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遼寧興城古城薊遼督師府

興城古城薊遼督師府

我們在興城古城遊覽的最後一個景點是「薊遼督師府」。督師府位於春和門至鐘鼓樓之間的春和街上,坐北朝南,三間硬山式門廳,雕樑畫棟,建築十分精緻。門頭高懸「薊遼督師府」紅底金匾,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先生題寫。前柱掛有一付楹聯:奉天命,運籌帷幄督師遼薊;凝眾心,浩氣凜然鎮守關東。說的當是袁崇煥任薊遼督師時的壯烈氣概。督師府門前立有一對石獅,雖是新雕鑿的,立在督師府門前,卻也不失威武神勇。

薊遼督師府門外置有一塊大石頭,上刻《薊遼督師府簡介》:薊遼督師府是我國明朝北方最高的軍政機關,其前身是總督府,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駐薊州。天啟二年﹙1622年﹚九月,內閣大學士孫承宗以兵部尚書、右都御史督師薊遼,並將督師府建於寧遠﹙今遼寧興城﹚。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的大順軍逼近北京,寧遠總兵吳三桂下令燒毀寧遠城,薊遼督師府亦付之一炬。2002年,興城市政府為了全面展示興城歷史文化,投巨資重建薊遼督師府。新建成的督師府佔地1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建有大堂、後堂、副將署、監軍署、寅賓館、吏舍、監房等建築100餘間,是一座典型的古代衙署建築群。

走過門廳,裡面是一道儀門,三間仿木結構懸山式門樓,三樘門都關著,意思

是說此儀門須在上級官吏或貴客到此方可開啟。繞過儀門走進前院,院中立有一座「戒石亭」,亭中立有一塊石碑,上刻「公生明」三大字。立「戒石」是古代衙門的通常做法,這與當今機關門前的「為人民服務」照壁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戒石亭後面是大堂,五間單檐硬山式建築,高敞明亮。走進大堂,堂上擺著長方形案桌,左右兩側各置有兩付清式靠椅、茶几,靠牆立著「肅靜」「迴避」及督師官銜等出巡牌。大堂背景是一幅《滄海旭日松鶴圖》,意境清新祥和。後梁高懸「政肅風清」橫匾,松鶴圖兩旁掛有對聯:崇武習文自矢風雲志;執鞭披甲情竭

報國心。反映的是薊遼督師文武雙全,忠心報國的志向。

大堂兩側配房內設有「薊遼督師史料展」。走進展室,有一篇《前言》介紹:薊遼督師府是明朝北方最高的軍政機關,統轄遼東﹙今遼寧大部﹚、薊鎮﹙今河北大部﹚、天津、山東登州和萊州等處軍務,行節制各地撫﹙巡撫﹚、鎮﹙軍區﹚各官之職。元朝滅亡後,百萬殘兵退入蒙古大草原,仍稱大元,史稱北元。北元勢力企圖捲土重來,不斷入邊尋釁搶掠。明朝政府為了抵禦北元侵襲,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設立薊遼總督,駐薊州﹙今河北遷西﹚,後移

駐密雲﹙今北京密雲﹚。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建州女真在赫圖阿拉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二年之後,以「七大恨」誓師征伐明朝,攻佔撫順、清河,明朝遂將薊遼總督升為經略,由楊鎬為經略,開府瀋陽,分四路大軍討伐後金。努爾哈赤精心布局,在薩爾滸擊敗明軍。明天啟二年﹙1622年﹚後金佔領瀋陽、遼陽等遼東70餘座城鎮後,又攻佔廣寧﹙今北鎮市﹚,遼東局勢岌岌可危。明朝又將經略升為督師,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孫承宗為首任薊遼督師,孫承宗將督師府遷往寧遠,直至明朝滅亡。

大學士孫承宗就任薊遼督師前,朝野已經人心惶惶。展室陳列有明朝薊遼經略王在晉在其《三朝遼事實錄》中的一段話:東事一坏於清撫﹙清河、撫順﹚,再坏於開鐵﹙開原、鐵嶺﹚,三坏於遼瀋﹙遼陽、瀋陽﹚,四坏於廣寧。一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於四壞則棄遼而無局,退縮山海關再無可

退。這樣的消極情緒,當時瀰漫朝廷上下。兵部尚書孫承宗在巡視邊防後指出:寧遠背山面海,首山與崆窿山之間隘口不足半里,海中覺華﹙今菊花島﹚與城呈犄角之勢,天設之險於此,失寧遠、覺華,山海關必不能保。吾意已決,重築寧遠城,建寧遠防線,與敵決一雌雄。天啟二年九月初,薊遼督師孫承宗到任,

重修寧遠城,並將督師府設在守遠。不久,皇帝派太監帶著甲杖、綢緞、金銀到寧遠衛慰問將士,孫承宗上疏請求將這些金銀修建寧遠督師府,並賦詩一首,表達他立志守衛疆土的心情:

一年兩度入寧陽,千里重開建節堂。

幾拊春松歌白雪,還依秋菊傲清霜。

周家大業彤弓舊,漢室元功帶礪長,

最喜馬隆饒意緒,偏廂不獨下西涼。

注釋:①寧陽:指寧遠;②節堂:指薊遼督師府;③拊:撫摸;④周家大業:借指國家大業;⑤彤弓:朱漆弓,古代天子賜予大臣,專事討伐;⑥元功:大功,《後漢書·馮衍傳》「將定國家之大業,成天地之元功也。」⑦帶礪:帶指黃河,礪喻泰山。《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決不變心。⑧馬隆、偏廂:西晉咸寧五年﹙279年﹚鮮卑人禿髮樹機能率眾反晉,攻佔涼州﹙今甘肅武威﹚,晉廷大震。馬隆自請募勇士三千前往征討,並製成偏廂車,依八陣圖聯車為營,最終消滅叛軍收復涼州。全詩表達孫承宗固守寧遠,不畏艱險,收復遼東失地的決心。

展室還陳列有《明史·袁崇煥傳》中袁崇煥與薊遼戰事的記載。袁崇煥,字元素,東莞人,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遇老校退卒,輒與論塞上事,曉其厄塞情形,以邊才自許。天啟二年正月,朝覲在都,御

史侯恂請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職方主事﹙以下翻譯成白話文﹚。不久,廣寧(今北鎮)守軍潰敗,朝廷商議扼守山海關,袁崇煥單騎出關巡視,兵部及家人都不知他的去向。數天後袁崇煥回到京城,彙報關外所見時說:「給我軍馬錢糧,我一人足以守住此地。」朝廷稱讚他的才能,越級提升他為兵部僉事,負責監督關內外軍隊,又給他二十萬兩庫銀,讓他招募士兵。……大學士孫承宗巡視遼東邊防,袁崇煥說:「願帶五千人駐守寧遠,以壯十三山之聲威,另派驍勇之士援救十三山被圍之兵,寧遠距十三山二百里,有機會就佔領錦州,沒有機會就退守寧遠,為何要把十萬人置之度外呢?」孫承宗與總督王象乾商量,王象乾認為關上的軍隊已喪失鬥志,建議派插漢部守衛關的三千人前往,孫承宗表示贊成,而王在晉卻不同意,十萬人

被後金消滅,僅有六千人逃回。後來,孫承宗召集將領商議駐守之地。閻鳴泰主張守覺華島,袁崇煥主張守寧遠,王在晉、張應吾、邢慎言都說不可,孫承宗最終採納袁崇煥的建議。……天啟三年九月,孫承宗決定駐守寧遠,僉事萬有孚、劉詔極力勸阻,孫承宗沒有聽他們的,令滿桂與袁崇煥前往寧遠。當初,孫承宗令祖大壽修築寧遠城,祖大壽推測朝廷路遠不能守衛,僅築了十分之一,且城牆單薄。袁崇煥去了就規定築城標準:城高三丈二尺,女牆高六尺,城基寬三丈,城上寬二丈四尺。由祖大壽與參將高見、賀謙分別監督施工,次年完工,遂為關外重鎮。袁崇煥勤於

職守,發誓與寧遠共存亡,他又善於安撫百姓,將士都願為他儘力。從此,寧遠城商旅車馬川流不息,商品在此集散,大家都將寧遠當作安居樂業之地。袁崇煥父親死後,孫承宗沒等他喪假期滿,就催他回寧遠。天啟四年九月,袁崇煥與大將馬世龍、王世欽率水陸步兵軍馬一萬二千人到廣寧巡視,拜謁北鎮祠,經十三山,到達右屯,再由水路乘船返回。不久,因五防論功袁崇煥晉陞為兵備副使、右參政。

袁崇煥去遼東巡視後,請求收復錦州、右屯各城,孫承宗認為時機未到。第二年夏天,孫承宗與袁崇煥商議,派兵佔領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並加速修繕城郭加強防衛,開拓疆土二百里,從此寧遠成了內地。當年十月,高第接替孫承宗職務,高第認為山海關外不能守,下令撤除錦、右各城防守器材,並將士兵遷至關內。監督屯田的通判金啟宗上書袁崇煥說:「錦、右、大凌三城均為前鋒要地,倘若收兵撤退,已安定的百姓將再次流離失所,已得到的疆土將再次淪陷,怎能經得起如此折騰啊!」袁崇煥亦極力爭辯說:「兵法講有進無退,三城已經收復,怎可輕易退兵?錦、右動搖不定,寧、前就會震驚,三海關也就失去了屏障。」但高第決心已定,並想一併放棄寧、前二城。袁崇煥說:「我是寧前道,在這裡做官,當在這裡殉國,決不離去!」高第沒有辦法,遂撤去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的守城器材,驅趕屯田士兵入關,丟棄米粟十餘萬石,屍體阻塞道路,哭聲震動山野,百姓抱怨而士氣更低。

後金知道經略容易對付,便於天啟六年正月西渡遼河,二十三日兵臨寧遠城下。袁崇煥刺破手指寫成血書,激勵士氣,決心與寧遠共存亡。並向守城將士下拜,將士都願以死效力。同時,焚毀城外民宅,攜帶守城器具進入城內,堅壁清野抗擊敵軍。還令同知程維模查找姦細,準備守城軍糧,清除路上行人,發檄前屯﹙今綏中縣前衛鎮﹚守將趙率教、山海關守將楊麒,告訴他們如遇寧遠逃兵入關,一律斬

殺,人心遂開始穩定。第二天後金軍攻城,弓箭、石塊無法將他們擊退。袁崇煥命福建籍士兵發射西洋巨炮,終於擊退金兵。第二天,後金再次攻城,又被擊退﹙努爾哈赤在攻城時,被炮火擊成重傷,回到遼陽不治身亡,這次寧遠保衛戰史稱「寧遠大捷」﹚。寧遠包圍解除後,後金分兵數萬進攻覺華島,袁崇煥剛保住寧遠城,無力分兵前去救援,覺華島守將金冠等數萬軍民被殺,數十萬石軍糧被燒。當年三月,朝廷設置遼東巡撫,讓袁崇煥擔任巡撫。魏忠賢派黨羽劉應坤、紀用等鎮守寧遠,袁崇煥上書抗議,皇帝不予採納。

展館還有資料介紹,儘管後金軍隊先後攻下了大凌河、錦州、松山、杏山、塔山等遼東諸城,但寧遠衛始終是後金的剋星,多次敗在寧遠城下,寧遠成為明朝唯一一座八旗兵沒有能夠征服的城池。

推薦閱讀:

遼寧艦繞台一周將其擁進祖國懷抱 台方「炸鍋」
遼寧艦年內將擇機遠航 3千間艙室曾讓艦員迷路
馬乾寧:遼寧日報真正做到了鐵肩擔道義
鳳凰山秋色【遼寧丹東】
遼寧寬甸:渾江第一灣

TAG:古城 | 遼寧 |