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 大世界 韓省華的蘑菇經
小蘑菇 大世界
——「蘑菇王」韓省華的蘑菇經
李郁蔥
「蘑菇有1700多種,可以食用的就有900多種,不但可食用藥用,而且還對生態平衡起著非常好的作用,蘑菇的生長情況能很好地展示生態情況,蘑菇是杭州隱藏的財富……」採訪韓省華是從聽他講蘑菇經開始的。一說起蘑菇,韓省華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和他淳樸的外表形成鮮明的對照。的確,在韓省華50年的人生里,他幾乎都在和蘑菇打交道。 我們可以說韓省華是得到命運女神的眷顧的,他對蘑菇的興趣讓他成為了「蘑菇王」,而這,在今天又成為商人韓省華的第一生產力。韓省華的華丹農產品有限公司一年僅鮮蘑菇一項就要銷售140多萬斤,其中珍稀菇類50多萬斤,即每天要銷售近4000斤上下,約佔杭州整個市場的一半左右;僅茶樹菇一天就能賣出去1600多斤。當然,每一個光鮮的背後總是有更多的辛勤和淚水,韓省華也不例外。 天麻師傅韓省華到了慶元 韓省華生於1956年,是陝西漢中人。1979年,因為他種植天麻的手藝,他被慶元縣請了去,從一個陝西的農民成為了在縣科委吃皇糧的公務員。這是韓省華人生中的大轉折,而且就韓省華個人來說,這轉變里更大的意義在於以後浙江的文化和經濟理念把他的同化,讓他從一個天麻師傅變成了「蘑菇王」。 韓省華走上這一條路和他的家庭影響有關,在他8歲的時候,就開始被父親帶到山上,父親教他的是對中草藥的識別。1968年,韓省華五年級時,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他和同齡一樣停了一年學,韓省華索性和父親上山種起了天麻生產,而且也真的給他種了出來。後來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專家到漢中推廣天麻,韓省華便一路跟著聽,十幾堂課下來,對於天麻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科學家通俗的、深入淺出的講課方法,對於他的影響更深。現在,國內許多地方請他去講課時,他用的也是這種方法。 說到自己從陝西來到慶元的經歷,韓省華說,「浙江的人才文化真的是非常了得,能夠不拘一格的把人才吸引。」他笑稱自己可能是中國第一個打工者。 韓省華到了慶元後,長時間深入到慶元的角角落落,在百山祖的原始森林裡,浙閩交界的大山中,甌江、閩江廊橋邊,都有著他的身影和形影不離的裝標本的工具、分離用的試管。 同行稱他為「灰樹花之父」 在慶元的那些年裡,韓省華長期從事食用菌的生產和科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食用菌類育種、栽培和加工的實踐經驗,培育出多個食用菌的優良品種;具備了真菌學科方面的理論知識和研究能力,鑽研出了藥用菌的有效成分提取的工藝,熟悉了工業微生物的發酵工藝,逐步成為國內有影響的專家。 韓省華還有些值得一提的妙筆:當年,日本友人和麗水地區交換了十個食用菌的試管,其中有一種叫灰樹花,第2 年(83年)韓省華等人就把它栽培了出來。韓省華沒有滿足,他先後在長白山和慶元當地採到野生種,也得到了自己的純菌種。在知道國際市場上它開發加工後是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作用於抗癌時,他又和浙江大學(原浙江醫科大學)合作研究新的開發。功夫不負有心人,1991年韓省華從灰樹花中提煉出了多糖,100公斤灰樹花大致可提15公斤,出口到瑞典、美國等地,每公斤可增利數 萬元。而此後在浙江省科技廳的支持下,他們用它做了一個抗癌的輔助葯保力生(現稱:麥特消),是目前惟一被衛生部批准的真菌類抗癌輔助葯。 把一個農產品轉化成了工業,這對今後的韓省華而言是一個啟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它也許在本質上改變了韓省華的價值觀。而多糖的開發,也讓他交了許多國外的朋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食用菌界的同行稱他為「灰樹花之父」。 韓省華在業內的知名度,為慶元的香菇推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93年—2005年他策劃組織了8次全國性的食用菌「研討會」。而在1994年召開的國際香菇會議上,22個國家代表的出席絕對是值得一記的。「中國香菇節」使慶元成為香菇的代名詞。現在,慶元的香菇已經成為了一個品牌、一種形象。韓省華在業內的知名度讓「研討會」的嘉賓邀請成為可能。在業內,由韓省華出面組織的會議都是一流的。 他好學的心還在騷動 1994年,韓省華停薪留職了,到浙江15年後,他的心又開始了蠢蠢欲動。他申請了一個公司,想自己闖闖市場,但是這一次,他走市場的決心被意外干擾了。 他停薪留職的消息傳開了,一時間門庭若市,都是來請他的人,有湖北、河北來的……都很有誠意,廣東省科委所屬的生物神通公司寄來了機票。但出於鄉情,韓省華最後選擇了老家陝西的西鄉縣,他去那裡的多經局和農業局當了一年多的局長。 在韓省華的任上,他為西鄉縣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中國西北地區香菇研討會的召開。至今西鄉縣是西北地區一個很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 1996年,韓省華掘到了作為商人的第一桶金,在和海外的多糖交易中,他賺了50多萬。 1997年,由於在和外商打交道時讓他覺得英語的重要,他又做了一個決定:去浙大讀英語。時年他42歲,這個年齡還有這樣旺盛的求知慾著實令人驚訝。 但一個小插曲又打亂了韓省華的計劃:浙大百年校慶,因為韓省華的攝影不錯,也被叫去拍攝,結果被回浙大參加校慶的慶元縣縣長碰個正著,縣長發話了:「你這個人我要用的,好回慶元了!」 在我們的採訪中,韓省華時時都透露出他的才華,比如他的書法、比如他的攝影……對於他,知識是自學出來的,但知識成為他生活的武器,打開了他豐富多彩的人生。 像養盆景一樣種蘑菇 1999年,韓省華再次離開了慶元。這一回,1994年註冊的公司派上用場了,他用它在杭州註冊了一個分公司,起先便是在城西的嘉綠苑開了一個小小的門面,專門銷售慶元的山貨。 韓省華開店有一個優勢,他能夠把別人說不清楚的東西說出道理來,結果別人都信他,貨很快供不應求。2001年,他索性又註冊了杭州的「華丹」公司,專門從事食用菌研究、生產和銷售, 此後,在慶元縣、陝西秦嶺、安徽宣城等地他都建有生產、加工基地,每年能供應30種食用菌,每天能保證供應松茸、塊菌、羊肚菌、雞油菌等10個品種的食用菌產品。 「像種盆景一樣種蘑菇」,這個說法便是在當時提出來的,這是韓省華髮明的栽培技術,全稱為「食用菌栽培生產筐及筐式栽培方法」,其特點在於省心省力。他介紹說,這個技術主要適用於工廠化或家庭化栽培,可採用菌類陳架式、懸掛式栽培,「只要拿著我們配方好的專用栽培籃筐,定期給它澆澆水,居民在家就能養蘑菇了,像養盆景一樣。」 這以後,他又在杭州動物園邊對面的九曜山邊開了蘑菇餐館;在三里亭建立了專門的菌菇批發中心。韓省華負責總調度,韓夫人則鎮守批發市場,每天凌晨1點開張雷打不動…… 韓省華這樣感慨自己的生活,「這和杭州這座城市一樣,它有休閑的一面,也有勤勞辛苦的一面。」 像了解自己一樣了解蘑菇 韓省華說起他的蘑菇經總是一套一套的,海鮮菇、蟹味菇、鮑魚菇、黑牡丹……他是如數家珍。 「華丹」公司在西湖落戶後,企業在韓省華帶領下,幾年來開拓出了杭州市的食用菌產業新局面,為杭州市引進了22個食用菌新品種,建立了食用菌生產流水線和配送中心,豐富了杭州市居民菜籃子,企業也獲得發展和壯大。2005年他們完成了國家科技部的國家級星火計劃《高效珍稀食用菌技術推廣與深加工》;杭州市科技局項目《珍稀食用菌安全高產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浙江科技學院合作完成《液體菌種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應用研究》;《草地蘑菇等珍稀經濟食用菌新品種選育》等項目。在推廣珍稀食用菌安全高產關鍵技術中,帶動了浙江、安徽7個縣的2573戶農民致富,實現產值1.46億元。與浙江科技學院合作的液體菌種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應用研究與示範項目獲2005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三等獎。他以極大的熱情和豐富的知識,忘我的工作幹勁成為我國食用菌行業的佼佼者。由此他被我省的媒體稱為「蘑菇王」。
韓省華從西湖群山採集到360多種野生真菌,其中有許多真菌是本省新分布的品種,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而韓省華除了蘑菇之外,還努力在拓展一些邊緣價值,比如他發明的一項菌類促酵技術。據有關農業專家介紹,在食用菌栽培過程中有一道滅菌工序,這是為把真菌微生物的芽孢殺死,使種苗更乾淨,讓便於接種的菌類獨立生長。一般有常壓滅菌和高壓滅菌兩種方面,殺菌溫度分別要求達到100攝氏度和121攝氏度,「這樣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通常比例為1比1」。韓省華髮明的食用菌促酵技術,可以把殺菌溫度控制在80攝氏度左右,就能殺滅芽孢,平均每噸能節約人工和燃料費用66元左右。 這不是偶然的,在韓省華的創業過程中,他已申請專利的發明有4個,實用新技術有4個,外觀設計8個,其他的發明不下10個。韓省華說,他做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蘑菇,他的心愿是讓市民了解蘑菇就像了解通常的蔬菜一樣。在我們的採訪中,韓省華多次表示,為了達成他的心愿,他願意和別的公司合作,廣招加盟商。 這些年裡,「華丹」牌食用菌系列產品榮獲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優質農產品銀獎、2002--2005年浙江省農業博覽會銀獎和優質獎。華丹公司還在慶元縣、陝西秦嶺、安徽宣城建有生產、加工基地,憑藉優越的自然環境生產優質食用菌;並設有專門的野生資源保護產區,採集美味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公司派員在阿爾及利亞、美國、法國建立有合資食用菌農場。 而韓省華也榮獲過中國青年科技創業獎和部、省、市、縣多項科技進步獎和中國食用菌行業優秀科技人員稱號。 |
推薦閱讀:
※紛繁的世界 // 唐如松
※《世界靈敏度》:「任性」李光耀
※中國青年形象引世界議論 美智庫研究「憤青」
※哪些科幻小說或電影對未來世界的宗教有獨特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