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曹魏的建立與衰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最後國號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曹魏滅亡。

大漢的天下是曹丕所篡,對於曹操為什麼沒有篡位,眾說風雲,但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不夠,沒有人支持他篡位稱帝。

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漢獻帝封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後遷都許昌。十一月,漢獻帝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建安七年,曹操攻下鄴城,於是把行政中心遷往鄴城,把皇帝和少數官員留在許縣。自此,所有政令軍令都由此出。

從196年到220年,曹操做了20多年的權臣,一路任錄尚書事、丞相、魏公、封魏王、加九錫、「參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些本身權臣篡位的步驟,他都一步步做了,但最後也沒有篡漢自立。

對於權臣,能控制皇帝很容易,控制都城也很容易,但想凌駕於所有豪門之上,讓百官臣服於自己,並且讓自己的權力延伸到帝國各個角落不容易。

東漢開始,門閥士族開始萌芽,走上歷史舞台,但由於當時的中央政府還是皇族、勛貴、外戚為主導,中央勢力強大,而士族還處於萌芽階段,所以士族還不足以與皇權抗衡。

而到了漢末,中央權力式微,地方權力增強,控制中央政府的都是門閥士族,像袁紹這類「四世三公」的門閥士族、南方莊園跨州連郡、依附大量人口的地方豪強控制晉陞通道和官員的任命。

一個高級官員之所以能做高官,並不是他努力的結果,而是他的出身就決定了,他們生下來就預示著將來是高官,如右軍將軍王羲之,因為是東晉門閥王導的侄子,所以他生下來就是高官。

曹操寒門出身,這在都是豪門貴族的官場倍受歧視,而豪門的權力和地位並不是漢獻帝給的,更不是曹操給的,所以也就是他們能隨意剝奪的。

曹操想篡權稱帝,就必須取得門閥士族的支持。而曹操稱帝,就意味著原來由漢獻帝為中心的權力分配原則,將變成以曹操為中心的權力分配,意味著大量既得利益集團將受到損害,意味著原來曹操的同事,變成了他的臣子,禮節變成跪拜。

所以,在沒有取得這些人的支持的情況下,曹操是不敢貿然稱帝的。曹操曾經讓自己的屬下試探著慫恿自己稱帝,可是滿朝文武竟沒有人響應支持他,都保持沉默,於是就再也不敢提稱帝的事了。

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權力跟歷史上任何有權力的帝王無異,只是沒有皇帝的稱號。

對於曹操,在權臣的路上走了二十多年,他只能在這條路上繼續走,這條路的終點是篡位稱帝。如果在這條路上跌倒,稱帝失敗,等待他的就是家族的覆滅,滿門抄斬。所以,即便他不能篡位,也會為自己的兒子掃除稱帝的障礙,於是曹操利用手中的皇權,或分散瓦解、或拉攏、過打壓,使當時北方的各大豪門臣服於曹氏。

曹操死後,王世子曹丕完整的繼承了他的權力,而篡位的時機也成熟了,於是曹丕稱帝。

曹丕稱帝後,為了拉攏各地方、中央的門閥士族,讓自己的權力延伸到各州縣,於是才用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實行「九品中正制」。使這種通過門第做官的方式正式合法化,用來換取各地士族的支持。

很多人認為,曹魏的滅亡很大程度來源於此,如果曹丕不實行「九品中正制」,不讓門閥士族壟斷仕途,讓士族發展壯大,最後就不會被士族的司馬炎所篡。

但我們似乎忘了,如果不用這種方法拉攏士族,寒門出身的曹魏也就無法建立了。即使建立了,也不可能統治整個北方。

士族本就不是因為這種制度發展壯大的,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由於土地私有,失地農民越來越多,最後只能依附於士族,使他們擁有大量人口,加上他們利用「查舉孝廉」的選官制度,壟斷官場,使士族發展壯大。

即使是曹魏朝廷內部,也是都是士族遍布。給他提「九品中正制」建議的吏部尚書陳群,本身也是士族。對於這種既成事實,又無力改變,只能順應時代的潮流,讓其合法化。

這種選官制度持續了400多年,直到科舉制度的建立,才打破士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期間很多有作為的帝王,都無力改變這種局面。隋朝的建立本身也是士族篡位,所以極力改變,創立科舉,可是受到威脅的士族馬上推翻了隋朝,讓維護門第制度的李淵做皇帝。

對於曹丕實行士族壟斷官場和「九品中正制」,我們實在沒必要太過苛責,這並不是帝王的意志能改變的。

曹魏的滅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曹丕過分削弱了皇族和外戚的力量。

每一個朝代的建立,都會總結前朝的歷史教訓,想讓自己的王朝不重蹈復撤。

曹魏總結前漢後漢的歷史教訓,如果宗室勢力太大,會威脅皇權,如漢文帝時劉長叛亂、漢景帝時「七國之亂」,武帝昭帝宣帝時大大小小的諸侯王叛亂層出不窮,如果外戚勢力太大,也會威脅皇權,如諸呂,竇嬰,田妢、衛青、霍去病、霍光、王莽、竇氏、鄧氏、梁氏、何氏、等等,外戚王莽甚至直接篡位。

所以曹丕稱帝後,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削奪藩王權利,藩王的封地時常變更,沒有治權和兵權,舉動受到嚴格監視,形同地主。

這個政策雖然吸取了漢朝諸侯國作亂的教訓,卻留下隱患,導致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外臣奪權。

這種危機在曹丕、明帝曹睿時還沒有顯現出來,這兩位帝王年富力強,有能力平衡各種利益衝突。後來曹植看出其中的危害,曾對魏明帝暗示,應該加強皇族的力量。可是曹睿認為他是壓抑太久,想通過這種遊說走上政治舞台。到了魏明帝39歲快死之時,才發現曹植說的多麼有道理啊。

望著七歲的曹芳,明帝感到了後怕,這個時候想加強皇族力量,於是一紙詔書,讓五個曹姓親王輔政,可是他們哪敢就這樣直接做輔政大臣呢?連忙推辭,明帝近恃大臣也說不妥,撕毀明帝遺詔,明帝知道,想通過一紙詔書加強皇室力量是不可能了,於是起草第二份詔書,以曹爽、司馬懿等五人為輔政大臣。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曹爽被殺,五年後曹芳被廢,司馬氏後立兩位傀儡皇帝,篡位的時機成熟,也效仿曹魏,迫使曹氏禪讓皇位。

如果曹丕削弱宗室、外戚的力量是錯,那後繼的司馬炎總結他的經驗,加強宗室外戚力量呢?顯然也是錯。

在這種官員主要來源於門閥士族、外戚、宗室、勛貴的時代,似乎怎麼做都是錯,加強宗室、外戚力量,宗室外戚會威脅皇權;削弱宗室外戚力量,臣子力量大了也會威脅皇權。

這兩種選擇,在曹魏後的四百多年裡,都有很多皇帝常試,但都失敗了,司馬炎、石勒、石虎、高歡等大部分帝王都是加強皇室力量,分封諸王,帝國無一例外都在內訌中走向滅亡。削弱宗室力量呢?外臣力量又失去制約,王莽、楊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篡位的。

那如果不用貴族官員呢?用寒門出身的子弟?秦始皇就是用的李斯、趙高等標準的寒門,結果呢?始皇帝屍骨未寒,自己的兒女孫子就都被一窩端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曹魏的五子良將?
程昱:曹魏儲嗣之爭中被忽略的關鍵人物
厚積而薄發的司馬懿如何掌握曹魏軍政大權的
三國時期,如果諸葛亮和龐統有一個服務於曹操,會出現什麼狀況?
請問曹操時期的汝潁集團有哪些人?

TAG:曹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