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禪法和四念處的關係
07-03
止觀禪法和四念處的關係,就像是「戰術」和「戰略」的關係。在戰略上,應當以身、受、心、法四個方面進行觀照,而在戰術上,則具體對應到止觀禪法的一系列具體業處。佛陀教導的止觀禪法中,止禪(samatha)有四十種業處,而觀禪(vipassana)則有兩大業處(色業處和名業處)。業處(kammatthana),即心工作的處所,也即心專註的所緣(目標)。止禪,有四十種不同的對象可以作為培育定力時專註的目標,譬如:止禪入出息念業處(專註於呼吸的概念)、止禪白遍業處(專註於圓形的白色遍相)、止禪白骨業處(專註於骨相)等。換言之,止禪雖說有四十種業處,但是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即「通過選定單一的對象,持續穩固地長時間專註之,以培育心的專註力(定力)」。實際的禪修實踐中,並不要求將所有四十種止禪業處全部成就。譬如,當一個禪修者成就了止禪的白遍業處,證得了色界禪定中的初禪、二禪、三禪以及四禪,他完全可以在此四禪的強大定力支持下,開始轉而修習觀禪,如實地觀察和辨析身心的構成成分。觀禪,或者說維巴薩那(vipassana)可分為兩大業處,即「色業處」(rūpakammatthāna)和「名業處」(nāmakammatthāna)。 所謂色法,就是指物質現象的組成成分,而名法,則是精神現象的組成成分。色業處,是以色法為觀察和專註目標而培育觀智;名業處,是以名法為觀察和專註目標而培育觀智。對以上進行一個小結:止禪,以培育定力為第一要義。實際操作時需要讓心專註於一個單一目標,佛陀提供了四十種目標可以選擇,稱為止禪的四十種業處,其中之一有較為人熟知的「入出息念業處」,即通過持續不斷地專註於呼吸的概念而培育定力,最終證得禪那(你可以自己嘗試一下,閉起眼,專註於自然的呼吸,在吸氣時在內心知道這是「入」,在呼氣時在內心知道這是「出」,然後不出三分鐘,你基本上就走神了,等到回過神來,已經完全把呼吸忘記。換言之,定力的培育可是不容易的);觀禪,以培育觀智為第一要義。由於之前成就了止禪,故而心具備了強大的定力,在這定力的支持下,構成身心的成分將能夠清晰地呈現於禪修者面前。禪修者將能夠進一步辨析構成物質現象(色法)和精神現象(名法)的特性和共性,追溯其過去的狀態,進一步觀察其生滅的過程,最終持續地觀照所有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共性。這種觀禪中持續的觀照,將帶來觀智的不斷提升,由於心如實地觀察到構成身心的成分在每一個剎那都不斷壞滅的事實,將生起對名色法的厭離,以親見之力真切了知「諸行法皆是滅法」,這種觀智帶來的對於名色法的厭離,將使得心逐步從貪執中釋放,最終心將能夠識別到與名色法截然不同的涅槃。然後來談止觀禪法和四念處的關係。在《巴利三藏·經藏·長部·大念處經》中,佛陀一共教導了二十一種止觀禪修業處。這二十一種禪修業處又依其性質分為四大類:身、受、心、法,也即「四念處」(cattāro satipa??hāna)。所以,無論是「四念處」還是「止觀的二十一種業處」,都是心念專註的所緣,特別是觀智觀照的所緣分別而已。《大念處經》中提到的二十一種止觀業處,身念處有十四種,受念處和心念處各一種, 法念處有五種。它們依次是:一、身念處:【1】入出息念(ānāpānassati);【2】威儀路(iriyāpatha):行立坐卧【3】正知(sampajāna)【4】厭惡作意(patikūlamanasikāra):三十二身分【5】界作意(dhātumanasikāra):四界差別【6-14】九墓地觀(navasivathika)二、【15】受念處三、【16】心念處四、法念處:【17】五蓋(pa?ca nīvaranāni)【18】五取蘊(pa?cupādānakkhandhā)【19】十二處(dvādasāyatanāni)【20】七覺支(satta sambojjhangā)【21】四聖諦(cattāri ariyasaccāni)這四念處中的身念處包括了止禪培養定力的方法,例如入出息念、厭惡作意等。即使如此,它們還是側重於修觀的。例如第【1】種業處「入出息念」,經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諸比庫,在此,比庫前往林野……」開始,佛陀在這部分教導比庫培養定力。第二部分從「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開始,在這部分佛陀教導比庫修觀禪。應當注意的是,本經(《大念處經》)在教導每一種業處時,佛陀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強調要內觀和外觀,以及觀照生 起之法和壞滅之法。例如下面這一段修觀的重要教導,在經文中的「身念處」部分即重複地出現了十四次:「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壞滅 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諸比庫,比庫乃如此於身隨觀身而住。」如果我們了解以上意思,就不難明白《大念處經》 其實是教導修習止觀並側重於觀禪的經典。所以,《巴利三藏·經藏·中部注》說《大念處經》是一篇既包括修「止禪」又包括修「觀禪」(samathavasena gacchatopi vipassanā-vasena gacchatopi),並且以討論觀禪維巴沙那為主的經文(vipassanuttara? nāma kathita?)。(M.A.2.19)?佛陀的教法是完整的,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人為地任意分割。故此,帕奧西亞多引用整套巴利三藏及其註疏中的相關教導,編寫了《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The Only Wa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ibbāna)。?在緒論中,西亞多探討了四念處修法與佛陀整個教法的關係,在正文部分則解釋了通過入出息念來培育禪那,再以此定力作為維巴沙那基礎的禪那 (vipassanāpādakajjhāna),系統地培育十六種觀智,乃至最終斷盡一切煩惱的實修方法。佛陀老人家基於對名色法的徹知,能夠以各種特質對名色法進行分類,譬如佛陀在經典中通常教導應當以正慧如實觀照四念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支等,這些都是修習觀禪時觀照的所緣(對象),然而這類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本質都是名色法,只不過以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歸類。人們如果並未深入學習佛陀的言教,則會以為上述的任何一個名詞,都是一個新的修行方法,謬之大矣。如今坊間出現將「四念處」依據其身、受、心、法四個方面而膚淺化的趨勢,類似說專註於感受便歸入「四念處中的受念處」,這種附會對於佛陀的言教本身並不好。人們應當明白,觀禪的觀察對象是名色法,是實實在在的名色法,而一般人所說的感受,是概念法。人們如果連「名色法」都見不到(當然啦,是因為缺少定力的支持),那麼也就談不上開展四念處的修習。不要輕視定力的修習,擁有定力之人能夠如實了知名色法。佛陀以「戒、定、慧」串起整條修行之路,即是:持守戒律、以修習止禪培育定力、以修習觀禪培育十六種觀智(慧),最終因為觀智中的道智和果智的成熟,而斷除或削弱對應的煩惱,最終在斷盡煩惱後,不再輪迴。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