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之首的易經與古代天文學有什麼關係

五經之首的易經與古代天文學有什麼關係騰訊儒學隋雲鵬2018-01-04 16:32

[摘要]作為儒學五經之首的易經,是中國傳統社會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通過對宇宙體系和天體運行規律的研究,中國先民們創立發展了易經,形成了易經非宗教理性主義。

文/隋雲鵬

作為儒學五經之首的易經,是中國傳統社會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它起源於先民對宇宙體系和天體運行規律的研究,從對自然發展一般規律的研究擴展到對社會、思維一般規律的研究。在中國傳統社會,易經既是自然哲學又是人文哲學,既是「神學」又是世俗哲學,既包含自然科學又包含社會科學,既有唯物主義思想又有唯心主義傾向,既是神秘的「第一推動」本身又是它產生的「萬事萬物」,號稱「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不是專指《周易》,而應當是無字易經和有字易經的統稱。

儒學五經之首(資料圖 圖源網路)

易經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而《周易》也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在總結歷代易經和前人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演進而來的,是易經發展的最高峰。《周易·繫辭下》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周易·繫辭下》同時指出,神農氏、黃帝、堯、舜、周文王均對易經有過深入研究、重大發展和經世致用。

《漢書·藝文志》也說:「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也就是說易經的發展經歷了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和下古孔子三個重大歷史階段。張政烺先生認為江蘇海安青墩遺址骨角棲和鹿角枝上的易卦刻文,是易卦的早期形式。這時的卦是沒有文字的,稱之為數字卦或無字易經。江蘇海安青墩遺址距今5000多年,而樂貴明先生考證庖犧氏在位時間為公元前4463-前4344年,距今6000多年,因此,伏羲時代「作八卦」是可信的。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資料圖 圖源網路)

《周易·說卦》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記載的伏羲先天八卦,直觀的顯示了伏羲時代先民的宇宙體系、天體運行規律、中國地形圖,發現了宇宙旋轉、天圓地方、海陸構造、太陽黑子以及月球反射太陽光等,把天地之間的運動統一起來,顯示了先民的理性思維、辯證思維、唯物思維、科學思維,是對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集大成者與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就是說,至少在伏羲時代,中國人已經是一種非宗教的理性主義,那時的社會已經沒有讓神、上帝等籠罩控制,而是理性的用易卦這樣一種邏輯符號去抽象表達神秘的「第一推動」。

歷代易經的發展者、諸子百家及以後的哲學家、思想家、學者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即使在唐宋以後中國社會深受佛教、道教影響的情況下,也在學術思想中貫穿著非宗教理性主義,創立、發展著各自的學說,從而確保了中國傳統社會沒有出現宗教狂熱和神權至上。

《周易》六十四卦以及《周易·說卦》「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記載的文王后天八卦,則將注意力從自然發展的一般規律擴展到社會、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傳統社會的天文、數學、物理、哲學、政治、經濟、軍事、農業、水利、醫學、藝術、建築等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並使它們形成了內在聯繫一致、標識獨特顯著的渾然一體。

宇宙是理性的(資料圖 圖源網路)

中國古代的先民為了生產生活的需要,主要是編訂曆法,因而對太陽和太陽系諸天體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天體是受一定規律支配的有規律的運行,宇宙是理性的,從而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創立了八卦(易經)。易經起源於天文,是先民研究宇宙體系和天體運行規律的學說,當然,那時的宇宙體系和天體運行規律主要是太陽系和太陽系諸天體運行規律。

《周易》曰:「縣象著明,莫大於日月」《尚書·堯典》曰:「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距今約4100-4000年、大約相當於堯在位時間的山西襄汾陶寺古觀象台遺址,證明了《尚書·堯典》這句話的真實性,而陶寺古觀象台遺址是我國發掘出土的最早的測日影天文觀測系統。它測量日影以及制定一個太陽年20個節令的曆法的準確性、成熟性、科學性,充分證明,對太陽及太陽系運行規律的研究在此之前的更久遠的年代已經開始了。

其實,卦、易兩字本身即與研究太陽及太陽系運行規律有關。《說文解字》曰:「卦者,推究其晷景也」,晷景即指測日影,而「圭」「卜」也是測量日影的象形表述;《說文解字》引《秘書》曰:「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古代中國天文學在天文觀測、編訂曆法、儀器製作等方面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一直到歐洲文藝復興之前,保存著人類歷史上最早、最精確、最豐富的天文現象記錄。天文和曆法也一直在傳統社會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居於重要地位,甚至,「頒正朔於四方」是一個王朝成為正統的標誌。

易經非宗教理性主義(資料圖 圖源網路)

通過對宇宙體系和天體運行規律的研究,中國先民們創立發展了易經,形成了易經非宗教理性主義。易經非宗教理性主義認為:一、宇宙是永恆發展的。《周易·繫辭上》曰:「生生之謂易」《周易·繫辭下》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二、宇宙是普遍聯繫的。《周易》64卦384爻以及基於此的無限性和關聯性,生動的展示了萬事萬物之間的普遍聯繫。三、宇宙是受規律支配運行的。《周易·繫辭上》曰:「《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周易·繫辭下》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四、宇宙是辯證統一的。《周易·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五、宇宙是理性的。《周易·繫辭上》曰:「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推薦閱讀:

天文學家觀測到巨型恆星吹出翡翠般美麗星雲
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公布木星北極的紅外線探測圖
【現代思維的誕生】(4)新天文學和宇宙觀
暗物質能否解釋「第一顆星」的異常信號?

TAG:天文學 | 文學 | 古代 | 易經 | 古代天文 | 關係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