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謝邀!人際交往是個很大的主題,裡面的學問可能值得我們每個人一輩子去研究和思考。今天只列舉幾個心理學上常用的小常識:

第一,樂於接受別人幫助的人更受歡迎。是的,你沒有看錯,並不是樂於幫助別人,而是樂於接受別人幫助。我們通常以為,接受別人幫助等於是給對方增添了麻煩,一定會令對方感到不快,所以當別人想要幫助我們的時候,傾向於去拒絕。但心理學家發現,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部分想要助人的願望希望得到滿足,如果我們允許別人在我們身上實現助人的目的,不僅不會令他們不開心,反而會增強對方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心理學的調查也顯示,人們更願意去幫助那些曾經接受過自己幫助的人,也就是說,你越是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別人就越是願意幫助你!這看上去真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啊。當然,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也一定要充分表達你的感謝,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還是會讓對方怨恨的哦。

第二,誇獎別人要恰如其分。人們往往以為,是個人就喜歡聽好話。但其實好話也要講究方法。有研究顯示,即便是5、6歲的兒童,面對成人的誇獎,也能分清楚哪些是「虛偽的」(我明明只是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他們就鼓掌說我好聰明好厲害),哪些是「真誠的」(他們真的看到我的厲害之處了)。而面對虛偽的誇讚,人們通常會產生兩個可能的想法,要麼是誇獎者「太蠢了」,要麼是誇獎者「別有用心」,而不論是哪種可能,都會導致人們對誇讚者的好感大幅下降。因此,要誇別人,還是要師出有名,要真的發自內心才好。

第三,少給別人提建議,哪怕別人問你要。很多時候,人們向身邊的人徵求建議,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得到答案,而只是想要一個傾訴的渠道,讓別人了解自己現在有多難。給別人建議常常會帶來三種可能的結果,要麼對方覺得你根本不想聽她傾訴,只想用建議打斷她說下去,並不在意她的感受(這種傾向在女性身上更為常見);要麼覺得你很蠢,你的建議完全沒用(比如,「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啊」,或者「你這個建議根本不符合現實」);要麼覺得你的建議太棒了,但是我自己竟然完全沒想到,所以我好差勁(男性常常會有這樣的反應)。所以不論是哪種結果,似乎都不會對當事人有很大的好處,還很可能引發當事人對你的憤怒。因此,更好的方式也許不是給出你想的答案,而是更溫和地傾聽,問問對方是怎麼想的,有怎樣的考慮,計劃又是否可行。很多時候,耐心的陪伴,等來的往往是當事人自己的領悟和成長。

推薦閱讀:

語文文學常識。連老師都說「不轉可惜!誰整理的?太佩服啦!」
西餐禮儀及點菜常識
 不可不知的常識
【瑜伽常識】幾種初級瑜伽入門學習動作【1】
九十幾平米的房子裝什麼類型,常識

TAG:人際交往 | 生活 | 現實 | 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