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英國是現代政黨的發源地

(題圖:英國是現代政黨的發源地。但英國政黨從開始出現,到進化為現代選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因為今日人們司空見慣的政黨,在古代的中國和西方世界,都是與「陰謀」、「一小撮」等含義聯繫在一起。古代中國嚴禁結黨,設有「朋黨之罪」;西方則直到華盛頓時代,還認為政黨是影響社會安寧的「縱火犯」。因此,容許政黨存在本身,就可以看出英國人的智慧與容納力。當然,這首先要得歸功於英國不斷完善的議會制度,只有在完善的議會制度下,政黨才有可能合法存在,公平競爭,從而起到凝聚不同利益、表達選民訴求、組織動員選舉、提供政治骨幹的功能,使選舉機器能夠正常運轉。由於又是洋洋一篇長文,擔心自己會「見字頭暈」的同志們,就請以休閑的心情,簡單看一看我們到溫莎古堡遊覽的圖片吧。這是我們在英國正式遊覽的第一站,從1066年諾曼人入主英國以後,這裡一直是王室的宮殿。文中提到的許多國王,在世時經常到這裡居住,死後也多數埋葬於此)

前幾年,曾一度在工作中涉及到有關政黨的內容,所以在有閑暇的時候,就翻閱一些有關世界上政黨的資料,想寫一點與政黨相關的東西。但是由於在北京工作實在太繁忙,心情也容易浮躁,這一「研究」也就半途而廢了。

但也留下了一些成果。比如,其中印象比較深的一點,是今日在世界上大出風頭的「政黨」,在古代無論中西方,都是一個貶義詞。在中國古代自不必說,凡與「黨」相聯繫的,都被染上了「陰謀」的色彩,甚至專門設有「朋黨之罪」,最重的處罰是可以砍頭大辟、抄家滅族。「黨」在古漢語中的本義,是指一種戶籍編製單位,所謂「五百家為一黨」。依此推演,「同黨」也就是同鄉,同鄉自然會結成小團體,互相照顧進而可能包庇、袒護,所以又引申出「結夥」、「偏袒」的意思。所以難怪「黨」就成了貶義,正人君子都避免與「黨」有什麼聯繫。古人認為,「君子不黨」,只有「不偏不黨」才算美德。時至今日,什麼「死黨」、「餘黨」、「黨羽」、「黨徒」以及「黨同伐異」、「結黨營私」等等,仍然不是什麼好聽的詞兒。

而在西方的政治鬥爭中,指責對方為「黨」,那就等於給對方扣上了陰謀家的帽子。這也難怪,在西方的主要語言中,「政黨」一詞均來自拉丁語「parti」,本義就是「部分」、「小集團」的意思。從古希臘開始,就有所謂「黨派」之爭,什麼「海岸派」、「山地派」等等,分別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把城邦攪得天翻地覆。在英國歷史上,也有什麼「長老派」、「獨立派」、「平等派」等等,打得不可開交。所以直到18世紀,西方仍然認為政黨是政治禍害,認為它會「顛覆政府,使法律失效,並在同一國家的人們中間造成最強烈的敵意」,進而把「政黨」與「分裂、瓦解以及陰謀反對政府」等同起來。甚至美國總統華盛頓(1732-1799年)在離任之際,還憂心忡忡地警告,要防止政黨的出現,認為政黨就是要用少部分人的意志,代替國家的意志,所以會毒害人們的思想,挑起人們的不滿。他把政黨看成是「破壞公眾安寧的縱火犯」。他甚至認為,兩黨輪流執政,也是可怕的專制,因為,「一派輪流對另一派進行的統治,會因政黨間不和而自然產生的復仇心成為苛政」。——這一點我們在今天的台灣和韓國倒也能看出幾分,那裡至今仍有政黨輪替後的「反攻倒算」。

然而,被古代中西方人們一致不看好的政黨,卻最終成了現代民主制度的支柱。在西方的選舉制度下,政黨已成為最重要的具有政治凝聚力和利益表達功能的組織和結構。它既可執政又可在野,從而為公民與政府之前提供持久的聯繫;它可以提供不同的政策,供公民選擇,一旦被選擇它就可以掌控政府,對公民認可的政策進行貫徹,從而達到「民治」的目的;它可以「免費」為公民提供能夠擔任公職的政治家。因此,現代民主政治中的政黨,雖然仍是代表「一部分」利益的組織,但通過公民自由投票的選擇機制,卻可以超越「一部分」的利益,代表「全民利益」去執政。

當然,要做到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有現代政治制度做後盾。其中最關鍵的有兩條,一是要有利益表達的自由,二是要有公民選舉的自由。英國的議會制,經過漫長而曲折的發展,最終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從而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現代政黨制度的發源地!

英國1640年革命之後,由於「革命家」、「護國主」克倫威爾死後,他的兒子沒有能力繼續統治英國,所以英國議會與被處死的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1630年-1685年)協商,在查理二世同意保證大赦政治犯、保持革命期間所獲得的財產所有權不變、國王與議會共同治理國家、國王不設常備軍等條件後,於1660年5月回到倫敦,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查理二世時期,困擾英國的一大難題,仍然是天主教問題。佔英國人口絕對多數的英國國教徒和新教徒,都反對在英國恢復天主教。而一個現實的威脅,是查理二世雖然風流成性,情人多多,據說有14個私生子,但卻沒有合法的子嗣,死後很可能由他信奉天主教的弟弟詹姆士(史稱「詹姆士二世」)繼位。

於是,圍繞詹姆士二世是否有權繼承王位的問題,議會內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他無權繼承王位,這些人被他們的政敵譏稱為「輝格派」(Whigs)。——「輝格」源於蘇格蘭的蓋爾語,意為「盜馬賊」。另一派認為詹姆士有權繼承王位,被譏為「托利派」(Tories)。——「托利」源於愛爾蘭語,原意為「不法之徒」。這兩派,是英國議會兩大政黨的雛形,但它們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政黨。因為它們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也沒有正式的組織和紀律,甚至不是為選舉而組織起來的。它們只是就某一政治問題、或者因裙帶關係,在議會中結成時分時合的小集團,只可以稱為「輝格派」和「托利派」。

詹姆士二世最終還是當上了英國國王。但他在英國推行天主教的行為實在是過火,把支持他的人也惹急了。於是,輝格派與托利派聯合起來,請來他信奉新教的女兒、女婿來替代他,終於實現了「光榮革命」的目標,在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1688年)。

這以後,議會成了英國的「老大」。根據1701年議會通過的「嗣位法」,即「王位繼承法」,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故世後,由詹姆士二世信奉國教的小女兒安妮繼位。由於安妮也沒有子嗣,法案規定,王位要傳給斯圖亞特王朝的遠親、德國的漢諾威選帝侯。——漢諾威選帝侯是詹姆士一世之女索菲亞的後代。由議會決定誰來當國王,顯見議會已成為英國最高權力機構。

在這期間,英國政治制度的另一重要事件,是「內閣制」開始形成。內閣的前身,是都鐸王朝(1485-1603年)時的「樞密院」(Privy Council),本義是「私人理事會」。這是一個國王的私人顧問機構,成員主要包括國王的佃戶總管、宮廷官員和國王選定的其他人。這一機構目前仍然存在,名義上仍然是英國最高政府機構,負責主持王室典禮、內閣宣誓就職儀式等,還會以「樞密院令」的形式,宣布議會的召開、休會和解散,甚至包括對外宣戰。成員主要包括:全體入閣大臣、大主教2人、駐外全權大使、下院議長、大法官以及英國和英聯邦的著名人士等,人員達300多人!所以它很少召開全體會議。

在都鐸王朝時期,樞密院的成員就已有20多人。到了斯圖亞特王朝,人員增加得更多,操作起來自然十分不便。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樞密院改開大會為「開小會」,院內最有勢力的人物形成了一個小集團,人稱「Cabal」。這個詞的本來意思是「秘密結社」,尤指政治上的「陰謀」,後來用以專指樞密院內的這個「陰謀小集團」。樞密院慢慢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空頭機構。

威廉三世當政時期,他常常與這個「小集團」聚會,徵求他們對一些政治問題、尤其是比較專業的一些外交問題的看法。因為會議常常在一個秘密的小房間(cabinet)中舉行,所以人們就把這些會議稱為「內閣會議」。「Cabinet」今天多數專用以指「內閣」。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今天英國的內閣會議,也不做記錄或投票做決議,討論過程更不向外界公開,只是內閣成員關門進行秘密討論,最後由首相匯總閣員意見,就算是形成了決定。閣員在秘密討論中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但不得向外界表達對內閣決定的不滿。如果閣員不能認同內閣會議的決定——嚴格說來,是首相的決定,他就只能辭職。

到了安妮女王時期,這種內閣會議有了固定的召開日期,一般是在星期六舉行,參加人員也慢慢固定為少數幾個國務大臣,於是「內閣」就逐漸成形了。但在1714年以前,內閣還不是一個法定的組織,內閣中也沒有「首相」。——直到1906年,在任命亨利·坎貝爾-班納曼(1836-1908年)的英王敕令上,才首次使用了「首相」(Prime Minister)一詞,首相才算正式成為一個英國官銜。

1714年,漢諾威王朝(1714-1901年)的喬治一世被迎到英國,繼位為英國國王。但有趣的是,這位喬治一世與他的兒子喬治二世都是外國人,不會說英語。在內閣開會時,他們只能用拉丁文與大臣們交換看法,——那滋味就像你得用不流利的英語與別人討論國家大事一般。所以他們都把參加內閣會議,看成是一個很乏味的事情,簡直是一個負擔,想方設法找借口不參加。那些在內閣會議中掌權的大臣們,也樂得「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把決策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久而久之,國王不參加內閣會議就成了慣例,內閣只需把討論的情況向國王通知即可,國王也很少對會議的結果表示異議。

國王不參加內閣會議,但總得有個會議主持人和召集人啊!於是,內閣大臣中就自然產生了這樣一個人物,負責協調各種意見,並把會議結果報告國王。但那時不稱其為「首相」。安妮女王時期,有時也稱「首相們」,那是一個複數名詞,泛指內閣中那些舉足輕重的大臣。

由於托利派或稱「托利黨人」與斯圖亞特王朝關係暖昧,在漢諾威王朝初期,一些托利黨人還參與了企圖復辟斯圖亞特王朝的活動,失去了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的信任,社會聲譽也大為下降。因此,從1714年輝格黨人在大選中獲勝後,這些「盜馬賊」(whigs)就在很長時期內,在議會和內閣中佔有優勢。

——這時候英國的議會選舉,嚴格說算不上「大選」。因為仍然沿用著古老的選舉制度,選區的分配與各地區的人口多少幾無關聯。下議院約有1/4的議員,是由康沃爾、德文等5個古老的郡中選出來的。有些選區的人數極少,比如薩里郡的「伽通」(Gatton),只有6間房子和一個選民,卻享有一個議席!所以議席極易被少數人所掌握。有的地主為了增加選民人數,在選舉前可以臨時把一部分地產分割成若干份給其下屬,——當時一般規定有一定地產者才有選舉權——讓他們臨時獲得選舉的財產資格,好來投他的票。尤其是當時選舉,不是秘密無記名投票,貴族們讓投誰,誰敢不投?在這種選舉制度下,所謂提出競選綱領啊、組織競選啊,都沒有什麼意義。直到經過1832年、1867年等歷次議會改革,選民人數急劇增加,為了選舉需要,政黨才開始設立地方選舉機構、完善政黨制度,逐步轉化為現代意義上的政黨。

輝格黨在1714年選舉中勝出後,其領導人羅伯特·沃波爾(Robert Walpole)很快就成了內閣的頭兒。他在1715年入閣後,被任命為財政大臣。當時,這個職位非常重要,因為政府的各項活動與議會的各項立法,多數都與財政有關。所以內閣中的那個主持人與召集人,多數是由財政大臣擔任。在內閣中,雖然他與其他大臣名義上都是由國王任命的,但他的實際權力主要來自下院輝格黨人的支持,而閣員們則依賴於沃波爾的支持。因此,一般認為沃波爾是英國第一位「首相」。

這一時期,法國與西班牙結成同盟,與英國在海上爭霸。西班牙禁止英國人到西屬殖民地進行貿易,因而經常引起英國船隻與西屬殖民地當局的衝突。1731年(清雍正九年),英國一艘走私船船長詹金斯(Jeakins)被西班牙人擄獲,割去耳朵,吊在桅杆上。多年之後,英國一些主張用強硬手段擴張殖民地的人,就利用這一事件,鼓吹對西班牙作戰。1739年10月,沃波爾被迫向西班牙宣戰,是謂「詹金斯耳朵之戰」。戰爭開始後,由於英軍不斷失利,在議會討論並表決時,沃波爾失去了議會多數的支持,這位英國第一位「首相」只得宣布辭職。這一舉動,開創了內閣首腦得不到議會多數支持,就必須辭職的先例。——英國人非常尊重傳統,所以許多議會、政黨制度,都是從這些慣例中,慢慢積累下來的。

那時候,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和殖民擴張時期。英國與西班牙和法國在全球展開了激烈爭奪,爭奪的焦點是印度和北美。此時,英國國內政局出現了一個新的「變數」。1760年,英王喬治三世(1760-1820年在位)即位。他是喬治二世的孫子,因為他的父親威爾士親王在1751年突然身故,他才繼位為國王。他與不懂英語的喬治一世、喬治二世不同,從小在英國長大,對英國的政治內幕有一定了解。即位之後,他不甘心英國立憲君主制度下,國王無權的現狀,一改前任國王的做法,經常親自主持內閣會議,親理國務。他還利用國王仍享有的任用大臣的權力,專門挑選聽他擺布的人,即所謂「國王之友」,到內閣擔任重要職務。他甚至不惜運用金錢來收買議員,在議會對他投贊成票者,都會得到他的賞賜!他也鎮壓言論自由,在有名的「威爾克斯案」中,政府封閉報社、逮捕身為議員的記者威爾克斯,激起了民眾與國王政府的激烈敵對與衝突。

1770年,喬治三世任用托利黨人諾斯,建立了所謂「國王之友」內閣。然而就在諾斯長達12年的任期內,英國的北美殖民地打敗英軍,徹底獨立(1783年)。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失去了,喬治三世直接統治英國的企圖也壽終正寢了。晚年的喬治三世,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從經常發作到完全精神失常,同時失明、失聰,甚至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他在位一直到1820年,也算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之一。在他任內,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取得了反擊法國革命軍的勝利,英國在海外的殖民地急劇增加。1793年,他遣往中國的特使到達北京,覲見了乾隆帝,並參加了在承德避暑山莊舉辦的乾隆80大壽慶典。喬治三世還在1762年購買了白金漢府作為家庭靜養之用,這就是今天倫敦最有名的王宮——白金漢宮。不過國王的正式宮殿是溫莎王宮,他也是在那裡去世的。

喬治三世利用國王可以任命大臣的權力,試圖使國王專制「回光反照」,引起了議會的警惕。在諾斯的「國王之友」內閣垮台後,議會取消了國王任命內閣大臣的權力,確定了今後由下院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推舉大臣的原則,斷了國王插手內閣事務的「後路」,英國的內閣制又有了進一步完善。——不過,大臣的任命名義上仍由國王來發布。甚至在1963年,保守黨首相麥克米倫因病辭職,還是由英女王指定了貴族霍姆伯爵任首相。這是最後一位由英國君主指定出任首相的人。

在喬治三世之後,英國議會由托利黨與輝格黨輪流主政。只是兩黨的分界並不十分明顯。因為當時政黨沒有嚴格的組織,所以誰屬於哪個政黨,往往是從政見中看出來的。而一個人對不同問題的政見,往往會有所不同。在這一問題上他偏向托利黨,在另一個問題上,他可能更傾向於輝格黨。當時的入閣大臣,並非清一色某黨成員。吸收對方政黨的人入閣,也比較常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這些被選入議會的人,多數是土地貴族,都是舊選舉制度的受益者,出身相似,在許多問題上政見也難免趨同。尤其是在對待議會改革這一焦點問題上。

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英國社會要求議會改革、實行普選權的呼聲日益高漲。許多人認為,要避免出現法國那樣的人民革命,就必須對中產階級讓步,使更多的人擁有選舉權。實際上,要求議會改革的真正原因,是工業革命使許多資產階級富了起來,中產階級也大量湧現,而這些人在傳統的議會選舉制度下,卻沒有選舉權!

當時,一些新工商業中心,如曼徹斯特、格拉斯哥等地,人口急增。而農村人口卻大幅下降。到1841年,整個農村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已從18世紀初的70%,下降到了22%。——目前我國農村人口的比例仍佔全國總人口的60%,所以工業化的路子還很漫長!而英國在19世紀,農村人口比例已下降到了一半以下。

雖然人口向城市集中,但是英國當時的選舉制度,仍然沿用的是古老的、中世紀的選舉法。上議院都是國王任命的貴族,不需選舉,屬於守舊的堡壘。而對下議院議員有選舉權的人,大部分在農村。英國議會選舉,一直劃分為郡選區和市鎮選區。在郡選區,選舉權完全以土地所有權為基礎,必須享有40先令租金的田宅所有者、男性自由農民,才有選舉權。在市鎮選區,各地財產規定有所不同,但主要是交納地方稅的男性戶主、有土地產權的人和地方自治團體,才能有選舉權。這就使議會選舉權操縱在少數土地貴族、金融資產階級手中,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被排斥在政權之外。

在選區的劃分上更不合理。傳統上,郡選區與市鎮選區,不論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基本上都向議會選派兩名議員(個別地區有例外)。由於英國東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區,在中世紀貿易興旺、人口眾多,所以確定的選區多,選派的議員數目也多。但到了工業革命之後,經濟中心與人口聚集地,早已向英國西北部轉移了,但選區劃分仍然沿用中世紀的標準。有的市鎮由於人口大量北移,早已成了無人區,卻仍然可以選派議員。這些被稱為「腐朽選區」的地方,如老隆薩姆,已經變成了一片荒涼的山崗,居民只有12人,卻可以按例向議會派兩名議員。更可怕的是一個叫「丹尉茨」的地方,早已沉沒到北海里了,議員名額卻沒有取消。選舉時,地主派3名選民乘船到那裡投票!而一些有幾十萬人口的新興城市,如曼徹斯特,只因中世紀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現在居然連一個議員名額也沒有!

從法國大革命開始,英國議會改革的聲浪就此伏彼起。但由於議會裡土地貴族的阻撓,改革一直沒有進展。到了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勝利——這次革命是由於法國國王查理十世取消新獲得選舉權的選民資格而引起,最後國王下台,議會勝利——再次燃起了英國人進行議會改革的激情。面對洶湧的革命形勢,為了增強輝格黨人的支持度,1831年3月1日,輝格黨領袖約翰·羅素在下議院提出了一個溫和的議會改革方案。主要內容是取消「腐朽選區」:市鎮在2000人以下的60個市鎮的119個議席全部取消,給予沒有議會代表的新興工業城市以代表名額。

儘管法案極其溫和,但執政的托利黨人卻極力反對。首相威靈頓——在滑鐵盧領軍打敗拿破倫者——就公開聲稱,英國的選舉方式,已經比人類智慧所能擬定的任何方式都更完善。雖然在1830年議會選舉中,得勝的輝格黨人在下院通過了這一法案,卻又被土地貴族占多數的上院否決。

英國人暴怒了。倫敦等地舉行了大規模遊行示威,群眾用石子襲擊警察,打碎托利黨貴族家的玻璃,有些城市甚至已武裝起來,準備暴動。由於當時英國正值災荒年頭,缺衣少糧的農民也趁亂行動起來,搗毀農機具、燒毀糧倉谷垛,無意中也給土地貴族以極大震撼。輝格黨首相格雷為了通過這一法案,請求國王加封更多同情改革的貴族進入上院,希圖以增加開明議員的辦法,使上院能通過這一法案。國王起初不同意,而是請出威靈頓再次組閣。但看到全國罷工與全面抗租計劃已定,資本家也紛紛到銀行擠兌存款,威靈頓只好離職。格雷再次組閣後,國王同意增補上院議員,保證通過法案。於是,歷經風風雨雨,議會改革法案終於在1832年6月7日在兩院通過,經國王批准,成為法律!這就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832年議會改革」。

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剝奪了人口在2000以下的56個市鎮選區的席位,人口在2000-4000的31個市鎮,議席則從兩個減為1個。這空出的143個席位,多數送給了新興工業城市。同時,降低選舉權財產資格:各郡年收入在10鎊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50鎊以上租金的租地經營者,均為選民;城市房租收入每年達10鎊以上的房主及每年交納10鎊以上房租的房客,都享有選舉權。這樣一來,選民大量增加,16%的成年男子擁有了選舉權。不過,工人及農村勞動者仍沒有選舉權。婦女也整體被排除在選民以外。

但是,萬事開頭難,接下來的路就好走了。改革既然開了頭,此後的議會改革雖也有波折,卻越來越勢不可擋。

1867年改革,基本上取消了「腐朽選區」,選民財產資格標準進一步降低,選民總數由135萬增加到225萬;1872年改革,將公開投票變為秘密投票;1883年改革,規定了選舉費用限額和選舉舞弊的刑罰;1884年改革,使城市與農村的選舉資格統一,英國選民總數增加了一倍,達到450萬人;1885年改革,大體按照每5.4萬人分配一個議席的標準,將全國統一划分為617個選區,除22個城市和牛津、劍橋兩個大學選區外,其它選區均實行「單一選區制」,即一個選區只選1名代表,基本接近於平均代表制原則,即每張選票的分量接近於相同;1918年改革,婦女在經過多年艱苦鬥爭後取得了選舉權,男子21歲以上、婦女30歲以上,都有選舉權;1926年改革,選民居住資格由6個月減為3個月;1928年改革,婦女與男子一樣,取得了滿21歲就有平等的選舉權;1948年改革,廢除了倫敦和大學選區的「復票制」——即原先的一個人可以在居住地選區投一票,還可以在行業選區或大學選區投一票的制度,全國實行「一人一票」的平等選舉權制;1969年改革,將選民年齡資格降為18歲!至此,自由、平等、普遍的選舉制度在英國完整確立。

自從1832年改革、選民人數擴大,傳統的政黨就開始了向現代政黨的轉變。以往的議會選舉,選民範圍小、實行公開投票,易於被地方勢力人物掌控,實際上只是走走形式。所謂的政黨,僅僅在議會中活動,嚴格說只是議會中的兩派。但1832年議會改革後,選民範圍擴大,掌控已不可能,政黨必須走出議會,形成全國性、永久性的組織機構,組織和吸引選民,爭取選票。

1832年以前,托利黨在倫敦沒有固定的集會場所。1832年3月,黨的領袖皮爾和威靈頓接受了霍爾姆斯的建議,在倫敦卡爾頓巷的肯星頓勛爵宅邸中,建立了「卡爾頓俱樂部」,俱樂部會員每人需交納會費10鎊。成立當月就有500多人加入,以後人數劇增,卡爾頓俱樂部遂成為托利黨、後來稱為「保守黨」的活動中心和總部,直至今日。——「保守黨」一詞最早是在一家名叫《季刊評論》的雜誌上使用的,時在1830年1月。以後這個名詞逐漸傳開,代替了原來的「托利」。取用「保守」一詞,是指他們要維護傳統的、正統的原則。不過,至今仍有人在用「托利」稱呼保守黨。

俱樂部成立後,保守黨的活動分子和議員可以經常在這裡集會,聽取黨魁指示,協調保守黨在各地活動。地方保守黨負責人來倫敦,也可以在這裡會見保守黨領袖。後來地方容納不下,又建立了「小卡爾頓俱樂部」,並在帕爾梅爾成立了新的保守黨俱樂部,即「憲政俱樂部」。保守黨還在各選區建立了登記協會,1833年在達勒姆郡成立了第一個郡的保守黨協會。到1837年,登記協會在全國已極為普遍。保守黨還設立了總督導員、總選舉代理人和選舉委員會,協調保守黨人在下院的活動,實際是執行「黨紀」,並幫助候選人在各地競選。

輝格黨也在1834年前後轉化為「自由黨」。當時,「自由黨」一詞並不專指輝格黨,而是指所有的「改革派」。這改革既指議會改革,也具體指對「穀物法」的廢除。——1815年,英國制訂了限制穀物進口的法律,規定國產穀物平均價格要達到或超過某種限度時,才可以進口別國的穀物。這一法案的目的,是維護土地貴族的利益,但卻造成了穀物價格久漲難降,工人生活成本增加;外國提高英國工業品進口稅進行報復,也損害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因此,英國許多人,包括各地「反穀物法同盟」成員、輝格黨中的激進派、保守黨中的皮爾派等,都希望廢除穀物法,實行自由貿易。

1836年,輝格黨激進派的摩爾斯沃思,受保守黨「卡爾頓俱樂部」的啟發,成立了「改革俱樂部」。許多輝格黨人都紛紛加入,改革俱樂部成為輝格黨的重要組織。

不過,在1846年穀物法被執政的保守黨首相皮爾廢除後,兩黨卻發生了很大的混亂。首先是保守黨分裂了。皮爾一派廢除了穀物法,而反對廢除穀物法的保守黨人,重新聚集在迪斯雷利旗下,將「皮爾派」踢出保守黨。輝格黨突然失去了借穀物法攻擊政敵的目標,內部矛盾也日益顯露,分裂成了貴族集團、激進派、自由黨人、愛爾蘭議員等小集團,各集團的共同目標是主張自由貿易。但除了這一目標,在其他主張上都相距甚遠,甚至不少人否認自己是輝格黨人,而稱自己是自由主義者。因此,在1846年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一個「無黨時代」,議員不是按政黨界線,而是按個人政治見解在投票。

為了聯合起來,獲得執政權,1859年6月6日,當時在野的原輝格黨中的貴族集團、自由主義者、激進派與從保守黨中分裂出來的皮爾派,在聖詹姆士街的威利斯大廳(Wiills Room)舉行集會,聯合組成自由黨。當時,許多人厭棄「輝格」這一名字,因為它與過時的貴族政治連在一起。有不少人雖然支持自由貿易,但拒絕加入輝格黨。因此,需要在自由貿易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新黨。於是,「自由黨」正式產生。自由主義從此成為黨的原則,它使自由黨在英國國力強大、產品有絕對競爭優勢的20世紀以前叱吒風雲,也在英國國力衰落、產品競爭力下降、保護主義政策成為必然的20世紀,導致了自由黨的一蹶不振,直至今天。

但在19世紀,自由主義在英國卻是大勢所趨,所以保守黨也放棄了保護主義政策,並開始從內部健全組織,進行政黨重建。黨的領袖迪斯雷利認為,「要更多地考慮策略,更少地考慮原則」,不再死守保護主義地盤。為了執政,保守黨在受挫時準備與任何一個派別聯合,以保證保守黨在下院的多數。1853年迪斯雷利著手建立黨的「超議會組織」,他選擇了威廉·喬利夫為黨的新任組織秘書,菲力浦·羅斯擔任黨的總執行書記。他還整頓黨的地方組織,在鄉村市鎮以地方的律師或知識界人物,作為黨在地方的代理人。1853年保守黨出版了《新聞》報,作為黨的喉舌。保守黨在信仰上的轉變和組織上的努力,使其議員數增長,並轉向城鎮和工商業界發展組織。

至此,現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兩黨制開始在英國形成。現代政黨的基本特徵是:兩大黨在議會內外、中央和地方,都有永久性的組織,這些組織與選民形成持久互動;兩大黨承認英國憲法並以通過議會選舉上台執政為活動目的;反對黨得到憲法的承認並成為國家機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英國,反對黨不僅合法存在,而且有國家撥出的一定活動經費做保障。

不過要知道,在英國,合法存在的政黨可不是只有兩個。那麼,為什麼會形成只有兩大政黨才能輪流執政的局面呢?這與英國獨特的選舉制度——「簡單多數制」,有密切關係。

(下圖:從倫敦出發,出城向西不久,就到了伯克郡(Berkshire)的溫莎小鎮。沿路可以看到許多富有特色的民居,還有一些公共建築物。這裡是一處社團會所。可能是受了希臘文化要求公民關心政治的影響,英國人對政治有著很高的參與熱情,這也是英國能夠產生議會制度和政黨制度的重要土壤)

(下圖:溫莎小鎮街景。小鎮上的人口不多,但都很富裕,據導遊說,這裡主要的生財之道,就是火爆的旅遊。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開小旅館,外來客隨便找到一家,談妥價格,就可以入住了。不過,在旺季或者溫莎城堡有節慶活動時,你很可能無法找到住處)

(下圖:從步行橋上看小城的景色,遠處就是溫莎城堡了。英女王從小在溫莎城堡長大,對這裡很有感情,所以周末一般都要回到溫莎小住。據說這裡的居民經常能夠看到那個「遛狗的老太太」。鎮上的居民,見過女王的不算稀奇,沒有見過的倒算是新聞了)

(下圖:遊覽城堡的車輛,都集中停在一個停車場。這附近有一個帶有玻璃罩的步行橋,從步行橋過去,就可以直通去往城堡的路)

(下圖:過了步行橋,是一個小火車站。這小小的溫莎鎮,居然有兩個火車站,一個叫中心火車站,一個就是我們經過的這個「河畔火車站」(Riverside Station)了。從倫敦的滑鐵盧火車站,每半小時就有一班車前往溫莎,如果你是自助游,想到溫莎的話,坐火車也是不錯的選擇。總行程只用50分鐘,車費是6.5鎊。火車站附近有許多吃飯與喝咖啡的好去處)

(下圖:火車站靠近溫莎城堡的地方,是一個舊火車站改造成的商業街,叫做「溫莎皇家購物街」,很富有特色)

(下圖:站內還展有一節小火車頭,上面還有皇家的徽章,因為時間匆忙,沒有問清楚是哪個年代生產的,估計年頭不短。英國是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地方,而工業革命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蒸汽機的出現,隨之使動力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所以工業革命的時代,也被稱為「蒸汽機時代」。這一時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發明,自然非火車莫屬。當然,工業革命不光是經濟意義上的。由於工業革命造就了大批工人,遂使英國的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化,這也促進了政黨的充分發展)

(下圖:從火車站出去,就可以看到雄偉的溫莎城堡。一般人認為,溫莎城堡只是國王的「行宮」,國王真正的宮殿是在倫敦城區內的白金漢宮。其實不然。溫莎宮從今日英國國王的祖先諾曼人威廉時代,就在古英格蘭國王的古堡上興建,歷代國王在這裡生活,死後葬於這裡的教堂,遠比喬治三世時代才購買作為皇室靜養之地的白金漢宮古老。所以說溫莎古堡才是王室的「正宮」,而白金漢宮只是「行宮」。在一般意義上說,白金漢宮是國王工作的官邸,而溫莎宮才是國王的家)

(下圖:古堡與小鎮民居只隔一條街道。最有趣的是圍繞古堡的是一圈長椅,正可供遊人休憩。我想如果北京故宮周邊也有這樣的長椅,皇宮與人們的距離可能就更接近了)

(下圖:正是景點開放時間,在長椅上休息的人不多,很多人都在走向進入古堡的入口處,邊走邊拍照,移步都是景啊)

(下圖:在入口處等候進入古堡參觀的人群。到這裡參觀的西方人居多,許多來自歐陸國家。英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革命的國家,有不少經驗可以供各國人民學習,更重要的是它的現代民主制度,更成為西方國家的「老師」。即使對許多西方國家的人來說,英國也是有許多待解之謎,有許多問題,有待研究)

(下圖:入口處的標牌。戴著熊皮帽的衛兵,是典型的皇家衛兵的裝束。旁邊的說明上寫著,「歡迎到溫莎城堡,——900多年的君王之家」。900多年時間不長,但確乎比我們的明朝重修的古宮時間還要長一些呢)

(下圖:入口處有個房子,遊客入內以後,按照前面號碼標明的區域,排隊等候安檢。這個地方,相當於故宮午門前的售票處,但是不同於午門已在紫禁城中,這所房子仍在古堡之外。這樣,一些旅遊服務設施不會破壞古堡本身的整體性)

(下圖:過了安檢區,進去就是一個提供耳機講解器的地方,再旁邊是出售導遊手冊和旅遊紀念品的商店。大英帝國曾經雄霸世界,現在國力不再、地位下降了,好在帝國的歷史還是那麼誘人,吃老祖宗留下來的老本,也夠英國人享受的了。何況英國人善於開發,把旅遊搞得有板有眼,非常方便,所以雖然到英國旅遊不便宜,卻也能吸引來無數全球遊客)

(下圖:這種耳機景點講解器,需要手持,如同打手機一般,許多遊客集中在一起,備感滑稽。另外,雖然英國人把旅遊的配套設施搞得很完善,但也有一些瑕疵。比如這種耳機,需要用一隻手拿著,這就給喜歡拍照的人們添了麻煩。在拍照時,我只能歪著腦袋,用下頦把耳機夾在肩上,一邊聽著景點介紹,一邊騰出兩手拍照。這一圈下來,脖子僵得不得了)

(下圖:過了入口和安檢門,遊客實際上仍在古堡外面的通道上。真正要進入古堡,還要向前走,一直走到接近古堡內那座標誌性建築——圓塔的地方。好在這一段長長的坡道,風景也很美麗,在入堡參觀以前,能讓你醞釀出一種愉悅的心情。不知這是否也有點中國園林那種半遮半掩、欲拒還迎的韻味?)

(下圖:終於到了古堡的真正入口了。準備好了,我們一起去細細看一看,這座英國王室經營與居住了近千年的大本營)

我是美麗簽名檔

http://duojichijie.blog.sohu.com在西藏的所思所感

分享到微博 投訴與舉報專區>>

崇拜樓主 |

分享 | 引用 | 回復 | 發表時間:2009-07-11

看好該帖的朋友們:

查看全部>>

多吉赤烈

  • 積分:8696
  • 體力:350
  • 頭銜:6級 池畔閑人
  • 加為好友
  • 向他打招呼

  • 推薦閱讀:

    細究現代離婚率高的原因
    未來城市圈格局變化與汕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歷史意識與國際感:現代中國自我身份的認知
    盤點現代男人的黃金食譜(圖)

    TAG:英國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