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子夜怒潮:1942年2月巴厘島海戰的交戰過程與評析
海峽暗影
1942年2月18日23時30分,由多爾曼少將親自率領的第1戰術群從芝拉扎啟航,穿過港口狹窄的航道和港外雷區的通道,駛入外海,然後轉向東面直奔巴厘島。第1戰術群出航後不久即遭遇不測,「科頓納爾」號舵機發生故障,險些觸礁,無法繼續參加行動,只能脫離編隊返航(也有資料稱該艦是在出港時因航道狹窄而擱淺,退出行動),這樣第1戰術群就剩下2艘輕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在2月19日晝間,盟軍艦隊排成警戒陣形沿爪哇島南岸航行,「福特」和「波普」號在巡洋艦前方兩側警戒,而「皮特·海因」號擔任後衛。
在傍晚時分,多爾曼下令各艦排成單縱隊,做好戰鬥準備。第1戰術群的戰鬥隊形相當鬆散,實際上分為相隔較遠的三群:「德魯伊特爾」和「爪哇」號在編隊前方引領,在其後方4950米處為「皮特·海因」號,再往後4950米則是「福特」和「波普」號。多爾曼排成這種陣型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以輕巡洋艦為先鋒,一旦遭遇戰鬥就以猛烈的炮火壓制敵艦並打亂日軍的隊形,同時驅逐艦保持較大距離跟進,可以獲得機動空間實施魚雷攻擊;二是編隊中的戰艦分別來自荷蘭和美國,彼此間較為陌生,協同有欠默契,如果在狹窄海域保持密集編隊可能發生碰撞,可以說這種陣型也屬無奈之舉,但後來的戰鬥證明多爾曼的隊形選擇導致兵力分散,難以相互支援,而且易於被敵分割。
荷蘭海軍「爪哇」號輕巡洋艦,該艦屬於爪哇級,1925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6670噸,航速31節,裝備150毫米艦炮10門,1942年2月27日戰沉。
2月19日22時30分,第1戰術群繞過巴厘島南端的塔菲爾角(Cape Tafel),向東北轉向進入巴塘海峽南口,各艦保持27節航速向北搜索。當天月影稀疏,夜色暗淡,視界距離約8000米。23時,行駛在最前方的「德魯伊特爾」號突然拉響警報,瞭望哨報告編隊右舷發現艦影,所有人都神經繃緊,奔赴戰位,但不久即證實是虛驚一場:高度緊張的瞭望哨將海峽東側珀尼達島的海岸線誤認為艦影。23時50分,警報再度響起,這次有所發現的是「爪哇」號,該艦報告在巴厘島海岸附近有3艘艦船的模糊輪廓,判斷為登陸艦、驅逐艦和運輸船各一艘,2艘巡洋艦立即將火炮轉向左舷前方,做好開火準備。這一次荷蘭人沒有搞錯,他們確實發現了日軍艦隊,只是因為暗夜在艦型判斷上存在偏差,那艘登陸艦實際上是「大潮」號,而餘下兩個艦影自然是「朝潮」和「笹子丸」號。
荷蘭海軍「爪哇」號輕巡洋艦在1942年時的側視圖。
如前文所述,「笹子丸」號因為空襲和潛艇攻擊而在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向北退避,待夜幕降臨後才在2艘驅逐艦的護衛下返回錨地繼續卸載物資,一直忙活到深夜。23時50分,完成卸載的「笹子丸」號回收了所有的小艇,準備拔錨起航,為了避免在天亮後繼續挨炸,日本人準備連夜開溜。23時53分,「朝潮」號的瞭望哨透過夜色突然發現南面6000米外有兩個艦影,並立即判斷為2艘荷蘭海軍的爪哇級輕巡洋艦,戰前的嚴酷訓練使日軍水兵具備了驚人的夜間觀察能力,並在這一刻展現出價值。「朝潮」號艦長吉井五郎海軍中佐接到報告後立即下達戰鬥命令,他明知道對手強於自己,卻沒有絲毫退避的想法,每一名日本海軍軍官從步入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輸以徹底的進攻精神,近逼猛攻的教條早已滲透骨髓,勇於迎擊強敵方顯武士本色。吉井下令提速,向東轉向,準備切入荷蘭巡洋艦的航線,在近距離展開炮戰和魚雷戰。
日本海軍「朝潮」號驅逐艦,屬於朝潮級,1937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2000噸,航速35節,裝備127毫米艦炮6門,610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於1943年3月在所羅門海域戰沉。
午夜激斗
「朝潮」號與荷蘭輕巡洋艦的距離迅速縮短,實際上雙方都已經處於彼此的武器射程內,但在夜暗條件下為了確保命中率,兩軍戰艦都沒有急於開火。2月20日0時整,當距離相距僅2000米時,「德魯伊特爾」和「爪哇」號打開探照燈並發射照明彈,兩艦主炮開始向逼近的「朝潮」號展開射擊,炮口的火焰和照明彈的鎂光、探照燈的光柱一起點亮了昏暗的海面,讓所有人感到目眩。吉井中佐不甘示弱,也下令打開探照燈照射目標,同時開火還擊,與荷蘭巡洋艦展開同航炮戰。「朝潮」號的主機啟動未久,尚不能全速航行,而荷蘭巡洋艦一直保持高速,因此很快就超越了「朝潮」號,使得後者失去了有利的魚雷發射陣位。
在炮戰持續僅幾分鐘後,2艘輕巡洋艦就消失在錨地北面的夜幕中,「朝潮」號在失去目標後停止射擊。在巴厘島海戰的首輪交火中,「德魯伊特爾」和「爪哇」號各進行了約9輪齊射,兩艦均宣稱命中目標,但實際上「朝潮」號僅有探照燈被彈片擊傷,並未中彈。日艦的炮火也沒找到準頭,僅擊中「爪哇」號一彈,沒有造成明顯損傷,得力於出色的損管控制,「爪哇」號既沒有起火,航速也沒有降低。多爾曼判斷目標已遭重創,於是帶隊繼續北進,同時電令驅逐艦跟進。令人不解的是,兩艘荷蘭巡洋艦就此退出戰鬥,再也沒有返回戰場。另一方面,吉井中佐錯誤地判斷敵艦會轉向南面規避攻擊,於是下令轉向,向南搜索目標,同時報告說:「我艦與敵爪哇級輕巡洋艦2艘交戰於龍目海峽。」
「大潮」號驅逐艦艦長吉川潔海軍中佐(1900-1943),廣島縣人,海兵50期畢業,資深驅逐艦指揮官,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歷任「大潮」、「夕立」、「大波」號驅逐艦艦長,1943年11月25日陣亡,被特晉兩級,追授海軍少將銜。
當「朝潮」號與巡洋艦對射時,位於其東北方2700米處的「大潮」號也加速趕來增援,該艦艦長吉川潔中佐是吉井五郎的同期同學,也是悍勇敢戰之輩,但由於視界不良,「大潮」號未能與荷蘭巡洋艦遭遇,於是也轉向南搜索目標。不過,根據美方資料,「大潮」號切入「爪哇」號後方,並與其做了短暫交火,但均無建樹。由於盟軍巡洋艦與驅逐艦之間相距較遠,實際上2艘日軍驅逐艦橫穿盟軍艦隊的航線,將其隊形從中間割裂了。此後的戰鬥進程,在交戰雙方的資料中表述較為混亂,存在很多差異,本文只能綜合各方說法做貼近事實的敘述。
依據美方記錄繪製的巴厘島海戰第一階段交戰形勢圖。
根據美方資料,在巡洋艦與日軍驅逐艦交火後不久,跟進的「皮特·海因」號開始做Z字機動,用艦炮向某個目標開火,並發射一枚魚雷,但該艦攻擊的是誰則不甚明了,因為美方資料依據戰後「福特」號的報告記錄戰況,而距離「皮特·海因」號很遠的「福特」號根本看不見前者射擊的目標。在開火後,「皮特·海因」號開始釋放煙幕,結果使後面的2艘美國驅逐艦失去了前導艦。為了避免相撞,「福特」和「波普」號急忙向右轉向並減速,當兩艦穿過煙幕時發現距離「皮特·海因」號只有900米。3艘盟軍驅逐艦隨即左轉靠近錨地,「福特」號發現日軍運輸船在其西面正向北航行,而在北面還有一艘「巡洋艦」駛向東北方,實際上這艘巡洋艦是「大潮」號。「福特」和「波普」號立即向「笹子丸」號展開炮擊並發射了魚雷,並報告稱命中多發炮彈及至少一枚魚雷,但「笹子丸」號實際上並未被魚雷擊中。
荷蘭海軍「皮特·海因」號驅逐艦,屬於海軍上將級,1929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1337噸,航速36節,裝備120毫米艦炮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6具,1942年2月20日在巴厘島海戰中被擊沉。
盟軍驅逐艦對日軍運輸船的進攻並未持續多久,因為與巡洋艦脫離接觸的「朝潮」號已經向南衝到眼前。根據日軍戰報記錄,大約在0時5分,「朝潮」號在1500米距離上對最近的「皮特·海因」號展開炮擊,後者也向右轉向,以全部舷側火力給予還擊。雙方持續交火至0時11分,「朝潮」號的2枚127毫米炮彈擊中了「皮特·海因」號的後桅及鍋爐艙,給目標造成重創,這艘荷蘭驅逐艦的探照燈平台被毀,蒸汽管線破裂,航速銳減,上層建築遭到日艦機關炮的掃射,多處起火,甲板上一片狼藉。當「朝潮」號逼近至900米處,吉井中佐下令發射魚雷,該艦裝備的是一直被日本海軍視為絕密武器的九三式氧氣魚雷,射程高達40000米,最高航速達50節,在如此近距離發射,日軍魚雷不到半分鐘就殺到眼前,「皮特·海因」號避無可避,被一枚魚雷擊中,頓時癱瘓,殘軀在水火中飽受煎熬。吉井中佐斷定目標必死無疑,於是在0時16分報告「擊沉敵艦」,實際上「皮特·海因」號並未立即沉沒,仍在海面上漂浮著。從美軍資料看,「朝潮」與「皮特·海因」號的交戰時間並不長,後者在交火後大約三分鐘內即遭到重創。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九三式魚雷在戰爭中首次命中目標。
追逐美艦
在與「皮特·海因」號交火過程中,「朝潮」號向左舷轉向,在海面上做了360度迴旋,再度轉向南面。在解決了「皮特·海因」號後,「朝潮」號將火力轉移到2艘美軍驅逐艦身上。目睹荷蘭盟友的厄運,「福特」和「波普」號知道遇到了勁敵,兩艦迅速右轉並釋放煙霧,然後向左急轉。在煙幕掩護下,美軍驅逐艦轉了一個大圈,然後嘗試向北航行,以追趕遠去的巡洋艦,結果由與南下的日軍驅逐艦迎面相遇,被迫向南轉向。「大潮」號在南下過程中發現右舷2000米外的美軍驅逐艦,吉川中佐立即下令開炮,在「大潮」號右舷後方跟進的「朝潮」號也加入交火。雙方以近乎平行的航線航行,並以艦炮互射達6分鐘,但都沒有取得命中。
日本海軍「大潮」號驅逐艦,屬於朝潮級,1937年建成服役,1943年2月21日在所羅門海域戰沉。
此時,「福特」號艦長帕爾克海軍少校(Parker)心知已經遠離己方巡洋艦,而前面究竟有多少敵艦他也不清楚,他決定向左轉向靠近珀尼達島,希望能夠將艦影隱藏在海岸線的陰影中。「波普」號緊隨其後,兩艦從「大潮」號前方高速穿過,然後再度右轉取東南航向前進,此時「波普」向右舷方向的敵艦發射了5枚魚雷,而本處於前導位置的「福特」號暫時脫離縱隊,在「波普」號後方釋放煙霧並進行掩護射擊,然後以高速跟上友艦,恢復縱隊向東南方撤離戰場。受到陸地陰影和煙幕的雙重影響,「大潮」和「朝潮」號都看不到美艦的蹤影,兩位艦長都判斷敵驅逐艦會向北謀求與巡洋艦會合,於是都右轉調頭轉向北方,這一動作也很可能為了規避美軍魚雷。根據美軍資料,在轉向過程中2艘日艦發生誤會,將彼此誤認為是敵艦並互射數分鐘,所幸在身份辨明前沒有炮彈命中,而在日方資料中找不到這個尷尬的記錄。
依據日方記錄繪製的巴厘島海戰第一階段交戰形勢圖。
0時42分,「朝潮」和「大潮」號重新會合,組成單縱隊繼續向北搜索目標,三分鐘後,瞭望哨報告在左前方3500米處發現2艘驅逐艦,兩艦立即以全部艦炮實施集火射擊。戰至0時47分,日軍觀察到「敵艦一艘起火沉沒,另一艘正在燃燒」,於是停止射擊。實際上「朝潮」和「大潮」號此輪攻擊的是先前被重創的「皮特·海因」號,這艘頑強的荷蘭驅逐艦以最後的武器進行了微弱的反擊,最終被密集的炮彈轟沉到海底,該艦泄露的燃油在海面上燃燒,被日軍誤認為是另一艘起火的驅逐艦。此後,「朝潮」和「大潮」號又在海峽內忽南忽北,來回搜索,再未發現敵蹤,於1時10分確認敵艦已經逃離戰場,於是兩艦返回錨地繼續警戒。1時40分,阿部俊雄大佐向上級報捷:「敵爪哇級輕巡洋艦2艘從龍目海峽向北逃遁,其後方3艘驅逐艦被我擊沉2艘,重創1艘。」顯而易見,這是一份誇大的戰報。至此,巴厘島海戰的第一次交戰落幕,2艘日軍驅逐艦成功擊退了盟軍第1戰術群的進攻,取得了擊沉1艘驅逐艦的戰績,並未幾乎毫髮未損。
第1戰術群中的2艘美軍驅逐艦「福特」號(上)和「波普」號(下),兩艦均屬於克萊姆森級,標準排水量1190噸,航速35節,裝備102毫米艦炮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2具。「福特」號於1945年11月退役,「波普」號於1942年3月戰沉。
當攻略隊在巴厘島前線與盟軍艦隊接火時,日軍支援隊在哪裡呢?作為整個行動的總指揮,久保九次少將乘坐「長良」號輕巡洋艦於2月19日上午從望加錫啟航,在海上與第21驅逐隊的「若葉」、「子日」、「初霜」號驅逐艦會合後開赴巴厘島,於當天傍晚抵達龍目海峽以北80海里處待機。在接到第8驅逐隊第1小隊(朝潮、大潮)遇敵的報告後,久保少將率領支援隊南下,同時命令正為「相模丸」號護航的第8驅逐隊第2小隊(滿潮、荒潮)掉頭,加速返回巴厘島增援第1小隊,而「相模丸」號獨自返航。當「滿潮」和「荒潮」號在20日凌晨3時30分左右抵達巴塘海峽北側時,他們發現「朝潮」和「大潮」號正與盟軍第2戰術群打得不可開交。
鏖戰再起
2月20日凌晨3時左右,盟軍第2戰術群——由德梅斯特海軍上校(De Meester)指揮的荷蘭海軍「特羅姆普」號輕巡洋艦和由賓福德海軍中校(Binford)指揮的美國海軍第58驅逐艦分隊的4艘平甲板驅逐艦通過塔菲爾角進入巴塘海峽。令人困惑的是,從爪哇島北面前來的第2戰術群沒有選擇從巴厘島以北進入戰場,而是穿過巴厘海峽,繞道島嶼南側接近目標。與第1戰術群一樣,第2戰術群也排成單縱隊沿海峽水道以25節航速北進,不同的是盟軍的第二輪攻擊以驅逐艦為先鋒,巡洋艦殿後壓陣。4艘美國驅逐艦以「斯圖爾特」、「帕羅特」、「愛德華」和「皮爾斯伯里」的順序呈縱隊開進,而「特羅姆普」號則在驅逐艦群後方8000米處跟隨。這一次盟軍艦隊改變了戰術,決心首先由驅逐艦發起魚雷攻擊,由輕巡洋艦以150毫米艦炮實施掩護支援。
荷蘭海軍「特羅姆普」號輕巡洋艦,該艦於1938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3455噸,航速32.5節,裝備150毫米艦炮6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6具,1955年退役。
在進入海峽後,賓福德中校感到自己的位置很不利,日軍艦船可以利用巴厘島海岸的黑暗輪廓隱蔽自己,而他的艦隊卻因為背後綴滿繁星的夜空而容易暴露。他還嘗試與第1戰術群的「福特」、「波普」號建立無線電聯繫,但沒有成功。在北上途中,美艦瞭望哨曾發現在巴厘島海岸上有燈光,可能來自昨日登陸的日軍部隊。3時06分,美軍驅逐艦群抵達薩努爾錨地以南,賓福德中校下令在沒有發現目標的情況下對錨地方向實施魚雷盲射攻擊,「斯圖爾特」和「帕羅特」號各射出6枚魚雷,「皮爾斯伯里」號發射3枚,而「愛德華」號不因何故未能發射魚雷。為了避免過早暴露,美軍驅逐艦在發射魚雷的同時開始釋放煙幕,不過這一舉措影響了美軍的隊形,位於末尾的「皮爾斯伯里」號因為看不清「愛德華」號的位置而向右偏轉,脫離了縱隊。15枚魚雷呈扇面撲向錨地,但是沒有擊中任何艦船,但它們的尾跡驚動了正在巡邏的日軍驅逐艦,「朝潮」和「大潮」號立即轉向南搜索目標,並在3時10分在右舷前方發現了美軍驅逐艦,日軍判斷對手為「2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
美國海軍「斯圖爾特」號驅逐艦,該艦屬於克萊姆森級,1920年服役。「斯圖爾特」號在巴厘島海戰中被擊傷,後在泗水被日軍俘獲,修復後作為第102號哨戒艇繼續服役至戰爭結束,於1945年10月回歸美國海軍,1946年退役。
「斯圖爾特」號在離開煙幕後突然發現左舷前方正在高速逼近的日軍驅逐艦,該艦立即發射照明彈並發射魚雷,隨後開始炮擊,「愛德華」號也發射了2枚魚雷。「大潮」和「朝潮」號於3時15分在3200米距離上向美軍驅逐艦發射了魚雷並展開炮擊,阿部大佐同時向上級報告:「我艦在薩努爾海岸附近與敵爪哇級輕巡洋艦2艘交戰中。」雙方互射的魚雷均未命中,而在艦炮互毆中訓練有素的日軍顯然技高一籌,炮火猛烈而精準,連連對目標形成跨射,在炮戰開始三分鐘後首先得分,一枚炮彈擊中「斯圖爾特」號,殺死了一名水兵並重傷了作戰官,導致舵機艙進水。日軍迅猛的炮擊令美軍隊形混亂,賓福德命令向東北方規避,而受到炮火壓迫的「帕羅特」號脫離編隊向巴厘島海岸駛去,沿著一條更靠近海岸線的航線向東北撤退。「愛德華」號勉強與「斯圖爾特」號保持編隊,而先前脫隊的「皮爾斯伯里」號在戰場偏南的位置向著珀尼達島西北的朗波甘島(Lembongan)附近海域駛去,可能由於看不清目標,怕誤傷友艦,該艦沒有開火射擊。
戰時由日本畫家三國久繪製的反映巴厘島夜戰的畫作,日軍驅逐艦在夜戰中表現出強勁的戰鬥力。
「朝潮」和「大潮」號在突進過程中保持南進,與美艦展開反航炮戰,並逐漸機動到美軍編隊右舷後方,阿部大佐隨即命令兩艦調頭向東北追擊。此時,美軍驅逐艦已經消失在巴厘島海岸的陰影中,日軍驅逐艦丟失了目標,只能繼續取東北航向搜索前進。
3時41分,在朗波甘島以北海域,目光敏銳的日軍水兵在左舷前方約3200米外發現了一個大傢伙,那是盟軍殿後的「特羅姆普」號輕巡洋艦,「大潮」和「朝潮」號在3000米距離上向其開炮並發射魚雷。此前「特羅姆普」號一直提防著左舷可能出現的敵艦,不料攻擊卻來自右後方,該艦反應迅速,立即以探照燈鎖定日軍驅逐艦,以主炮全力射擊,但是其探照燈也為日軍炮手提供了絕佳的瞄準點。隨著交火的持續,日軍再次展示出精準的炮術,至少擊中「特羅姆普」號11發127毫米炮彈,該艦指揮塔中彈,火控系統失靈,各炮塔只能自行瞄準射擊。直到開火五分鐘後,荷蘭巡洋艦的努力才得到回報,一枚炮彈於3時46分擊中了「大潮」號二號炮塔的備彈室,不過根據美方資料,這枚炮彈的命中位置是艦橋前方,並造成7人陣亡,但這次中彈並未讓「大潮」號的旺盛火力有所減弱。
依據日方記錄繪製的巴厘島海戰第二階段交戰形勢圖。
援兵趕到
就在「特羅姆普」號專註於右舷的戰鬥時,在它的左舷前方突然也傳來了炮聲,原來奉久保少將命令回援的「滿潮」、「荒潮」號已經抵達。兩艦於3時40分抵達巴塘海峽北側,之後發現了「特羅普姆」與「大潮」、「朝潮」號交火的炮口焰,在確認目標後加速進入戰場,投入戰鬥。「滿潮」號艦長小倉正味中佐也是一位滿腦子進攻思想的水雷屋中人,他迫不及待地指揮軍艦帶頭衝進海峽,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掉進了一個可怕的陷阱:在「滿潮」號的右舷前方是沿著巴厘島海岸向東航行的「斯圖爾特」和「愛德華」號,而在左舷前方則是單獨航行的「皮爾斯伯里」號,而在左舷遠處還有正與「大潮」、「朝潮」號交火的「特羅姆普」號,實際上這支日軍援兵衝進了盟軍艦隊的中央,受到美艦的左右夾擊。
日本海軍「荒潮」號驅逐艦,屬於朝潮級,1937年建成服役,1943年3月4日在所羅門海域戰沉。
戰意旺盛的小倉中佐並沒有因為形勢的險惡而退縮,反而繼續向前猛衝,與美艦展開反航炮戰,他還與「荒潮」號艦長久保木英雄中佐進行了火力分配,「滿潮」號射擊左舷敵艦,「荒潮」號射擊右舷敵艦。3時47分,雙方戰艦在3500米距離上開始交火,僅僅兩分鐘後「滿潮」號就宣稱擊沉了1艘敵艦,實際上是誤判,與之交戰的「皮爾斯伯里」號為了規避炮火進行了S形機動。很快,小倉中佐為了他的魯莽付出了代價,「滿潮」號結結實實地挨了「愛德華」號的一枚炮彈,輪機艙嚴重受損,包括輪機長在內的64人死傷,美方資料顯示該艦傷亡高達96人,有13人陣亡,83人受傷。失去動力的「滿潮」號脫離編隊,順著海流向東漂流,同時發出報告:「本艦在漂流中繼續警戒!」足見其鬥志之狂熱。
美軍驅逐艦「約翰·D·愛德華」號,屬於克萊姆森級,1920年建成服役,1945年7月退役。
在「滿潮」號受傷後,「荒潮」號繼續保持西進,並與左舷方向出現的2艘「巡洋艦」交火,其實那是「特羅姆普」和「皮爾斯伯里」號,兩艦已經無心戀戰,各自打了一兩輪齊射後就向東加速撤退,在交戰中「特羅姆普」號吃了「荒潮」號一發炮彈,探照燈平台被毀。高速相向航行的兩軍戰艦很快就拉開距離,失去了目視接觸。在交戰進行時,沿巴厘島海岸航行的「帕羅特」號成了旁觀者,該艦甚至在3時50分不慎擱淺,所幸不久脫困,跟隨友艦撤出海峽。賓福德中校帶隊加速駛向龍目海峽北側,在那裡收攏分散的軍艦,之後與「特羅姆普」號一起向泗水撤退。
由於受傷的「滿潮」號需要救助,尚在錨地內的「笹子丸」號也需要保護,日軍驅逐艦沒有追擊,任由盟軍戰艦脫離戰場,巴厘島海戰第二階段的戰鬥宣告結束。第8驅逐隊毫無疑問地再次成為勝利者,只是代價稍大,「滿潮」號遭到重創,「大潮」號輕創。盟軍第2戰術群依然沒能完成既定的作戰目標,沒有擊沉任何日軍艦船,「特羅姆普」號遭受中等程度損傷,「斯圖爾特」號輕傷,基本上一無所獲。
日本海軍「滿潮」號驅逐艦,屬於朝潮級,1937年建成服役,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戰中戰沉。
在盟軍第2戰術群撤離戰場約三個小時後,由荷蘭魚雷艇TM-4、TM-5、TM-6、TM-7、TM-10、TM-11、TM-12、TM-13組成的第3戰術群抵達巴塘海峽,它們分為A、B兩群,分為別沿海峽東西兩岸展開搜索,但沒有任何發現,在拂曉時分空手而歸,向芝拉扎返航。至此,巴厘島夜戰落下了帷幕。第8驅逐隊在打掃戰場時救起了「皮特·海因」號驅逐艦的1名軍官和9名水兵。荷蘭方面的資料聲稱,日軍曾對荷蘭驅逐艦的倖存者實施了冷血的屠殺,但日方資料則稱「大潮」號艦長吉川潔中佐曾帶隊前往戰俘營慰問了荷蘭戰俘,顯示出騎士精神,至於真實情況如何則缺乏確實的證據。
戰鬥評析
1942年2月19日至20日夜間發生於巴厘島東南海域的一系列海戰在日軍戰史中稱為巴厘島海戰,盟軍方面稱為巴塘海戰。在此戰中,為了反擊日軍登陸,ABDA艦隊投入3艘輕巡洋艦、7艘驅逐艦和8艘魚雷艇,分為三波實施攻擊,而日軍迎戰的兵力僅為4艘驅逐艦,而且在大部分戰鬥時間裡,盟軍艦隊面對的僅僅只是「朝潮」、「大潮」號兩艦而已,即便擁有如此明顯的兵力優勢,盟軍依然未能收穫勝果,反而被日軍擊沉驅逐艦1艘,擊傷輕巡洋艦、驅逐艦各1艘;日軍方面有1艘驅逐艦遭重創,1艘驅逐艦遭輕創,成功確保了運輸船的安全,保證了整體作戰行動的順利推進,毫無疑問是這場海戰的勝利者。
巴厘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夜戰勝利,第8驅逐隊在阿部俊雄大佐指揮下表現出強烈的進攻精神,尤其是「朝潮」、「大潮」兩艦艦長在戰鬥中充分展示了近逼猛攻的戰術風格,在面對強敵時勇於主動發起攻擊,敢於實施近戰,日軍官兵發揮出戰前嚴酷訓練的成果,體現出優良的素養,以靈活的機動和猛烈的火力有效牽制和壓制了對手,即便是與巡洋艦對射也絲毫不落下風。據統計,「大潮」號在戰鬥中進行齊射約36次,消耗主炮炮彈217發炮彈,「朝潮」號齊射約52次,消耗炮彈310發,「滿潮」號齊射約10次,消耗炮彈62發,「荒潮」號齊射約12次,消耗炮彈73發。
日軍方面對此戰評價甚高,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海軍中將在他的日記《戰藻錄》中極盡溢美之辭:「第8驅逐隊在巴塘海峽海戰中的表現堪稱完美,擊沉了2艘荷蘭巡洋艦和3艘荷美驅逐艦,還重創2艘敵艦,此戰必將留名於世。以一個驅逐艦之力能取得如此戰果,確實是一場精彩的夜戰,司令據說還是阿部弘毅少將的弟弟。」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也向第8驅逐隊頒發了獎狀以示褒獎。當然,宇垣纏在日記中記錄的戰果大大誇大了,日軍大本營發布的戰報中宣稱此戰擊沉4艘驅逐艦,重創1艘驅逐艦和2艘巡洋艦。
在巴厘島海戰中被擊傷的「特羅姆普」號在澳大利亞修理期間的留影,它因此得以撤離戰區,並倖存到戰後,而參加巴厘島海戰的另外2艘荷蘭巡洋艦都在泗水海戰中被擊沉。
盟軍艦隊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兵力分散、協同不力。美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曾對巴厘島海戰有這樣評論:「兵力沒有集中,使得數量上的優勢歸於零。」多爾曼採取分兵多波次進攻的作戰部署固然有時間緊迫、駐地分散的客觀原因,但在具體戰術安排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最突出的是巡洋艦與驅逐艦相距過遠,無法相互支援,在戰鬥中往往失去聯繫。在兩次交戰中完全看不到盟軍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間的協同配合,兩者均各自為戰,這其中除了隊形原因外,還有荷美戰艦倉促編組,溝通不暢的因素。此外,盟軍艦隊在訓練水平上,特別是夜戰能力上明顯遜色於日軍,面對對手的迅猛攻擊和精準炮火而自亂陣腳,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進攻。
總而言之,巴厘島海戰為日本海軍夜戰無敵的神話寫下了濃重的第一筆,日本海軍強悍的夜戰能力在此戰中首次得到了證明,而籠罩在日軍夜戰部隊身上的光環將在1942年下半年所羅門海域的一系列交戰中得到增強,但是隨著1943年後盟軍艦隊訓練水平的提升和雷達設備的普及,日軍的夜戰優勢被逐漸削弱,最終在1943年底被徹底壓倒。
推薦閱讀:
※極限挑戰者最愛——巴厘島衝浪旅行全攻略
※18年2月巴厘島婚禮操辦經歷分享
※巴厘島婚紗攝影哪家靠譜?巴厘島婚紗攝影適合拍婚紗照的場景
※巴厘島海之婚禮新布置+海景洞穴閃光餐廳,這feel倍兒爽
※奇葩節日之巴厘島安寧日,不準出門否則會被關進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