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荀子·性惡》原文與譯文(三百七十五)

[原文]

  23.17 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則文而類(1),終日議其所以,言之千舉萬變,其統類一也,是聖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2),若佚之以繩(3),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諂(4) ,其行也悖(5),其舉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齊給便敏而無類(6),雜能旁魄而無用(7),析速粹孰而不急(8),不恤是非,不論曲直,以期勝人為意,是役夫之知也。

  [注釋]

  (1)文:見 1.8 注(8)。類:見 1.14 注(1)。(2)論:通「倫」,條理。(3)佚:當為「扶」字之誤(孫詒讓說)。(4)諂:《集解》作「謟」,據宋浙本改。(5)悖:違背。其言也諂,其行也悖:指陽奉陰違。(6)齊給便敏:等於說「齊給便利」,見 2.4 注(3)。(7)旁魄(b¥博):通「旁薄」、「磅礴」,廣大無邊。(8)粹:通「萃」,聚集,指連綴文辭。孰:同「熟」。

  [譯文]

  有聖人的智慧,有士君子的智慧,有小人的智慧,有奴僕的智慧。話說得多,但合乎禮義法度,整天談論他的理由,說起話來旁徵博引、千變萬化,它的綱紀法度則始終一致,這是聖人的智慧。話說得少,但直截了當而簡潔精練,頭頭是道而有法度,就像用墨線扶持著一樣,這是士君子的智慧。他的話奉承討好,行為卻與說的相反,他做事經常後悔,這是小人的智慧。說話快速敏捷但沒有法度,技能駁雜,廣博而無用,分析問題迅速、遣詞造句熟練但無關緊要,不顧是非,不講曲直,把希望勝過別人作為心愿,這是奴僕的智慧。

推薦閱讀:

增廣賢文 重新修訂版 附譯文
呂氏春秋·論·貴直論譯文
[原創]凱洛案判決譯文及對江平教授外行觀點的糾正
《樂經》譯文
《古文觀止-過秦論》的譯文是什麼?

TAG:譯文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