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現代化問題 [三]
07-03
很容易想到,大到有限的宇宙、巨大的星系、星體,小至組成它們的微觀構件分子和原子,甚至是更微觀的基本粒子,中間還有眾多的生物、生物系統、人類社會等等,它們都是一些生命系統,而且它們都遵循著同一個物質運動的規則。 每一類生命系統都對應著一種特殊的非線性聯繫方式。與宇宙這個巨大的系統對應的是引力波,它由組成宇宙的微觀原子的生存競爭所引起,通過連續在宇宙空間的統一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傳遞著宇宙整體的意志。與非生物集合對應的是電磁波,它由組成原子的微觀電子生存競爭所引起,通過連續在原子空間的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傳遞著它們彼此間的信息。與生物對應的是生物波,它由組成生物的微觀基礎――細胞之間的生存競爭所引起,通過連續的水環境中水分子在無機離子周圍的周期組織與離散傳遞著整體的信息。可以說,在自然界中,整體的普遍聯繫都是以連續在系統之中的某一層次的微觀基礎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進行的。然而,連續在系統微觀的基礎物質往往是難以觀察的,要認識它只能通過哲學的思辯,如果基於觀察不到不便承認它的存在,就會陷入神秘主義的誤區,西方科學的畸形發展就是由於西方的科學家們一直迷信他們精密的觀測儀器所造成的。 西醫是西方科學的一個縮影,它不僅忽視了人與外在世界之間更為本質的能量場聯繫,一直將人孤立出變化的自然之外進行研究,而且對組成人體的各個局部的研究也是同樣,它忽視了整體普遍聯繫的物質基礎――連續的水環境,將整體分解為一個個互不聯繫的機械構件,這顯然影響了西醫對人整體的把握,特別是對整體疾病產生原因的認識。與西醫學相比,中醫學無疑是更具理性的,它很早就把人看作是與周圍世界相通的一種東西,這裡統一的物質――「氣」就是溝通人與外在世界的媒介,氣在自然界是有層次的,不同的層次對應著不同的氣的形式,如在人與外在世界之間不僅有物質實體這種氣的形式,而且還注意到不可觀察的能量場;在人體內部,氣同樣也是有層次的,如流動在血液中的物質之氣,流動在神經中的能量之氣,特別是依賴連續的水環境流動在整體各個局部的生物之氣。 由於這些氣是不斷相互轉化中存在的,因此中醫始終把人看作是與自然相統一的事物,而且很注意內在的普遍聯繫。 毫無疑問,注重思辯是沒錯的,因為自然的原理是內在於物質本性的,我們不可能通過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實驗來獲得,它只能通過哲學的思辯。但是,任何思辯的成果都不是無中生有的,它不僅來自對人體內在與外在關係的體驗,而且還依賴於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實踐對它的檢驗,科學的觀察和哲學的思辯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然而,東方的思想家們太過於注重對基本原理的探索了,以致於忽視了科學的實踐對它的支持,科學也因此一直停滯不前。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每一次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都會引發自然科學的一次革命。500年前,東方科學思想的西揚推動了西方科學一場浩大的革命,而在今天,西方科學的東揚又為另一場科學革命奠定了基礎,這就是西方科學實踐與東方古老的哲學思想相結合。我們知道,東方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陰陽五行學說,現代不少人認為它並沒有多少科學的基礎,實則不然,它的根基就是「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就是對氣這種統一的物質運動規則的一種形象的描述。氣本身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基礎物質,反抗、擴張,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先哲們從此得出了陰陽學說:對每一個事物來說,世界都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在相對穩定的個體(陰)與在不斷變化中存在的外在世界整體(陽),兩者之間首先是對立的,或者說每一個事物都是在不斷反抗外在世界變化中存在的;但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任何一個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是以不斷順應外在世界的變化並自覺地成為它的一部分為基礎的,如果不能夠與外在世界的變化相和諧,這個事物就只能不可逆地在競爭中走向滅亡。通俗地說,陰陽學說揭示的就是一個「整體決定局部」的道理。 從熱力學第二定律被歸納出來以後人們就發現,每一個系統內部都有一種永恆的運動趨勢,這就是不斷地從不平衡向平衡轉化,但一旦完全達到了平衡,這個系統就沒有了中心和層次,滅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由於以往科學上一直迷信絕對對稱的時空觀,忽視了連續在宇宙空間中的物質永恆的不對稱運動,結果使不少人誤認為世界將走向滅亡。實則不然,雖然世界上的物質是統一的、對稱的,但物質本身發展的過程卻是不對稱的,這使得自然界出現了永恆的不對稱運動,也正是這種不對稱運動使在反抗這種變化中存在的每一個系統獲得了連續的發展動力。 每一個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變化中存在的,這不僅是指宏觀的每一個生命系統,而且也包含組成系統的每一個要素。事物有了這種本性,才會在不斷競爭中有生有滅。當然,物質本身是不會無中生有,更不會從有到無,產生與滅亡的只是物質的組織形式罷了。當局部物質在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中組織起來的時候,就會成為一個物質和能量的秩序整體,在每一個系統中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要素,當這個要素在競爭中走向滅亡的時候,物質就會離散,內聚的能量就會不對稱地釋放出來,並重新引起周圍物質的再組織,以此類推,能量便會通過連續在系統內部的某一層次的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流通於系統空間,系統不斷走向平衡的趨勢就是由眾多要素的競爭產生的。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在孤立系統中,系統的發展趨勢就只能是不可逆地從不平衡向平衡轉化。但在真實的自然中,不對稱的運動是永恆的,自然界的物質也正是在反抗這種不對稱中組織起來成為一個系統。系統的性質是由最初的生成環境決定的,因為哪一個要素在與眾多要素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成為統治者決定系統的性質,取決於哪一個要素能夠優先得到環境的支持。當某一個要素競爭出來成為統治者以後,這個要素就會通過諸要素之間的競爭不斷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每一個要素身上,從而使整體出現了目標上的統一性。 在現代科學中,人們總是習慣於用信息這個概念來描述中心要素對整體的控制,但對信息的本質卻一直誤解很深,彷彿信息是超脫於物質之外的一種東西。實際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物質相互作用形成的,信息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必然有它的物質基礎。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物質只存在兩種運動方式,一種是線性的運動,即相對不變的實體沿著一條連續的軌跡而在空間移動,如我們所攝取的食物的運動、血液的循環,我們的呼吸運動等;另一種運動則是非線性的,它是由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競爭引起的、通過連續在系統中的基礎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進行傳遞的一種能量包,如將組成宇宙的所有原子和整個宇宙的發展聯繫起來的引力波、將原子聯繫起來成為一種有序集合的電磁波、還有將組成生物的各個細胞和整體普遍聯繫的生物波。顯然,信息就是對單位時間內物質運動量的一種客觀描述。它不僅包含在實體的線性運動之中,更重要的是它還包含在連續物質的周期組織與離散這種非線性運動之中。 每一個系統的存在都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順應自然整體的發展為基礎的,如果它不能在與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迅速與之相平衡,那麼它就只能在與外在世界的對立中走向滅亡。因此,整體的各種物質運動或者說信息必須暢通無阻,才能夠在中心要素的協調下迅速走向平衡,並與外在世界的變化相平衡,生命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與外在世界相適應的過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來調控整體平衡的理論就是五行學說。與陰陽學說相同,五行學說的基礎仍然是「氣一元論」。先哲們很早就發現,如果不對局部的要素進行控制,這些要素就會亢而為害;如果沒有對局部要素的扶持,這些要素就不可能在眾多要素的競爭中產生、發展。五行學說就是一種通過諸要素之間的競爭和協同來表達整體意志的一種理論:與整體意志相順應者就會得到系統整體的支持,從而在系統中不斷產生、發展、壯大;而那些與整體意志相違背者,就只能在與眾多要素的競爭中不斷衰弱,並很快走向滅亡,整體的非線性聯繫就是通過這些要素不斷在整體內部周期性地產生與滅亡進行的。由此可見,人體每一個局部的變化都是整體意志的一種縮影,整體的意志就體現在微觀物質的非線性運動之上。 系統是物質和能量的一種有序集合,這種集合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反抗外在世界變化中有秩序地運動的。這種運動不僅體現在物質有秩序的流動上,而且還體現在能量有秩序的流動上。五行學說就揭示了人體物質和能量的流注次序,並提供了一種有效調控整體平衡的一種方法。如某一部分功能弱了就可以增強它的上游部分的功能,從而使整體按照自身的運動方式進行調整;如某一部分功能過強了就可以刺激與對應的下游部分的功能,從而使這種強勢按照自身的流動趨勢進行化解。只有不斷保持整體上的一種平衡,信息才不會在流動過程中產生失真和變形,整體才能夠在中心要素的協調下不斷與外在世界的變化相平衡。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在形成的一開始就成為一個統一的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天人合一」就是對這個學說的高度概括。人是一個在反抗外在世界變化中存在的系統,這裡的外在世界變化不僅包括社會關係的變化,更主要的還包括自然環境的變化,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首先是一個自然人,然後才會是一個社會人。影響外在自然環境的變化因素是非常多的,如整體宇宙的變化會通過引力波影響到組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原子,周圍星體位置的變化會通過電磁波影響到我們的體液環境的物質運輸和能量傳遞,此外還有我們生存條件的變化等等。我們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生存在這種內環境中,因此當外在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些細胞都會隨著體液環境的變化而隨之發生變化,人體的生理周期就是外在環境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影響人體的。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人是與外在世界相對立的一個事物,但如果我們能夠謹慎地反思自我,那麼你就會發現我們還統一於外在世界的變化之中。因為我們與自然整體相比。我們每一個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不自覺地順應外在世界的變化是它存在的先決條件。如果我們整體不能迅速達到平衡,那麼我們對外在自然變化的適應就會出現滯後,人與外在世界之間的矛盾就會加劇,疾病就會因此而產生。 人體是一個普遍聯繫的整體,這是由於組成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生存在連續的水環境中,水分子在這裡不僅起著整體物質運輸的功能,而且還起著整體能量傳遞的功能,經絡學說就是對這種連續水環境的一種客觀描述。當然,經絡並不是沒有大小主次之分的,從大的幹道來說,物質運輸有血管,能量傳遞有神經,小的幹道有同時傳遞物質和能量的淋巴管,還有微觀的體液循環通道――十四經脈。在這些層次中,微觀決定宏觀,整體決定局部,也就是說體現整體意志的十四經脈在整體之中是更重要的,它決定著宏觀的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穴位處流通著大量的水和無機離子,當外在自然變化影響到內環境的時候,它首先被體表的穴位感知並將這種信息沿著經絡傳遞到與之聯繫的各種組織器官。穴位處有大量的神經網路、血管網路、淋巴網路,可以說是它將人體的這些主幹道與局部的各種組織細胞緊密聯繫起來,從而使局部能夠根據整體的意志調整自己的運動方向,將整體始終保持在一種步調一致的狀態之中。如果這些內外聯繫的窗口不暢通,那麼內在與外在、整體與局部的聯繫就會受阻,從而影響到整體的平衡,進而影響到整體與外在自然的平衡,疾病就是由於這些不平衡產生的,因此,中醫學非常注重這些窗口的作用,而且還發明了諸如針灸、藥物歸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恢復這些窗口的功能。 人體是一個有秩序的整體,這種秩序就體現在人體各個部分在反抗外在世界的變化中能夠統一起來,有序地釋放反抗能量來達到反抗的目的。反抗能量在人體的流動是有一定次序的,它就是沿著圍繞五臟六腑的經絡和自主神經系統進行的。心臟是這種能量有序釋放的中心,因此中醫一直把五臟六腑看作是人體的中心,特別是把心臟看作是整體意志的一種體現,因為這種能量的周期供應決定著大腦中眾多信息的競爭結果,進而影響到全身的運動。 經絡藏象學說是中醫學的核心學說之一,它根據人體能量的流注次序將各種臟腑有序地排列起來,指出了它們彼此之間的陰陽表裡、生克乘侮關係,以及它們和外在自然變化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這裡的臟腑不是一個個孤立的臟器,而是一個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