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大洗牌

央行正在用實際行動向商業銀行宣布,自己不再是「央媽」,沒有銀行可以繼續撒嬌。央行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使得銀行業的大洗牌已經拉開帷幕,所有銀行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生存,要麼死亡。

如果說「錢荒」事件之後,商業銀行對央行還抱有一絲幻想,那麼如今央行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態度,算是徹底讓銀行死了心。7月20日開始,中國的貸款利率正式市場化,最終,存款利率的市場化將是整個利率市場化的終點,其中要經歷一個培養中國金融機構在存貸款利率的定價權的過程。

招商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指出,隨著銀行的槓桿將下降以及未來不良貸款不斷上升,銀行凈資產收益率水平下降。這一邏輯無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嚴厲的監管和對經濟的改革將為銀行業長期穩健的增長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環境,增長的空間依然存在。

究竟誰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市場來決定。而無論是歷史經驗、還是分析數據,似乎都預示著這場優勝劣汰的過程並不平靜。

一份穆迪控股的數庫財務諮詢公司的報告顯示,中國銀行業將不得不在未來兩年內籌集5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的新資金,來滿足現行的資本充足率的監管。一位券商分析師對騰訊財經表示,銀行業是否有如此大的資金缺口,尚需測算和觀察,但基本上未來銀行發生股權融資的概率較大。

顯然如果是系統性的資金缺口,銀行之間相互舉債並不現實。而以股權來融資的話,對市場衝擊最小的無疑是股東注資或引進新的股東。

在各種政策信號鼓勵金融行業向民營資本開放的背景下,或許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銀行的憂慮

雖然大量的分析報道已經反覆強調,此次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影響有限,真正有意義的是存款利率的市場化,但部分銀行內部的反應仍然強烈。

一位來國有大行負責風險控制的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今後銀行業的貸款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快速增長,除了經濟增速回落導致需求減弱的原因之外,他還提到了利率市場化的影響。

他稱,隨著貸款利率全面放開,意味著利差將出現小幅回落。在利差縮小且存在繼續大幅縮小預期的情況下,銀行並不會選擇通過擴大貸款規模來做厚利差收入,而是會選擇轉型。

而銀行的轉型,一方面通過做大中間業務,但他認為這比較困難,更「靠譜」的轉型方向是發展小微企業貸款,因為小微企業貸款的利率通常可以高過基準利率,幫助銀行獲得更大的利差收入。

但問題在於,大型銀行在以往政策的保護下,已經習慣於與大型企業合作,賺「容易的錢」,能否快速調頭開展小微貸款業務,還是未知數。一位供職於四大行人士的表態,恰好印證了上述擔憂。他對騰訊財經表示,儘管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沒有放開,但是銀行內部已經出現緊張空氣,按照目前的進程,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是必然的結果,未來現有的客戶將會受到中小銀行的衝擊,而銀行實際上還沒有做好準備與中小銀行去做競爭。

而中小銀行業有著自身的問題,相比大銀行略遜一籌的吸儲能力,可能讓中小銀行面臨更大的困境。另一位銀行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過去十年銀行業的發展空前蓬勃,而流動性的問題可能會在今後的一段時間都存在,未來十年銀行業可能會經歷一個大洗牌。目前中國的銀行盈利模式基本還是存貸差,一些中小銀行在吸儲的渠道方面與國有四大行相比沒有競爭力,所以即使過去十年能趕上機會發展起來,但在未來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可能會面臨著資金不充足的局面。如果資金鏈一斷,就會非常危險。

資金缺口顯現

雖然貸款利率市場化剛剛公布不久,但是已經有機構開始關注銀行的資金鏈問題。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國際評級機構穆迪部分控股的數庫財務諮詢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報告,假設銀行凈利率收入下滑10%,而資產增加15%,那麼中國銀行業將不得不在未來兩年內籌集5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的新資金,以保持當前的資本充足率水平。

一位券商分析師對騰訊財經表示,對於上述銀行缺口數據無法評價,因為這一測算要逐年對風險資產進行評估才能得出結論,但是她認為,根據目前部分銀行的經營情況來看,未來兩年銀行發生股權融資的概率較高。

上述國有銀行人士指出,國有四大行監管較嚴,在融資,發行理財產品等方面相對還是比較謹慎的,但一些股份制銀行,也許更有可能將吸收來的資金用於買空賣空的活動,也就比較容易發生資金的問題。

潘偉志,一位供職於評級機構的分析師對騰訊財經表示,2013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巴塞爾協議3會使銀行的融資的需求上升。巴塞爾協議3規定,大型銀行資本充足率需達到11.5%,中小型銀行需達到10.5%,並對風險資產的權重和分類做了更嚴格的規定。此前的監管只規定了商業銀行的最低資本要求,即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4%。這一規定的實施必然對銀行的再融資需求造成影響。此外,實體經濟的下行也會導致銀行壞賬率上升,並且報表與實際的壞賬率還存在一定的出入。

實際上,銀行業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戰略合作方、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尼古拉斯·博爾斯特近期撰文,講訴了華夏銀行理財產品風波的最終解決辦法:「最近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出現了違約。在投資失敗後,政府向華夏銀行和中發公司施壓要求妥善處理這一問題。雖然開始公司試圖撇清責任,但最後還是返還了投資者的本金,但並未支付利息。」

一份來自獨立諮詢機構盛博研究公司的報告指出,未來5年民生銀行的資金缺口或達110億美元。但民生銀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了有再融資計劃的猜測。

但對民生銀行表示擔憂的並非只有盛博這一家機構。上述銀行風控人士對騰訊財經指出,民生銀行作為一家對利潤要求較多的股份制銀行,在業內確實有比較激進的經營方式,體現在理財產品和銀行間拆借的業務上。根據摩根大通發布的研報,2012年下半年,民生銀行的日平均存貸比為76.7%,高於銀監會規定的75%;算上同業拆借,存貸比達到109%,遠高於其他銀行。

民營資本或迎來契機

美國的歷史經驗表明,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銀行業出現的資金缺口問題不容小覷。招商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利率市場化使得目前銀行業的高息差將難以持續,對存款的激烈競爭使得銀行破產的風險加大。從發達國家利率市場化歷史來看,利率管制放鬆的確會對銀行業產生較大的衝擊,銀行業整體利潤波動和大量中小銀行破產也是事實。比如1980年代美國有大量中小銀行破產,銀行業整體利潤增速波動也比較大。

以往銀行的再融資傾向於使用次級債工具,但是如果資金缺口系統性爆發,可能自顧不暇的銀行很難去選擇購買別人的債券。因此上述券商分析師對騰訊財經表示,未來銀行的融資方式很可能是股權融資。而股東注資或引入新股東是不對市場構成衝擊的上上之選。

而近期部分官員釋放出的信號,頗耐人尋味。7月21日,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謝平在公開場合建議,未來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只保留4家,國有控股下降到30%,交通銀行放棄國家控股,國有股份劃撥養老基金。對大型銀行限定存貸比,結算,託管市場份額,嚴格分業經營,限制分支機構網點人員,出讓一部分市場給中小銀行。

謝平曾任匯金公司第一任總經理,深諳金融機構改革的路徑。依照他的設想,國有控股可能會減持,而不是增持。這或許給民營資本帶來了契機。

7月20日,上海市黃浦區對外發布《黃浦區關於建設外灘金融創新試驗區的十大舉措》,民營金融將是試驗區的兩大核心之一。從頂層設計上,實際已經為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預留了空間。

而民營資本的進入,可能令銀行業的洗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羅毅認為,隨著中國利率市場化和金融機構公平競爭時代的到來,具有經營優勢的金融機構也可以憑藉領先的戰略和差異化服務脫穎而出,獲得市場的差異性重估。(騰訊財經 閆錚 劉中盛 李慧敏 發自北京)

返回騰訊網首頁>>

推薦閱讀:

央行新規落地 銀行卡多了成麻煩
《033》工商銀行提額SO EASY
銀團貸款風險損失一例
在他人存摺下私掛銀行卡該當何罪?

TAG:銀行業 | 銀行 | 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