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利川土家人婚姻習俗大觀
題記: 婚姻一直是人類永恆的話題,自周代開始,我國就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婚姻習俗。包括訂婚和結婚兩大步驟,具體包括六禮,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六禮的習俗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其具體的表現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隨著文化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婚姻習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下面就具體談談恩施利川土家族一對男女青年從相識到結為夫婦的全過程。無論是少小相愛,青梅竹馬,自由戀愛結合的婚姻,還是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聯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即要媒人說親、求婚、過門、看門戶、討庚問生期、定親放話、迎親、回門等繁多的程序。在婚禮方面還有別具一格的情節:哭嫁、過禮、開臉、戴花酒、背新娘、迎親、戲親、圓房、拜堂、坐床、鬧房、穿鞋、回門等,保留和展示了土家族婚禮與其他民族的差異性。 求婚 恩施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後,便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帶禮物外,無論颳風下雨,還是晴天,都要自備一把傘,表示媒人願意成人之美。如果女家收下禮物,親事便有八成希望。之後,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諾婚事,以示對這門親事的慎重態度。如果女家不收禮物,便表示拒絕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沒用。女方同意男方求親,雙方議定財禮之後,即選擇吉日定親。定親時,男方要準備酒肉、衣服、粑粑等作為禮物送到女家。女家設酒席款待男方來客和媒人,並把女兒的「八字」送給男方,表示兩家正式聯姻。 看門戶
過門是土家族男女締結婚姻重要的步驟。即准姑爺在媒人的陪同下第一次去女家,女家請族人一起幫忙「相親」,大家為女家提供看法以供女家參考。經過商量之後,如果同意親事,媒人便問其過門日期,得到日期後,男方則回家準備過門事宜。在過門的前一天,准姑爺在媒人的陪同下來到女家,接女家到男方家中。而男方則在這天請親朋好友到家中陪客,這樣流水席一直坐到深夜,待吃完飯後,准姑爺便燒香告祖。第二天吃過早飯後,便「打香桌」,把女家請到香桌旁坐下,坐好之後,男方的親戚便一個接一個的的來認親,並給女家一定數目的禮錢,一般為一百元。待出嫁的姑娘便隨准姑爺認其所有的親戚,謂之改口。此外,男家還要給女家一定數目的禮錢,謂之打發錢,以供準備嫁妝。諸事完畢之後,則鳴炮送女方回家,這就是過門的基本內容。過門之後,男女雙方好似一家人開始來往。 訂婚 那結為良緣的豬腿,是巧遞婚期的暗號。土家青年男女定婚期間,姑娘一般會仔細查看情郎帶來的背蔸,看裡面豬腿傳遞的信息。這裡面很有講究。豬腿若光光蕩蕩,表明他們的婚期男方尚未擇定;若靠蹄處有一吹氣的窟窿(土家殺年豬,在肥豬的後腳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氣鼓脹,用以褪毛),則暗示男方來催(吹)親來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準備;若豬腿上帶有豬尾巴,則表明今年的農事忙得差不多了,豐收後這門婚事就要了結收尾了;若女方家來不及辦理出嫁的事或一時捨不得女兒離開,就把那條生豬腿上的尾巴砍下來,放在回送的禮物中,男方看到後便會明白。 哭嫁 土家族以前有哭嫁的婚俗,那時土家族把是否會哭嫁,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因此,姑娘們都很重視哭嫁。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的覺醒和成熟,心中的抑鬱怨恨之氣越積越多,出嫁時淚水就會如決堤的河水,傾瀉而出。地域不同,哭嫁內容也各有特色,一般有「女哭娘」,「娘哭女」,「姐哭妹」、「妹哭姐」,「罵媒人」等幾個部分。哭嫁時間,視家庭經濟狀況而定,一般是七至二十天,也有長達一個月的,「開哭」時,是在輕歌微吟中吐露悲傷。後來,離婚期愈近,其詞愈惻,其聲愈悲,哭得口乾舌燥,嗓子嘶啞,兩眼紅腫,如瘋如痴。如今,時代變遷,青年們嚮往自由幸福,婚姻戀愛皆由自己作主。土家族姑娘出嫁也無須因襲舊時代的婚俗了。雖然一些偏遠山寨還保存著這種風俗,但也不興哭嫁,即便哭,也往往是哭個三聲五聲,歌伴插科逗趣,新娘忍不住笑了,這也算是一「哭」。經過一代代婦女的口頭創作,不斷豐富加工,有的內容逐漸定型,形成長詩結構的抒情悲詩,意境悲切凄苦,語言樸實簡明,充滿濃郁的風土味,常常巧妙運用比興、雙關、擬人、反覆、仿詞、對比、誇張等修辭手法,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和文學性。 宴席 恩施土家人大凡婚喪嫁娶都要辦喜事,主人家會安排幾十桌宴席來盛情款待遠道而來或者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喜事正席安排多少桌這都是主人家事先進行預計安排好了的,一般少則二三十桌,多則七八十桌。這由吃客的人數和收到禮金多少來判定老闆朋情的寬窄程度和為人處世的能幹程度。喜事一般分為紅喜和白喜兩大類。結婚、出閣、湯餅、喬遷、壽辰、升學等稱為紅喜;老人過世稱為白喜。紅白喜事的規格和規矩都不一樣,各有各的方式和規矩,很多很多的,幾天幾夜說也說不完。下面僅拿結婚辦喜事這一點來說說恩施土家人的風俗習慣吧。 準備 快辦喜事的前三四天時間,男方的主人家就開始忙碌了,要計劃安排多少桌,借多少桌人的碗筷、桌凳,要殺幾頭豬(包括本家辦喜事用和送到女方家的禮信【禮信:火腿、豬腳或者豬肉】),辦多少盤菜(加上一個湯菜一般要湊齊雙數),需要找多少人幫忙等等。然後東家借桌凳、西家借碗筷,這家借甑子、那家借茶盤,忙得不亦樂乎。新娘家也不例外,他們要忙著置辦嫁妝、購買電器和日常生活用品、通知親朋好友等。男女方的酒宴正席相差一天,女方是第一天的中午,男方是第二天的中午。 執事單
辦喜事的頭一天,各路幫忙的人馬一大早就紛紛從四面八方齊聚到主人家來了,大家七手八腳的你干這樣、他干那樣,三下五除二吃過早飯後,就開始干起活來。廚房的開始安案板【切菜、擺菜、洗菜用的】,有的地方規矩大的安案板時還得封紅包,紅包的多少要由主人家的大方程度而定。封四塊的表示四季發財;封六塊的表示六六大順;封十二塊的表示月月紅;封二十四塊的表示每個月雙倍的發財。然後就是剖魚、燒豬腳、洗肉等為第二天的正式宴席做準備;飯房的開始燎米【把米放進鍋里用開水煮得半熟後再撈起來】蒸飯;茶房的開始包茶葉燒水泡茶;管客司【每一家過喜事,都由一個在當地有一定名望且能說會講的人來主持幫忙的事務,也就是當那一天的家,我們稱之為管客司,也有稱總管的】開始分配活計擬定幫忙執事單。凡是來幫忙的人,都由總管安排活計,主人家喜事當天是不會當家的,完全由管客司安排。 幫忙執事單的題頭稱呼根據喜事的不同而有各自的說法。比如:結婚整酒稱作「天作之合幫忙執事單」,出嫁整酒稱作「出閣幫忙執事單」,生孩子打三朝整酒稱作「弄璋(或者叫湯餅)幫忙執事單」,喬遷新居整酒稱作「華堂落成幫忙執事單」,整壽酒稱作「壽誕幫忙執事單」,整學酒稱作「中榜幫忙執事單」,死人坐夜稱作「當大事幫忙執事單」。然後按照四班八房的順序寫出所有幫忙的人員及所幹事情的名單,這是有一定的講究的,紅喜從右至左一般的順序是:總管、支客、禮房、撿房、廚房、飯房、茶房、煙房、酒房、柴房、執盆、添飯、倒茶、調席、抱柴、水電、音響、生火、勤雜等。執事單寫好後,張貼於堂屋的右邊窗戶下邊,按從右至左的順序,左邊要剛好與大門枋對齊,便於幫忙的人找到自己的工作,也便於支客司安排活計。講究一點的人家,還會在各根柱子上貼上喜聯,紅喜用紅紙寫,白喜用白紙寫。 過禮 出嫁的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圓酒」,意思是花好月圓之意,預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滿。這一天,女方將全部嫁妝都擺出來,放在堂屋裡面,擦乾淨,綁紮打點。親友們都來祝賀,送上賀禮,至親的還會送上一床被蓋,同時對新娘進行梳洗打扮。「開臉」、「上頭」、「戴花」、「開臉」要請姑母、姨娘或者嫂子進行操作,用灰線包絞額上的汗毛,並把眉毛絞如一彎新月,頭髮辮子挽成「粑粑髻」,繞上紅頭繩,插上銀別簪,帶上首飾,與少女相比判若兩人。 吃過早飯後,新郎家就由管客司派出到新娘家過禮的人員。過禮,就是給新娘家送禮物,一般的禮物是禮信、配禮【搭配在禮信一起的其它禮物,如麵條、白糖、副食等】和衣物、禮金等。有的地方規矩大一點的女方要男方送五個「一」:一萬塊錢、一百斤肉、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麵條、一百斤酒。過禮的隊伍由媒公媒婆帶路,禮金也由他們保管。到了新娘家附近,快要到家門的時候,媒公就點燃一小串鞭炮,表示過禮的隊伍已經到達,提醒女方管客司準備接客。 新娘家聽到鞭炮響了之後,管客司也會點燃一串鞭炮,表示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進屋了。過禮的隊伍到了新娘家後,首先將所帶來的禮物擺在堂屋裡,讓新娘家的管客司按照禮物清單一一清點,然後媒公會將禮金(一般是把錢擺成一定的造型,如扇形、圓形、半圓形、雙喜、慶賀、新婚大吉、喜結良緣形狀和字樣等用鏡框裝好,這樣一是美觀、二是顯眼,三是保險。)交給新娘家總管,交代完畢後,才能進入廂房休息。 迎親 正式結婚的那一天早上,天才麻麻亮,迎親的大隊人馬就在帶賓先生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出發了。迎親隊伍由下列人員組成:帶賓【即到女方家迎親領頭的那個人】、八仙師【即吹嗩吶、打鑼鼓的人】、接親客【即新郎的至親女性,如姐姐、姑媽、嬸娘等】、新郎、帶著繩子和滑竿【長短不一的木頭或竹子做的】抬嫁妝的人。(作者註: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的便利,現在一般是用車接送了,規矩也稍稍有些變化。) 經過翻山越嶺,爬坡上坎,終於快到新娘家了。仍然跟過禮的規矩一樣,事先炸一串鞭炮,等到女方家的鞭炮迴響之後,迎親的隊伍才會從堂屋經過進入廂房休息。帶賓先生會和女方家的總管進行交涉,交換雙方的意見、客套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稍事休息,迎親的人就開始綁行架(音:XINGJIA)【嫁妝】,綁好之後就抬到地壩外邊放好。最重最不好抬的穿衣櫃排在第一位,然後依次是碗櫃、小衣櫃、柜子、箱子、書桌、洗臉台、床架……最後才是火盆、椅子等,每一台小型的行架上都會幫一床被蓋,路人可以從新娘陪奩(音:PEILIAN)【嫁妝、陪嫁】被蓋的多少看出新娘家是否殷實、陪奩好不好,是否令別的姑娘羨慕。 開始安席了,女方家的其他客人都不會坐第一輪,如果有多餘的席位也是可以坐的。因為這一輪必須先安排迎親、過禮、送親的人,他們吃了早飯後好趕路,因為新郎家要等到他們回家後才會開席。
發親 席畢,就準備發親了。管客司一聲高喊:「親朋族戚且聽好良辰吉時已經到,八仙鑼鼓請奏樂煙花火鞭快鳴炮,迎親姑娘作準備有請新貴人上轎。發親啰!各就各位。」 抬嫁妝的人就來到自己認領的行嫁旁,迎親的隊伍按照帶賓、過禮的、八仙師、接親客、新郎、新娘、送親客【新娘的至親女性】、壓轎娃【新娘的至親男性且比自己年齡小,負責拿帳構和掌管箱子的鑰匙,這樣可以得到一筆比較豐厚的紅包】的順序排列,準備出發。 首先新郎站在堂屋裡等候新娘,八仙師站在大門外階檐口特意安排的八仙桌旁,鼓起腮幫子使勁的吹著和凄婉掉魂、催人淚下的《出門調》,打鑼鼓的使勁敲打著《發親曲》。在凄涼的樂曲聲中,早已哭得是淚人兒的新娘被自己的哥嫂或弟弟慢步背閨房,沒有哥嫂的由叔叔、姑姑、堂哥等替之,父母是不能背的。穿過堂屋時,在堂屋裡放下,讓新娘站在事先安放在堂屋裡的一個方鬥上,踩上一雙腳印,名曰:「踩斗」。新娘「踩斗」意味著把富貴也留給了娘家,祝福娘家年年五穀豐登。接著新娘家的管客司點燃葵花桿或香樹皮製成的火把,向新娘前後拋去,灑下滿屋火花,預示新娘未來前程燦爛。新娘則將預先準備好的兩把筷子,向身前身後撒去,祝福兄弟姊妹與自己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此時新娘上穿右開胸,大袖大擺的「露水衣」,下穿八幅羅裙,叫「露水裙」,頭包青絲帕,朱花銀飾,琅佩叮噹,由人扶著在堂屋哭拜一番,辭別祖先、告別父母,然後步行起程。新娘向香火【堂屋正中安放的天地君親師位】深深地作三個揖,喊一聲:「爸、媽,我走了!」再由哥嫂背出大門口。背上的新娘雙腳要向後曲起,盡量抬高,千萬不要勾到了大門檻,否則娘家人就會認為新娘把好運勾走了,從此就會倒霉,這樣給人的感覺是不吉利的。 然後再背出大門,給新娘穿上一雙由婆家帶來的繡花鞋,這時新娘就可以雙腳著地了。 新娘上路,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都要由新郎準備一把花傘,叫「露水傘」,新娘來到了大門外送親客趕忙把傘遞給新娘打上。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這時候,總管先生點燃一串鞭炮,隨後亮開洪亮的嗓門說道:「青山青,綠水長,親戚的友情終難忘;山路彎,草常綠,遠來的貴客要離去。」意思就是開始送客了。帶賓先生也點燃一串鞭炮回應:「天很寬,地很廣,親戚的未來日子長;山常青,水長流,打擾了貴親馬上走。」一是表示感謝,二是出發的信號。 此刻,嗩吶、鑼鼓、鞭炮齊鳴,鞭炮一炸完,抬行嫁的人就馬上抬起行嫁飛跑,開始還守規矩,讓大衣櫃走在最前面,等背過了新娘家,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大家都會爭先恐後地搶到前娘的前面,否則會被嬉笑為「送親客」,那股興奮勁兒簡直沒法比喻。
戲親 在娶親途中,凡是遇到過河、過橋,抬行嫁的人就會停下來,把行嫁橫著攔在路中間,不讓新娘過去,目的是要新娘給煙和發太陽花、糯糍粑、紅包。等新娘給大家裝煙並且點然之後大家又一窩蜂似的往前跑了,等到下一個目標大家又如法炮製,繼續鬧下去,如此周而復始,往往要鬧大半天才能夠到家。 等到快到新郎家時,更加熱鬧的花樣百出的戲親節目開始了。 那些未結婚的毛頭小青年或者孩子們,他們使出渾身解數來捉弄新郎新娘,往往搞得新郎新娘哭笑不得,喜慶的日子又不能發火,只好哭臉把著笑臉待。什麼推磨、打花臉、抬轎子、掛牌子、咬蘋果、錐屁股、站板凳、坐獨輪車、背茅屎板、戴高帽子等,只要能夠善意地整整新郎新娘,逗大家開心,他們什麼花招都會使得出來。 拜堂 圓親的人是由新郎的至親且夫妻原配雙方均健在的老年人擔任。他們要負責給新郎新娘鋪床、點花燭、換踩堂鞋等。等到新娘快到家門時,圓親的人趕忙拿出一對紅燭點上,然後拿出兩雙千層底布鞋去給一對新人換上,提著他們的舊鞋回來。並且這樣的踩堂鞋只能夠穿一次,以後就會把它壓在自家的豬槽下邊,直至爛去。 等這一幫子愣頭青鬧夠了,圓親的人趕快去給新人換上踩堂鞋。 等踩堂鞋穿好之後,在一片寶蓋【新郎的至親好友為恭賀新郎新婚大吉而贈送的彩禮之類,有長掛鞭炮、燈籠、毛毯等,毛毯上貼有用人民幣拼成的字樣或者用紅紙寫成的人民幣數量】轟炸的啪啪聲中,一對新人在一對金童玉女的牽引下,在另一對金童玉女拋撒的禮花中,緩緩進入堂屋,新娘跨進婆家大門前,要用腳踏一下大門檻,以示自己來到婆家。在新郎家祖宗神龕前舉行拜堂儀式。 準備拜堂了(這時候堂屋裡的禮桌照例要暫停一會兒工作,因為女方送來了讓堂的紅包,沒有不讓的道理。)按照男左女右的順序,男女雙雙站在堂屋裡的牌位前,新人在拜天地、拜祖宗、父母、夫妻對拜之後,新郎新娘雙方立即搶先奔入洞房。 坐床
進入洞房時,這一對新人會爭先恐後地搶佔床鋪,據說誰先坐到床鋪意味著將來就是誰當家。「坐床」的規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為界。有心計的姑娘往往坐在界線上,但新郎也不甘示弱,儘力把新娘擠到界線外去,雙方各不相讓,擠擠挨挨,若假若真。倘若新郎猛然揭開新娘的蓋頭巾,新娘不由然然一笑,坐床便隨之宣告結束,十分風趣。 這時候,送親客只能站在遠處觀望,按規矩是不能隨便說話、亂動的。 等新郎新娘在床上坐定後,管客司又才炸一串鞭炮迎接送親客進屋。 這時,一幫小孩獻殷勤討紅包的時候到了,倒水洗臉的、倒茶的、撮火的,只要你干一樣,新娘就會封一個紅包。甚至有的小孩什麼也不做,也厚著臉皮向新娘討要紅包,新娘子也會給的。 坐席 俗話說:「千兵有頭,萬軍有主。」開始坐席了,管客司在大門口一聲吆喝:「凡是幫忙的人,請各就各位,馬上就要開席了。」幫忙的馬上停止娛樂,雷厲風行。從四面八方趕來吃酒的男女老少,爭先恐後地坐上八仙桌,沒坐到席的也只好等下一輪。坐席時只要是懂規矩的人,都是不坐上八位的(靠堂屋的那方)。接著上酒的上酒、裝煙的裝煙、端菜的端菜,添飯的添飯、倒茶的倒茶、洗碗的洗碗。每桌七碗八盤一缽湯,共計湊齊十六樣菜,第一輪八桌或者十桌很快就開席了,院子上下到處都瀰漫著酒肉的香味混雜著女人迷人的香氣。 一輪吃畢,下一輪的客人爭先恐後地按每桌八人自覺坐上,這稱之為流水席。超出了範圍就會給老闆帶來無數的麻煩事。一輪一般安排雙數桌,八桌或者十桌,那要看來客的多少而論。決計不會安排單數桌,那樣就顯得不吉利。 席間,送親客會端來煙、糖、葵花籽、粑粑等一一散發給坐席的賓客,賓客們既要接菜,又要裝粑粑、葵花籽糖,主人家還安排得有裝煙的,加之送親客也有裝煙的,真是忙得不亦樂乎,但又臉熱耳酣,高興之極。 整個院子里只聽見觥籌交錯,猜拳行令的歡鬧聲。地上到處都是酒瓶、魚刺、骨頭和煙蒂等。 等安到第三輪的時候,管客司會在其中靠右邊的幾張桌上放上一張小紅紙條,意思是送親客坐的位子,其他的賓客看見了紅紙條都不會去坐那幾桌的。
凡是坐席的人,只要有經驗的,都會判斷出一些情況。比如,出菜時先上桌的必定是冷盤,菜的好與差是先差後好,等到湯缽出現了,就表示菜已經出完了;每當聽到一小串鞭炮響後,肯定是廚房出菜了;要想在人多的時候能夠早點吃到飯,你得首先撈到一雙筷子等等。 現在山裡人的眼光也逐步放開,效仿山外,許多地方出現了便民服務隊。所有的餐具一應俱全,不再像以前要過喜事了,主人家要忙碌三四天時間去借東借西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變遷,土家流水席也在不停地更新、換代。 鬧房 土家族婚禮的晚上有鬧洞房的習俗。新人房裡三天無大小,不管是老輩子還是小輩子都可以參加這一活動。一是新郎新娘在洞房裡,天剛黑又不好意思睡覺,必須要有人陪著說話才熱鬧。二是古人有「千金買笑」的典故。這世上愛惹女人可能是男人的通病,在新人房裡逗逗新姑娘,說些有趣味的話,博得美人一笑,以飽眼福,覺得也是一種樂趣。三是新姑娘帶的有好吃的,如花生、核桃,葵花板栗等,敲點吃一吃也可一飽口福。 一般是新郎的老表和老同學以及村裡的姑娘小夥子們都想到洞房裡熱鬧熱鬧。支客司理解青年人的心情,便會答應他們的要求,不過鬧房要注意幾點,一是說話逗笑要文雅,現在是文明社會,不要太下流,措詞要得當,要有趣味性。二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進了新人房不要隨便翻箱倒櫃。想敲新姑娘的東西吃,必須要靠口才,說得情合意合,主人家心甘情願拿出東西來吃才香。 鬧洞房時領頭的會邊走邊說:「喜洋洋、鬧洋洋,雙腳走進新人房,一來拜望新郎公,二來看看新姑娘。」「忙忙走、走忙忙,邁過門檻進洞房,左腳進門生貴子,右腳進門生姑娘。」「天皇皇、地皇皇,參拜新娘和新郎,家也發來人也旺,百頭偕老似鴛鴦。」「浪滔滔、水茫茫,拜望春月和朝陽,長江黃河流域廣,不敵哥們情義長。」說畢,一大群看鬧熱的姑娘小夥子隨著進了洞房。除了新人床上大家不好意思坐以外,能坐的都坐滿了,大部分人站著。新娘新郎面帶微笑坐在新人床上以靜制動。 土家族鬧房的習俗是鬧房的人進了洞房以後,想喝煙、喝茶、或想敲新貴人的東西吃要靠口才,喝煙就要說煙,喝茶就要說茶,想吃葵花、核桃、花生、板栗等都要說出個子、丑、寅、卯來。 鬧洞房的花樣百出,種類繁多,具體過程就不再一一敘述。 臨近結束時,領頭的會說:「哥們姐們別久鬧,千金難以一通宵,吉日良辰好打炮,你我莫當電燈泡。」「鬧房鬧了大半夜,祝福新娘早坐月,哥們也不叫多謝,打三朝時再作客。」領頭的說罷帶頭起身走出洞房,領頭羊一動,眾人像穿著連檔褲一樣在一片嘻笑聲中隨著領頭的陸陸續續走出新房。 喝茶穿鞋 拜堂的第二天早上舉行「出拜」。堂屋裡,族戚的長們輩圍坐在幾張桌子拼成的長方形案桌周圍,每人面前擺放著一個茶缸。新娘一一拜見族戚的長輩,長輩們說一些祝福吉利的話語,新娘會一一地給各位長輩倒茶,茶喝完後他們就將喝茶的紅包放在茶缸里,多少不等。喝茶完畢,就開始穿鞋。新娘將從娘家做的布鞋一一發放給各位長輩,長輩們就又一次拿出打發錢給新娘。 吃早餐時,新郎新娘會在席上給各位賓客裝煙、抓瓜子,與全體親朋見面,互說祝福的話。 送送親客 吃過早飯,送親客該走了。在新郎點燃的一串送別的鞭炮聲中,送親客出門了,新郎在後面背著送親客的行李在後面跟著。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規矩,送親客向新郎取回背篼時,只能反手從背後去接,不能回過頭來看新郎,否則會遭到新郎家所有賓客的嘲笑。等接到 背篼後,送親客繼續往前走,新郎也會繼續跟著,直到送親客丟下一個紅包後,新郎才會轉身返回。如果新郎想得到更多的紅包,就繼續往前送。
回 門 婚後第三天(路程太遠的是七天),新娘偕同夫婿就會回到娘家省親,叫做「回門」。「回門」是新娘回省父母,新郎拜見岳父母的禮節。因此新郎要向岳父母送上豐盛的禮物,如糖、煙、酒、副食之類的,其中二十幾斤重的一隻豬腿是必不可少的。「回門」時,新娘要走在前面,新郎走在後面;返回家時則相反,並不能回過頭去張望。 「回門」必須當天返回,絕對不能在娘家住宿。即使是出嫁多年的姑娘回到娘家時也決計不會被安排與夫婿同住一間屋子,這是土家族的禁忌。 到「回門」歸來,作為土家族心目中所崇尚的人生大典-------婚嫁禮儀才到此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從此夫妻開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 利川市沙溪鄉 簡吉武)
土家族的傳統民族文化、風土人情以及許許多多的禁忌和規矩,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僅僅結婚這一套作者前前後後就整整花費了兩個周的時間寫作。還有,比如死人坐夜啊,生孩子打三朝啊等等,規矩各不相同。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即使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代也不盡相同,作者這裡僅僅是寫出了恩施利川土家族的一些風俗習慣。 為了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秀的民族文化,展示我們這裡奇特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吸引外地的遊客來到我們這裡,我們責無旁貸。 |
推薦閱讀:
※「客來敬茶」的習俗由來已久
※春節郵票之春節習俗篇
※苗族婚禮習俗3
※【習俗人生 - 人不易,不要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客家人稻作生產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