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糖尿病一定要重視的 7項檢查指標,很多人只關注了 1個
▲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據統計,我國糖尿病人數冠絕全球,已有1.14億人被診斷患有糖尿病,佔全球糖尿病總人數的1/3,但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僅為1/3。那麼,得了糖尿病以後要注意哪些指標,控制血糖要注意什麼?
糖尿病被稱為「不死癌症」,會引發一系列疾病,從頭到腳傷害患者,只關注血糖指標是遠遠不夠的!如何進一步了解糖尿病發展進程?
1空腹、餐後血糖血糖長期處於超標狀態,會導致全身疾病,發生致命危險,如:足部與下肢病變、失明、腎衰、腦梗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血糖指數調整藥物。
※糖尿病指標
空腹血糖 >7mmol/L,餐後血糖 >11mmol/L
※糖尿病前期指標
空腹血糖:6.1-6.9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7.8-11mmol/L
2糖化血紅蛋白(HbA1C)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與血糖濃度成正比,能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一般3個月測一次,是判斷病情的重要依據。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的控制情況
控制正常:糖化血紅蛋白<>
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紅蛋白>8%,需要調整藥物
但具體還得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等情況調整控制目標。
3體質指數(BMI)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BMI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體質指數公式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4血 壓
糖尿病與高血壓為同源性疾病,病因、危害等方面都有共通性,兩者常常合併發作,形成糖尿病高血壓。
※高血壓判斷
①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②3次非同日測量,收縮壓和舒張壓任何一個達到上述標準,都稱為高血壓。
5腎功能糖尿病腎衰竭是最常見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尤其多見於多年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會造成腎小球的生化組成異常,導致血漿蛋白漏出,形成腎小球硬化,推動糖尿病腎衰竭的發展。
6肝功能糖尿病患者體內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相對缺乏容易引發肝臟的蛋白、脂類等代謝紊亂,容易引發脂肪肝,形成糖尿病性脂肪肝。但合理地控制糖尿病可改善脂肪肝患者的預後。
了解基礎的肝臟、腎臟功能,也有利於藥物的選擇。
7眼底檢查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激素及細胞代謝異常,會引起眼組織,神經及血管微循環改變,造成眼部營養和視功能的損壞,易導致黃斑、視網膜等的病變,嚴重時可致盲。
但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沒有癥狀,眼底檢查是診斷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主要手段。
血糖控制越差,出現併發症越早、也越嚴重,出現以下情況時需引起注意。
1、血糖居高不下或是波動幅度大;
2、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腦梗塞;
3、合併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伴有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等;
4、出現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
平穩血糖,飲食、運動起到重要作用,但飲食方面應該怎麼吃,水果究竟能不能吃?如何健康運動?
1日常均衡飲食不規律的進餐,特別是不進早餐易引起血糖偏高,導致胰島素水平忽高忽低。循序漸進的控制主食,儘可能選擇低熱量高容積的食物。若要加餐,得保證全天的總熱量不變,避免血糖過高及低血糖。
※一天熱量值
一天熱量值計算=(身高cm-105)*30
※ 食物選擇
① 豆類、莜麵、蕎麥等雜糧,升血糖的速度慢,消化慢;
②薏米含糖量較低且易有飽腹感,燕麥的升糖指數最低;
③鎂元素輔助調解血糖,可適當食用巴旦木等堅果。
2吃對水果水果中含有果膠,可以阻止胃腸道對葡萄糖、果糖吸收,促進腸道排空,減少糖分的吸收,以控制血糖。但水果也含有糖分,該怎麼吃?
選對水果盡量選擇對血糖影響小、含糖量少的品種,如:柑橘、草莓、蘋果、梨等,但不推薦香蕉、菠蘿、荔枝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但因為個體差異,也可能存在對血糖特別敏感的水果,建議少吃。
控制量糖友吃水果可不能貪多,吃水果的時候要限量,每天以100-200g為好,而且應該分次食用。比如,上午吃100g,下午吃100g。
食用時間餐後水果,會加大血糖的增幅,建議在兩餐之間或是運動前食用,如:10點、15點左右。
3定量運動
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保持 150分鐘左右的運動量,中等強度運動每天30分鐘,抗阻肌肉運動每周2次,以達到降低體重和控制血糖的作用。但空腹血糖大於 16.7mmol/L、血糖波動大、併發症嚴重等人群不適宜運動。
4合理午睡
睡眠會影響血糖波動,但趴桌睡會導致視網膜病變的人出現眼球出血,最好躺在床上睡覺,而且午睡超過1個小時,糖尿病的患病幾率增加25%,建議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同時,午飯應適當少吃主食或配合降糖葯,睡醒後喝一杯水,加以適量運動。
推薦閱讀:
※千條"玉林狗"現今無人關注 部分運輸時已死
※從一個男人關注的事情上 可以看出他的修養和抱負
※關注丨小大人,我明年要讀書
※男人關注一下這幾本書,讓你學會如何「看人說話」
※家長心理學:10種家庭關係與子女心理疾病的關係 觀察10:關愛——都是為你好! 許多對孩子的無力要求都被包裝在美麗的語言中。 家庭的治療師走進一個家庭,喜歡關注這個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內部禁忌。我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