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活法,遠離腫瘤——何裕民教授中國國家圖書館演講

換種活法,遠離腫瘤

——何裕民教授中國國家圖書館演講

3月8日,正值兩會期間,中國國家圖書館特邀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做《換種活法,遠離癌症》的講座。何裕民教授在講座上攜新書《癌症只是慢性病》(第二版)進行了簽售。以下為講座內容選摘——

癌症究竟是什麼?

何裕民教授說,癌症在多數情況下,只是一類和冠心病、糖尿病類似的慢性病,發展比較緩慢。當然必須要控制它,不能讓它進入到進展期,進展期就比較麻煩。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的說癌症只是慢性病,並認為癌症只是慢性病有兩個涵義:一個是癌症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冠心病,就是緩慢的過程,發展緩慢就給了我們充分的時間可以防範;第二,在有效的免疫監管下,癌症可以長期休眠。

早在80年代,美國人做屍體解剖就發現,80歲以上的老上,四分之一左右體內有明確的腫瘤但是沒有任何癥狀,死於其他疾病。何教授認為:其實,體內帶癌生存的多的是,特別高齡的,沒查出來好得很,一查出來了心理恐懼,然後再三、五個化療療程下去,死得快。所以,癌症在有效的免疫監管下可以休眠,正因為這兩點,所以人們把癌症斷定為是個慢性病。

癌症離我們並不遙遠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每個人都會生癌。我曾經說過,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預測,美國人平均不到90歲,男性有47%,女性有32%,死於癌症。請大家注意是死於癌症,那麼如果說患癌率的話,應該說是百分之一百。

80年代,人們一直在探討,因為50、60年以前,威脅生命的主要是炎症,70年代開始起,發達國家炎症消退了,中國大概80年代炎症消退了, 2007年衛生部公布了統計數據,中國現在死於炎症的全國一年不到2.8%,但死於癌症的達到了27%。炎症為什麼消退?因為發明了抗生素,中國到了90年代,突然覺得生癌是種很常見的事情,但是人們剛剛從戰勝炎症的方法里走出來,很習慣的用對抗炎症的方法來對付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對會炎症是什麼?就是發明抗生素,殺死細菌,所以到我們治療癌症時,很簡單,想盡辦法去找那些細胞毒藥物。所謂細胞毒藥物就是化療葯,然後去殺死癌細胞。當時人們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對付癌症,因為對會炎症很成功,殺死細菌,所以把它移植到了癌症當中來。

人們在90年代,一直到20世紀末,人們大量的精力放在去發明化療葯,結果非常遺憾,用化療治療癌症的生存率始終徘徊在30%左右,五年生存率始終徘徊在30~40%。所以人們就開始反思了,從80年代開始反思,一直到2005年出現了轉折,美國第一次癌症的死亡人數下降,以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請大家注意癌症的發病率在上升,死亡率在2005年出現轉折,那說明出現了轉機。那麼,這個轉機的出現,不是說發明了新葯,也不是發明了新的手術方法,而是人們改變了一種思路,從生物醫學方法改變到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方法。從200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的說「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

何教授介紹說,自2002年起在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不斷宣傳癌症是種慢性病,《癌症只是慢性病》這本書里有不少案例就可以佐證。

癌症還是種生活方式病

所謂生活方式,癌症50~60%和吃和生活行為有關係,不良生活習慣,特別是我們城市裡吃不注意,然後酗酒、抽煙,還有20~30%左右與心理個性有關。我們告別癌症,包括我們走向康復,就要從改變生活方式、調整心理,採取有效、積極、正確的醫療措施,從這些方面著手。癌症還是心身相關性疾病,所謂心身相關,抑鬱、焦慮、自我壓抑、過度的精神壓力都可心誘化或加速癌的生成。特別是在康復過程當中,優化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一但生了癌,有的人心裡非常坦蕩、從容面對,活得好好的;有的人儘管有去治療,今天提心弔膽,明天疑神疑鬼,那麼就走得很快。

癌症究竟應該如何治療?

關於癌症治療,首先治療觀念要有變革,以前是「尋找和破壞」,現在我們強調「靶向與控制」。癌症是慢性病,慢性病不求短期有效,更求長期穩定。過去的「三光」政策:手術越開越大;化療量越大越好,因為大量藥劑能更多的殺死癌細胞,但殺敵一萬自傷八千;放療越大越好。

現在人們強調綜合調整模式,美國人五年生存率現在達到70%以上,乳腺癌達到80%以上,不是因為用了化療新葯,而是少用化療。美國從2002年起成立了補充醫學辦公室,把中醫中藥放進去了。所以,美國的五年生存率大幅度上升,死亡率則下降,這就是換一種活法,綜合調整。我們不是說不需要化療,不需要放療,而是要講究適度,講究適到好處,該化療的做幾次可以,但不是說化療葯就是救命稻草,所以現在第二個強調靶向治療。新的三大手段還包括自然療法,什麼叫自然療法?自然療法就是練練郭林功、調整心理、改變飲食、改變生活方式,都是心理療法,因為它是內亂。

治療目標,第一個觀念要改變,第二個目標要調整,既然是慢性病,不求短期有效,更求長期穩定,醫學首先應該讓人活著。我們有個錯誤,認為醫學是治病的,醫生把病治好了,工作就做完了。這是錯的,醫生的職責應該是呵護生命,哪怕不用藥物,但是幫你維持生命,這個醫生就是做得最好的。我們叫醫學為「衛生」,這在古書上說的很清楚,「衛生」就是呵護生命、保衛生命。日本把衛生叫作「厚生省」,什麼叫「厚生」?就是厚待生命。

2007年,美國一本最權威的醫學雜誌,叫《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當時很轟動,裡面內容:65種病症,不治療比治療好。當然,這裡的不治療是指西醫的某些治療。所以,我們強調的是讓人活著,不求短期有效,更求長期穩定。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像晚期腫瘤、中老年腫瘤,活著就是成功。這個時候說徹底控制,把癌細胞通通殺死,首先它殺死的是人,並不是癌細胞,所以這時候就要悠著點,活著才是成功。

第三,就是「防範,重於治療」,今天的研究告訴我們,至少有50%的癌症可以減緩或避免它的發生,本來應該60歲發生的,可以讓它推遲到80歲。

第四點,癌症治療中中醫的突出意義,既然癌症是慢性病,那麼中醫的調整與治療就應該突顯出來。我認為中醫和西醫都各有優勢,一個是強攻,一個是打援、清掃、固本,而面對70%以上,本身發展並不是很快的癌症,後一個方法意義更突出。

醫學的第一點原則應該是無傷害,中醫強調這一點,西醫的老祖宗希波克拉底也強調這一點,希波克拉底說過:醫學的第一原則就是不傷害,只不過我們現在背離了老祖宗的教誨,只知道殺殺殺。

優化個性,防止抑鬱,走出癌症的轉移和複發

研究表明,個性因素與癌的發生率關係密切。第一,C型行為與部症的發生關係密切。那麼C型行為是什麼行為?特別認真、拘謹、一絲不苟,特別在公共場合不願意流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善於壓抑自我,委曲求全。這類個性者,外國認為易患惡性黑色素瘤等。在我的經驗看來,很多胃癌患者都有這類性格,認真到了極點,不容易釋放,壓抑自我,不輕易表達,表面上很謙遜,表面上很內向,看上去絕對是個好黨員好乾部,這類個性與癌症的發生關係非常典型。

那麼第二個類型就是敏感、多疑、情感善波動,這往往是女性,像乳腺癌、卵巢癌就有這個特點。像財會、文秘、中小學老師,很聰明很敏感,敏感到有點多疑,情緒功能不穩定。神經功能不穩定就情緒不穩定,情緒不穩定就內分泌不穩定,內分泌不穩定當然免疫力也就紊亂,後兩者的不穩定導致相關癌症的發病。

抑鬱是癌症的「催化劑」。現在抑鬱在城市裡爆發,抑鬱就是情緒低落,遇事皆無興趣,長期慢性疲勞。抑鬱者往往有比較高的文化素養,感情細膩,遇事認真,追求完美,卻不太善於交往和表達情感。抑鬱必須防患,因為抑鬱是癌症的催化劑。現在抑鬱的發病率很高,大城市中發病率有4%-5%,有抑鬱傾向的佔25%。而且冬天很容易產生抑鬱,癌症患者中抑鬱有時能達到50%,所以請大家注意。

心理防癌防複發的四步曲

第一,要學會換一種方法思考,認識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要認識到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常重要,都必須認真對待,非達到完美不可的。實際上,根據我們的研究和根據國外的研究,每個人所面對的事情中只有5%是非常重要和緊迫的,必須認真對待的。15~25%是比較緊迫的,大多數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重要。也就是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左右的事情,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如果事事認真,勢必長期有重壓感而心身疲憊,肯定導致身體功能紊亂。

第二個,不做無謂的聯想。所謂無謂的聯想:如果這樣,結果就這樣,必然就這樣。比如,癌標升高了,就一定是複發了,複發了就要化療,我已經化療過了,化療效果不一定很好,不好我就要死了,我死了我家人怎麼辦?這就叫無謂的聯想。其實很多事實的後果不想人們想像的那麼嚴重,有些事情的惡果是人們錯誤聯想的結果。如果你天天這樣無謂聯想,那麼你一定吃不好、睡不好,天天神經不穩定,那麼就很容易造成聯想的結果。所以,從容面對倒常能柳暗花明,船到橋頭自然直。

第三,有時難得糊塗反而更好。有些人不接受事實,一說就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為什麼要生癌?」這不利於康復,所以有時糊裡糊塗反而更好。阿Q是不會生癌的,所以希望大家有的時候面對某些問題不要太認真,不要事事追求一個為什麼,不要事事弄出個你死我活來。請大家學學鄭板橋的那句話:「難得糊塗」,每個人都會有坎坷,每個人都會有挫折,不要太較真,有些事情,無傷大雅的,沒有大害的,就算了。

第四點,要學會及時釋放壓力,釋放壓力的方式很多,該講就講,該哭就哭,女性比男性長壽,為什麼?因為女性會釋放壓力。女性走在一起嘮嘮叨叨,這就是一種壓力釋放。所以說要善於及時表達情感,這樣有助於抗抑鬱。

第五就是多交朋友,當然我們說的不是酒肉朋友,我們說的朋友是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幫幫忙,鬱悶的時候可以打個電話傾訴一下,有疑難的時候可以諮詢一下,總的來說,就是要及時宣洩,取得有效的社會支持。

第六,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興趣愛好無所謂高雅低俗,實際上它只是人排泄鬱悶的一種路,人需要有多種路。其實我們說是陶冶情趣,實際上就是讓你釋放壓力,幫助你抗抑鬱。

第七就是要培養各種興趣愛好,哪怕打麻將也未嘗不可,聊天、打麻將都可以,你只要有興趣愛好。千萬不要老兩口你看著,我看著你,兩個人從早上看到晚上,那就不好辦,肯定出問題,要走出去。

第八,任何人的情緒、體力、心理都有一個變化周期,有一段時間好一點,有一段時間壞一點,所有人都有的。所以這個生理周期你要怎麼度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走出來,要自己安慰自己:是我情緒周期的低潮期,我很快會到高潮期,低潮期我要好好休息休息、調整調整,我要好好享受享受。千萬不要就此消極,暗示自己「我不行了」,如果長期處於低潮其,可以做些簡單的事情。

第九,建議大家冬季多曬太陽,即使是健康人到了冬季也容易抑鬱,防止抑鬱的最好辦法不是吃藥物。曬太陽可心改變內分泌,可以增強內分泌。我們現在亞健康問題最嚴重的,就是那些在寫字間里的,為什麼?因為他們悶在裡面,所以要多晒晒太陽。我有很多病人,到了冬天就會到海南、三亞去,有陽光、沙灘,享受享受,也利於康復。

癌症只是慢性病,生了癌很多情況下不要急著開刀,不是說不要開刀,在很多情況下我們要好好思考思考,我們急吼吼的不見得有好效果。


推薦閱讀:

中科大教授稱「被威脅恐嚇」!九州量子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
余秋平教授少陰病篇串講(一)
【道 | 術】謝德聰教授治療月經過少臨證經驗舉隅
復旦教授:這些書你統統不必讀

TAG:中國 | 國家 | 圖書館 | 演講 | 腫瘤 | 教授 | 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