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得:《道德經》中「無為」是一部真正的「成功學」
2017年,文化傳統平台在北京的《道德經》愛好者們,相聚在觀什茶舍,進行了比較系統豐富的《道德經》學習交流與實踐活動,四十餘課時的講授,三十餘課時的交流,長達近一年的線上學習,不少學友都有了切實的收穫。
12月23,學友們相聚在一起,舉辦了年終總結茶話會,分享了接觸《道德經》以來的學習歷程,以及對心身、工作生活帶來的切實助益。即日起,我們將陸續選登部分學友的心得體會,也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大家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尤其是在修身和踐行方面多下功夫,經世致用,把經典智慧落到實處。
文化傳統平台
2017年12月30日
《道德經》中「無為」之我見
文坤傑
倏忽之間,從丁酉年初接觸《道德經》、接觸黃曉明老師和觀什茶社,不知不覺就到了年尾。每當歲末年初,總容易撫今追昔。合上《道德經》誦讀本的扉頁,聞著沁人的書香,思緒也隨之飄向了這一年來的思考和改變。
在我看來,《道德經》其實是一本關於人性、關於社會、關於世界的一本滿溢著哲思的曠世之作,我們每一個人,自從呱呱墜地,就在這個光怪陸離、五彩繽紛的世界裡摸爬滾打,各人在各自的素紙上開始描繪自己的畫卷,品味著各自的喜怒憂傷,也各自見證著他人的成功與失敗,眼見人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類似的故事不斷上演。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又圓滿,可是老子卻告訴我們「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如何在行走的過程中不斷的去修正自己、提升自己,《道德經》里提出了完善的修之於身、家、鄉乃至邦、天下的成功之道,從這個角度看,《道德經》又是一本類似於成功學的書籍。
這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很多沒有認真品讀和思考過《道德經》的人很容易接受近代疑古派的思想,認為老子以及《道德經》就是清凈無為、無所作為、無欲無求的意思,甚至最近在網上還開始流行了所謂「佛系青年」「佛系人生」的文章,有些文章還把佛教的超脫和老子的無為聯繫在一起,為自己開脫責任,我也看到有太多的初學《道德經》者一上來就把老子的無為理解成為什麼也不做,其實這是完全理解錯誤了。今天,我就想藉此機會談談《道德經》無為之我解,理清了這個關鍵詞,不僅對理解老子及《道德經》,甚至對於釐清自己的人生迷霧、撥正航向,也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道德經》里的無為一定不是什麼也不做、無所作為的意思,因為《道德經》里數次提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在這裡無為的指向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為了為,就是為了無不治,一點也沒有消極不作為的意思,反倒更透露了老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本意。那麼,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根據在哪裡呢?關鍵字就在於無,到底什麼是無?無是否就是nothing的意思呢?《道德經》第一章告訴了我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第11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37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第40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綜合來看,無更應該理解為老子在《道德經》里一直在強調的道、一、樸、素、自然,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天之道。如果我們這麼理解了無,那麼結合《道德經》全篇,無為之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我們人生的指導意義就很大了。
無為教會了我們要懂得見素抱樸,抓住生命的本質。
生活當中,總會見到很多人,為了財富、為了權力、為了名聲不擇手段。近年來的反腐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哪怕他曾經是貧苦百姓出身,哪怕他已經是榮華富貴、幾世不愁,在機會面前依然欲豁大開、醜態畢現,正所謂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他已經忘了老子兩千多年前就給出的告誡「甚愛必大廢,多藏必厚亡」「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我們也看到更多普通的老百姓、小生意者,為了賺錢、為了事業,拚命應酬、玩命熬夜,結果事業未遂錢未夠,自己的身體卻先廢了、甚至倒下了,這個時候他應該體會體會老子所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人生在世,自己身體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沒有健康這個一做基礎,其他的零都毫無意義,你創造的價值不僅與你無關、甚至還會連累家人和朋友,正如《戰狼2》的主角吳京所說:「有一天,你輝煌了,一定要有個好身體,才能享受人生;有一天,你落魄了,還得有個好身體,才能東山再起」。人活一世,什麼才是生命的本質?也許,每一天讓自己過得健康、平和、無怨無悔、於心無愧,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身外之物,就是在我們這張生命的素紙上的染著、畫作,要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時常自省吾身,明白為與不為的邊界在哪裡,「去甚,去奢,去泰」。
無為教會了我們要明晰目標、日精月進。
作為一個自然存在的人,從我們出生伊始,就需要不斷的與外界交換能量,也就意味著我們必然擁有慾望與索求,這是非常正常的人性,《道德經》里也並沒有否定或者壓抑這種人性,反過來,它教給我們的是一個「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如何做到呢?《道德經》第五十四章告訴我們「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這也就是告訴了我們成功的次序。在我們明白了的生命的本質、建德抱朴以後,就要從自身修起,逐步的惠及他人、乃至天下,這也就是儒家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真正的成功順序,厚德載物,而不是天馬行空、狂妄自大。當我們能夠修好自己、把握自己了,就要逐步的學會與人合作了,而這個合作之道也是大有講究的,如果說要對老子所言之道給一個形容詞或者代名詞的話,「柔弱」與「水」是當之無愧的,「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就是在告訴我們,與人合作時,首要的是要放低姿態,要以空杯的態度虛心向人學習、互利互助,現實當中這樣的例子很多,當我拋棄成見、清空前識、虛懷若谷的與對方交流想法與意見時,往往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過來,當我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的時候,往往兩敗俱傷、一無所成。所以,合作的首義是柔弱、空杯的心態。其次是信,老子在《道德經》里對信的提及和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與善仁,言善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聖人無常心…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現實當中,很多人就是因為不能做到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所以才導致信不足,正如孔子在《論語》里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信若不足即使你用表面的、形式上的禮儀也是規範不住的,「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讓自己守時、守信、守諾,這是合作的第二要義。最後,合作與成功的第三要義就是要學會分解目標、達成目標,「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人生,只有制定好一個一個的小目標並一步步去達成,最後才能完成自己的宏偉藍圖,與此同時,要注意把握好行事的節奏,「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就像我正在做的45天的健康管理,為了把多餘的脂肪減下去,增加肌肉,就必須每天勤勤懇懇,堅持鍛煉,控制飲食,補充營養,看著每天二兩三兩的往下走,肌肉一丁一點的往上走,結果一個月下來,身體就明顯輕鬆了,皮膚也亮了,這就是分解目標、堅持目標的力量。在成功的路上,謹記老子所言「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無為教導我們要尊道貴德,修鍊氣質。
在我們修鍊自身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與外界的衝突,不贊同啦、不理解啦、不配合啦...其實,這個時候更突顯了老子無為的高明。在我們碰到衝突的時候,能夠靜下心來,清空自己的情緒、偏執、前識,懂得脫實向虛,跳出具體的事物去想一想老子所說之無、天之道,往往能夠避免犯下很多情緒性條件下的錯誤。記得有一篇文章提到人類對事物的認知結構:「當我們觀察事物時,第一層遭遇的,恰是人類萬古不滅的情緒;穿越情緒,下一步遭遇的是主觀表述;穿越主觀表述,遭遇的是我們的認知極限。最高維度的認知是智慧,但我們居於智慧之下,有人偏執、有人倔犟、有人思維固化、有人相信某些奇怪的東西。這時候就需要如同對待別人那樣,對待自己,先打掉自己的情緒,再掃滅立場,去掉偏執與偏見,就這樣一步步的,接近事物本身」,這種不主觀、不絕對、不固執、不自以為是的為人處世之道,不正是老子在第22章里所言:「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嗎?也許我們在學識和技能的成長上,會越學越多,但是在為人處世的修為上,在內在氣質的修鍊上,卻要做減法,正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如果實在不服,那就由他去吧,我們犯不著興師動眾,畢竟「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
人生在世,其實就是一場修行,活著的時候能夠擁有多少身外之物,只有天知道,但我們可以改變和修鍊的就是我們自身,我們想著的也許是「有」,但我們真正修鍊的卻是「無」,只有認真品讀了《道德經》全篇,才能真正體會老子「無為」之有益。最後要感謝黃老師,感謝觀什茶社以及林總,還有各位學友,我們一起都在修鍊的路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日精月進,總有一天會做到「功遂身退天之道」的!
文坤傑
2017.12.28於北京
推薦閱讀:
※舞功練的是什麼功?跨國首席20年心得!
※馬步傑:《易經的智慧》第二編心得篇3
※佛語心得
※百家講壇【天地人之道】講稿-于丹 論語心得
※于丹《論語》心得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