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中國60周年紀事:1958年 「823」金門炮戰

如今,海峽兩岸之間的交流,有資金與實業,也有鮮花和水果,更有文化的芬芳。然而,曾經有一次,炮彈的呼嘯千萬次地在兩門水域上空掠過,那也成就了兩岸間的一次交流與溝通:那就是1958年的「823」金門炮戰,在兩岸隆隆炮聲中,國共兩黨達成了維護「一個中國」的默契。

  誘發金門炮戰的根源其實是美國政府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公然製造「兩個中國」,不斷支持國民黨台灣當局對大陸沿海進行騷擾破壞。面對美軍的蠻橫行為,毛澤東表示:發動金門炮戰,擊倒美國囂張氣焰。

  1958年8月23日下午5點30分,隨著一串信號彈的騰空而起,震耳欲聾的炮聲以雷霆萬鈞之勢,剎那間驚破了平靜的福建海峽上空,數千枚炮彈飛向金門島,整個金門島淹沒在一片火光之中。剛剛接任國民黨第九師師長、駐守小金門的郝柏村回憶了當時的情景:

  郝柏村同期聲:平均每五到十分鐘就有一群炮彈來,我的車就在洞口,然後看著一群炮彈,砰砰下來,我馬上上車,衝出去,到炮兵陣地,到灘並沒有。我回指揮所怎麼回呢?離我很近有個掩體,砰砰炮彈下來,我馬上進去。

  金門炮戰打響,全球震動。這次令世界矚目、被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的炮戰牽動著中美關係和台美關係 。然而在隨後的中美兩國的政治博弈中,美方無法繼續向金門提供物資援助,金門島物資逐漸緊缺。

  郝柏村同期聲:我的炮彈用了一半,還有一半,但這一半不到一萬發。其他物資比較困難一點,吃的菜,靠原來我們存儲的罐頭,素菜,在小金門只有空心菜。

  10月25日,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發布《告台灣同胞書》,宣布此後逢雙日停止炮擊,而且單日也不一定炮擊,以使金門軍民得到充分供給。這場炮戰爭後來演變成象徵性戰役,逢年過節都停炮三天,再往後一般炮彈里也只填裝宣傳單。金門方面也照此辦理,打炮就逐漸成為象徵性的軍事行動,兩岸緊張局勢漸趨緩和。曾在70年代擔任金門守軍某排排長的蔡正富說,當有大陸漁船靠近金門時,需要發射警戒炮,而那時的命令是絕不能打到:「我是獨立排排長啊。排里就有一台警戒炮啊,那時是打前打後,就是不能打到。」

  金門炮戰從1958年秋冬一直延續到1979年元旦,1979年1月1日,隨著中美兩國建交,國防部長葉劍英元帥宣布停止炮擊金門,持續了20多年的炮擊金門終於落下帷幕。

  毛澤東曾說,炮轟金門「是幫助蔣介石守好金門」。金門炮戰破壞了美國鼓動台灣海峽「劃峽而治」、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使之在兩岸的共同抵制和反對下破產。金門炮戰原本應該是解放軍攻打台灣戰役的序幕,但是卻成為兩岸進入互利雙贏時期的開始。金門炮戰屬於內戰,但是這場內戰對兩岸雙方來說,都對統一有著積極意義,可以說是國共雙方在1949年後的第一次默契。 而由解放軍炮彈彈片為原料製作的金門菜刀,更成為聞名遐邇的台灣特產,深受大陸民眾歡迎。


推薦閱讀:

嫁給富豪的10位中國奧運冠軍
中國象棋棋史談(一)
中國上古十大神獸,不是只有龍
心理危機干預 中國的短板
漫漫路--《中國欠資郵票》郵集的編組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