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的重要課題--聽覺素質~

「興趣引導學習,專業體會快樂」

歡迎關註上海最專業的兒童音樂基礎教育機構--「音曼音樂」微信公眾平台!與我們互動交流,更多資訊與您分享!

溫馨提示微信號 yinman021

音曼課堂2017春季班開始報名啦!開設以鋼琴、聲樂及音樂素養為主的各類特色課程,詳情加微信「animamusic"諮詢!

MUSIC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人們通過聽覺器官來接受、欣賞和鑒別音樂。失聰的人不可能聽音樂;正常聽力的人,要學好音樂,必須具有對音樂靈敏的聽覺。作曲家要用自己的耳朵分辨和弦的色彩、旋律的優劣、樂器組合的各種效果;歌唱家要經常傾聽自己的音質,尋找自己最佳的發聲位置和共鳴點;提琴家不斷用耳朵調整自己的音準和音色,用最動人的音樂去打動聽眾。而學習鋼琴同樣從一開始就要對鋼琴的聲音要有敏銳的聽覺,使內心有個明確的追求。

鋼琴是用手來彈的,但觸鍵本身只是機械性的動作,手即不能聽,也不能直接感受音樂,如何能彈得更美、更雄壯或更柔和,全在腦子來指揮,用聽覺來鑒別。

要想彈好一首鋼琴樂曲,首先是腦子對音樂有一個想像和要求,通過神經系統指揮手來彈奏,發出聲響後,由聽覺來檢查、鑒別。因此,要彈好鋼琴,必須使自己的聽覺有更高的欣賞力和鑒別力。鑒別力越高,要求自己彈奏技術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就越高。有了高標準的要求,就能在技術訓練上要求更嚴格,以達到更高的規格。實踐證明:技術的訓練與聽覺素質的培養必須同步,耳朵聽不出來的,手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鋼琴教學中,經常教會學生傾聽自己的彈奏,發展學生聽覺的能力,是學好鋼琴的重要一環。那麼,我們需要培養怎樣的聽覺素質呢?

(一)對旋律的聽覺

旋律是音樂的靈魂。要彈好一首樂曲,首先要將旋律線條理清。在每次練習過程中,不斷感受旋律的輪廓,即旋律進行中的上升、下行、拱形、波狀,感受旋律總的線條,感受旋律感情的刻劃。在每一次練習過程中,要把你所彈奏的旋律從裡到外的一切可能要表達的方面,都從內心裡不斷地傾聽出來,並仔細體察。特別是如歌的旋律,嚴格說來,鋼琴是不可能歌唱的,它的發音手段不是弓弦的摩擦震動,而是槌子的敲擊。鋼琴在每個發音的同時,這個音也隨即開始消失,音不可能延長,更不可能做出漸強的效果。彈奏要有旋律感,就要求處理好樂句中音與音之間的力度關係。在處理柔和樂句時,要細心傾聽延長的音,長音延長變得柔和,而接下來的音符要彈得柔和,與長音的餘音互相銜接,在高昂旋律音的連接中,力度就需要逐步加強。這都需要用聽覺檢查:每個音的力度是否適當,旋律是否連貫,音色是否統一。

(二)對復調的聽覺

在眾多的鋼琴文獻中,復調音樂佔有重要的地位,巴洛克時期以復調音樂為主,即使是浪漫派及現代作曲家的鋼琴作品中,同樣具有大量復調的因素,在主調音樂中常穿插支聲部使樂曲多層次和豐滿。如巴哈的三部創意曲和十二平均律中的賦格,樂曲同時出現三個和四個聲部,其中有主題、對句、答句、換句等要素。以對位的手法構成多聲部的復調進行,而各個聲部互相獨立進行,在節奏上互不依靠。這在演奏上是困難的,有時需要一隻手彈兩個聲部,而有時則是兩隻手交替來彈一個聲部。在演奏這類作品時,容易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強調每個聲部中主題的突出,而忽略其他聲部的對稱,致使聲部之間缺乏平衡,失去了復調音樂的特點;二是對各個聲部的進行都強調,而缺少旋律的層次感,致使主題不鮮明。要彈好復調音樂必須注意主題線條的清晰,同時又要注意聲部之間的對稱。要做到這要求,就需要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力度來彈奏各個聲部,特別是當一個聲部的旋律漸強而另一個聲部的旋律漸弱時,一定要聽得很細緻,同時要求指尖具有很強的控制鍵盤的能力才能做到。這些都要靠敏銳的聽覺來調整。

(三)對和聲的聽覺

和聲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時代,不同作家對和聲運用是不同的。十九世紀的作品把旋律當作一組和聲的表層來對待,和弦最高音成了旋律音,彈奏時特別需要傾聽和聲進行中的旋律線條。而二十世紀初的德彪西,他深受當時的文學與美術中印象主義和象徵主義影響而創造了一種十分獨特的和聲與音樂結構體系。因此在演奏他的音樂作品時,就要細緻傾聽其作品的和聲色彩,用不同的手段彈奏出和聲色彩的變化。

所以,我們在彈奏中必須傾聽和聲的進行、和聲的傾向性、和聲的調性、和聲的色彩、和聲的立體感。在彈奏傾聽和聲時,就如同畫家利用光線、線條通過視覺來對物質對象進行描述一樣。

(四) 對音色的聽覺

音色是由發音體的物質因素及其泛音而決定的。同一音高的音,用不同的樂器演奏會具有不同的音色,而同一樂器用不同的方法演奏,也會產生不同的音色,不同風格的作品對音色要求是不同的。彈奏鋼琴首先要有正確的聲音概念,即聲音是有共鳴的,圓潤的、透亮的。在練習中用各種不同的觸鍵方法,如觸鍵的速度不同、力度的不同、手指的部位不同等,使鋼琴發出或清脆或明亮,或雄偉或深沉,或柔和或甜美的不同的音色。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根據表達作品內涵的要求,用聽覺去篩選,採用適合的音色去表達樂曲的感情。

(五)對節奏的聽覺

節奏是音樂的時間形式,是樂曲風格重要組成部分,作曲家所標出的速度不是絕對的,演奏者可以根據本人對樂曲的理解,可對速度加以調整。古典樂派用嚴格的節拍組成的音樂顯得節奏嚴謹,而浪漫派以後的鋼琴作品,相對而言較為自由。我們對速度的調整,不應影響樂曲的節奏關係。彈奏時要傾聽節奏的均勻性、彈性、動力、慣性(漸快、漸慢、自由節奏)、重音、各種特性的節奏(如各類型的舞曲、進行曲以及不同民族節奏的特點……等)。

在使用踏板時,要特別注意傾聽聲音的延長和終止、注意聲音的時值,踏板的運用是專門技術的學問,但關鍵仍在要有敏銳的聽覺。

(六)對樂曲層次的聽覺

樂曲的層次,首先要靠理性分析,使自己對音樂有明確的層次設計。但在演奏過程仍然不斷需要內心的聽覺,使自己清楚地感到樂曲的各種變化,不斷地向前流動和鋪設。

我們所說的層次感覺,包括旋律本身的層次(伴奏和旋律的協調關係)、和聲效果濃淡的層次、聲部之間主次交替的層次,特別是力度強弱對比的層次及樂曲發展的層次等。如果我們能經常用聽覺的想像力去解釋和調整音響層次的各種變化,那麼樂曲的演奏就會顯得更生動而鮮明,即打動自己,也能打動聽眾。

怎樣提高聽覺的素質?

1

培養內心聽覺

內心聽覺是人對音響的感受,對聲音的想像力,就如作曲家在創作的時候,內心能想像出作品的音響效果一樣。著名鋼琴家吉斯金(Gieseking)主張在學習鋼琴時要花時間在無聲的練琴上,這就是要求認真讀譜,其目的是從心裡去傾聽所要彈奏的樂曲,用心靈、頭腦去思考、想像。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給聽眾充分的養料,要去聽優秀鋼琴家的演奏、錄音或唱片,以獲得鋼琴音樂中豐富的養料。要聽不同時代、不同作家、不同體裁的作品(交響樂、歌劇、室內樂、歌曲各種類型的音樂)。列如,在學習莫索爾斯基的《圖畫展覽會》這一作品時,最好能認真聽拉威爾配器、樂隊演奏的《圖畫展覽會》;學習貝多芬《D大調(田園)奏鳴曲op.28》時,能認真聽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這一定能從音響、層次、音色、形象等各方面給我們新的啟迪。如果我們在彈奏樂曲時,都能象管弦樂作品那樣從想像中給作品以配器,以不同樂器的音色來豐富聽覺的想像力,那麼在演奏上一定能更豐富、更生動。

要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把它儲存在大腦里,使之逐步深化,成為聽覺的養料。

2

聽覺的主動性

在英文中,hear 與 to listen 是具有不同的含義,hear 是指聽覺神經的自然反應,而 to listen 是指要加上人的意志力、認真去聽。在提高聽覺主動性中聽的含義應該是後者。即對音樂要認真去傾聽,使耳朵成為自己的老師,第一個「聽眾」。

3

聽覺的集中能力

在這方面的鍛煉,可以看著樂譜去聽音樂,追蹤主題去聽音樂,按照曲式的要求去聽等。在自己練琴時,每次集中去聽樂曲的某一方面,如旋律、低音、和聲等,逐步使自己的聽覺能集中到聽整體的演奏上。我們練琴的效率不能以時間多少來計算,要提高練琴的效率關鍵是聽覺能否集中聽自己的彈奏。

音樂通過耳朵而進入人的心靈。只有提高聽覺的素質,使學生具有高標準的鑒別力和欣賞力,才能有高水平的演奏。


推薦閱讀: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重要知識點)
論風水中劃分九宮八卦的重要性
隔世迴音——3D人臉與外星人的回信【最重要的麥田圈】
錢、情、人,哪個更重要?
相隨一生關於愛情的句子 陪伴與懂得,比愛情更加的重要

TAG:素質 | 鋼琴 | 教學 | 聽覺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