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血的功能+血與五髒的關係+氣與血的關係@
07-03
津液(中醫知識學習)津與液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也是由飲食物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化生津液的過程,是經過胃的消化,脾的運輸,三焦的氣化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津與液,它們在性質上,分布部位和具體功用上都有所不同。津是浸透、浸潤於肌膚之間,以溫養肌肉,充潤皮膚,保持肌膚的正常活動。液,是流行、浸潤於關節、腦髓之間有懦養空竅的作用。津是清而稀的,屬陽;液是濁而稠的,屬陰。這是津、液的不同點。 但從它的整體的功用上說,兩者又是同屬一體的。它們不僅是水谷精微的液體部分,而且在環流周身的過程中是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所以臨床上常常是津液並提。如果出汗太多或利尿太過都可損傷人體津液。 津液的主要作用有兩點 1.營養和潤澤組織器官:皮膚的潤澤,肌肉的豐潤,肢體與關節的運動自如,都是津液的潤養作用。從津液化生出的涕、淚、唾液,可以潤澤皮膚保養鼻、眼、口腔;而腦髓、骨髓也靠津液的滋潤而獲得營養。 2.調節機體陰陽的相對平衡:津液常隨著體內的生理情況和外界氣候而變化。這種變化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從而使陰陽獲得了相對的平衡。天熱時汗多而小便少,天冷時汗少而小便多,就是明顯的例子。 津液 【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等。津液同氣和血一樣,亦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津與液雖然同屬於水液,都來源於飲食物,有賴於脾和胃的運化功能而生成,但由於津和液在其性狀、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也有著一定的區別。一般地說,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分布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並能滲注於血脈之中,起滋潤作用的稱為津;性質較稠厚,流動性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起濡養作用的稱為液。津和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故津與液常同時並稱。 【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有滋潤和濡養的生理功能。如布散於肌表的津液,具有潤澤皮毛肌膚的作用;流注於孔竅的津液,具有滋潤和保護眼、鼻、口等孔竅的作用;滲入於血脈的津液,具有充養和滑利血脈的作用,而且也是組成血液的基本物質,注入於內臟組織器官的津液,則具有濡養和滋潤各臟腑組織器官的作用;滲注於骨的津液,則具有充養和濡潤骨髓、脊髓和腦髓等作用。 【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到多個臟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來源於飲食水谷,是飲食物經過胃的"游溢精氣"、小腸的"分清別濁"和"上輸於脾"而生成。因此,津液充盛與否,和胃、小腸以及脾的生理活動有關。 (二)津液的輸布 主要靠脾、肺、腎、三焦等臟腑的功能協調來完成。 脾對津液的輸布作用:通過運化功能,將津液一方面上輸於肺,另一方面則將津液灌溉於全身。此兩方面統屬於脾之"散精"功能。 肺對津液的輸布作用:主要是通過肺的宣發作用,將津液輸佈於全身,外達皮毛,並通過肅降作用,將津液向下布散,以發揮津液的滋潤和濡養作用。 腎對津液的蒸騰氣化,是津液代謝的主宰和原動力。全身的津液,最後都要通過腎的蒸化,升清降濁,而向全身布散。 三焦是津液在體內流注布散的通道,津液通過三焦之道路,隨著氣的升降出入輸佈於全身而環流不息。 (三)津液的排泄 主要是通過排汗、排尿等代謝過程來完成,與肺、腎、膀胱等臟腑功能活動有關。 肺對津液的排泄作用主要表現在被宣發到體表的津液,通過代謝化為汗液而排出體外;被肅降下行至腎與膀胱的津液則化為尿液而排出體外。 腎對津液的排泄,起著極其重要的主宰作用。腎對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是通過腎的蒸騰氣化,一方面促進胃、脾、肺、小腸、三焦等臟腑調節水液代謝的功能活動,另一方面則控制著尿液的生成與排泄,從而調節全身津液代謝與平衡。 膀胱具有貯尿、排尿的作用,並參與水液代謝過程。 總之,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以及維持其代謝的平衡,均依賴於氣和許多臟腑一系列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腎三髒的生理功能起著主要的調節作用。血的功能中醫認為,血具有營養身體、養育心神、調節津液、維持陰陽平衡、抵禦外邪等功能。 (1)營養身體 中醫認為,血在人體的功能上是極其重要的,它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通過氣的推動,循著十二經脈運行,對內充養五臟六腑,對外滋潤四肢百骸。《難經》說:「血主濡之」,意思是說外至皮毛筋骨,內至五臟六腑都依賴血的滋養,以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具體地說,有 「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血和則「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等,說明眼睛視物,四肢屈伸運動,皆有賴血的營養。如果血虛不能濡養,則視力下降,兩目乾澀,四肢麻木,活動不利,皮膚乾燥作癢等。 (2)養育心神 中醫認為,人的精神、神志活動是由心來主宰的,所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但心的活動必須得到心血的濡養。因此,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有「神為血氣之性」。氣血充盛,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內經》指出:「血氣者,人之神」。元代朱丹溪《格致餘論》說:「血氣者,身之神也」。《內經》還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相反,如果心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常出現驚悸、失眠、多夢等神志不安的癥狀;如果邪熱侵入營血,擾動心神,可出現神昏譫語等症。 (3)調節津液 中醫有「津血同源」之語,意思是說津液和血都是水谷精微所化。兩者都是液體性的精微物質,都以營養滋潤為其主要功能。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內經》所云:「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又說:「中焦出氣如霧,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意思是說,津液注入脈內化赤為血,同樣,血液正常地滲出於脈外,則成為津液。兩者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病理上,反覆或大量的出血,則出現耗血傷津的病證;嚴重的傷津脫液,也會影響到血液,出現津枯血燥證。所以,《內經》云:「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也有「衄家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的誡訓。至今臨床上仍遵古訓,對於出血病人忌用發汗法;對於汗多津虧病人不要用放血療法。所有這些都說明血液可以調節津液。 (4)維持陰陽平衡 中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陽主動,陰主靜;氣無形而血有質,氣為陽主衛護於外,血為陰主營運於內,因而血有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作用。如果血虛則陰虧,陰虧則不能制陽而易見熱象,同樣血盛則易見實象。清代唐容川《血證論》說:「氣為陽,氣盛即為火盛;血為陰,血虛即是水虛」,可見血是保持陰陽平衡的重要物質。 (5)抵禦外邪 中醫認為,氣血充盛可以抵禦外邪。如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認為:「血氣虛弱,其膚腠虛疏,風邪易侵,或游易皮膚,或沉滯臟腑,隨其所感,而眾病生焉。」明末清初醫家李中梓在《醫宗必讀》也指出:「氣血者,人之所以賴以生者也,氣血充盛則百邪外御,病安從來?氣血虛損,則諸邪輻輳,百病叢集。」血之抵禦外邪的作用,是通過氣的作用實現的。因為血可化為氣,氣可衛外。血盛則氣盛,而氣盛則邪不能入犯,正如《內經》所說: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而「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由上可知,血液是人體極其重要的物質,血液充盛則身體強健;血液不足則身體衰弱,血液異常則生疾病血與五髒的關係中醫認為,血液與人體五髒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具體表現在血的生成、運行、貯藏、統攝等各個方面。 (1)血與心 血液具有營養作用,脈是血行的隧道,心臟則是血行的動力。心臟和血脈相互聯繫,互相貫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運行。血液循著脈管運行不息,從而將血液中的營養物質不斷地輸送到全身,以供給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雖然血液循環是心與血脈共同的活動,但心臟是起主導的、主要的作用。《內經》云:「心主身之血脈」,「諸血者皆屬於心」。 血液是營養機體的主要物質,營養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體包括心臟功能的活動。中醫認為,心臟與血脈功能狀況可以通過面部色澤來表現,所以臨床上醫生可以從病人面部的色澤來判斷心臟和血脈的情況。《內經》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正常時,心脈充盛,則面色紅潤光澤。如果心與血脈虛弱,則面色蒼白無華;心氣衰竭,則血行無以推動,必致氣血瘀滯,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虛,則心血不足,心脈空虛,而見面無血色, 白光 白無華,脈數或結代,怔忡驚悸。可見,心、血、脈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聯繫,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則又是互相影響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現異常,就可發生有關疾病。 (2)血與肺 血與肺關係也頗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轉化而成的精微物質,需「上注於肺脈乃化為血」 ,說明肺臟亦參與血的生成。 中醫有「肺朝百脈」之說,意思是說人體所有血脈都會集於肺臟,血液在流經肺臟時,將其中殘存的廢物通過肺的呼吸而排出體外,又通過肺的作用將新鮮空氣吸入體內,匯入血中。可見,肺的吐故納新作用保持著血液的清新,新鮮的血液在宗氣的推動下,再循行於血脈,溫養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氣」的推動下循著血脈循環不息的。宗氣,是水谷精氣與吸收自然界的新鮮空氣相結合而成,聚集於胸中。宗氣是心氣與肺氣的共同作用。宗氣充足,則能促進心臟推動血液運行,血循正常,脈搏和順;宗氣不足,則血行無力,脈搏微弱,甚至出現氣滯血瘀。 (3)血與肝 中醫認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釋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說,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當人體在勞作或情緒激動時,機體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環血量也須相應增加,這時肝臟就把貯藏的血液排出來,以供機體活動的需要;當人在休息或情緒安定時,全身活動量減少,機體所需血量亦減少,部分血液便貯存於肝臟。 如果肝臟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響人體的正常活動,亦可出現血液方面的病變。若肝血不足(肝血虛),不能滋養於目,則兩目昏花、乾澀、夜盲;不能濡養於筋,則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則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氣逆亂,則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變,如吐血、嘔血、衄血,婦女月經過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運行有賴於氣的推動。當肝臟疏泄功能正常時,則氣機條達舒暢,血隨氣行亦通暢無阻。若疏泄不及,肝鬱氣滯,可導致血瘀,出現胸脅刺痛等證。若疏泄太過,氣機逆亂,則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變。 (4)血與脾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能納谷受氣,取水谷之精微化生為血液。血的生成與脾臟的關係最為密切。 脾臟不但與血生成有密切的關係,而且脾能統血。所謂統血,是指脾有統攝血液在脈管中正常運行而不溢出脈外的功能。我國早期的醫學著作《難經》指出:「脾裹血,溫五臟」,裹的意思就是統攝。而脾的統血功能,全賴脾氣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說:「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後來唐容川也說:「經雲脾統血,血之運行上下,全賴於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人身之生,總是以氣統血」。可見,血液的運行,除依賴於心髒的推動、肝臟的調節之外,還必須有脾臟的統攝。明代武之望《濟陰綱目》說:「血生於脾,故曰脾統血。」說明脾臟的統攝作用,與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有密切關係。 脾氣虛弱,失去統攝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脈外而引起各種出血。清代多位醫學家著書立說,對這一問題皆有論說。尤在涇說:「脾統血,脾虛則不能攝血;脾化血,脾虛則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夏鼎說:「營血者,水谷之精氣也。脾胃有傷,營衛虛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 」。張志聰說:「有因腹滿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傷不能統攝其血也」。臨床上,可見到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因脾虛不能統血而引起出血證。對於這類出血證的治療,清代李用粹認為:「故血證有脾虛者,當補脾以統其血」,即採用健脾益氣攝血法。 (5)血與腎 中醫認為,腎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時,腎中命門為原氣之所系,十二經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溫煦、促進血液生化的原動力之所在。可見,腎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臟器之一,故中醫有「生血根本在於腎」的說法。而血之精華又可化為腎精。如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說:「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說:「腎藏精,然精雖以腎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說,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治療上常精血並補。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用健脾補腎法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生血效果。同樣,腎精虧虛者在用補腎葯的同時,亦給以補氣血之品,有助生精補髓。 中醫對血與精神活動是如何認識的? 中醫認為,營血的盛衰消長與精神的旺盛、意識的靈敏有密切關係。《內經》說:「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臟之所以藏也。」「肝藏血,血舍魂」、「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脈,脈舍神」,可見我國古代醫家早就認識到營血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血的異常可出現精神病變,如《內經》所說:「肝藏血……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失血過多臨床可出現精神癥狀,如《聖濟總錄》所言:「新產之人,內亡津液而血虛志弱,使人精神昏亂,語言差謬,恍惚不寧,甚者復狂癲之症。」相反,精神刺激過度,亦可影響血液運行的變化。如大怒氣機逆亂,挾血而上,出現吐血之症;或精神抑鬱,神氣不展,心氣不舒,暗耗陰血,也可成為營血虛弱的病證。可見,精神情志的失常可導致血虧,血虧亦可產生精神疾病,兩者可以互為因果。 綜上所述,血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是由臟腑功能的協調活動所產生的,同時又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血液通過經脈與臟腑緊密相連,血充則臟腑功能旺,血虛則臟腑功能弱;同樣,它也受臟腑功能的調節和制約,臟腑功能旺盛,則血液的生成就充沛;臟腑功能減弱或發生病證,則血液的運行就不暢,甚而出現出血、血瘀、血虛等病證。 血 【血的概念】 血即血液,為循行於脈管中的富有營養的赤色液體,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血液必須在脈管中運行,才能發揮其正常的生理效應。脈則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又有"血府"之稱。如因某些原因而致血液逸出脈外,則失去其正常的營養和滋潤生理作用,即為出血,又稱為"離經之血"。 【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營氣和津液所組成。其生成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主要來源於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則主要靠中焦脾胃的運化和吸收。所以,血液是由水谷精微轉化為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經過氣化變化而成的。至於血液的更新與生成過程,中醫學則強調要通過營氣和肺脈的作用,方能化生為新鮮的血液。 二是精血互生。精與血之間存在著相互轉化的關係。血能生精,而腎精又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質。另外,腎能藏精生髓,髓則藏於骨內。現代醫學認為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此與中醫學精血互生理論亦有相通之處。一般來說,腎中精氣充盛,則肝有所養,血有所充;肝血充盈,則腎有所藏,精有所資,故又有"精血同源"之說。 【血的生理功能】 血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生理功能,又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一)營養和滋潤的作用 血在脈中循行,內至臟腑,外達皮肉筋骨,如環無端,運行不息,不斷地對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起著充分的營養和滋潤作用,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血的營養和滋潤作用,具體體現在面色的紅潤、肌肉的豐滿和壯實、皮膚和毛髮的潤澤有華、感覺和運動的靈活自如等方面。如果血的生成不足或持久地耗損,或血的營養和滋潤作用減退,則可見頭昏目花、毛髮乾枯、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等臨床表現。 (二)血能神 血為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人的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覺靈敏,活動自如,均有賴於血氣的充盛,血脈的調和與流利。故無論何種原因所形成的血虛或運行失常,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異常。如心血虛、肝血虛,常有驚悸、失眠、多夢等神志不安等表現。失血甚者,還可出現煩躁、恍惚、昏迷等神志失常的病理表現。可見,血液與神志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血液供應充足,其神志活動方能維持。 【血的運行】 血在脈管中運行不息,流佈於全身,環周不休。隨著血液的運行,為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提供了豐富的營養,以供其需要。 血,屬於陰而主靜。血的運行,主要依靠氣的推動作用。血在脈管中運行而不逸出於脈外,則是由於氣的固攝作用。 血液的正常運行,是臟腑和經絡以及脈管等許多組織器官共同協調作用的結果。 脈管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管道系統,血和營氣在脈管中循環運行。因此,脈管的完整和通利,是維持血液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 血液的正常運行,還取決於氣的推動作用和固攝作用之間的協調平衡。心主血脈,推動血液循行,是血液運行的動力。肺主一身之氣而肺主一身之氣而朝百脈,能協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脾統血,可統攝血液運行於脈內而不逸出脈外。肝藏血,可調節血量,又主疏泄,則氣行而血行。所以血液循環,是心、肺、脾、肝等臟器生理功能相互協調,共同完成的。其中任何一個臟器的功能失調,都可以導致血液的循行失常,致使出血,或血運遲緩,或運行不暢而形成血瘀。另外,血的或寒或熱等,更是直接地影響著血液運行的或遲或速。 津與液 津與液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它也是由飲食物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化生津液的過程,是經過胃的消化,脾的運輸,三焦的氣化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津與液,它們在性質上,分布部位和具體功用上都有所不同。津是浸透、浸潤於肌膚之間,以溫養肌肉,充潤皮膚,保持肌膚的正常活動。液,是流行、浸潤於關節、腦髓之間有懦養空竅的作用。津是清而稀的,屬陽;液是濁而稠的,屬陰。這是津、液的不同點。 但從它的整體的功用上說,兩者又是同屬一體的。它們不僅是水谷精微的液體部分,而且在環流周身的過程中是互相影響互相轉化的。所以臨床上常常是津液並提。如果出汗太多或利尿太過都可損傷人體津液。 津液的主要作用有兩點 1.營養和潤澤組織器官:皮膚的潤澤,肌肉的豐潤,肢體與關節的運動自如,都是津液的潤養作用。從津液化生出的涕、淚、唾液,可以潤澤皮膚保養鼻、眼、口腔;而腦髓、骨髓也靠津液的滋潤而獲得營養。 2.調節機體陰陽的相對平衡:津液常隨著體內的生理情況和外界氣候而變化。這種變化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從而使陰陽獲得了相對的平衡。天熱時汗多而小便少,天冷時汗少而小便多,就是明顯的例子。 津液 【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等。津液同氣和血一樣,亦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津與液雖然同屬於水液,都來源於飲食物,有賴於脾和胃的運化功能而生成,但由於津和液在其性狀、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也有著一定的區別。一般地說,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分布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並能滲注於血脈之中,起滋潤作用的稱為津;性質較稠厚,流動性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起濡養作用的稱為液。津和液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故津與液常同時並稱。 【津液的生理功能】 津液有滋潤和濡養的生理功能。如布散於肌表的津液,具有潤澤皮毛肌膚的作用;流注於孔竅的津液,具有滋潤和保護眼、鼻、口等孔竅的作用;滲入於血脈的津液,具有充養和滑利血脈的作用,而且也是組成血液的基本物質,注入於內臟組織器官的津液,則具有濡養和滋潤各臟腑組織器官的作用;滲注於骨的津液,則具有充養和濡潤骨髓、脊髓和腦髓等作用。 【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涉及到多個臟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來源於飲食水谷,是飲食物經過胃的"游溢精氣"、小腸的"分清別濁"和"上輸於脾"而生成。因此,津液充盛與否,和胃、小腸以及脾的生理活動有關。 (二)津液的輸布 主要靠脾、肺、腎、三焦等臟腑的功能協調來完成。 脾對津液的輸布作用:通過運化功能,將津液一方面上輸於肺,另一方面則將津液灌溉於全身。此兩方面統屬於脾之"散精"功能。 肺對津液的輸布作用:主要是通過肺的宣發作用,將津液輸佈於全身,外達皮毛,並通過肅降作用,將津液向下布散,以發揮津液的滋潤和濡養作用。 腎對津液的蒸騰氣化,是津液代謝的主宰和原動力。全身的津液,最後都要通過腎的蒸化,升清降濁,而向全身布散。 三焦是津液在體內流注布散的通道,津液通過三焦之道路,隨著氣的升降出入輸佈於全身而環流不息。 (三)津液的排泄 主要是通過排汗、排尿等代謝過程來完成,與肺、腎、膀胱等臟腑功能活動有關。 肺對津液的排泄作用主要表現在被宣發到體表的津液,通過代謝化為汗液而排出體外;被肅降下行至腎與膀胱的津液則化為尿液而排出體外。 腎對津液的排泄,起著極其重要的主宰作用。腎對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是通過腎的蒸騰氣化,一方面促進胃、脾、肺、小腸、三焦等臟腑調節水液代謝的功能活動,另一方面則控制著尿液的生成與排泄,從而調節全身津液代謝與平衡。 膀胱具有貯尿、排尿的作用,並參與水液代謝過程。 總之,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以及維持其代謝的平衡,均依賴於氣和許多臟腑一系列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腎三髒的生理功能起著主要的調節作用中醫認為,氣與血構成了人體的兩大類基本物質,氣為陽,血為陰,兩者關係密切。早在《內經》就已指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明代《景岳全書》則說:「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惟斯而已。」氣和血皆為水谷精微所化,氣屬陽,血屬陰,兩者不可分離。氣與血的關係是氣為動力,血為基礎,兩者是對立的統一,所以中醫有「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的說法。可見,機體中絕不存在無氣之血,也不存在無血之氣。 在氣與血的關係中,氣是血液生成和運行的動力,血是氣的物質基礎和載體。氣以推動、溫熙為主,血以營養、滋潤為主,所以血到之處,氣一定到,氣到之處,血未必隨。氣和血無論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聯繫,互相資生,互相影響的。 (1)氣能生血 血液的物質基礎是精,而促進精化為血,則以氣為動力。氣盛,則化血功能自強而血充;氣虛,則化血的功能自弱而血虧。所以,氣虛常可進一步導致血虛,證見面色不華,心悸氣短,頭暈乏力等氣血兩虛的病證。在臨床用藥時,依據「氣能生血」,常在補血藥中,配以益氣之品。故《醫宗必讀》說:「血氣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在滋陰之上。」《溫病條辨》說:「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無形之氣。」《景岳全書》則說:「有形之血難以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意思是說,在大失血情況下,更急需補氣,以恢復機體之功能,氣得生得固,血液才能漸生。 (2)氣能行血 中醫認為,「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血液的運行,主要有賴於心氣的推動,肺氣的敷布,肝氣的疏泄。清代唐容川《血證論》更直截地說:「運血者即是氣」。如果氣的功能障礙,氣滯或氣虛,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導致血瘀。所以臨床上在治療血瘀證時,常在活血化瘀葯中加入行氣導滯之品,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如果因氣虛而導致血瘀之證,治療時則必須以補氣為主,再配以活血化瘀的藥物。 (3)氣能攝血 中醫認為,血液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而不致溢出脈外,是由於脾氣的統攝作用。所謂攝血,是指氣(具體指脾氣)對血液的統攝作用。如果脾氣虛弱,失去對血液的統攝作用,往往導致各種出血證(如衄血、便血、紫斑等),中醫稱為「氣不攝血」或「脾不統血」。治療須用補脾益氣的方法,恢復其統攝血液的功能,方能達到止血的目的。 (4)血為氣母 中醫所說的「血為氣母」有兩種意思:一是指氣存於血液之中而行血,即血以載氣;一是指氣的化生以血為物質基礎。氣能行血,血能載氣,氣存在於血液之中。如《內經》所說:「營行脈中」,此「營」是指營氣,營氣是存在血中的氣。衛氣雖運行於脈外,但亦需要津液來運載。《內經》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血證論》亦說:「守氣者即是血」,意思是說氣不能離開血而存在。若氣不附於血中,則將飄浮而無根。氣存血中,血以載氣的同時,血不斷為氣的功能活動提供物質基礎,使其持續得到補充,所以氣不能離開血和津液而存在。 總之,氣與血的關係為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為氣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