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五味理論

五味理論最早源於《內經》。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

有些還有淡澀兩味,

但是習慣還是叫「五味」。

這裡面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五味的相互轉化影響人體生長化收藏的整個生命活動。

所以就可以通過五味與臟腑的相關性來認識我們自己,

通過調節五味的有餘和不及來調節臟腑的功能盛衰。

分別從五味和人體的生理和病理兩個角度來談談。

1、五味理論與人體的生理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人身氣化即天地之氣化。

陰者,臟腑陰精也,是就物質基礎而言。

內經里具體談到:

「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 …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

五味對五臟起著重要的滋養和協調作用,

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機整體。

一般認為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腎喜咸,

五臟對五味各有特定的親和性。

另外,人體生命活動從根本上是陰陽互為根本、互相消長轉化,

而五味也會影響陰陽的盛衰,

從陰陽屬性上分,氣屬陽,味屬陰,

味厚為陰中之陰,薄為陰中之陽;

從五味運動轉化而言,

辛甘發散屬陽,酸苦涌泄屬陰,鹹味涌泄屬陰,淡味滲泄屬陽。

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才暢流,腠理才會緻密,這樣,骨氣就會精壯有力;

所以人體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都與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2、五味理論與人體的病理

人體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系統,

各臟腑間互相制約、互相作用,對立而又統一。

如果飲食五味有偏,那麼五味作用於人體就會有太過或者不及,

就會造成臟腑功能偏盛或偏衰,

那麼臟腑之間相互制約的對立統一的平衡系統就會打破,從而導致疾病出現。

對於這點,內經這樣描述的:

「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雖然五髒的生長要靠五味,但五味吃多了又損害五髒的協調。

另外,水能克火,若人體心氣本來有點虛,但是又吃鹹的多了,

則會出現腎水太甚而乘火,水氣凌心;

反之,如果心火旺盛又是鹹味所適宜的。

所以有心病禁鹹的說法。

心臟功能亢盛通過吃鹹的方式來緩解,內經叫食咸補之。

不論是減還是加,協助恢復到平衡狀態,都是補。

另外,脾胃土為腎水之所不勝,如果腎得谷味之咸,

那麼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實積。

五味各有所走,各有所病,五味致病各有病機。

如內經里談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

因為酸有收斂的作用,只能行上、中兩焦,

不能快速的被吸收轉化,所以會停留在胃。

如果胃裡溫暖和諧,就會促使酸味下注膀胱,

膀胱薄而且柔軟,遇到酸味就會收縮捲曲,

從而導致膀胱出口收縮,導致排便不那麼順暢的病證。

前陰是宗筋匯聚處,肝主筋,所以說酸走筋。

總的來說,五味理論是歷代醫家制方選葯治病或者食療調理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必須要明白五味之用,遵循五味配伍之法。

必須分葯的陰陽五味。

中醫藥的療效核心不在實體解剖實驗,

而在內外氣化功能;

不僅在於藥量大小,還在於氣味厚薄。

推薦閱讀:

中醫對性早熟的認識
八年抗戰 中醫共赴民族難,千載傳承 岐黃同圓中國夢
中醫經絡養生集錦8
日本人拿中藥賺全球的錢,中國卻拿西藥糊弄自己!
潮熱盜汗,心煩失眠,更年期了?中醫千年前就能治

TAG:中醫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