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哲學的奠基之作——薩特的《存在與虛無》

無處不哲學編輯 / 作者:夏耕

人不是上帝或別的什麼東西的創造物,而是他自己一系列行動的最終結果,人的本質可以自由地選擇並創造出來,在這一過程中顯示自身的意義和價值。

存在主義哲學的奠基之作——薩特的《存在與虛無》

  如果把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看作存在主義哲學的初始和開端,那麼,標誌這一哲學的奠基之作,則是薩特的《存在與虛無》。因此,讀懂這本書,對理解薩特的主要哲學思想和存在主義哲學的理論概貌,是大有裨益的。但是,這本書內容龐雜,思想深奧,文字晦澀,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有必要先將與該書有關的情況作一個概要的介紹。

探索人生問題的哲學嘗試

  誠如前言,薩特寫作《存在與虛無》時所面臨的理論任務,就是繼續推進人的問題的哲學研究,完成海德格爾開創的存在主義哲學體系。這對薩特來說,確實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哲學嘗試。薩特曾在《方法論的問題》中談到,早在1930年,他就準備撰寫一部最能體現他的哲學立場的哲學專著,他自稱要建立一種「拆構哲學」。所謂「拆構」,是破壞、毀壞的意思。《存在與虛無》正是表明了這種「拆構哲學的價值」,它具有兩重含義:一是企圖以絕對自由觀衝垮一切僵死的、陳腐的、窒息生活中的人的舊社會秩序;二是毀壞傳統哲學賴以存在的哲學基礎。正是圍繞這種「拆構」的思考,他愈來愈傾向於從人的自由這一進度來完成他的哲學理論工作;並把他的「拆構」哲學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集中概括為:「協調主、客體關係」。在著手這一工作前,他認為首先必須搞清:「為什麼對立的雙方需要協調?何以會產生主、客體荒誕的衝突狀態?」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他發現,答案就寓於對事物和自由,即對客體和主體的各自體驗中。《存在與虛無》就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自由的主題,並且圍繞這一問題闡釋自由觀的。薩特的這種探索性嘗試,雖然晦澀難懂,卻具有強烈的現實感,並在逐步展開、全面論述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的關於人生問題的哲學體系。

  這種探索的影響不久就表現出來了。1945年10月,德國法西斯投降後,薩特在蒙特納脫俱樂部作了一次題為《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演講,較為通俗地表述了《存在與虛無》的基本思想:人不是上帝或別的什麼東西的創造物,而是他自己一系列行動的最終結果,人的本質可以自由地選擇並創造出來,在這一過程中顯示自身的意義和價值。一時間,「存在主義」這個詞不脛而走,在巴黎,許多人,特別是青年人,都自我標榜為「存在主義者」,甚至出現了「存在主義」服飾髮式,「存在主義」式的嬉戲娛樂。存在主義思潮的風行一時,由此可見一斑。當然,不少人對薩特哲學思想的理解是十分膚淺的。可是對飽嘗戰爭苦難、滿目瘡痍、精神乾涸的人來說,存在主義思想至少是暫時緩解精神危機的強心劑。這也證明,一種理論的命運,不是它本身的水平高下單方面所能決定的,決定權在實際生活中,在於社會對它的需求程度。此後,存在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想,它的影響就遠遠超出了法國國界,尤其在西方國家中,陸續形成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存在主義哲學流派,《存在與虛無》中關於個人「自由」、「選擇」,「責任」的學說也隨之得到廣泛的傳播,產生了廣遠的社會影響。

  對於這部著作,人們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分歧頗巨。就是薩特本人,越到晚年,對自己這部著作的批評也越來越甚。在他寫作《辯證理性批判》時,時時感到那種他曾在《存在與虛無》中推崇備至的絕對無拘、放任自流的自由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基於此,我們不能將《存在與虛無》看作是薩特全部哲學思想的總結,這是必須加以注意的。然而,另一方面,儘管薩特後來對自己的主張作過這樣那樣的修改、說明,但始終沒有離開過《存在與虛無》的哲學基地,這同樣是不容忽視的。

  《存在與虛無》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現實生活中,也表現在理論方面。概言之,它啟導了大陸哲學的進一步發展。首先,現象學從原來研究自然科學、哲學問題的單向途徑,演變為滲透到人文科學各領域中去的多向探索,大大推進了研究人的問題的當代人類學、解釋學的發展;其次,由於薩特的「自由」—「選擇」—「行動」的思想在某種理論層次上與實踐範疇的親緣關係,故在一定程度上又促進了西方的「馬克思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最後,由於它自身的一些缺陷,又造成了從它那裡獲得補充、又與之相對的哲學流派得以發展的契機。比如,當薩特強調行動和選擇的自由在社會中的絕對意義時,法國社會學家列維-斯特勞斯則反詰:人的行動、人的自由、人的存在與社會結構的關係如何?從而促進了結構主義哲學的發展。

  總之,對薩特的《存在與虛無》,我們更傾向於把它當作一部有歷史局限性的哲學著作,但絕不否定作者本人探索的勇氣和誠意;其次,較之那些玄之又玄的哲學家著作,我們更傾向於把它當作一部現實性很強的、關於人生哲學的著作,並且認為,它在歷史上曾產生過的影響,已遠遠超過了它的學術價值;第三,同注重他的現成的理論結論的人相比,我們更傾向於把它當作一種哲學探索,把它當作人們力圖從苦悶、失望、仿徨的現實生活中掙脫出來的理論再現,薩特以哲學方式探索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們的思想危機,從而為後人的繼續探索留下了經驗和教訓。

「我們命定是自由」——《存在與虛無》的主題

  《存在與虛無》全書的目的在於探索「人的存在」問題,而人的自由問題則是貫穿全書的中心議題。抓住了這一思想線索,就能提綱挈領,把握全書的精神實質和理論內容。

  薩特撰寫此書絕非一時的衝動,社會的動蕩不安和個人生活的不幸遭遇使他很早就開始考慮偶然性對人生的意義。從1931年開始,他就構思撰寫一本有關偶然性問題的小冊子,後幾經修改,1938年以名為《噁心》的小說出版。此書是薩特的哲學——文學綱領。在這部小說中,作者通過主人公歷史學者洛根丁的懶散生活,描寫了他的種種孤獨的、病態的、荒誕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首次使用和闡釋了「存在」、 「本質」、「虛無」、「偶然性」、「荒謬」、「時間」等重要範疇,勾畫出以人的自由問題為中心的現象學本體論的基本輪廓。書中,薩特認為世界上「最主要的就是偶然性」, 「一切都是沒有根據的」,人的存在同其它存在一樣,「只不過是一種空洞的外形」,沒有本質可言。因而,現實的人既不為過去所創造,又不被必然性決定,「我」完全是現在創造自己並自由地選擇將來的。薩特對自由的如是看法,在《存在與虛無》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系統論述。

  薩特在此書中把自由定義為:人是自由的,這種自由是絕對的、命定的、至高無上的,換言之,自由是無條件的。他從四方面論證了他的絕對自由觀,

  首先,他論證了「人是自由的」原因在於人是「虛無」的起源。在薩特看來,只有人才能追問人與世界的關係,並通過否定行為,賦予「自在」的存在以意義。「虛無」作為否定的基礎,其來源正是人的實在,虛無是絕對的,所以人的實在——人的自由是絕對的。人的這種主體行為完全不受外界制約。

  其次,他論證了「人是自由的」是因為意識是自發的。薩特的「意識」,是指一種脫離了經驗思維內容的、非個人的(impersonality)「意識」,即「反思前的我思」。這種意識,空無內容,思無根據,無始無終,先天如此。是一股自然而然,自發的流,它理所當然是絕對自由的。

  再次,他論證了「人是自由的」是因為人的本質是由人創造的。人的自由行動總是無拘無束地面向未來,因此,人的本質始終為人的行動或存在所創造,並成為人的過去。「自由先於本質」、「存在先於本質」。換言之,人在行動中的絕對自由,絕不受自己的過去、本質的束縛。

  最後,他論證了「人是自由的」是因為自由只為自由所限,也就是說,自由不受他物掣肘,自由或一個個體的自由只為自己的自由本性所限。這又恰恰證明,自由是絕對至上的。

  薩特的上述哲學論證,一開始可能會使讀者感到生疏難懂,尤其是他的哲學用語,如「虛無」、「自發的意識」、 「人的本質」等更易令人感到困惑。那就請暫時存疑,問題將引導您去讀這本書,並作出自己的判斷。我們認為,這四個方面大致概括了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探討的本體論和人生觀。它們之間的有機結合,使薩特得以首尾一致地完成他的自由哲學體系:從主、客體關係入手,提出人的自由問題,並將解決自由問題作為全書的最後歸宿。雖然薩特不是論述自由問題的第一位哲學家,然而從哲學宗旨、哲學基本主題、哲學重心和歸宿、哲學解決方法來看,他卻是對自由問題論述得最多的一個哲學家。

「一個難啃的而有價值的「酸果」

  同人們所熟悉的其他一些哲學著作相比,《存在與虛無》確實堪稱「酸果」——一本內容艱深、文風怪誕、語言晦澀的書。書中多處令人費解的闡述,不僅增加了閱讀時的難度,而且使不少人難以成讀,望而生畏。但另一方面,正如一位美國哲學家所說,以《存在與虛無》為代表的薩特哲學體系,「無論就其範圍和獨創性,結構上的大膽和邏輯上的縝密,論辯的力量和對於人類的關心程度,還是就其整個思想視野的廣博等,都足以與柏拉圖和笛卡爾,斯賓諾莎和康德,黑格爾和羅素的體系相媲美。……是哲學上的最高層次。」如何理解《存在與虛無》中這一特有的現象呢?

  應該說,薩特著作中的這一特有現象同他哲學活動的宗旨——建立「拆構哲學」——是有關係的。他對傳統哲學的背離和衝擊,不僅表現在體系上,也見之於他的文體、結構、語言和風格。

  首先,他力圖突破在近代哲學中形成的、黑格爾式的對哲學論述的傳統框架,把哲學本體論和意識的研究同對現實的人生觀問題緊緊粘合起來。因此在《存在與虛無》中,常常出現犬牙交錯,參差錯落的理論描寫。這就常常使得他的主題淹沒在大段大段的敘述中,使人恍恍然有如步入迷津。這種繁複的內容表達,固然避免了顧此失彼的麻煩,然而也的確使得全書結構鬆散,令人厭煩。但是總的來看,薩特在邏輯上還是比較連貫的,是能夠自成體系的:如從現象入手,引出「存在」範疇,以之為支點,結合對意識的研討,逐一論述「存在」與「虛無」、「自在」與「自為」的關係向題,最後在本體論和人生觀統一的水平上,著重探討人的自由問題。這是本書的基本邏輯構架,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其次,《存在與虛無》的語言,也是頗受人們指責的,包括薩特哲學的擁護者(如美國學者A·C·丹圖)也認為,薩特的許多重要論述,「與其說是受害於表達的混亂,不如說是受害於語言技巧的濫用。」即使薩特本人,後來也頗為不滿自己這本著作所使用的語言。.

  薩特在書中所使用的語言,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從傳統哲學那裡借來的哲學語彙,如自在、自為等,但薩特都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這對他來說,雖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但卻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困難;二是一些日常用語,如身體、工具等,經過他的極度渲染和誇張式的運用,已在不同程度上被賦予新的語意;三是在習慣意義上用於描述人的非理性的心理、情感或感覺活動的一些心理學辭彙,如形基、注視等,被旁借作哲學運用,成了與人的常識習慣有悖的哲學表述。薩特此書的語言特點,同他強烈的非理性主義思想傾向是不可分的。可以說,強調情緒體驗的非理性主義傾向,正體現了《存在與虛無》的文風。在理性哲學中很難找到的情緒體驗,在薩特那裡,卻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煩惱、焦慮、期待等充斥字裡行間,以這樣的語言風格來構築他的哲學體系,就是為了對讀者「既造成某種印象,又闡明一種體系。」薩特為了用語言去表達那些在邏輯思維能力所「不能談」的事情,不得不在書中充塞大量的術語,為了防止歧義,他又不得不作很多的說明,在急得沒有辦法時,他甚至會編造出一些新詞。這樣就大大增加了閱讀上的困難。

  總而言之,《存在與虛無》的理論內容,與它的結構、語言、文風上的特點是渾然一體的,與薩特的「拆構哲學」的整體目標是基本一致的。一切都是試圖通過內容和形式上的更新,否定傳統哲學的基礎,在哲學史上標新立異。就此而言,《存在與虛無》也是值得一啃的、有價值的「酸果」——倘若了解了它的出現對人類思想史的意義和影響,我們就會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它的短處,就會耐心地啃下去,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揚棄其中的錯誤,剝取其中的合理成份.

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爭議請後台留言,我們將及時刪除處理.


長按二維碼訂閱 頂尖悅讀

推薦閱讀:

杜小真:由虛無到希望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下)
薩特 | 正視生命中的虛無
瑜伽:致虛無,守靜篤
紅旗刊文批駁「歷史虛無主義」 「新自由主義」等九種錯誤思潮

TAG:哲學 | 存在 | 主義 | 虛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