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那些年,我和他相愛相殺的故事……
1
上期說了大宋邋遢宅男王安石,這期終南君就來跟大家聊聊與他相愛相殺的死對頭司馬光,對!就是上篇提到的那個很會砸缸的傢伙。
司 馬 光
砸缸救人的上半部分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終南君在這裡也就不再贅述。但大家知道下半部分嗎?據說被救的孩子後來長大成了一方富豪,然後修了個「感恩亭」以感謝司馬光的救命之恩。
在這次偶然事件中,因為救人而砸缸的司馬光非但沒被當成熊孩子被家長揍,還被視為聰明機智的化身。
當時洛陽的小販不僅把他的事迹畫成連環畫沿街兜售,甚至在一千多年以後,還被編進課本里成為教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範本。
都說小時候聰明的孩子長大會變笨,但這個魔咒卻一點兒都沒應驗到司馬光身上。長大後的司馬光不僅在19歲就高中進士,還在大宋的政壇上叱吒風雲四十八年。
2
在司馬光漫長的仕途生涯中,最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和王安石之間亦敵亦友、相愛相殺的故事了。
▲左:王安石 右:司馬光
他和王安石都曾蒙受過歐陽修的教誨和舉薦,兩人師出同門,是那種能經常約著一起開黑吃雞的好朋友(暇日多會於僧坊,往往宴談終日)。
不僅如此,兩人還曾與另外兩位同僚韓維、呂公一起,組成了「嘉祐F4」。
不過這個組合很快就解散了,為什麼呢?因為兩人雖然脾氣秉性相同,但政見卻相去甚遠。
王安石主張積極變法富國強民,司馬光主張堅守體制春風化雨,為此兩人時常爭得面紅耳赤,還要頂頭上司包拯來勸架。
好在大家都還保持著身為文化人的體面,謹遵「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原則,使得兩人之間的爭(si)吵(bi)也變得別有看點。
一開始,司馬光只是悄悄發私信勸說王安石,他寫了封長達三千字的信給王安石,勸諫王安石不可「用心太過,自信太厚」,翻譯過來就是:你自己有幾斤幾兩心裡沒點bi數嗎?
被外人懟也就罷了,還被自己的親密好友諷刺,王安石心裡當然不高興,於是就假裝沒看見,完全不鳥司馬光。
3
俗話說,高手之間對決時,給對手造成最大傷害值的不是正面杠,而是忽視他。
被王安石忽視了的司馬光內心受到一萬點傷害,喝了口終南山泉緩了緩,八天後他又寫了一封信給王安石,並公開艾特了對方。
這一舉動引來了一大批吃瓜群眾圍觀,這下王安石如果再不回應,面子上就過不去了,於是速速寫了一封《答司馬諫議書》回應司馬光。
這封信言辭犀利,針鋒相對,一度成為在朋友圈引起病毒式傳播的爆文,千百年來一直在駁論篇排行榜上高居榜首。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封信,徹底葬送了倆人的友情。
自己向皇帝舉薦的好友跟自己鬧掰,光光心裡本來就很難受了,沒想到皇帝居然還「獨寵」王安石,把自己的政見不當一回事。
於是司馬光一氣之下向神宗請辭,在洛陽買了二十畝地,建造了一所「獨樂園」開始隱居。這園子的名字取得也頗值得人玩味,很有一點賭氣的味道:「哼!你們不帶我玩兒,我自己玩兒!」
4
在獨樂園裡,司馬光天天過著如水般的從容生活,一呆就是十五年。在這期間他專心搞起了歷史編撰工作,終於寫就一部編年體史書《通志》。
這部書後來被神宗賜名——《資治通鑒》,一千年以後,這本史詩巨著還成為了毛爺爺日日品鑒的案頭讀物。
也是憑著這部巨著,使得司馬光以六十六歲高齡重新殺回政壇,升任資政殿學士。不僅獲得了民眾的普遍歡迎,還得到了高太后的倚重,其仕途之路更是節節走高,一路官至宰相。
而此時,由於變法運動中一些不合時宜的舉措,王安石已極度不得民心。有人勸其彈劾王安石,然而司馬光一口回絕了,他說「王安石變法並沒有任何私利,我為什麼要彈劾他?」
雖然司馬光的坦蕩讓人敬佩,但他後來在高太后支持下,主持廢除王安石新法時,卻不管不顧新法已經取得的成績,無論好的壞的一律進行廢除。
這種一鍋端的廢法行為,也讓他和一意孤行堅持變法的王安石一樣,遭到了頗多非議,甚至一度導致了北宋新舊黨爭演變得不可收拾,但這都是後話。
5
1086年,王安石去世,噩耗傳來,司馬光悲慟不已。
他預感王安石身後可能會遭受鄙薄小人的攻擊和詆毀,立即上書:「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今方矯其失,革其弊,光意以謂朝廷優加厚禮,以振起浮薄之風。」
雖然兩人政見不同,但王安石的忠義節氣還是頗讓他佩服的,如今新法廢也廢了,就算有過失也改過來了。我認為朝廷還是應該優待厚撫,以振諫言之風。
朝廷採納了司馬光的建議,追贈王安石為「太傅」,謚號「文」。
第二年九月,司馬光也在一場急病中溘然長逝,京城百姓無不痛哭流涕為他送行:「京師人為之罷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過車者,蓋以千萬數」。
至此,他充滿爭議的一生終於落幕,後人或褒或貶,都已經不重要了。
人生得一知己,能如司馬光這般志趣相投;人生得一對手,能如司馬光這般光明磊落。對王安石來說,或許也是一件幸事。
———— / end / ————
推薦閱讀:
※《司馬光》第三部第二十五集:安石去矣
※46-溫公易說-宋-司馬光
※《司馬光》第三部第十二集:山雨欲來
※司馬光的「棋改」滑鐵盧(組圖)
※蘇軾為什麼諷刺司馬光「鱉廝踢」 蘇軾為什麼與程頤結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