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傑出的詩歌成就
07-03
宋代詩歌全盛時期的代表是偉大的詩人蘇軾。蘇軾的詩歌,繼承歐梅所啟導的方向,把宋詩的特點發揚得淋漓盡致,使宋詩在唐詩之後,別開生面,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評宋詩特點說:「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這在蘇軾詩歌中得到充分全面的體現。蘇軾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稱讚吳道子「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蘇軾這兩句話,實在正是他自己詩歌創作的心得,也是他自己詩歌的理論和實踐。「出新意於法度之中」,說的是既要遵循藝術規律,包括古典詩歌的格律規範,又要有充分的新鮮的創造力。這個「新意」與歐、梅的「意新」,實質是一致的。「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說的是語言的「豪放」與詩意的精妙理趣。「豪放」在這裡不只是指詩歌風格,更多的指通俗暢達有廣泛可讀性的語言形式。這種語言形式看似隨意拈出,實際上經過作者精心錘鍊加工的。而在暢俗的語言中,要包涵富有哲理性的思考,使人讀後有深刻的感悟。蘇軾的詩,正體現了他的理論,從而開拓出宋詩空前的廣闊世界。蘇軾的詩,題材豐富,各體皆備,又因題因意,呈現不同風格,顯示一個偉大詩人胸中有幾套筆墨。蘇軾關注人民,在《吳中田婦嘆》、《荔枝嘆》、《許州西湖》和《山村五絕》等詩篇中,貼近現實,表現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甚至因為反對新法而遭誣陷,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不過,蘇軾是個文化多面手,政治上的見解,他多以古文的奏議論辯形式出現。在詩歌中,更多是側面的婉諷,倒符合儒家詩教的傳統。從宋詩發展歷史上,從蘇軾對詩歌史的貢獻上來看,蘇詩的成就主要在抒述個人生涯觀感和寫景詠物寄意的抒情詩上。即便是題為敘事,到蘇軾手上,也包容大量的議論與抒情的成分,而蘇詩的新意與妙理,更多地體現在這些詠物抒情詩上面。蘇詩長篇歌行豪邁超越,是成就最大的創作。《游金山寺》就是一篇代表作(詩略)。個人的經歷和感受,與江山風景的描繪與議論結合,使風景詩有強烈的抒情詩的意味,或者說是借景抒懷的色彩。蘇詩一大特色是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在長篇歌行體中,更為突出。這首《百步洪》(之一)便是名篇: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嶮中得樂雖一快,何意水伯誇秋河。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蜿。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師所呵。一連串的比喻寫水波沖瀉,真是驚心動魄。詩歌語言在蘇軾手裡已經錘鍊得精純而靈動,發揮出前人所無的創造力。蘇軾的律絕,短小精巧,含意無盡,又是蘇軾對詩歌的巨大貢獻。這些短章詩篇,個人身世、眼前景物、情懷感悟、人生哲理都化入具體生動的形象中,往往在結句或轉折處,以精警的語言托出哲理的思考,把詩意升華到更高的境界。這一方面,蘇軾青年時代就有佳作了。他和父親、弟弟自眉山老家入京應舉,經過澠池寫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雪泥鴻爪」,後來變為成語,可見比喻新鮮形象,長留人們心目中。蘇軾在杭州兩次任官,留下許多詩篇。有些篇章,以其藝術的精湛與思懷的廣闊,使後人百讀不厭。題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之一云: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準確生動地寫出西湖夏日陣雨的情景。《飲湖上初晴後雨》云: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以西施與西湖互喻,幾乎成為定論,後人也多以此生髮。有些絕句,以看似平淡實則精妙的語言,寫人生哲理,也常為人稱道,例如,《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年明月何處看?《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詩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在題材、題旨、體裁、語言、修辭、結構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創造性,充分展現了宋詩的特色。因此,蘇軾作為宋詩的代表人物,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詩歌史上,蘇軾也是與屈原、陶潛、杜甫、李白一樣,成為中國古代偉大詩人行列中的一員,對詩歌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