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謀分析
(轉)魏延子午谷奇謀分析 公元228年正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率軍伐魏,揚聲由斜穀道攻取郿縣,使趙雲、鄧芝率一支人馬為疑軍,據箕谷;自帶主力大軍攻祁山。魏明帝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諸軍,屯駐郿縣,守護關中;另外派步騎五萬,由右將軍張郃率領西上,攻擊諸葛亮主力部隊;自己御駕親征,率軍屯鎮關中首府長安。 為阻止魏軍增援祁山和隴西,諸葛亮遣馬謖帶兵阻擊張郃,雙方在街亭交戰。馬謖違亮節度,遭致大敗。張郃軍長驅直入,威脅蜀軍後方。諸葛亮恐歸路被截,下令撤軍。第一次伐魏以失敗告終。 此後,諸葛亮又先後五次伐魏,均未取得較大戰果,始終被阻止在秦嶺以南,沒能實現其佔領關隴的目標。有鑒於此,後人多嘆息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若用魏延之計則早取長安多時矣,關隴也早可蕩平。 魏延的戰略是什麼呢?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在漢中與群臣商議伐魏之策。當時魏國關中統帥是安西將軍夏侯楙,針對此,魏延提出:「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魏延的戰略就是帶一萬人,從子午谷急行軍10天到長安城下,發動突然襲擊。長安的守將夏侯楙年輕膽怯無謀,全靠是皇帝的女婿才當上關中統帥的,遭到突襲一定會驚惶失措的逃走,剩下的都是些文官,根本守不住城。拿下長安後,堅守等待諸葛亮大軍的到達,這其間的軍糧可從長安城中的官倉或民間獲取。魏國聽說長安失陷,調集大軍殺到長安需要二十多天;而諸葛亮帶主力從斜谷急奔長安,可搶在魏國援軍之前到達。這樣長安足以守備堅固,長安以西的地區也可一舉而定。 但諸葛亮沒有採納魏延的戰略,《三國志》記載:亮以此為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後人據此認為諸葛亮用兵過於謹慎,不會奇謀。 那麼,魏延的戰略是否可行呢?應該說佔領長安是很有可能的,但關鍵是佔領長安後能否守得住?應該說根本守不住,還很有可能全軍潰敗。諸葛亮考慮得要比魏延長遠,所以才沒有採納魏延的戰略。 魏延能否拿下長安? 先來看看魏延取長安的可能性。 漢中和關中之間隔著連綿險峻的秦嶺,秦嶺中間有五條通道。長安正南的是「子午道」,也就是魏延打算走的那條道路。「子午道」長800多里,光山路就有660里,最為崎嶇難行,因此也是敵人防守最容易的忽略的地方;而且在五條通道中,子午谷口離長安最近,最容易收到奇襲的效果。「子午道」以西是「儻駱道」,「儻駱道」以西是「褒斜道」,兩條道路也較崎嶇難行,但比「子午道」要好走得多。「褒斜道」就是魏延戰略中設計的諸葛亮主力大軍的進軍道路,也是由漢中到關中最捷近的道路。「褒斜道」以西是「陳倉道」,道路較平坦,但路途較遠。在「子午道」以東還有一條「庫穀道」,路途遙遠,不經常使用。因此從軍事地理方面看,魏延的戰略設計選擇「子午道」和「褒斜道」非常合理,「子午道」有利於進行突然襲擊,「褒斜道」有利於迅速增援。 除此之外,魏延襲擊長安戰略要成功,還有幾個先決條件:一是魏延的1萬人要在10天內到達長安;二是魏軍在子午谷沒有防備,因為子午谷險峻,若有數千人在谷中設伏或扼守谷口,魏延的奇襲軍恐怕就要全軍覆沒了;三是長安城的守軍不多,魏延的1萬人突襲佔領長安後,才不怕敵人的反攻。四是長安守將怯懦無能,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因為長安城高牆厚,若守軍(即使很少)誓死抵抗,魏延奇襲軍一時攻不下,又沒有糧草,也會全軍覆沒。 關於第一個條件,有人提出置疑,說魏延的1萬兵是徒步行進,還要背糧,又多是山路,在10天內到不了長安。我認為,魏延是蜀國智勇雙全的名將,久鎮漢中,熟悉秦嶺地理,所說的10天內到達長安(在沒有阻攔的情況下)應該是很有把握的,所以這個條件用不著做過多論證。 關於第二個條件,即魏軍不在子午谷設防,也用不著擔心。這從諸葛亮兵出祁山後魏國的反應可以看出來。《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略》也說: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從魏國如此恐慌可知,魏國對諸葛亮出兵北伐沒有一點兒防備,子午谷大部分在魏國境內,又不是主要的軍事通道,因此不會有兵防守。 關於第三個條件,我估計長安城的守軍不到1萬人。魏國共有11州外加一個司隸,在軍隊駐防上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司隸,即首都洛陽及其周圍地區,駐紮中央軍(稱作中軍),軍隊最多;第二類是前線州,如處在東吳邊境的揚州、徐州、荊州、豫州等,駐紮邊防軍(稱作外軍),而且是重兵防守;第三類是邊境州,如處在遼東、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前線的幽州、并州等,駐紮一定數量的邊防軍,外加一些地方軍,防備少數民族的侵擾;第四類是內地州,沒有邊患,駐紮軍隊較少,主要是地方軍,鎮壓流民的反抗,如青州、冀州、兗州等。長安是雍州的首府,隴西屬於涼州,這兩州和蜀國接壤,按說屬於前線州,但從魏國的安排來看,由於蜀國多年「寂然無聲」,顯然按照邊境州來處理。因為前線州因戰事較多,至少都派能征善戰且資望較高的四征(征東、征西、征南、征北)或四鎮(鎮東、鎮西、鎮南、鎮北)將軍鎮守,而雍州和涼州僅派了一個沒有打過仗的安西將軍夏侯楙擔任統帥(三國時期武官的設置從高到低:除了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外,往下依次是四征、四鎮、四安、四平)。諸葛亮兵圍祁山,魏國立刻派大將軍曹真趕赴前線接管了夏侯楙的指揮權。而且自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雍涼兩州的常駐指揮官均為四鎮或四征以上的將軍,這時魏國已經將這兩州當作前線州來處理了。 那麼邊境州有多少駐兵呢?大約就2萬左右。《三國志·毋丘儉傳》記載,毋丘儉為幽州刺史,「正始中,儉以高句驪數侵叛,督諸軍步騎萬人出玄菟,從諸道討之。句驪王宮將步騎二萬人,進軍沸流水上,大戰梁口,宮連破走」。毋丘儉的1萬軍隊打敗高句驪的2萬人,他帶的應是戰鬥力強的邊防軍。而且毋丘儉遠征高句驪,幽州必然要留兵防守,因此幽州邊防軍的數量應在1萬以上,但也不會多,要麼毋丘儉明知高句驪軍隊數量多,也不至於只帶1萬兵去。除了邊防軍外,還會有數量與此差不多的地方軍。幽州屬於邊境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魏國把雍州、涼州也當作邊境州處理,因此這個時期雍州的駐兵也就和幽州差不多。在雍州的北方要防備匈奴人的侵擾,在秦嶺沿線的重鎮陳倉、郿縣等地要駐軍監視蜀國,留在長安城裡的軍隊也就不到1萬人了,所以這第三個條件也沒有問題。 關於第四個條件,長安守將懦弱無能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長安的統帥夏侯楙自然是當之無愧了。關於夏侯楙,除了魏延的評價外,《魏略》中的其他評價也和魏延的差不多,如「楙性無武略,而好治生」,「楙在西時,多畜伎妾」,典型的一個好色無能之輩,根本不是魏延的對手。其帳下的雍州刺史郭淮雖是個厲害角色,但郭淮也沒有料到蜀國會突然出兵,否則也不至於諸葛亮兵發祁山而「關中響震」了。對於魏延,在到達子午谷口之後,令士兵稍事休息,傍晚時分出山以急行軍殺向長安,因子午谷口距長安較近,可於黎明前到達長安發動襲擊,夏侯楙和郭淮是根本來不及組織抵抗的,因此這第四個條件也沒有問題。 魏延能否守住長安? 魏延佔領長安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能否守得住了。守住長安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魏國的大隊援軍在二十天之後才能到達長安(魏延預料:「比東方合聚,尚二十許日」就是這個意思);二是諸葛亮的主力部隊必須在魏國援軍到達長安之前援救魏延(魏延說:「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兩個條件是否成立呢? 先看第一個條件,魏國的大隊援軍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長安。長安到洛陽有387公里,摺合古代的里程是928里(三國時的1里只有415米)。長安失守後,逃走者疾馳洛陽去報信,需要3天時間(曹操破荊州遣輕騎追擊劉備「一日一夜行300里」,可知騎馬晝夜兼程從長安到洛陽只需3天),魏明帝得知後聚群臣緊急商議只需1天時間就夠了(若魏明帝是個昏庸的皇帝可能會猶豫不絕,但《三國志》注引《魏書》記載諸葛亮出祁山後: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可見魏明帝非常沉著果斷。),之後是點將派兵。統帥的人選是現成的,當時大將軍曹真正在洛陽,不需從外招將進京;洛陽附近的中央軍在10萬以上,可以很快集中起來,開赴戰場;因此這個過程頂多需要2天。之後就是大軍從洛陽急行軍到長安所需的時間了。魏延1萬步兵走崎嶇難行的800里的子午道(摺合三國時的里程近1000里)用了10天時間,平均每天100里,魏軍走平坦的大道從洛陽到長安應該6-7天時間(司馬懿擒孟達,8天行軍1200里,平均每天150里,可知大軍從洛陽到長安只需6天多),況且魏軍當中有很多騎兵,騎兵部隊抵達長安所需的時間還要短。因此魏延襲破長安後,最多13日內魏國大隊人馬就開到長安城下了,沒有他所想的20多天的時間。因魏延新破長安,人心未附,秩序極不穩定,僅憑區區1萬人守城是守不了幾天的。 再看第二個條件,諸葛亮的主力部隊必須在魏軍抵達之前趕到長安,對諸葛亮來講,只有13天時間。大軍從漢中到長安走褒斜道的總里程尚長於子午道,只是褒斜道山路較短,出斜谷後便是平原,利於大軍行動,因此較為便捷。但無論如何諸葛亮的大軍攜帶大批糧草輜重翻山越嶺,也無法在13天內走完全程(如果有魏延所料的20多天時間是足夠的),因此是無法趕在魏軍之前增援長安的。 再進一步說,即使諸葛亮的主力部隊神奇般地搶在魏軍之前到達長安,就能守的住了嗎?答案仍然是否定的。魏國失長安,必定會以傾國之力爭奪,魏國全國兵力在40萬以上(關於魏國的軍隊總數沒有明確記載,但吳國的人口和兵力有記載,人口230萬,兵力23萬;魏國人口443萬,按照這個比例計算,魏國兵力肯定在40萬以上),除了近20萬人防備東吳之外,其餘部隊至少15萬人是要集結到長安城下的。諸葛亮北伐出動了傾國之兵,有10萬人(《襄陽記》記載諸葛亮斬馬謖前: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要在長安抗衡15萬魏軍是非常吃力的。且不說魏國騎兵佔有優勢,最要命的是蜀軍所需的糧草都要從遙遠的巴蜀翻越大巴山和秦嶺運來,運輸線太長,根本吃不消。魏國15萬大軍只要積極防禦,牽制住蜀軍不使其西掠隴西,東出潼關,蜀軍就會因糧草難以接濟而撤軍,估計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諸葛亮第二次伐魏,10萬大軍攻陳倉,魏將郝昭帶1千餘人堅守不到一個月,蜀軍就因糧盡退軍,由此可知蜀國軍糧的承受限度)。何況此時隴西尚在魏國手中,處在長安的後方,諸葛亮處於兩線作戰,倘若隴西魏軍襲擊蜀軍的交通線,恐怕蜀軍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諸葛亮戰略的合理性 所以諸葛亮才「以此為懸危」,沒有採用魏延的戰略,這正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他深知自己北伐時帶出的是蜀漢全國的精銳(蜀漢全國兵力只有不到14萬人,諸葛亮北伐就帶出了10萬),倘若有任何閃失,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的勝負問題,而是蜀漢馬上就會亡國。這也是諸葛亮六次伐魏始終謹慎小心,不敢弄險的原因所在,這不僅僅是風格問題,而是蜀漢弱小的國力所決定的。這和曹操在官渡時的情況也不同,曹操在官渡以3萬人對抗袁紹的11萬人,最後靠奇襲烏巢而取勝,是迫不得已,因為他面臨的是若不勝就滅亡的危險。對於諸葛亮不存在這個問題,北伐不勝,只要不傷元氣,仍可憑秦嶺之險鼎足而立,不會亡國。 那麼諸葛亮的「安從坦道,平取隴右」的戰略如何呢?可以說是正確的選擇。因為蜀漢國力弱小,一口吃不掉關中,因此諸葛亮兵出祁山的戰略目的是先取隴右,次吞涼州,斬斷關中的右臂,然後在隴右屯田積穀,增強實力,訓練騎兵(諸葛亮六次伐魏一直不敢遠離秦嶺深入平原地區,是因為蜀國在騎兵方面處於劣勢,原因是沒有戰馬,而隴右、涼州是游牧地帶,盛產馬匹),為以後攻取關中打下基礎。這是符合當時蜀魏國力對比和實際情況的,可惜的是錯用馬謖阻擊張郃,才造成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 第一次伐魏是蜀漢可能成功的唯一機會,因為當時魏國沒有防備。此後魏國在關隴屯駐重兵,蜀國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雖然以後諸葛亮還有五次北伐,但都因國力相差懸殊,沒有多大成果,只能嘆諸葛亮生不逢時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