、瘦弱枝、病態枝等。留下枝條的養分集中,可長得健壯。
點擊:各種忌枝 修剪方法:剪口的端面應盡能避開大面與枝幹相切為45度角,葉芽留在斜口上側方向。在生長期,可帖近葉芽修剪,利於傷口癒合。非生長期,可在葉芽上端修剪。 定位剪:即指盆景造型第一次修剪,確定保留不同位置的枝條,剪去多餘的枝條。山野採挖的樹樁,栽培成活後,萌發很多枝條,必須剪去大部分枝條,保留造型所需要的骨幹枝條,這就稱之謂定位剪。定位剪之後,確定了枝條的數量、位置及枝條間的相互距離,它直接影響樹木盆景的形態美。所以在修剪前,要認真構思,考慮樹木造型的形式,所謂「意在筆先」,同時要做到「胸有成竹」,方可下剪。因為枝條的取捨,取決於樹景形式的確立。保留的枝條應生長健壯,上下粗細協調,盡量避免平行、對稱、重疊,做到疏密有致,圍繞主幹上下左右展開,具有動勢。 縮剪:是一種縮短枝條的修剪方法,也是樹木造型和維護樹景的重要措施。從造型來講,通過縮剪使樹木矮化,枝條豐滿,自上往下粗細有度,彎曲有變,所以造型要注意三點:①被剪枝幹與上節枝幹的粗細過渡的比例適合;②縮剪時,留好芽眼的方向和角度,以調整新發枝條合理地佔有空間位置;③縮剪枝節宜短忌長,第一節枝長於第二節,第二節枝長於第三節枝。從維護樹景來講,絕大部分成型的葉木盆景,每年生長季節抽出的徒長枝需要進行縮剪,以維護美的姿態。 松柏類成型盆景主要依賴摘芽、摘心來控制超長枝,維持原貌。而觀花、觀果盆景的縮剪,要按其不同生長習性,採取不同修剪方法。如紫薇、石榴、海棠等是在當年新抽枝條上開花結果,休眠期可縮剪,生長期則不宜縮剪。早春開花的迎春、梅花、碧桃等宜在開花後修剪,可促其翌年花果枝的形成。葉木類盆景可在初夏、初秋縮剪兩次,休眠期進行強剪,除去各種忌枝。火棘、枸骨短枝上開花結果多,除休眠期強剪外,春末夏初也可對當年生的長枝進行縮剪,並勤施薄肥,增加光照,促其夏秋生出短枝,增加花果量。休眠期的強剪須適當保留短枝,確保翌年的花果。
點擊:定位剪、縮剪方法 疏剪:維持樹木景觀,並能增加通風、採光能力,降低病蟲害的發生,養分集中,促使枝葉茂盛,花繁果碩。 疏剪時間根據強剪和弱剪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生長期,枝葉繁茂,可隨時弱剪,但不宜強剪。萌發力強的樹種,如雀梅、榆樹等,可避開梅雨季節,進行強剪。剪後應減少澆水量,勤施薄肥,加強光照。一般情況下,樹木上端疏剪量可大些,下端疏剪量可小些,因為下端枝條要難長些。疏剪的對象主要為各種忌枝,以及過密的枝冠,在上下枝冠同等重要的情況下,應盡量留下剪上,使上端枝冠的體量小於下端枝冠的體量。疏剪後,樹冠生長受到壓抑,會萌生許多新枝條,應及時剪除。修剪方法還有抹芽、摘心、摘葉等措施。 抹芽:樹木盆景發芽力強的樹種,在生長季節,發芽既多且快,要不厭其煩地及時抹去一切不需要的芽,包括根芽、干芽及腋芽等。同時要注意保留芽的方向、位置和密度。以免萌發叉枝、對生枝和重疊枝,影響樹形美觀。 摘心:即摘去樹木生長期的新梢嫩頭,抑制新梢過長,促進側枝生長,使枝節變短,以保持樹形姿態美。摘心時間,因不同樹種萌發期不同,而有所區別。葉木類盆景,當新葉展開2-4片時即可摘心。花果類盆景,要根據不同花果期而靈活掌握。摘心可以激發側枝生長,增加開花量。 摘葉:適當摘葉能使葉片縮小,提高盆景的觀賞價值。有人把這種方法稱為「脫衣換錦」。一般來說,樹木在春季萌發的新葉最為誘人,隨著季節的推移,夏日曝晒,原先葉澤光亮,色彩鮮明,慢慢變得老氣橫秋,通過摘葉處理,能再一次發出鮮嫩新葉,增加一次最佳的觀賞效果。一些老樁,鐵枝虯干,崢嶸鐵骨,而新葉如碧,青翠欲滴,春天一片生機勃勃。摘葉的時間因樹種而異,葉木類可在初夏或初秋摘葉。常綠樹則不宜摘葉。在摘葉期間,應適當扣水,盆土不宜太潮,此外,要經常勤施腐熟的餅肥水,加強通風與光照,以促使萌發新葉。 (3)嫁接:樹木盆景嫁接是一種造型方法。通過嫁接不僅可獲得優良的盆景樹材,而且可加快盆景成型的速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大葉羅漢松嫁接雀葉羅漢松、白花繼木嫁接紅花繼木,可以改良品種,提高觀賞效果。還可以通過嫁接方法補根、補枝、換冠,使樹木盆景的造型更趨於完善。在樹木盆景造型過程中,把攀扎、修剪與嫁接技法結合起來,將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提高嫁接的成活率,主要是掌握好嫁接的技術,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必須吻合對齊、紮緊。接穗與砧木的親緣關係越近就越易於成活。掌握好嫁接的時間,一般溫度在20-25度最適宜,此時形成層細胞最活躍,分裂快,利於嫁接成活。接穗應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葉片小,親和力強的優良母樹,最好是組織充實的營養枝。嫁接海棠、石榴等花果類樹種,則應選取花果枝為接穗,可使嫁接植株提前開花結果,且開花多,掛果多。 嫁接前應備好工具,如芽接刀、切接刀、手鋸、木槌、修枝剪,以及捆綁所需要的塑料帶、麻皮等。嫁接時應盡量做到平、准、快、嚴、緊的技術要求,這樣可大為提高成活率。通常所用嫁接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枝接:選取一年生枝條或當年生新梢作接穗,接於砧木上稱之為枝接。常用的枝接方法有劈接、切接、腹接、靠接。枝接的時間於早春樹木剛剛萌芽的半個月內為好,選擇晴天的早晚進行,陰雨天不宜。採用的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一般情況下,當砧木直徑大於接穗時或砧木較粗壯,可採用劈接或切接的方法,如花木類的海棠、花桃、石榴、臘梅、春梅、榕樹、桂花等,松柏類則可選用腹接方法,因為這類樹種必須保留枝葉才能存活。而一些珍貴且嫁接不易成活的樹種,需採用靠接的方法。 ②補枝:當一株盆景其幹部缺枝,可種用本體樹枝和本體外同屬樹種,採取靠接方法補枝。在缺枝部位,橫向切割坑槽呈口唇狀,深達木質部,其切口的長、深度以和靠接枝切割面能充分吻合為宜。再將選用的丁字形靠接枝的丁字形接面,削成和砧木切口相合的形狀,然後將丁安枝靠在上補枝的坑槽內,對準形成層,用帶狀物紮實。 ③補根:在山野挖掘到造型優美的樹樁,往往因缺根,顯得美中不足。缺根部誘發不了新根,可採取靠接方法補根。在樹木生長季節里,選擇同種樹苗,其根的粗細、大小、方向要基本符合砧木缺根的需求,將其掘起,除保留主根外,其餘側根全部剪除,並剪除部分枝葉。在靠接面盡量保留芽點,待介面癒合後,剪除靠接苗上端時,留養該芽點為枝條,促其傷口癒合後,剪除靠接苗上端時,留養該芽點為枝條,促其傷口癒合。靠接的方法近似補枝法,如山野採掘到的三角楓,造型好,但根盤因缺根不夠完美。先根該樁栽植,成活後第二年,夏季,在缺根部開一深達木質部的槽。選擇一株根大小與砧木所需補根相近的三角楓,掘起後將靠接面削成和砧木根部溝槽相吻合的形狀,然後將兩者形成層對準,如根部起伏不平,可在靠接面癒合後,剪除靠接的上端枝條,或用鐵釘將接穗固定在砧木的補根處。 ④芽接:芽接是取接穗的芽進行嫁接的方法。在樹木盆景造型過程中,芽接可改良樹冠,也可作為枝接的補救措施。它的優點是,在砧木的小枝條上嫁接數個接穗芽。待成活後,根據造型的疏密要求,再剪裁取捨。一些皮層較厚的樹種改良,都可採取芽接方法。如野生桃樁芽接花桃。野梅樁芽接梅花,野薔薇老根芽接小花月季等。芽接有丁字形芽接、工字形芽接、嵌芽接、套芽接等多種方法。芽接的時間,最好選在7-8月樹液流動旺盛,樹皮和木質部容易剝離時進行,芽接要避開雨天,宜在早晚進行,芽接前的4-5天內應對砧木鬆土、施肥、澆水,促其樹液流動,以利剝皮。對換冠的砧木嫁接前需要剪除芽接位置的枝葉,以利於操作。要求砧木芽接部位的表皮,光滑平整,接穗芽除品種理想外,還要腋芽飽滿,因芽接時氣候較乾燥、切割處水分極易蒸發,所以取芽、接芽儘可能一氣呵成,取一芽接一芽。 ⑤根接:山野挖掘樹樁或在翻盆剪栽時,往往能得到比較理想的根型,可採取根接法換冠。在3月翻盆移植時,將形體好的根,放入水裡清洗乾淨,剪除茸根和多餘的側根,根據根的粗細採取劈接或切接方法換冠。采同一樹種1-2年生枝條作接穗,保留2-3芽,嫁接成活後,鬆綁扎物並逐漸將根露出,便得到一盆新的樁景。 (4)雕刻:在樹木盆景製作中,往往需要藉助雕該來表現一種雖死猶生的殘缺美,即所謂枯乾式,枯梢式(又稱之舍利干、神枝)。這種殘缺美並不是干身空洞,木質腐朽脫落,病入膏肓,而是經雕刻後的干、枝如錚錚鐵骨、敲之有聲,爛如鐵、朽如鋼;雖由人作,宛若天成,有種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日本、中國台灣的盆景藝術家常用真柏、杜松、五針松做成舍利干、神枝,把大自然中樹木枯榮並存的景觀,濃縮在伸手可觸的盆景中,顯示了極高的藝術造詣。雕刻樹種的木質部應緊密、堅硬、耐腐朽、不宜老化剝落、保存時間長。[拓展閱讀]樹樁盆景剪枝四法 第四節 樹樁盆景製作圖解 樹樁盆景的製作是一個連續的藝術加工過程。樹樁是有生命的植物體,它的生長要求一定的生長環境;樹樁盆景的製作過程就是在滿足樹樁生長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藝術加工的。 請各位學員觀看下列樹樁盆景製作的視頻,並思考在樹樁加工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由於視頻製作過程的特點,它的一些步驟是縮短了時間的,其實製作過程必須按步就班,一個環節完成了才接著一個環節。
[視頻](下列視頻為必學內容) 1、樹樁盆景的製作方法 2、單株樹樁盆景製作方法3、叢林式盆景製作方法 為了讓學員更進一步了解樹樁盆景製作過程,下面提供幾種樹樁盆景製作的圖解給學員參考。 一、雀梅雙乾式盆景製作圖解
圖1:留下二個枝幹,一主一副,把其它的枝幹剪去。 | 圖2:讓枝幹長出新的枝條,使用鐵絲進行捆紮造型。 |
圖3:對粗略成型的枝條進行「蓄枝截干」法修剪,同時對樹樁整體的形態進行塑造。 | 圖4:修剪成型後的作品示意圖 |
二、羅漢松曲乾式盆景的製作圖解
圖1:把植株傾斜種植物,以利於塑造麯乾式樹樁盆景。剪除多餘的枝條。 | 圖2:利用鐵線、棕絲進行捆紮造型。 |
圖3:對樹樁整體的形態進行塑造。 | 圖4:修剪成型後的作品示意圖 |
三、朴樹卧乾式盆景的製作圖解
圖1:把其它的枝幹剪去。 | 圖2:養坯,要考慮植株種植的傾斜角度。讓植株長出新的枝葉。 |
圖3:枝條進行「蓄枝截干」法修剪,同時對樹樁的形態進行粗造型。 | 圖4:「蓄枝截干」,同時及時剪去多餘的枝條。 |
圖5:修剪成型後的作品示意圖 |
四、金雀附石式盆景的製作圖解
圖1:植株進行粗修剪,把根縛在石塊上。 |
圖2:用塑料薄膜把石塊、根圍住,裡面填充一些花泥或營養土;養坯。 |
圖3:植株成活後,逐漸從上而下解除塑料薄膜,讓植株的根露出來。進一步修剪成型。 |
五、連根式盆景的製作圖解
圖1:把樹樁上的枝條剪去,只留下根部。 | 圖2:把植株根部進行種植,養坯。 |
圖3:對樹樁長出的枝條進行塑造。 | 圖4:塑造成型後的作品示意圖 |
第五節 樹樁的栽種 1.樹樁盆景的用盆 樹樁盆景的用盆一般均很講究,既要美觀,又要利於植物的生長,二者缺一不可。樹樁盆景有多種不同形式,在用盆上也各有不同要求,若配了適當的盆子,更可顯示樹木的美來。樹樁盆景所用的盆子均可以盛泥,下面有洞眼,便於排水。 盆的式樣、規格、質地和色彩等均有很多種類,可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 盆的式樣有長方形、橢圓形、船形、正方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海棠形、菱形、腰形、袋形、扇形等多種。其中又有深淺不一,最淺的近於平板,最深的形如長筒。一般直乾式等樹木宜用較淺的盆,懸崖式宜用最深的盆,斜乾式宜用中等深淺的盆,合栽式宜用最淺的盆,多乾式宜用長方形或橢圓形盆,等等。 盆的規格也有多種,最小的微型盆,一手可放數只,最大的長方盆可有2米長。 盆的質地有陶質(紫砂、硃砂、白砂、烏砂、青砂、梨皮砂)、釉質、瓷質、石質(白礬石、大理石)和水泥質等數種。 盆的色彩要根據不同的樹木,選擇使用。一般在色彩上要有對比,切忌樹木與盆的色彩類似。 2.盆土的種類 各種植物對土壤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有些喜酸性土壤,有些喜鹼性土壤,有些喜肥沃的腐殖土,有些喜疏鬆的山土等。一般盆土的種類有:腐殖土、腐葉土、山土、河土、塘土、砂等。 腐殖土:腐殖土大多是用動植物的廢物或各種糞便,一層層堆積起來,待全部腐爛後形成的。這種土非常肥沃,但在使用時,須混合砂或普通田土,以利排水。 腐葉土:落葉腐爛後即成腐葉土。腐葉土同腐殖土性質類似,但較疏鬆,使用時也用砂或田泥混合。 山土:山土是指山上陽光照射不到的土壤。經過長期的風化,土粒細,透水力強,蓄水力也強,逢雨不膩,逢旱不涸,疏鬆透氣。適宜松柏類及杜鵑,蘭花等。 河土:河土是從河底撈上來的。晒乾、搗碎後使用。河土是由落葉、爛草、魚類等許多廢物腐爛而成的,十分肥沃,但粘性很大。一般用砂或糠灰混合使用。 塘土:塘土大多是從栽種過荷花的或養魚的水塘中掘出來的,同河土的性質類似,但較之更肥沃。 砂:砂一般用作混合粘性土,便於排水。 每種盆土的物理特性各有優缺點,在使用時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配製培養土,即用田泥、河泥等加入糞尿等肥料,堆在不受雨淋的地方,兩、三個月後加入糠灰或稻草灰,再過半個月後即可用。 3.栽種與布局 在地上培養成熟的樹坯,必須栽上盆,才可進行細緻的造型加工。栽種不僅關係到樹樁盆景的造型,而且對於植物的生長關係極大。 栽種的時期一般為春秋二季。不同植物有不同的要求。 栽種時首先選好盆和土。用碎瓦片或鐵絲網(塑料絲網)填塞盆底水孔。淺盆多用鐵絲網,較深盆可用碎瓦片,兩片疊合填一個孔,最深的千筒盆需用多塊瓦片將盆下層墊空,以利排水。填孔工作很重要,如不注意,將水孔堵塞,使水排不出去,將會造成爛根。用淺盆栽種較大的樹木時,須用金屬絲將樹木根與盆底扎牢。上述工作做好後,根據樹木的形態、面向等確定栽種的位置。樹木的位置應根據構圖的要求進行,一般單株的樹木不宜種在盆的中央,而宜稍偏盆前後左右的任何一方,多株樹木的也不宜排在一條線上。 樹木位置確定後,即可將事前篩好的三種粗細的土放入盆內:先置大粒土在盆底,再放中粒土填實根的間隙,最後放入小粒土(也可仍用中粒土)。一邊放土,一邊用竹扦將土與根貼實,一般不要將土壓得太緊。土放到接近盆口處,稍留一點水口,以利於澆水。 樹木栽種完畢,就可澆水。第一次澆水,一定要澆足。水澆好後,可將其放置在無風半陰處,注意經常淋、噴水,約半月後,樹木長出新根,可按正常管理。[拓展閱讀] 1、杜鵑盆景養護管理與觀賞 2、仿梅花樁型迎春花盆景的製作 3、桂花盆景養護管理與觀賞 4、虎刺盆景的製作與管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