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漢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的得失,有哪些可比較的地方?

本文還算是有些乾貨的吧,希望大家多多批評。

漢代中央政府採用三公九卿制。西漢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東漢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和司空。而唐朝採用三省六部製取代了三公九卿制。

制度既然改變了,就必然有變的必要。

皇室與國家分離

表面上看,六部和九卿沒區別。九卿是各部門部長,六部尚書也是。但九卿有一個問題,皇家事務與國家事務不分。舉個例子,太僕,掌管的是皇帝的輿馬和馬政。說句不好聽的,這就是個弼馬溫。但這是九卿之一。這當然就有改的必要,在三省六部制下,國家事務歸六部,皇家事務歸寺監。太常寺負責祭祀、光祿寺負責宴會、衛尉寺負責器械、宗正寺負責宗室、殿中省個內侍省負責皇帝的飲食起居。而六部則成為了純粹的行政部門。

權力制衡

三公有個大問題,就是權力太大。行政、軍事、監察分別被三公掌握,三公各自獨立開府辦公。如果遇上國家大事,則三公開會議出一個方案拿給皇上。皇帝需要幹什麼呢?聽彙報,做決定,如此而已。當以漢武帝為代表的強勢皇帝登場後,這種制度就必然會被破壞了。尚書本來是宮中管生活的職位,漢武帝從朝中選調能臣擔任尚書,又命大司馬衛青領尚書事,結果尚書就成了決策機構,相府反而靠邊站了。漢光武帝成立尚書台,尚書成了正式機構。曹魏黃初三年,尚書台搬出宮。大約在晉時,改名尚書省。

但是三公被擠走了,尚書省卻成了皇權威脅,於是漢宣帝又開始扶植中書。同樣,中書在晉成了中書省。但中書再度重蹈覆轍,於是為了遏制中書,門下出現了。

這就是三省的來歷,可以看到,三省的出現就是為了遏制權力。但三省又往往成為新的皇權威脅者,如此下去,不知道要出現多少個省。於是隋唐決定讓三省互相制衡,相互掣肘,就不必擔心一家獨大了。

中書省負責起草法令,而法令能否實行卻要看門下省的複核。如果沒有門下的副署,即使是皇帝的詔書也沒有法律效力。門下省甚至還有把原件打回去的權力,叫「封駁」。

中書省和門下省既然有這種制衡關係,為了提高效率避免封駁,就有了兩省開會的政事堂會議。政事堂後來有了一個更加響亮的新名字,叫中書門下。

尚書省負責執行,其長官是尚書令。但因為唐太宗擔任過尚書令,所以這個職務就沒人能當了,尚書省的兩位副長官左右僕射就成了最高領導。左右僕射看上去地位高,但如果沒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進而獲得參加政事堂會議的資格,就連宰相也算不上。而很多比左右僕射地位低的官員,一旦獲得了這個頭銜,就也是宰相了。

比較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改變了。

兩種制度都進行了相權的分割,但三公九卿是三權並列,互相不制衡,皇家事務與國家事務不分離。而三省六部則是相權相互制衡。尚書省有行政權無決策權、中書省有決策權無批准權、門下省有批准權無執行權。

後事

三省六部制並不是中國政治制度發展的終點。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將政事堂改名為中書門下後,左右僕射不再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省退出相權。後晉時,中書門下重新叫回政事堂。宋時,政事堂基本涵蓋了三省的所有職權,三省徹底成了擺設。之後,政事堂也就是中書門下與管軍事的樞密院和管財政的三司並列,三省六部制進化為了兩府三司制。

元朝時,尚書、門下兩省被廢除,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並列,相權有所加強。但是元朝統治不足百年即被推翻,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撤銷中書省,丞相制度退出歷史舞台,六部地位大大提高。之後明朝的內閣制、清朝的軍機處制,雖然也常有重臣擔任,民間也經常稱其為宰相。但歸根到底,其權力與真正的宰相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推薦閱讀:

世界史隨筆 第三章 波斯帝國的沉浮
王順君 | 歷史上的今天,發生過這麼多大事,而你只知道情人節嗎?
【今日歷史】8月7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翁敏華:李商隱從歷史深處走來

TAG:中國 | 歷史 | 政治 | 中國歷史 | 制度 | 比較 | 漢朝 | 政治制度 | 地方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