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接受父母,接受生命的禮物

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法門可以幫助我們。

但是有一個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任何方法都繞不過去的— —那就是『和父母的關係,和生命的關係。』

全文約7500字,推薦讀者花15分鐘精讀。

本文字整理來源自微課:

為什麼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會這麼重要呢?

對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來說,父母和家庭是他最初的一個體驗,也是他最原始體驗的來源。

我們人格的塑造是和我們的原生家庭分不開的。

當我們還是一個胚胎的時候,生活在母親的子宮裡,母親就是一個獨立的母體。

但是等我們出生之後,我們的原生家庭就成了我們的母體。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能夠獨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但只要你去看看你的塑造過程,就會發現其實不是這樣的。你是被整個環境塑造、影響成的。

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也沒有覺察力,你的環境告訴你什麼,你就學會什麼,你的個性就會塑造成怎樣,就像一個無意識的海綿,不斷吸收。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獨立的,都活在由自己的經歷和創傷形成的牢籠里。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童年幼年的經歷,都有自己的生存環境,有自己的原生家庭,這些都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也限制了我們的發展。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是脫離父母長大的,還有的人甚至沒有見過父母,我的土壤中沒有他們,沒有我的原生家庭。

但是,你仍然被他們影響著。

一個孩子在成長中脫離了父母,就會處於一種親子中斷的環境。

親子中斷是一種很嚴重的心理創傷。一個孩子脫離了他的原生父母,他的內心會極其渴望父母。但他又找不到他的父母,所以等他長大後就會發展成兩種狀態。

  • 一種是到處去找愛,去找那些可以給他肯定和安全感,讓他依賴的人;

  • 另一種種就是覺得自己不需要愛,用冷漠和隔離保護自己。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和他們的父母緊緊相連。

  • 如果你很憎恨自己的父母,想要中斷和他們的連接,所以去否定他們,反抗他們,甚至逆反、無視、評判他們,但這樣做並不能中斷或者減少你和父母的連接。

    事實上,當一個孩子想要中斷和父母的連接,無論是通過恨還是分離,結果都不會成功。

    我記得有一次我做過一個個案。

    有個女生很憎恨她的母親,因為在她小時候,她媽媽就有很多情人,她不想像她一樣,但是長大後,她現實的生活卻跟她母親一模一樣。

    無論她怎樣憎恨她的母親,她還是在複製她母親的生活。

  •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想要替父母承擔些什麼,厄運或者痛苦,甚至去干預他們的生活婚姻,這就會嚴重導致系統內序位的混亂。

  • 在另一個個案里,有一位男性,他父親在他六七歲的時候就過世了。

    他父親去世之後,他就開始迅速成長,想要填補他父親空缺的位置。

    但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經歷了一系列接近死亡的事情,有的時候會摔下來,有的時候會被車撞,其實就是因為他想去替代父親的位置,他和父親的連接非常強,而且超越了序位的界限,所以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甚至想要替他承擔死亡。

    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單一的個體,而是系統的成員。

    我們就泡在家庭的海洋之中,不僅是我們的父母,在他們背後還有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每個毛孔都在呼吸著家族成員的生命,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所以我們必須去了解我們的系統,了解我們的原生家庭以及系統的法則。

    我們跟父母的關係跟世界上很多關係都緊緊相關,我們跟父親的關係會跟我們與成功、事業、長者,上司的關係緊緊相關。而我們跟母親的關係會跟財富、婚姻、安全感相關聯。

    我們如果憎恨父母,我們的內在就會始終缺少安全感和資格感,同時還會有匱乏。

    原生家庭的概念

    我們今天要講的接受父母,指的是原生父母。

    你的原生父母就是給予你生命的人。你的父母和你,包括你的兄弟姐妹,一起組成了原生家庭。

    而你和你的伴侶,以及你們的孩子,就組成了現有家庭。

    如果你是養父養母帶大的,那他們不屬於你的原生家庭。或者說,你的父母再婚了,你的繼父繼母也不是你的原生父母,那只是照顧你的人。

    如果是養父養母,其實不能把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孩子,不能想著去取代這個孩子的親生父母的位置,只能把自己看作是親生父母的代表,他必須去尊重孩子的親生父母。

    收養孩子是一件很需要謹慎的事情。

    海靈格就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謹慎,那麼在收養孩子的過程中你可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包括自己的親生孩子會遭遇不幸甚至死亡。

    而對於繼父繼母來說,對待那些過去婚姻所留下的孩子,也不應該去搶奪他們,想要成為他們的父母,而是要尊重他們的原生父母。

    原生父母和孩子是一個鐵三角關係,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隔。

    你的現有家庭和你的原生家庭是有關的。你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伴侶,很多時候潛意識裡也和父母有關。

    所以如果你弄不清你和你父母的關係,無法接納他們,尊重他們,你會發現,很多時候自己是在重複他們的婚姻。

    也許你很討厭你的父親,但你會發現,你的老公很像他。

    或許我們很恨父母,不希望和父母一樣,或者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父母,但我們都和我們的原生父母緊緊連接著,從來沒有中斷。

    每一種想要逃離的衝動,都只會用痛苦和不幸來連接地更緊密。

    當你不接受父母的時候,其實只是不接受自己的命運。這看上去轟轟烈烈,你的內在也會有一種很好的感覺,但最終並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你還是犧牲了。

    所以,你一定要留意自己內在的感覺,千萬不要被帶偏了。

    怎樣才是真正的接納父母?

    有人可能會說我沒有不接受父母,我對父母很孝順,但孝順並不是接受父母。

    接受父母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術語,裡面包含了很多意思。

    真正的接受有四層含義。

    01 覺察

    要把無意識的連接,變成有意識的連接。你要知道你在做什麼。

    02 規則

    把混亂的連接變成有序的,按照系統法則的規則來。

    03 尊重

    孩子會對父母有盲目的愛,想要替代父母,為父母犧牲,我們要把這種盲目的愛變成尊重。你要知道彼此的界限,抗拒那些想要去做什麼的誘惑。

    04 重新建立鏈接

    把破壞性的連接變成建設性的連接,為自己的生活提供幫助。

    如果一個人可以跟父母很好的連接,去接受父母,那麼就會從父母給予的生命里,獲得可以建造自己成功快樂人生的所有禮物。

    父母給孩子的愛是一切愛的源頭和基礎,只要你和父母的關係修好了,就會獲得平靜、滋養、成功,收到生命的禮物。

    如果什麼事情,你都是靠一個人去戰鬥,去努力,你會很辛苦。就像堂吉訶德跟風車戰鬥。

    我們需要明白,我們是系統的一部分,我們要去運用系統的資源,跟我們的父母、家族、祖先甚至生命連接,獲得力量和祝福,幫助我們實現我們想要實現的目標。

    生命的傳承

    生命是一種存在,或者說更偉大的真實。

    從遠古傳到我們的祖先,再傳遞到家組成員,傳遞給我們的父母,然後傳遞給我們。這就是生命的傳承。

    父母是從遙遠的地方把生命一代一代傳給你的人,是生命的傳遞者,而不是你的造物主,你命運的主宰者。

    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我們要做的接受父母,其實就是看見一個更大的識相。我們的父母只是傳承了生命,所以我們要臣服於自己的命運,無條件的接受自己的父母。

    從生命的河流往下看,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我們的父母很不稱職。

    我們想要他們多做點什麼,但是,如果我們去回溯他們,去看見他們背後的父母,就會發現,他們也是在一個不完美的情況下被塑造出來的,他們也是不自由的,受到了很多限制,和你一樣不完美。

    家庭系統排列的基本法則

    家庭系統排列有三條基本法則,歸屬、平衡、序位。

    01 歸屬

    每個系統內的成員都需要被尊重,必須要有他的位置,不能被排斥。

    如果有人被排斥了,系統就會讓其他人去承擔他的位置。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有一個墮胎的孩子,他也是系統的成員,也許你已經把它遺忘了,或者覺得他不應該屬於你的家庭。但系統的法則認為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歸屬位置。

    一個成員被排斥了,其他成員就會去替代它,也許就是你後面一個孩子。

    而這就會造成各種情況,也許他會覺得很抑鬱很沮喪,沒有辦法結婚,無法獲得成功。

    每個在系統中的成員都不是自由的,我們受到系統的各種牽制,所以我們必須去明白系統是怎樣運作的。

    舉個例子。

    妻子和丈夫離婚了,妻子覺得丈夫很不好,就帶走了孩子。

    她很排斥丈夫,所以就跟孩子說:你不要像你父親一樣,也不要去見他,他是個很差的男人。

    於是,一個父親的角色,前夫的角色就被排斥了。

    在意識上,孩子很認同他的母親,但是在潛意識中,他會站在父親的位置,想要去替代他,重複他的命運。

    最終,越是說你不要像他,他就會越像。

    那麼,在我們和父母的關係中,這個原則要怎麼運用呢?

    就是父母各有各的位置,都需要被看見、被尊重,無論他們做了什麼事情。

    就像我之前舉得那個例子一樣,那位女性憎恨她的母親,始終抗拒排斥,最後卻發現自己和母親一模一樣。

    02 平衡

    系統成員間的給予和接受是平衡的,不能給予太多,也不能接受太多。否則就會造成你內心的內疚,想要去補償、索取,尤其是伴侶之間。

    平衡的法則很好理解,就是我們做了什麼,就會本能地想要去償還。也許一個人一直給予你,寄給你太多,而不求償還,你就會開始恨他。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給別人償還的機會和理由,以保持平衡。

    平衡法則只有一個例外,就是父母和孩子。

    在父母和孩子中間,平衡法則是不成立的。

    父母付出,孩子接受,這是單向的過程。

    但是在中國文化里,我們很多時候都違反了這條法則,孩子想要去給予父母,但是一個人生育了你,你沒辦法給回去,除非摧毀自己。

    在中國二十四孝里,很多人就是想要平衡心裡的愧疚感而做出犧牲。

    為了父母,我願意犧牲家庭,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一種很壯烈的心理。

    作為孩子,他的心理會非常有道德感,但這是一種盲目的愛,也違背了系統法則。

    所以,我們一定要抵制住這個誘惑。

    我們千萬要注意自己心裡的動力,有很多動力的方向都是錯誤的,雖然我們個人的良知會覺得,做了這些事情非常好,很有清白感,但這是很危險的。

    我們接受了父母給予的那麼多東西,那這種不平衡要怎麼消除呢?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愛,我們要怎麼去報答他們呢?

    生命的河流自上而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他們給我們的東西全部傳遞下去,這是系統延續的法則。

    每個系統都是一種生命,他們的法則就是延續和繁衍。

    當然,如果你沒有孩子,那也可以去做一些好的事情去榮耀他們,讓他們開心。

    03 序位

    系統成員各有各的位置。

    關於系統序位,有以下幾條原則。

  • 第一條原則是先來的比後來的優先。

  • 你的父母、哥哥、姐姐,比你優先,他們需要被尊重,也需要承擔更多的東西。

  • 第二條原則就是新系統比老系統優先,也就是第二次婚姻比第一次婚姻更優先。

  • 我們現在的家庭,比原生家庭更優先,我和丈夫孩子的關係,比我和父母的關係更優先。

  • 第三條原則就是我現有的家庭,夫妻關係比親子關係優先。

  • 這是無數人弄錯的一點。

    在中國,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結婚之後就會覺得孩子最重要,一切為了孩子。

    生了孩子之後,媽媽很容易就看不見丈夫了,把所有的愛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就是他生命的支柱,但這要付出的就是婚姻的代價。

    永遠不要讓孩子成為婚姻的借口,因為你們是在一個系統里。這個系統要服從第一個原則,先來的比後來的優先,夫妻先來,孩子後來,所以夫妻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再一個,孩子是沒有權利介入父母的婚姻的,父母不應該向孩子透漏些雙方細節,包括夫妻爭吵。

    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要處理好自己的關係,孩子不允許干預插手,否則這個家庭會很痛苦。

  • 四、一般人會認為,孩子的主要需求就是被愛,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孩子最主要的需求是向父母展示愛。

  • 我在很多個案里都看到,所有悲劇的後面,都是孩子想要向父母展示愛。

    生命有限,但愛是無限的,所以他就通過受苦去表達自己的愛。

    對於孩子來說,或許他明明知道是錯的,但還是會去做。

    這不是一種大腦里的心態,而是潛藏在我們潛意識深處的動力,它會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命運。

    如果你靜下來,仔細分析自己,就會發現這種很強的動力。

    孩子可能會覺得,媽媽的命運如此不幸,所以這種命運將在我身上延續下去。我沒有權利獨享快樂,這樣我就可以和媽媽深深連接在一起了。

    或者說,當自己也過得很差的時候,你就會很放鬆。

    如果你的父母曾經過得很苦,而你現在過得很快樂,你的內在就會有一種深深的內疚感,他們付出了這麼多,我怎麼可以一個人這麼輕鬆快樂呢?這種想要去償還的動力是很危險的。

    當孩子認為自己可以用自己的痛苦去抹掉父母的痛苦,便會產生盲目的愛。

    另外,孩子可能會在表面上抗拒父母,其實在背地裡會去效仿他。

    就像我之前舉的例子,離婚的媽媽告訴孩子不要學習他的父親,他就會越來越像他的父親。他在意識里跟母親連接著,但是潛意識裡會緊緊跟父親連接著。他會分裂,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跟他的父母同時連接著,來維持一份完整。

    如果你去研究個案,就會發現很多悲劇後面都是隱藏著很深很深的愛,也許表面上看著是很悲劇的事情,但後面都是有愛的。

    我的老師伯圖·烏沙莫就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做排列就像在沙漠中找水,看起來一片乾旱什麼水都沒有,但其實在這個系統的深處,都是這些盲目的愛在運轉著。

    孩子與父母常見問題的具體表現

    01

    孩子拒絕接受父母,他不接受現實中的父母,覺得他們不配,沒有資格。

    但是,當你去貶低、拒絕自己的父母,你只會帶來內在的空虛和不完整,所以很多孩子會抑鬱,會沒有力量。

    一個不能接受父母的人,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非常想要證明自己,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但是他內心深處知道自己沒力量。

    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是這樣的,在外界光鮮亮麗地展示自己,有錢有身份,似乎什麼都有了,但實際上他的內在很虛,沒有力量。

    尤其是當男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父親,女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母親的時候,會更加明顯。

    因為我們從同性父母這邊傳承的力量很大,當你不能接受他們的時候,就會失去很多資源。

    02

    父母並不是明智的。

    他們可能想要給孩子很多有害的東西,包括想要讓孩子替自己承擔很多困境和不公平,表現明顯的是一些媽媽。

    因為有些媽媽很弱,自己沒有力量,就想讓孩子去承擔,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父母。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要分清自己的權利和責任範圍,有些東西是屬於你的父母的。我們需要明白一件事情,如果我們過多地想要替父母承擔一些東西,只可能去削弱他們的力量。

    相反,只有我們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發生的事情,他們才會有力量。愛是需要帶著覺察和尊重的。

    03

    在一些家庭里,父母失去了權威,孩子得到了權威。整個家庭中,孩子最大。

    這樣的一個家庭藏著一個隱患,就是孩子長大以後會沒有安全感。

    因為,一個孩子,只有從小感受到父母的強大,他們才會有安全。反之,他從小到大都是父母處於弱勢,自己最大,這樣一來,雖然他在家裡很強大,但是出去之後,他就會沒有安全感。

    海靈格說:「當你用一個成年人的眼睛,而不是一個哀怨的孩子的眼睛去看自己的父母的時候,愛會回到這個家庭系統里。」

    如果你在家庭里覺得有問題,不應該求助於孩子,而應該求助於伴侶或者自己的父母。否則孩子會覺得,自己對父母有責任有義務這麼做。那麼他就會很痛苦,越過這個界限和序位。

    但事實是,沒有一個孩子可以填補父母的情緒需求。

    而作為孩子,我們要看見父母,承認他們,找到自己的位置,承認他們是父母,我們是孩子。

    到底什麼才是「孝」

    孝道在中國其實有著很多發展經歷。

    西周時候,人們說的盡孝其實就兩個事情。

  • 第一件事是尊祖敬宗,也就是要供奉祭祀我們的祖先。這一點現代人做的比較少,但確實需要做,因為這是跟我們的家族去連接。

  • 第二點就是傳宗接代,也就是繁衍。

  • 這兩件事,一件朝向生命河流的上端,一件朝向下端。

    之後,儒家推崇以孝治天下,形成封建家長制,將孝衍生出更多的作用。到了元代,出現了「二十四孝」,強調對父母愚昧的忠誠,甚至違背了人本觀念。

    舉個例子:埋兒奉母。

    有個人叫郭巨,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親極其孝順。後來家境逐漸貧困,他的妻子給他生了一個兒子。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經常自己捨不得吃飯,把食物留給孫子。郭巨就感到很不安,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母親,就和妻子商議說:「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然後,當他們挖坑時,挖到了一壇黃金,上天被他們的孝順感動,所以給了他們一壇黃金。

    這種孝順很可怕,違反了系統的法則,也違反了生命的傳承。他把自己的兒子埋了,去侍奉自己的母親,他的系統怎麼可能延續?

    如果他們後來有孩子,那個孩子肯定會站在被排斥的那個孩子的位置上,他們一家就會很慘烈。

    孝順並不是盲目的,我們跟父母的愛也不是盲目的,它有它的法則。

    如何接受父母、接受生命

    01

    我們要看見自己的父母。

    我們剛才講了序位、歸屬這些,就是要看見父母的序位位置。

    02

    要承認父母的資格。

    你只有先承認父母的資格,才能承認自己。你要承認,他們是大,自己是小;他們給予,你接受。

    有時候孩子覺得父母不配或者想要給予父母,其實就是沒有承認他們的資格和尊嚴。

    你還要尊重他們的婚姻和彼此關係。

    我們沒有對父母評頭論足的權利,也不應該期待他們過去應該對你好一點。

    接受父母就意味著,承認父母給你的已經足夠多了,哪怕真的沒有給你多少。

    事實上,接受父母並不意味著你會和父母緊緊連接在一起,沒有自己的空間,恰恰相反,當你能夠無條件的接受自己的父母,你會真正和父母分離。

    03

    要尊重父母,把自己曾經承擔的那些屬於父母的責任和能量,用一種儀式或方法,全部交還給父母。

    有時候我們承擔了很多情緒,憤怒、抑鬱、悲傷,這些情緒很強烈,來得莫名其妙,卻又去不掉,那麼很有可能,這些情緒都是來自於你的父母或者其他家庭成員。

    如果你發現自己和父母很像,那是因為你想要替他們承擔,重複他們的命運。

    04

    我們要從內心去感恩,感謝他們把生命給了我們,感謝我們和生命連接在一起。

    05

    我們要看見自己的家族,我們要去看見更大的真實,父母也承擔了很多痛苦,承擔了他們父母和家族給他們的責任。

    就要把這些不屬於自己的能量和連接全部交換掉,因為我們其實不僅和父母緊緊連接著,還和我們的家族緊緊連接著,我們身上甚至還承擔了很多不屬於我們的能量。

    06

    去連接祖先和生命的源頭,將所有家族成員都納入自己心中,給他們一個位置。

    在這個時候,我們再次去和生命的源頭連接,就會獲得極大的祝福和力量。

    這時候你就會明白,你身上擁有的資源是無限的,你是一個被祝福的人。任何時候,當你需要的時候,你就可以讓你家族的力量和你連接著,去運用它。

    07

    去連接生命的源頭,再次去超越。

    接受其實是對命運的謙卑,當你感受到生命,感受到輪迴,感受到世間的苦樂,感受到自己和存在本身連接著,你就會發現,所有限制你的一切其實都是幻想,都是可以放下的。

    我們會在這個層次上進入空性,去跟另一個更大的存在連接著。

    關於接受父母的練習,需要重複做,它不是魔法或者咒語,而是一種能量的推動,需要你的內在和他連接。

    你的內在能進入多深,它起到的作用就會多大。

    所以,有可能,當你做了這個練習之後,跟父母的關係馬上就會有修復,也有可能效果不明顯,但是你每次的練習,都會去到不同的深度。

    因為你現在已經長大了,幾十年的固化不是靠十分鐘的練習就可以一下子移除的,需要抽絲剝繭,慢慢移除。

    除此之外,做練習時你心要保持靜心,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下做。要很慎重,是真正為了起到一些好的作用而去做,而邁出這一步。

    有些人不願意用心去做。

    但是,在你的心還沒有打開的時候,是沒有辦法連接的。

    我們不是通過語言在連接,而是通過能量和心在連接,所以你要很投入,有自己的意願。

    我的老師,伯圖·烏沙莫曾說過,他花了很多的時間才修復他和他父親的關係。

    當時我剛上排列課,還很不理解,覺得這明明很簡單啊。後來我終於明白,是我那時候的理解太膚淺了。

    其實連接是一個很深很深的東西,在不同層面你會看見不同的東西。


    推薦閱讀:

    多轉載 別和生命開玩笑
    生命形象學(一)
    為別人點燃自己的生命之燈
    論生命 /萬行上師
    【生命靈糧】獻給萬軍之神的聖誕之歌

    TAG:生命 | 父母 | 禮物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