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鐵佛寺:身居鬧市置身世外 藏在歸元寺背後的禪意棲居

鐵佛寺:藏在歸元寺背後的禪意棲居

鐵佛寺(圖片來源:大武漢雜誌 攝影:張帆)

鐵佛寺的一位義工老人(圖片來源:大武漢雜誌 攝影:張帆)

巷內這幢寺院建築幾乎是趁人不備地出現在眼前。(圖片來源:大武漢雜誌 攝影:張帆)

黃牆紅瓦,暮鼓晨鐘。(圖片來源:大武漢雜誌 攝影:張帆)

鐵佛寺正門外面對著的即是塵世生活(圖片來源:大武漢雜誌 攝影:張帆)

每次經過漢陽翠微路,都會看到路邊藍色「鐵佛寺」的提示路牌,下面標有一個右向箭頭,並附一行字「小巷內30米」。

「巷」指的即是添福巷,總有好奇的路人試著朝深處看,但視線受到兩側居民樓的干擾,人們潛意識裡就會認為這種居民巷弄內不可能隱藏一座寺院。

這時不要猶豫,請儘管沿著小巷往裡走,越過參差不齊的民居,一幢黃色圍牆建築就會「趁人不備」地出現在眼前。這裡即是鐵佛寺的具體位置,添福巷與營房巷的交匯處,門牌添福巷33號。

這座女眾叢林與大名鼎鼎的旅遊勝地歸元寺,隔街相望不過百餘米,卻有著天壤之別。小小的鐵佛寺,空氣清涼,陽光透過樹隙照下來,像是光和影的遊戲。這裡無需門票,也沒有成群喧鬧的遊客,房屋簡樸,僅憑信仰的支持,自然而然讓人心生喜愛。

塵世寺院

由於鐵佛寺特殊的地理位置,有一瞬間我私自將它與居民樓納為了一個整體,仔細想想其實非常有趣。這個自創的「整體」內有伽藍,也有修車鋪、便利店和小餐館,有尼眾的面孔,也有過著世俗生活的普通人。

看著偶然經過的自行車在路上穿行,不同的人各司其職在工作,突然覺得完全可以把這裡看成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小鎮。

曾有一句話:「以佛眼觀之,佛與眾生同住,解脫這床,無此無彼,無二平等。」這使人越發無法把塵世和寺院嚴格區分開來。當然這只是一些粗淺空想,最初這裡顯然沒有普通民居。

這座由歸元寺昌明大師題字的寺廟,始建於前唐。因寺內曾存放過一尊1.58米高的鐵佛而得名。雖然過去為歸元寺下院,存在時間卻比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建成的歸元寺要早得多。

鐵佛寺的建築木製結構眾多,幾經雷電火災及戰火焚毀,於清朝光緒十八年(1892年)由桂月和尚重建。

文化大革命期間,鐵佛寺遭到衝擊,佛像佛龕、寺宇建築蕩然無存。那尊鐵佛,也不幸被拉走作為煉鐵原料。寺院內的石獅、石榴花塔等文物同樣被運走,而後置於漢陽公園。

據記載,曾經寺院整個建築分為四進,首先是山門,接著依次是鐵佛殿、彌勒殿、大雄寶殿。附屬建築中還有菜園及各種花草樹木等,佔地面積上萬平方米。

如今,整個寺院分為三進,進山門,山門處還放有不少佛門書典供香客取閱,後面是過堂,供彌勒佛和韋馱菩薩,過堂兩邊是宿舍樓,一樓有客堂和齋堂。再之後是大雄寶殿。總佔地2000多平方米。

現在大雄寶殿可以算作整個寺廟的主體。它的大紅門上雕有「植物四君子」梅、蘭、竹、菊的圖案,外牆上有「二獅戲珠」的牆雕。雖然殿面不大,寺內供奉神像卻著實高大莊嚴。尼眾在此參修佛法,終日佛音繚繞。

日常修行

鐵佛寺有過一段尼俗混居的日子,是在1978年「五七」幹校學員返城的時候。混居問題真正解決幾乎已到1996年,當時鐵佛寺登記為正式開放場所已有三年時間,武漢市佛教協會將鐵佛寺的一處寮房開發,建成一棟3層樓房,鐵佛寺內10多戶人家遷出,比丘尼48人得在此安心事佛。1997年,鐵佛寺尼眾集資,由佛教協會支持修建住房,解決尼眾居住問題。2000年,鐵佛寺又買回近100平方米的居住地修建寮房。

鐵佛寺比較注重佛教教育,過往曾送眾多學員出訪參學,比較著名的包括1985年照蓮法師至蓮溪寺學習,現任蘇州文山寺住持。1987年宏緣、宏靈法師至廈門佛學院學習,現宏緣法師任普陀山常樂庵當家,宏靈法師在鐵佛寺任客堂知客。2003年法緣法師在廈門佛學院就讀完畢後留下任教。

關於鐵佛寺的這幾段歷史幾副眾生相,是通過查閱書籍及搜索網路資料,綜合所得。現在鐵佛寺的住持,並不願意回答我們的各種疑問。她只是說:「我們只想做好自己,每天安安靜靜地打坐誦經就夠了,這裡千萬不要變成所謂的景點。」至於與其他機構合作,她更是連連擺手表示不願沾染這類商業氣。

每年結夏安居,打佛七,鐵佛寺組織居士誦經。每月初一、十五早上祈禱世界和平,晚上超度亡靈。這是鐵佛寺嚴格的內部作息。

她們好像真的就這麼置身世外了,清晨、中午、晚間,昏暗的光線里,尼眾誦經之音此起彼伏,綿延至鐵佛寺外。如此氣勢的同聲誦讀,恢弘中透出的美沁人心脾。

不誦經時,尼眾會將各自的經典用乾淨的布遮好。每天每時讀哪一些以及誦讀的順序,都會根據時令、時間的不同而變化。

齋堂偶遇

那天打算離開鐵佛寺時恰巧臨近飯點,走至齋堂,詢問是否對外時,齋堂師傅竟笑盈盈地答應可以留下一起用齋。當問及齋食的烹飪技法,她說到一些我們平時大致有所了解的規範,比如不使用蔥蒜調味,因為考慮到與修行者交談或接觸的人會受到口氣的干擾,給對方帶來不快,另一方面,蔥蒜這些刺激性的調味料本就會擾亂心性。

師傅反覆強調「食材應該發揮自己的特色味道」,她告訴我們世間事物大多分為五味,苦、酸、甜、辣、咸,其實還應加一味——淡。「所有的食材都具備原味,根據食材的自然特點調味,發揮食材最大的特徵才能做出獨特的食物。」

問到師傅是否信佛,她依然是笑盈盈地點頭,並給我們轉述了一個小故事裡的一段對話。「為何您不坐禪、打坐抑或閱讀禪宗經典,卻要來此凡俗之地只想著做食物呢?」「看來你還遠不能領悟修行的真正含義。與坐禪、誦經修行一樣,當為了尼眾們的吃食之事而專心專念製作,那麼本身就是最正統的修行。」

最後我們並沒有留下用齋,但與齋堂師傅對話的簡單場景卻多少令人難忘,這是在小寺院才會發生的場景吧。


推薦閱讀:

詠月詩中的禪意(王早娟)
禪意生活文章3篇
花樹有世界,人生皆禪意
田沁鑫丨禪意如畫
紅塵 禪意

TAG:武漢 | 禪意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