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穴與氣血的關係

我在長期推拿臨床實踐中,總結有八種手法,即按(也是同道們常說的「點穴」)、拿、滾、摩、抹、搖、揉、拽等八法,而八法之一的「拽」,即「點穴」與氣血的關係。

  人們一向認為少林為外家拳,武當為內家拳。又認為外家拳以剛為主,內家拳以柔為主。豈不知少林中的功法之一——點穴功卻以柔克剛。由此可見,少林亦有柔術。「點穴」功法難學、難練,其功理奧妙,所以,流傳至今,練習點穴功的人或會點穴功的人實在太少了。點穴的理論與其功法,不但是制服對手的武功,也是治療疾病的療法。從醫武結合的觀點來講,它可以解人之危。

  人體等於一太極,有陰陽之分。這是我國古代先祖在長期生活體驗和實踐中逐漸認識到的。宇宙間事物的現象,總是互相關聯而又互相對立的。古代思想家就是從這些矛盾而又統一的事物和現象中得出來的一對概念一陰和陽。又以五行學說把人體內心、肝、腎、肺、脾分別歸於金、木、水、火、土五行。以五行的特徵來說明五髒的生理功能,生克造化。而人之所以生者,唯氣與血。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因為氣血和則生機蓬勃,欣欣向榮;氣血失調則死機潛伏,息息欲絕。正是這樣的自然運化,形成人的生老病死。

所以,身體健壯的人,有時受到外來的突然損傷,氣血失調,導致病痛甚至死亡。點穴法就是按照人們的穴位而使人的經絡閉塞不能轉動生息,或對病人的病情按點其穴位,從而使原本有病的身體經絡暢通開竅,得以痊癒。《素問·舉痛論》云:「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這是醫學史上最早記載血液在人體內是循環運行且環周不休的。點穴法就是根據古人總結的經驗,歸納出十二經脈360多個常用穴位。《黃帝內經》認為,人體通過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把內臟器官、體表、頭面、軀幹以及四肢、血管各部分密切聯繫在一起,使人體形成一個互相聯繫的統一整體。經絡又是運行全身氣血的通道。所以《黃帝內經》十分重視經絡。在《靈樞·經絡篇》中指出:「經絡者,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調。」因此我們知道,氣與血為人體養命的源泉,循行全身,無時無刻止息。而經行之道,是特定的流程,經行之時,也有特殊的規定。十二經脈360多個常用穴位,在人體一周時間,氣血必經行一度,其經行十二個時辰為準。某時氣血源頭屬某經,注於某穴。最重要的是準確知道氣血源頭,連帶其他若干穴位。諸如子時為陰氣已極,陽氣始動;午時則陽氣至極轉衰,陰氣初萌。若能懂得此中奧秘,依時辰而知其氣血源頭所在穴位立即閉塞,就不能循行氣血,則四肢百脈阻塞,氣血停滯,百脈皆受牽制,馴至四肢,萎疲不能轉動,啞口結舌不能聲息。非使被點之穴解開後不能復原。點穴功某種意義上說,已成為我中華醫術的一部分。

  我們現在再從現代醫學的一支邊緣學科——時間生物醫學來對其進行探討研究,就不會覺得它有多麼神秘了。中醫「子午流注針法」,是根據人體氣血的變化,受日、月、星辰、四時八節的影響而施治,「子午流注」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對應六臟六腑;而新興的生物節律學認為,在生物體內存在著生物鐘現象,就是說,生命活動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而發生周期性的變化——神經調節的電波時強時弱。這與中醫子午流注的認識不謀而合。所以用古典醫學理論與現代科學相結合來探討氣功與武術中的點穴功法,並將其應用於臨床就有據可依且有理可講了。

  十二經脈起於手太陰肺經,終於足厥陰肝經。其次序是爻與艮,離與坎,震與巽,符合六子之序。中醫之子午流注正應先天八卦。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子(膽)丑(肝)寅(肺)卯(大腸)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腸)申(膀胱)酉(腎)戌(心包)亥(三焦)。

形意拳交流學習QQ群:337207030

聯繫人 :先生

QQ :65400170 電話:15536338577


推薦閱讀:

根--苗--花--果==祖龍--山岡,過渡--點穴--立向=年--月--日--時
六十甲子仙命尋龍點穴坐山兼向吉配表
道先生講尋龍點穴:山水交匯多結好地!
大地尋龍點穴
氣功 · 點穴 | 四十六擒拿法(二)

TAG:關係 | 點穴 | 氣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