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娃令」能否終結「星二代」一夜成名神話?

[摘要]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親子類節目將受到管控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 新華社記者從《爸爸去哪兒》(在線觀看)開始,國內明星親子真人秀節目數量增多,越來越多的「星二代」在電視屏幕上一夜爆紅,拍廣告、做代言、出席商業活動……在名利雙收的背後,有隱私曝光的尷尬,有被過度消費的苦惱,還有被資本「綁架」的無奈。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限童令」能否為未成年人撐起一把保護傘,讓真人秀節目回歸正常軌道?

「星二代」:光環掩蓋不住「成長的煩惱」

自親子類真人秀備受觀眾寵愛之後,「星二代」似乎一夜之間被集結在了鎂光燈中央。在「明星」光環的加持下,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獲得的不僅僅是成名的榮耀,還有成長的煩惱。

探究近年來「星二代」霸屏現象,業內人士分析,早些年,明星們更加註重對子女的隱私保護,較少在公眾面前暴露孩子的信息,但隨著明星親子類真人秀節目開創性地在屏幕上展現明星子女的生活狀況,極大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出現了跟風現象。

「大多數觀眾本著對明星父母們的窺視心理收看節目,卻無意間被節目中的萌娃所吸引,從而對其產生認同、嚮往的情感。」對於親子類真人秀的火暴,山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馬曉妍分析,節目中的兒童形象成為帶有觀眾情感印記的消費符號,隨著「星二代」曝光度的增加,逐漸成為公眾「圍觀」的對象。

然而,成名無疑是把雙刃劍,過早地進入公眾的視線,雖然獲得了名利,但孩子們無意識的言行和隱私卻被曝光,甚至遭受非議。如有的被指「太成熟、心機重」,有的被指「霸道、蠻橫」……這種貼標籤式的評價,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乃至身心健康。

不僅如此,面對洶湧而來的社會輿論,「星二代」逐漸了解到怎樣才會博得關注,怎樣才會贏得掌聲,其心理也在這一過程中被逐漸異化。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的孩子在第一次面對攝像機鏡頭時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但幾期過後便曉得要穿白西裝「耍帥」;3歲的小孩拿著狗尾巴草分發給攝影師,說:「誰給我拍得好,我給誰獎勵。」

兒童心理諮詢師侯麗霞表示,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要根據孩子的特質決定,看孩子是否適合併且喜歡走什麼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正好與孩子的特點相符合,對孩子來說就是好事,而如果僅僅是父母單方面的意願,就可能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真人秀」:「井噴」背後的資本大戰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伴隨著電視台「上星」、有線電視的大面積普及,綜藝節目方興未艾並快速發展。在新世紀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特別是在當前的廣電格局中,綜藝節目正在超過電視劇,成為銀幕上的新寵兒。

自湖南衛視引進了韓國親子類真人秀《爸爸去哪兒》後,國內掀起一股兒童參與真人秀節目的熱潮,《爸爸回來了》《我不是明星》(觀看)《人生第一次》等類似節目熱播,滿屏真人秀看似是明星之間的比拼和競技,其背後卻是一場利用粉絲經濟的資本大戰。

「《爸爸去哪兒》將我們帶入了『投資巨大、燒錢比拼』的時代。」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亞洲電視研發中心總監吳聞博說,一些明星選手片酬可比1到2部小成本電影。

著名演員葛優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真人秀的市場威力令他吃驚,薪酬確實高,比拍電影掙錢又多又快,但為了市場和收視率,會對藝人過度消費。

隨著真人秀對明星吞吐量日益增大,明星身價也直線上升。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綜藝節目的一線明星身價幾乎都達千萬元,電視台和製作公司都稱自己是「為明星們打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追求收視和利潤,節目做宣傳時也會利用明星子女的曝光「博眼球」進行炒作。

「星二代」霸屏也讓「星爸星媽」看到了「憑子貴」的另一種可能。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一位參與者,因會帶孩子、會做飯的形象深入人心,身價在兩個月間飆升近百倍;有的「星二代」與父母一同現身一檔綜藝節目時,出場費已是父母的總和……

「在消費主義語境下,觀眾通過消費以實現明星經濟價值與形象符號價值的結合,至此兒童成為明星,也成為被消費的商品。」馬曉妍說。

「限童令」:劍指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限童令」無疑給明星親子真人秀澆了一盆冷水,「星二代」霸屏時代或將由此終結。

其實,給跟風嚴重的明星親子真人秀降火的呼聲早已不絕於耳。2015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節目關注普通群眾,避免過度明星化,摒棄「靠明星博收視」的錯誤認識,糾正單純依賴明星的傾向,不能把節目變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場所,不能助長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風氣;同時提出,「真人秀節目應注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盡量減少未成年人參與,對少數有未成年人參與的節目要堅決杜絕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的不良傾向以及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現象。」在政策引導下,真人秀節目數量明顯減少。

同年9月起實施的新《廣告法》也做出明確規定:「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將通過黃金時段節目備案、各類評獎評優等管理機制進行引導調控,對於優秀的真人秀節目大力扶持,對於缺少價值和意義的真人秀節目加以抑制。

對此,樂正傳媒研發諮詢總監彭侃認為,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政策一般是針對數量比較多、市場風氣不正的節目做出限制。「顯然,明星大肆藉助真人秀培育星二代並不在鼓勵範圍內。」

專家指出,「限童令」並非要限制「星二代」的未來發展,也並非取消孩子成長的平台,而是為了確保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引導。「限童令」既是對名人子女的保護,也是對電視機前的兒童的保護。

從事綜藝節目投資的葉榕投資創始人黃曆表示,從長遠來看,真人秀節目「限童令」會對綜藝節目起到正確的引導及匡扶作用,也為尚未成年的孩子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真人秀節目在追求高收視率的同時,還應搭載更多價值內容,注入更深遠的精神內涵和社會意義。

「中國電視節目未來的發展應以社會價值為導向,電視節目應成長為文化產品,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吳聞博說。

新華社 段菁菁 史競男 彭卓


推薦閱讀:

李成敏是怎麼成名的?
王家衛成名之前的老底被人給揭出來了
范文程:功成名就 毀譽參半的大清開國重臣
顧憲成名言
天生福命,50歲功成名就,大富大貴的3大生肖

TAG:成名 | 神話 | 一夜 | 一夜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